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杨氏之子正是这样一篇文章。它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九岁男孩形象。首句总领全篇,“甚聪惠”实为文眼,统照全文。后四句叙事,详写杨氏之子“设果”与“应答”,凸显“聪惠”之内涵。全篇情节简单,人物巧妙逗笑,颇为诙谐情调。教学目标: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学习重难点: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回顾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文言文。2、我们掌握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1)借助注释(2)联系上下文(3)借助插图(4)借助译文二、导入解题。1、同学们,我们就来运用这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齐读课题2、谈谈对课文题目的理解(杨家的儿子)“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3、那么“杨氏之女”呢?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4、同学们在预学课文的时候都掌握了那学知识呢?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

3、事被南朝的文学家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年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第43故事。)(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三、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师:学习文言文的诀窍之一:多读。初读有些拗口,多读几遍就别有一番滋味。出示课文(难读,难懂,精炼等)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指名读。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用“据意定音”的方法为两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4、生齐读。(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四

4、、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在文中根据注解做出批注。2、句意大闯关:师说其意,生指出相对应的文言文。(生“甚聪惠”) (板书:聪惠)。“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生:“惠”是通假字,通“慧”。你从哪儿看出来的?(看注释)(课件)师讲述通假字的原因。3、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的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五、带着理解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好断句、读出韵味)1、师:学习文言文的诀窍之二:会读。这一次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师范读,练读)、理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过渡: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

5、。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生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齐读。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生: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师评:说得真好!能具体说说哪些字的意思吗?理解:“曰” “此”。“应声”“未闻” “夫子”音声答曰思维敏捷、机智,“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委婉的反驳了对方,又不失礼貌由此可见,杨氏之子的的确确是非常的聪慧!3、请同学们带着理解再读其对话。六、熟读成诵古人用了短短的5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孩子的聪慧、礼貌,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七、阅读链接,拓展学用1、回顾方法:虽然我们是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但大家都有着学习文言文的天赋,学得很棒。在理解文言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除了字面的意思,我们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下面的这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比杨氏子更小的孩子的聪明机智。大家自由读读看。试着背诵。2、要想了解到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