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改制-完整精讲版课件_第1页
忽必烈改制-完整精讲版课件_第2页
忽必烈改制-完整精讲版课件_第3页
忽必烈改制-完整精讲版课件_第4页
忽必烈改制-完整精讲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课 忽必烈改制蒙 古 蒙古部的祖先是中国境内室韦的一支,室韦与鲜卑、契丹同为东胡之裔。在唐代,他们被称为“蒙兀室韦”,居住于今额尔古纳河流域水草丰美的地区,有了初步的畜牧业。 辽代,鞑靼成为北方诸游牧部族的泛称。此时的蒙古只是鞑靼之一部。草原上的部落集团,处于频繁的混战中。蒙古统一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元朝统一的过程蒙古汗国元 朝1206年1227年西夏1234年金1246年吐蕃1253 年大理1271年南宋1276年蒙古(元)元朝统一全国蒙古(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定都大都元对外战争 大蒙

2、古国在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对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发动了三次西征,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波斯西部木剌夷国及阿拉伯黑衣大食国旭烈兀12531260钦察、俄罗斯及东欧诸国拔都12351242中亚花剌子模国成吉思汗12191223大蒙古国(12061259)大蒙古国疆域图元一、忽必烈改制的背景2、条件:忽必烈粉碎顽固守旧派的叛乱;忽必烈决心变通创新;局部地区的成功实践。请阅读教材第一、二目,思考忽必烈使用汉法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给中原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随着蒙古汗国在军事上的扩张,蒙古贵族把游牧地区的旧俗带到中原,对中原

3、农耕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一)立志变通创新1.1260,忽必烈登基 建年号“中统”华夏中央王朝的正统 颁布即位诏一份立志改革的宣言2、1271,定国号为“大元” 。 1272,定都燕京统治中心完全转移 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改革以中原文明为基础,“期与物以更新”。 一、忽必烈改制的背景(二)“汉法”与“旧俗”之争 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忽必烈使用汉法的原因? 汉法与旧俗之争主要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 1.原因:蒙古旧俗给中原带来巨大灾难(1)屠杀政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2)改耕为牧破坏了农耕经济。2、“汉法”与“旧俗”之争(1)是否屠城之争(2)是否世袭制(3)是否采用汉法 蒙古旧俗

4、屠杀、游牧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即先进的封建文化;“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即落后的奴隶制文化。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斗争。(先进的封建社会制度和落后的奴隶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汉法”与“旧俗”之争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请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二)“汉法”与“旧俗”之争 3.结果:(1)禁止屠城(2)长期大规模的战争“

5、旧俗”给中原带来破坏“汉制”使中原“繁华如故”确定“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对比汉法与旧俗给中原带来的影响。你认为应该选择汉法还是选择旧俗来作为治国方略?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中原繁华如故三、忽必烈改制的主要措施3、具体内容:2、方案:(1)统治机构落后低效与疆域辽阔形成反差(2)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3)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1、原因:(一) 政治方面:改革政体按照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宣政院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吏户礼兵刑工(1)改革中央机构:最高行政机关 总领军事纠察百官管理宗教和西藏地区 十大行省设澎湖巡检司(2)改革地方机构设置行中书省(3)实行兵民分治政策(4)设通政院,

6、建立驿站制度开发云南行省4.影响有效地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5)实行民族分治政策“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目 的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南 人第四等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汉 人第三等包括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色目人第二等蒙古族蒙古人第一等实 质民 族名 称等 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民族分化政策-元朝划分的四等人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设置宣政院设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云南行省,设通政院,建驿站制度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实行民族分治政策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

7、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加强对地方统辖;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负责传递公文和管理交通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项目措施 职责或作用政治中央地方其他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设置宣政院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设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云南行省,设通政院,建驿站制度加强对地方统辖;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负责传递公文和管理交通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实行民族分治政策项目措施职责或作用经济确立国策方针建立农业机构完善农业法规重视技术指导农桑立国 设劝农官和大司农司 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编成农桑辑要 保护农田实行屯田 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把管理农事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标准 推广先进科学技术 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三、改制的评价4、忽必烈的改革精神及吸收先进文化的大度值得我们学习。3、实行“汉法”加强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1、在改革初期使得北方经济全面恢复。2.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