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卷教师版(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卷教师版(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卷教师版(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卷教师版(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组卷教师版(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C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1月M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2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分布 D降水【答案】1C 2D 3A【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右图分析,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该海域洋

2、流位于大陆西岸,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A错。无法判断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B错。结合前面分析,M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对。1月M地区是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D错。2根据材料,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不是阳坡、阴坡的差异,A、B错。结合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判断,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C错,D对。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所以主导因素是地形,A对。洋流、海陆分布、降水不是主导因素,B、C、D错。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及分布,洋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M地区气候资料图”,图中山地海拔3100米,

3、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山地上有雪线B图示反映了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CM地适宜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等的种植D图示反映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4C5D【解析】试题分析:4根据气候资料,最热月气温大于20,山脉海拔3100米,所以无雪线,A错。图示反映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B、D错。根据右图,M地是地中海气候,适宜葡萄、柑橘

4、、油橄榄、无花果等的种植,C对。5结合前面分析,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A错。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位于背风坡,B错。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错,D对。考点: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对应的水热条件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序号荒漠所代表的地域分异不可能出现在( )A亚洲 B欧洲C非洲 D南极洲7造成地表植被按序号发生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C海拔高度差异 D坡向差异8撒哈拉荒漠与塔克拉玛干荒漠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太阳辐射 、下垫面 B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 、地形起伏 D地

5、表径流 土壤性质【答案】6D7A8B【解析】试题分析:6南极洲是冰雪覆盖的大陆,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很少,没有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对。其它三洲都有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A、B、C错。7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序号依次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是以热量为基础变化,所以更替的主要原因纬度位置差异,A对。海陆位置影响主要是水分为基础变化,B错。海拔高度影响的是水、热因素,C错。坡向是非地带性因素,D错。8撒哈拉荒漠是受副热带高压带与信风带影响,是大气环流因素。塔克拉玛干荒漠是深居内陆,距海洋远形成,是海陆位置。B对。考点: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变化的基础,不同区域

6、气候形成的主导因素差异。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10推测图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11导致图和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答案】9C 10D 11A 【解析】试题分析:9图中大陆东西岸只有5个经度左右,且位于45纬线,故应该位于南美大陆南端。10由上题可知,该大陆为南美大陆,由于受安第斯山阻挡,

7、西岸降水较少,自然带可能为温带荒漠。11图山地没有隆起,大陆东西两岸都为森林,后来山地隆起,森林只分布在东岸,西岸为荒漠,形成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山脉隆起。考点:该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下图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 D.欧亚大陆13 推测图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14导致图和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

8、【答案】12B13D14A【解析】试题分析:12该大陆穿过45纬线,结合陆地东西的跨度可推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应为南美大陆,所以本题B正确。13南美大陆45S处在西风带上,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东坡为被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大陆东岸为温带荒漠,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所以本题D正确1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跨度在变小,地势在升高,说明受到板块的挤压作用,所以本题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5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C

9、.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16导致图和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答案】15C16A【解析】试题分析:15根据图中信息“沿45纬线、山脉宽约400千米,”以及现在山脉海拔约4000米,可判断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所以该大陆为南美大陆南端。故选C。16图大陆东西两侧均为森林,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安第斯山脉隆起,由于地势平原,而由于图示山脉的逐渐形成,使大陆东岸形成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图降水减少,而形成荒漠,故体现了地壳运动对自然带变化的影响。故选A。考点:地形剖面图 判读。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

10、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题。17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C.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18推测图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答案】17C18D【解析】试题分析:17该大陆穿过45纬线,陆地东西的跨度只有400千米,东西跨度小,且其西部有高大山脉,应为南美大陆。选C正确。18该大陆穿过45纬线,地处中纬西风带上,但图中大陆东岸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温带荒漠。选D正确。考点:主要考查世界地理和自然带。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针叶林分布

11、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热量C坡向 D光照2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低C处于阳坡 D处于背风坡【答案】1B2B【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三个地方山地的针叶林所处的高度不一样,说明三座山地所处的纬度不一样,甲的纬度更高,热量不足,所以针叶林分布的地区很低,而丙所所纬度低,热量充足,针叶林分布的地区较高,故选B。2丙图中苔原缺失的原因是因为丙山所处的纬度低,气温高,在3000米左右的山顶上气温仍然在0以上,在达到0以下,还要往更高处才有,所以是因为海拔低的原因,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海拔的有关知识。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图”,完成下列各题。3图中针

12、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 B热量C坡向 D光照4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低C处于阳坡 D处于背风坡【答案】3B4B【解析】试题分析:3据图可知: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主要和纬度有关,甲纬度最高,丙纬度最低,纬度不同,热量不同。所以导致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所以本题B正确。4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所以本题B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

13、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模拟的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 )A. 从南向北逐渐升高 B. 从西向东逐渐升高C. 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D. 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6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 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 纬度低,气温比较高C. 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 山坡陡,冰雪下移快【答案】5C6A【解析】试题分析:5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情况,我国雪线高度分布的基本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C对。A.B.D错。6该山雪线相对低的原因是受山地地形抬升,降水丰富,A对。气温高,雪线也高,所以不是雪线低的理由,B错。降水少,雪线高

14、,C错。根据雪线概念,雪线高度与冰雪下移无关,D错。考点:雪线及高度变化规律,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7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 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填“x”或“y”),请分析其原因。(2分)(2) 假若黄赤交角为0时,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_(填“甲”或“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3) 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答案】(1)yy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2)乙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直射点不会有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不

15、会随季节移动,乙地就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3)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35N纬线延伸;由于受海洋影响,降温速度慢,所以月平均气温大于0【解析】试题分析:(1)乙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纬度越高的地区,受西风带影响越大,降水越多。(2)乙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根源是黄赤交角的存在。(3)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此处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而西北风在吹向岛屿M时经过了海洋,从海洋上携带的水汽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降水。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8

16、左图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自然景观从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的,这一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 。(3分)(2)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为草原带,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_(低、中、高)纬度地区。(分)(3)比较乙、丙两地纬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分)(4)分析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 热量 非洲大陆(3分)(2)中 (1分)(3)丙地纬度较低(1分),理由:丙

17、地基带为雨林带,次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因此属于热带(1分) 乙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次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纬度较丙地高。(1分)(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1分)南坡为阳坡,气温较北坡高(1分),且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1分)。【解析】试题分析:(1)自然景观从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的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这一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大陆是非洲大陆。(2)自然景观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为草原带,为荒漠带,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最典型的区域是中 纬度地区。(3)读图,丙地基带为雨林带

18、,次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因此属于热带。乙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带,次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属于亚热带地区,所以乙地纬度较丙地高。(4)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气温、降水。气温高雪线高,降水多,雪线低。根据材料,甲地位于我国,山麓地带是荒漠带,说明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北坡是阴坡,气温较低。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故雪线南坡高于北坡。考点:陆地自然带分异规律,影响雪线的因素。19下面左右两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每空1分)(1)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 、 。(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

19、是_;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3)图中和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_(风带名称)控制,而降水少;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_,海洋水汽很难达到,而降水少。(4)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图。【答案】(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2)从赤道到两极(1分) 热量(1分) 从沿海到内陆(1分) 水分(1分)(3)东北信风带(1分)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1分)(4)乙(1分)【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地中海沿岸,冬夏季分别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

20、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从到自然带分别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种自然带的变化基础是随着纬度增加而出现的热量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从到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这种自然带的变化基础是随着距海洋距离的增加而出现的水分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3)北回归线从自然带所处地区穿过,使得该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4)甲图中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各月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图中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低于0C,和地区的气候类型相同。考点:地域分异规律、气候20下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每空1分)(1)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_、_。(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基础是_。(3)图中和自然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自然带所处地区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