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六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 张文玲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资料,理解课文的语言表达;2.关注小说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3.关注小说人物,探究闰土的人物形象;4.对比阅读,感受闰土前后变化,初步感知鲁迅所处的社会现状,加深对鲁迅的认识。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知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2.对比原小说中年闰土的形象,初步感知鲁迅所处的社会风貌,加深对鲁迅的认识。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来自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的张老师,今天我们将开启第八单元的学习,认识鲁迅,走近鲁迅。一、交流资料,走进鲁迅1.我们一起看看单元导读页,说说你提取了哪些信息。生一:我

2、了解到,鲁迅原来是笔名,他的原名叫周树人。他有很多作品,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还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2.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还有哪些了解?生二:我上网查阅了鲁迅的资料,了解到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因为他所写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短篇白话文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我还阅读了鲁迅的其他作品,发现少年闰土是节选自小说集呐喊中的故乡,以鲁迅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融入自己的见闻、感受进行创作的。生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导读页的这部分,选自诗人臧克家所写的有的人纪

3、念鲁迅有感,赞美了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虽死犹生。单元导读页还告诉我们,一要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是的,鲁迅先生就如同一本巨著,认识他、走近他,需要借助相关资料,帮助我们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既有鲁迅自己写的小说、散文,也有他人记录鲁迅的散文、诗歌,通过不同文体、多种角度,为我们呈现更为立体丰满的鲁迅形象。二、借助资料,学习字词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少年闰土,通过这部鲁迅先生的作品,去了解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初读这篇课文时,你会发现文中的有些表述和我们现在区别很大。这是因为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人们开始摒弃古代沿用至今的文言文,融入更贴近现

4、代口语的白话文,所以文章不时出现半文半白的表达。同学们在读的时候留意到了吗?请看这组词。(ppt出示)项带银圈 检贝壳 希奇的事(课文注释)在这组词中,借助注释,我们发现,三个加点字与现在写法不同。“带”现在写作“戴”,“检”现在写作“捡”,“希”现在写作“稀”。猹 鬼见怕 观音手 跳鱼儿(图片资料)这组词都是不常见的事物,请你联系课文,试着给这些图片找出对应的事物名称。祭祀 值年 供品 祭器(网络资料)这组词,可能同学们会比较陌生,有同学专门去查阅了词典。请听:生四:我查阅了词典,“大祭祀”是指旧社会大家族全族对祖先的祭典,大家族分若干房,每年由各房轮流主持祭祀活动,轮到的叫“值年”。我还通

5、过上网搜索到了祭祀的场面,贡桌上摆放的就是供品和祭器,琳琅满目,十分隆重。文中还有一些句子,用词、语序等与现今用法不一样,同学们可以多读两遍,大体了解即可。比如:(ppt出示)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相仿)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心愿),用圈子把他套住了。我于是日日盼望着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对于那些不同时代的用字,或者比较生僻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字典、词典、网络图文资料等多种途径,学习语文。三、梳理课文,把握情节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默

6、读课文。(停顿5秒)生五:课文主要写了少年闰土和“我”的友谊。其中第一自然段是回忆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可以概括为忆闰土。2-4自然段写的是盼闰土。日夜盼望着能与自己年龄相仿却能装弶捕鸟的闰土相见。5-16自然段是识闰土,见识到这个从乡下来的忙月的儿子闰土,他竟然知道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天下无不散筵席,最后一自然段是别闰土,不舍却无奈跟闰土告别。从篇幅上我们不难发现识闰土部分,作者着墨最多,也最为精彩。通过对话,生动鲜活地描述了闰土和“我”讲的许许多多新鲜事,可以概括为: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跳鱼。是的,少年闰土是小说故乡的节选。我们都知道,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在阅读小说时需要更多

7、关注情节,从整体上把握小说内容。(ppt:关注小说情节)四、品读画面,仿写训练1.课文写的是我回忆儿时与闰土相处的美好时光。这段回忆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乃至多年后回想起,仍记忆犹新。出示第一段,(播放音频)读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通过明丽的色彩勾画,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海边乡村夜晚的美景浮现眼前。其间,有一个少年在看守瓜田,与偷瓜的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抗。一个“捏”字写出了少年的动作轻捷,“尽力地刺”更是将少年的勇敢无畏展现无遗。面对闰土的一捏、一刺,猹却一扭、一逃,竟然毫发无伤地脱险了,真是伶俐的猹!寥寥数语,便将美丽的景、勇敢

8、的人和伶俐的猹勾勒得活灵活现,如临其境。(ppt出示课后习题,划线相关要求)让我们看着这幅插图一起来背诵第一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我”心中的美好形象。(按暂停)2.学生展示,教师评价。闰土刺猹这一幕深深印刻在鲁迅心中,让我们读完仍历历在目。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瞬间,(ppt出示课后练笔要求)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一写,完成小练笔。(展示评价)现在我们来欣赏两份学生练笔吧。点评:两篇练笔都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做了细致的刻画,再现了难忘的生活瞬间,让我们如临其境。五、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鲁迅,梳理了少年闰土的课文大意,并重点品读了回忆部分的文字精妙。课后,请同学们认真书写

9、课文生字,还可以借助其他资料,更深入了解鲁迅。例如:观看纪录片百年巨匠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还可以阅读鲁迅其他作品,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下节课,期待与同学们继续走进少年闰土,感受丰富的人物世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顾情节欢迎同学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我们先回顾一下课文情节: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的瓜地刺猹的闰土,接着写“我”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和“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下刺猹和潮汛跳鱼的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离别和友谊。二、探究情节,感知人物ppt出示:关注小说的人物人物也是小说的三要素。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情节,品一品课文中两个孩子的形象。(一)观

10、察这幅插图,这两个孩子谁是闰土,谁是文中的“我”?他们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批注你的思考,再和同组的小伙伴交流交流(按暂停)生八:我认为站着的孩子是闰土,他头戴帽子,脖子上有银项圈,正符合课文中少爷对闰土的外貌描述。还有,图画中站着的少年手舞足蹈、滔滔不绝地跟描述着什么,便是对应课文第三部分,闰土给少爷“我”介绍乡下的稀奇事,所以闰土是站着说话的那个孩子。而这些稀奇事都是少爷所不知道的,所以双手托腮,听得入迷的孩子便是少爷。我们通过这句外貌描写,还感受到闰土是备受宠爱的孩子。虽然他的家境可能很一般,爸爸自己种地还要给人打工,但他却长有一张肉乎乎的圆脸,脖子上还有银项圈庇

11、护。教师:是的,通过图文对照,我们很快发现闰土的外貌特点不在眼睛、头发,而是他海边小孩所独有的,黑里透红的紫色肤色、具有地域特色的毡帽和代表父爱的项圈。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哪怕只有寥寥数笔,也能写得活灵活现。生九:现在再请大家看雪地捕鸟这个故事,从“须大雪下了才好”可以看出闰土捕鸟的经验非常丰富。在雪地里扫一块空地,支个竹匾,撒下谷子,只一拉,就什么鸟都能捕捉到了,真叫人羡慕。通过“支”“拉”等动词,我们可以看出闰土非常的聪明能干。生十:我们认为闰土是个见多识广的孩子,这可以从“海边拾贝、潮汛跳鱼”中看出。我生活在临海的深圳,也没见过红的绿的贝壳,更别提鬼见怕、观音手了,此外,还有潮汛跳鱼

12、部分,我也是第一次听说有长“青蛙似的两条腿 ”的鱼。通过查阅百科图书发现确有此物,这种鱼叫弹涂鱼。少年闰土可真见多识广啊!生十一:我们认为闰土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第一自然段回忆部分,就写到了闰土夜里勇挑重担,帮忙看守瓜田,面对偷瓜的猹,不但不畏惧,还手捏钢叉向猹尽力刺去。在后面的看瓜刺猹部分,虽然是写猹的狡猾伶俐,一“奔”一“窜”成功逃脱,但这可以反衬出闰土的勇敢无畏。另外,猹吃瓜算偷,但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是不算偷的,这还可以看出闰土是个十分淳朴善良的孩子。教师:眼前这位出身贫寒的少年,却成了“我”心中最崇拜的偶像。他聪明能干,能轻而易举地将各类鸟儿诱捕拿下;他见多识广,心理有无穷无尽的

13、稀奇事,都是我和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勇敢无畏,夜里面对凶猛伶俐的猹也敢斗一斗。让我们来一起分角色读读这四个故事,体会一下闰土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二)在闰土的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一无所知,听得入迷;面对沙地小英雄,“我”是这样一幅表情(课文插图二),此时的“我”在想些什么?(ppt出示课后题三)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从课文画出有关语句品一品。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生十三:我

14、发现这三句话是穿插在闰土讲新鲜事的过程中的,反复出现。闰土的滔滔不绝、能说会道和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感受到了文中“我”的孤陋寡闻。生十四:“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四个词反复强调了“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从来都不知道农村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表达了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是啊,“我”虽然生在城里,衣食无忧,可却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既是借“我”的孤陋寡闻来反衬闰土的见多识广,又是体现了“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自由自在农村生活的向往。三、拓展阅读,丰富人物认识 快乐不知时

15、日过。转眼,正月过去了,闰土又重新回到了海边乡下,而“我”只能靠回忆来怀念这段快乐时光。课文结束了,但闰土和少爷的故事却没有就此终止。在小说故乡原文中,三十年后,“我”又和闰土见面了。请你阅读这段文字,说说哪个情节最令你意想不到。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生十五: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小时候这么要好的伙伴,久别重逢,曾经的少爷激动地不知说什么才好,但闰土见了,却不是激动拥抱,也不是叙旧聊天,竟然恭敬地叫了声“老爷”!感觉成年后的闰土好像变了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