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课程文化建设的路径_第1页
和美课程文化建设的路径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8 -和美课程文化建设的路径冯玉海李燕云邓凌云课程文化是一所学校提供给学生在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精神产物,是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所特有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追求。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它直接体现着教育的人文理想和追求,是学校教育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总而言之,课程是教育的载体,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会接受什

2、么样的教育。课程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决定着人才的综合素质品质。因此,课程建设、课程文化的构筑,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工作,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落地的标志。学校“和美”文化体系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历史积淀,它既有连续性,又根据时代发展而更新。早在1998年,为落实素质教育,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中心小学提出了“以美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力图以美育为突破口,丰富教育内容,主要通过创办文艺社团、开展德育系列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在艺术和品德方面的修养,使学生不仅学业有成,而且品行高雅。2022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我们对美育途径与结果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确定

3、了美的方式与美的结果相结合的美育思路,将办学特色调整为“以美育人,育人臻美”,初步总结出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陶情等方面的实践体系,此时,美不仅仅是一项素质教育的内容,更是整个教育过程与结果的特质,我们希望用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随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与深化,加之特色建设项目对学校特色全局性的影响,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梨园之美不能仅仅是面向学生的美,也不能仅仅是强调个人发展的美,而应是吸引和激励全校上下相互促进、多样融合的和谐共美,因此,2022年学校将文化建设特色确定为“以美育人、和谐发展”,聚焦在“和美文化”建设上。内涵界定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试图通过借

4、鉴美学研究的成熟成果来准确定位学校特色内涵时,我们发现,古今中外各位名家对于美的认识大相径庭,大家都在追求美,但是却对“什么是美”沒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认识。由此,我们决定,不唯书,只要形成梨园镇中心小学对美的基本认识,使之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识,发挥文化导向作用便可。经讨论,我们认为,美是一种价值判断,当事物能够被他人悦纳时它就是美的。之所以要以美育人,就是要使教育和管理的过程承载更多令人悦纳的内容与方式,使师生在愉快与享受中实现发展。“和谐”指不同事物间的配合适当。可能对于“美”的感受人与人之间会有所不同,为了和谐,就需要我们对美的内容和形式加以选择,既关注个体需求,又关注整体和长远利益,梨园

5、镇中心小学所固化和体现的美,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与秩序的美。构建学校办学体系学校明确了“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让每一个师生都精彩”的办学愿景和“创造校园优美环境,缔造学习唯美殿堂,塑造学生美好童年,锻造教师美丽人生”的办学目标,努力实现培养“五美(仪美、言美、行美、心美、创美)”之人的育人目标。全校师生在践行“求真、向善、尚美、致和”校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校风、“乐教、善教、广教”的教风和“乐学、善学、博学”的学风。实施内容包括管理文化、环境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公共关系文化。“和美”课程的构建,促进了学校文化的深入发展“

6、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我们更是将“以美育人,和谐发展”这一办学特色融入课程改革,确定了改革的总思路:抓整合、改课堂、设多元、树特色,从而以课程的视野改变课堂,扎实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增强师生的幸福感,凸显学校“和美”特色。我们以“大课程观”为指导思想,秉承“求真、向善、尚美、致和”的校训,倾力构建和美课程体系。和美课程的基本内涵是在总体把握国家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和美教育理念,按照“课程活动化(生活化)、活动课程化”的思想,将现行国家、地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重组,将学生需要、校内外(家庭、学校、社区等)

7、教育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进而构建具有和美教育特色的、学生发展所需要的、融三级课程为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依托,为孩子们插上放飞梦想、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有力双翼,使他们既能享受快乐童年,又能为美好未来奠基。打造和谐基础性课程,师生共享乐学之旅基础性课程就是国家课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为此,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倾力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梨小的“和谐课堂”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为核心理念,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握学科课堂主阵地,合理调控教学节奏使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达到知、

8、情、意、景的和谐统一,使师生共同体验学习之趣、成长之乐。其基本构成要素为:尝试自学、合作交流、重点探究、拓展补充、评价反馈。一是语文学科:整合学习资源,拓展阅读空间。学校初步确立“以提升师生语文综合素养为研究核心,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研究切入点,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增加学生阅读量为主线,将课内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习作与练笔、语言交际与实践等融为一体”的改革思路,构建了具有梨小特色的“语文单元主题学习”立体框架“1+X+Y+Z”。“1”,指的是精读课例的学习。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精读课,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从中品味和欣赏蕴含在词语及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

9、值观,进行听说读写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这篇文章担负着“以例悟法”的艰巨任务,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X”,指的是若干篇略读课例的学习。每单元内除一篇精读课例之外的其他几篇文章,都作为略读课例。对这些文章,不必逐一探究每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可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或自己所需,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旨在通过大量阅读,让孩子们有所感悟,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Y”,指的是课外阅读指导。学校提出了“大阅读”概念,它凸显了四方面的变化:变学生课外阅读为课内读,变学生分散读为集中读,变学生无目的读为指导读,变学生无任务读为综合实践读。“大阅读”

10、包含四个重点阅读模块:第一是充分利用区里配置的语文读本;第二是补充名家名篇;第三是集中推荐阅读书目(针对教材主题体系以及学生年级特点,每学期为学生确定8本课外读物);第四是自助餐式阅读。“Z”,指的是单元习作与随笔。随笔课包括两部分内容:必写与选写。必写随笔,就是结合每单元的典型表达方法,进行习作练习,共计8次。选写随笔,重在日常的观察与积累,抓住日常的精彩瞬间,以及根据单元主题制定读写训练点。二是数学学科:变教为学,以生为本。“变教为学”的课堂就是把“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也就是把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活动,改变为学生自主或合作开展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的学

11、习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并且贯穿始终。与之相对应、相配合,教师的备课方式由原来的写教案向学习活动的设计转变,备课的思维方式由教师应当“说什么”和“做什么”转变为学生应当“学什么”和“怎样学”。在教学实践中,数学初步形成了以“一学二问三思四辩为主线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一学”即精心设计学习单,使学生会学;“二问”即营造一个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质疑中进步;“三思”即创造思考的空间,促学生会思;“四辩”即搭建交流的平台,引学生善辩。三是英语学科:积极创设主题情境,引领学生言语实践。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还将“审美化教学”引入课堂,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欣

12、赏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四是科学、品社:注重学习单的有效制定与运用。科学教师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好有实效性的导学案作为备课的关键,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品德与社会教师采取“主导引导,结构互变;巧用导学,发挥实效;合作学习,体现生本”的方式,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升华学生道德情感的同时,使其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得以不斷提高。五是音乐学科:教师积极探索歌曲教学中1+N教学模式的应用,并在教学的提问上狠下功夫,注重启发性、层次性、时效性、探究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合作欲望,启发

13、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增强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梨小课堂上,孩子们博览群书,丰厚生命底蕴;动脑思考,学会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动手操作,实验探究,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描绘生活,歌唱生命,张扬个性,体验成功乐趣,培养审美能力构建和美校本课程,以爱放飞七彩梦想学校的校本课程包括拓展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首先,拓展性课程夯实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根据地域特点和学生成长需求设置了一些特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让学生怡情养性,夯实做人、做事的根基。一是国学诵读。16年级双周校本时间上课。学校规定了每年级的教学内容,一年级为弟子规,二年级为三字经,三年级为千字文,四年级为声律启蒙,五年级为论

14、语,六年级为中华优秀古诗词。学校还制定了“诵读悟理,激发兴趣,内化古训,细节导行”的研究专题,指导教师有目的地去落实。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国学教学视导,教师以“三步六正”为基本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风采展示。二是古诗韵律操。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进行1小时活动。秉承“我读诗!我锻炼!我快乐!”的宗旨,精心选取92首古诗,创编了3套古诗韵律操。通过这种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和健身韵律操完美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文化的同时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既丰富了课间操的内容,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古典诗词文化的魅力。三是美与节日同行。2022年,学校开发了美与节日同行德育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以阅读、艺术欣

15、赏等多种方式亲近传统文化,以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等方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当传统节日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时,其中蕴含的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更让他们领悟到了汇聚而成的民族之美。四是农耕文化。2022年,学校利用校园内一些边角地带,开发了一亩种植园,以“品读农耕、传承文明”为主题,从“农植、农趣、农具、农技”四个方面制作专栏,分年级印刷了资料,16年级利用综合实践课时间轮流来此进行活动。由此学生既亲近了自然,增强了动手能力,又了解到了农耕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发展性课程关注差异,助力学生个性成长。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倾力打造发展性课程。学校根据校园设施、师资情况、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