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地球的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故知新地球本身不发光地球是不透明球体射照阳太象现夜昼转自球地替更夜昼异差间时地轴西东地球的自转第1页第三节 地球运动(4)地球公转产生意义第2页1.初步了解昼夜长短改变、正午太阳高度改变以及季节改变与地球公转关系;2.掌握五带名称、范围、特征。第3页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改变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四季与五带形成第4页一、为何会有昼夜长短改变?我来参与,认真观察判断地球公转方向、绕什么旋转、依据书本介绍说出地球公转周期。自西向东 方向:太阳绕转中心: 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地球的公转第5页晨昏线S昏线昼弧晨线夜弧太阳光线 N昼长=昼弧度数/15度夜长=夜弧度数/15度一、昼夜长短改变第6

2、页A地球在A位置时阳光直射点、日期、节气赤道3月21日前后春分第7页春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赤道第8页B地球在B位置时阳光直射点、日期、节气6月22日前后夏至3月21日前后春分2326N第9页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极昼极夜第10页C地球在C位置时阳光直射点、日期、节气赤道9月23日前后秋分6月22日前后夏至3月21日前后春分第11页秋分南北半球昼夜等长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赤道第12页D地球在D位置时阳光直射点、日期、节气12月22日前后冬至9

3、月23日前后秋分6月22日前后夏至3月21日前后春分2326s第13页2326s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12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夜极昼第14页12月22日前后冬至9月23日前后秋分6月22日前后夏至3月21日前后春分第15页第16页昼夜长短纬度改变规律:北半球夏六个月: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半球冬六个月: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第17页23.523.5夏至

4、月日冬至月日春分月日秋分月日第二年春分月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第18页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夜长短季节改变规律(北半球为例)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昼夜平分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昼夜平分第19页昼夜长短判定: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则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二分之一球则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昼长则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昼长则变短,南半球反之。 南北半球对称纬度,其北半球(或南半球)夜长(或昼长)等于南半球(或北半球)同纬度昼长(或夜长)

5、。第20页时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情况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3月21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赤道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昼短夜长完成以下表格:总结第21页日 期北半球各地昼夜改变情况南半球各地昼夜改变情况赤道上昼夜情况3月21日6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9月23日12月22日12月22日3月21日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长夜渐短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第22页二、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应用。第23页太阳高度与正午太

6、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夹角为太阳高度。地面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1、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规律第24页NS温馨提醒:地球是一个球体,阳光是平行光线赤道900W1、区分出晨昏线 2、判定直射点3、直射点太阳高度4、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第25页若该图表示春分日昼半球示意图1、区分出晨昏线2、判定直射点3、直射点太阳高度4、晨昏线上太阳高度5、画等太阳高度线ABCD第26页第27页同一纬度太阳高度日改变规律: 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等于0。 正午太阳高度:一天中最大值(各地地方时12时太阳高度角)。第28页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第29页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夏至日:由北回归线 向南北两侧 递减。北回

7、归线以北地域到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到达一年中最小值。第30页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以南地域到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到达一年中最小值。第31页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32页日期太阳直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地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地域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域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域南半球北半球第33页 正午太阳高度角改变规律随纬度改变规律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

8、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改变规律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到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间地域:当太阳直射时,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每年直射两次第34页2、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 = 90直射点与所求地点纬度之差 (同减异加) 试求北京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解答: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 N, H=90(402326)7326 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 H= 90(400)

9、50 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 H=90(40+2326)2634第35页3、正午太阳高度应用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到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确定房屋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域,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域,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第36页楼间距问题 楼间距问题实际是一个影长问题。其基本标准是前一幢楼产生影子不能挡住后一幢楼采光(普通以太阳光线能照射至后一幢楼底层为标准)。图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普通取当地最小值。因为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意味着前一幢楼影子是一年中最长,而此时楼间距能确保,则一年四季都能确保。故普通地北半球取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南

10、半球取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tanH=h/L L=hcotH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呈反比;与前一幢楼楼高呈正比。第37页楼房影子正午太阳高度角A图为我国某城市(3634N)一小区局部平面图该小区底层住户入住一年后,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采光条件差主要发生在_(季节)。为了确保底层有充裕阳光,楼间距最少应到达多少米?(tan300577)_(保留整数)。35米冬季第38页太阳能热水器问题 某中学(360N,1130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所表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为使热水器有最好效果,调整活动支架

11、,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为 A23.50 B59.50 C66.50 D360 解析:当地楼房影子最长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能够求出该日正午太阳高度(H=90-36+23.50= 30.50),深入计算出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夹角是59.50。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实质是热水器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为90第39页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改变一年中白昼长短改变地面得到太阳光热多少不一样季节改变第40页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我国春季我国秋季我国夏季我国冬季立春雨水惊蛰立夏谷雨清明小满芒种小暑大署立秋处暑白露大雪小雪立冬霜降寒露小寒大寒四季划分与二十四节气北半球3、4、59、10、1112、1、26、7、8

12、三、四季与五带形成第41页五带划分赤 道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90N6634N2326N2326S6634S0090S第42页北极圈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严寒终年严寒终年炎热四季分明四季分明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第43页热带风光阳光沙滩第44页热带风光热带雨林第45页热带风光第46页温带风光针叶林、草原第47页寒带风光极光第48页寒带风光北极熊第49页寒带风光南极企鹅第50页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

13、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谢谢!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第51页伦敦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8日至8月13日举行。读图,完成以下2题。2.奥运会期间,太阳直射在 A23.5S B23.5N C023.5N D023.5S1.伦敦位于地球五带中 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ACNN第52页3.第 16 届亚运会于 年 11月 12 日至 27 日在广州进行。亚运会期间,天长白昼 A长达 24 小时 B逐步变短 C逐步变长 D与黑夜等长B第53页4.北京时间 年 3 月 11 日 13时 46 分,日本发生里氏了 9.0 级大地震,强震还引发了海啸和核危

14、机。该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_点附近。AA BB CC DDD第54页5.英国威廉王子婚礼已于4月29日早晨11时(英国时间)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而我们收看直播时间却是在北京时间19时。产生时间差异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通信伎俩落后 D南、北半球季节差异B第55页6.大会开幕当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A.之间 B.之间 C.之间 D.之间联合国气候改变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1234E )开幕。结合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题。A第56页7.为何北回归线以北房屋大门大多朝南,南回归线以南房屋大门大多朝北?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

15、动,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从南面射过来,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从北面射过来,采光条件是大门朝向选择主要原因。第57页练习1、在以下传统节日中,天长地区白昼最长是:A、春节 B、清明,C、端午 D、中秋2、在天长地域,以下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一天是:A、儿童节 B、劳动节,C、国庆节 D、教师节CC第58页3.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升旗仪式,此时国旗与太阳同升,则这一天可能是:A、国庆节 B、劳动节C、清明节 D、元旦D第59页练习3ab1、a、b两地地方时是:2、若a点纬度为75度,则最靠近图示昼夜情况日期是:A、4月上旬 B、6月中旬C、9月中旬 D、1月下旬D都为6时第6

16、0页40N30165155WA7060S2030EB读图回答以下问题:第61页分析内容A地B地纬度经度属于低纬、中纬、高纬属于南、北半球属于东、西半球属于五带中哪一带有没有阳光直射现象有没有极昼极夜现象40N70S155W30E中纬高纬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北温带南寒带无无无有第62页1、下列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光照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1)此图表示是_月_日光照情况。(2)此时A点是_时,A、B、C三点中白昼最长是_,昼长是_小时。(3)此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是_。(4)图中ED表示_线,DC表示_线。(5)昼夜长短改变规律是_ (6)A点地理坐标是_,B点日出时间是_。(7)C点昼

17、长是_小时,D点夜长是_小时。62215B 182326N,45W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3时12 0第63页2、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此日为北半球_(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_(纬度);地球位于公转轨道_(“近”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_(“快”或“慢”)(2)A点此时正值_(“日出”或“日落”),A点和B点 相同(3)此日北半球各地昼_(“大于”或“小于”) 夜, 地域出现极昼现象夏至 北回归线 远慢日出 大于北极圈及其以北地方时第64页右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点。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当a、

18、c两线重合时,以下叙述正确是()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附近第65页 (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是()【解析】依据题意,当a、c两线重合时,即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由题干“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点”可判断b位于赤道上。依据地转偏向力影响标准,北半球运动物体右偏,南半球运动物体左偏,赤道无偏转。【答案】(1)A(2)C第66页2读下列图,回答相关问题。(1)指出直射点移动路线上B、C、D三处节气名称和所在纬线名称。B_,C_,D_。(2)写出a度数和表示含义以及存在结果。(3)直射点在C处运动方向为向_(南或北),D处运动方向为向_(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