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我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我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我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我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戏曲鉴赏 中国戏剧发展脉络和历史 Opera appreciation第1页一、戏曲起源三、戏曲发展二、戏曲主要剧种目录第2页一戏曲起源关于戏曲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敬之间有着颇为亲密关系。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一个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能够上溯到原始时代歌舞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当众演出,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俳优能够说是我国最早职业演员。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域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演出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

2、故被称为戏曲之源。第3页1.昆曲中国戏曲之母一戏曲主要剧种昆曲,昆曲是我国古老剧种,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昆曲已经有五百年以上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演出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它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考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演出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戏曲剧种昆曲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2.京剧中国国粹京剧,从全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

3、)和昆曲曲牌。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含有全国影响大剧种。它行当全方面、演出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代表。第4页评剧,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中国最大地方戏曲剧种,除京剧外,中国评剧院是全国唯一一个带国字头地方戏曲剧院,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3.评剧4.豫剧豫剧,又称“河南梆子”。豫剧起源已经极难考证。有说:是在河南当地民歌小调基础上,后与传入河南昆曲和秦腔等剧种相结合而成;也有考证说它自成体系,是由唐宋梨

4、园剧种及宋元时期中州流行杂剧中抽绎、演变、发展出来。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浙江、上海以及江苏、江西、安徽等省份。剧目有三上轿、抬花轿、春秋配、穆桂英挂帅、对花枪和当代戏朝阳沟等。当前除京剧之外,是我国流布最广地方剧种。5.越剧越剧,19前后,嵊县一带民谣、山歌在余姚秧歌班影响下发展形成。当初形式简单,伴奏用笃鼓和檀板,故称“笃班”或“小歌班”,演唱卖婆记、箍桶记等反应民间生活小戏。第5页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前身是黄梅地域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改革下,演出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地方大戏。

5、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曲调悠扬委婉,优美感人,含有芬芳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喜爱。6.黄梅戏芬芳泥土气息,7.粤剧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粤剧名列于公元5月20日公布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之内。公元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必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人物剪影以演出故事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

6、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8.皮影戏第6页9.川剧川剧,是四川文化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说法。清代乾隆时在当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用四川话演唱川剧。10.其它剧种河北梆子,晋剧,蒲剧,吉剧,河南曲剧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等,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域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各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第7页一戏曲发展1.先秦萌芽期出现了以竞技为主角抵”(即百戏)、“以问答

7、方式演出“从军戏”和饰演生活小故事歌舞“踏摇娘”等诗经里“颂”,楚辞里“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唱词。2.唐代中后期形成期诗歌声律和叙事诗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兴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演出、唱腔基础。3.宋金发展期宋代“杂剧”,金代“院本”和讲唱形式“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4.元代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个新型戏剧。它具备了戏剧基本特点,标志着中国戏剧进入成熟阶段。如关汉卿创作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繁荣时期。第8页5.明清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前身是宋元时代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基础上,与南方地域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一个新兴戏剧形式。温州是它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一样:它不受四折限制,经过文人加工和提升,这种原来不够严整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长篇剧作。一戏曲发展6.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