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_第1页
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_第2页
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_第3页
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_第4页
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浅论西游记的思想内涵(2014-05-11 15:39:36)标签:分类:摘要: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唐僧师徒四人求取大乘佛法真经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师徒四人的见闻经历。在取经过程中取经团队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面对“八十一难”师徒四人各有动摇,孙悟空在行动上两次离开取经团队、猪八戒在思想上屡次想要分东西散伙回高老庄。但最后师徒四人还是同心协力、完成了求取真经的大业。本文试图说明西天取经是取经团队人员自身“心性修止”的过程,分析师徒四人克服取经艰难险阻中“心魔”的过程和意义作用

2、。本文将采用理论联系实际法、归纳总结法、文本细读法对西游记中的心学内涵的思想意义、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在取经途中的态度演变和思想脉络、西游记中取经劫难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进一步揭示出西游记西天取经描写的的思想意义和内涵。关键词:西游记思想意义取经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以其内容的奇幻怪诞对民间读者有着广泛的吸引力。它其中所包含的神魔色彩和心学思想,为后世评论者所津津乐道:历来的评论家作过种种探讨,大致从认为“幻中有理”,到强调“幻中有趣”、“幻中有实”,有一个曲折的历程。但就其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精神来看,应该说还是在于“游戏中暗藏密谛”(李卓吾评本西游记总批),在神

3、幻、诙谐之中蕴涵着哲理。这个哲理就是被明代个性思潮冲击、改造过了的心学。【注1】而作为取经途中的种种遭遇,比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女儿国招驸马、真假美猴王等等劫难都无一不是考验师徒四人对于信仰和理念坚持的重要关口。我们可以断定:每一个劫难都是如来佛祖考验师徒四人对于取得佛法的意念是否坚定的安排。在小说的尾声,观音大士对如来佛祖说:菩萨将难簿目过了一遍,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即令揭谛,“赶上金刚,还生一难者。”这揭谛得令,飞云一驾向东来。【注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师徒四人的受难数量也需要符合佛门“九九归真”的谒语。而西游记在更为纵向

4、的引申方面,我们可以把如来的教旨看成是命运对人生的安排,虽然这里有宿命的意味,但我们却能总结出人生挫折和苦难的某种意义指向。一、西游记中的心学内涵的思想意义1、“心猿”、“意马”的心学含义在西游记的取经章节中提到“心猿”、“意马”主要有:“、”、“”、”、“”等。在这里,“心猿”代指孙悟空、“意马”代指白龙马。“心猿意马”在成语上是指人性中不受外部规范控制的自由自在的本有属性,孙悟空和白龙马即是“心猿意马”的具象指示人物。有一个现象比较值得玩味,西游记第七回的回目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吴承恩将被如来压在五指山前的孙悟空称作“大圣”,而将被五行山下之后的孙悟空称作“心猿”。这说明孙悟空在

5、以后的章回中将要作为被如来佛法驯服的对象,最后达到第九十八回的回目“”。王阳明在论述心学时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注3】所谓“心即是理”,它的含义就是万物的规范和法条都在于内心的修行和把持,而心外则无理,这是王阳明对于程朱理学的一种反动。在西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孙悟空从“心猿”、白龙马从“意马”蜕变到成为斗战胜佛和八部天龙的取经的真正意义,即只有不断地修持心性、用坚定的意志来磨练心性才能从人性最初放任不羁的状态达到最终的至于“良知”。正如最后如来佛祖对于孙悟空和白龙马的封辞:“孙悟空,汝因

6、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又叫那白马:“汝本是西洋大海广晋龙王之子,因汝违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门,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注4】2、“灵山即在我心”的佛理意义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多次在劫难中迷茫失策,而唐僧也多次追问孙悟空灵山何时能到,而孙悟空即回答,“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唐僧道:“悟空,你说得几时方可到?”行者道:“你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7、注5】从佛理角度讲,“心即是佛”是南禅宗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是佛。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注6】由于南禅宗的发展,“心即是佛”的观点已被学者们广泛接受,加之王阳明的心学影响,吴承恩显然也接受了这个观点,所以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多次借孙悟空之口强调“我心即是灵山”。这也就是所谓“回头是岸”、“立地成佛”的道理,西游记里乌巢禅师的心经也对唐僧师徒的取经历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

8、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此时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忆,至今传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注7】再多的魑魅魍魉也比不上“心魔”,这是乌巢禅师传达给唐僧师徒的一个暗语。消除心魔对取经的影响则需要师徒四人的修心,所以“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二、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在取经途中的态度演变和思想脉络从西游记的取经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僧师徒四人在最开始都不是为了取经而取经的,取经过程中也充满了团队成员的矛盾和团队个体对于求取大乘佛经的动摇与放弃,而能使得取经事业坚持下来的,除了如来佛祖的法旨便是师徒四人的思想演变和和修心

9、过程了,他们从一种原始的朴素思维水平上升到对大乘佛法的皈依和虔诚。1、唐僧:从儒家归于佛家唐僧的形象基本上比较怯懦的,最为常见的是遇到被魔怪所擒抓后的流泪慨叹和呼唤孙悟空。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很难见到一种得道高僧的风范,在吴承恩笔下,唐僧的形象更像是一个中国古代传统的弱不禁风的秀才。而在唐僧对取经的态度上、在对唐王李世民的发愿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开始唐僧只算是一个会读佛经的儒生: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注8】在取经过程中唐僧亦多次抱怨自身的性命不保,不能报唐王的知遇之恩,这些都是标准的儒家道德规范。直到最后,唐僧受封为旃檀功德佛

10、才算是唐僧真正从一个儒家的门徒皈依为佛家的教众: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注9】2、孙悟空:从坚持自我到能屈能伸孙悟空对于佛法的造诣在师徒四人中是最高的,他多次告知唐僧“心即灵山”的道理。但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因素,他也是对取经团队破坏最大的一个人,因为能力越大的人离开一个团队往往对一个团队的成长破坏力度越大。而孙悟空几次离开取经团队的原因却都是因为唐僧对他的驱逐。孙悟空的动摇不是出于对求取大乘佛经路途中艰难的畏惧和对于花果山自由生活的眷恋

11、,而只是出于性格的不受约束,因此观音菩萨给了唐僧“紧箍咒”来约束孙悟空。当然,孙悟空对于离开取经团队是既不情愿也难舍难离: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注10】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出唐僧的倔强和绝情,也可以看到孙悟空自身的性格弱点:既不服输也不低头,在自身的价值追求上独立张狂。这对于需要在取经前途上面对灾难艰险的取经团队显然

12、是不利的。所以,在这之后,孙悟空几次忍让了唐僧愚蠢救妖怪的行为,如银角、红孩儿、白鼠精等等。孙悟空也从一个在真理面前绝不退让的降魔者蜕变为有点圆滑世故的降魔者。3、猪八戒:回不了高老庄就只能取经猪八戒可以说是对取经团队的凝聚力破坏最大角色,作为错投了猪胎的天蓬元帅,猪八戒既好吃懒做又喜欢挑拨是非、既贪财好色又经常抱怨要散伙回高老庄。猪八戒对待取经的态度是:回不了高老庄就只能取经。在第二十三回,师徒四人的取经团队组成之后,菩萨们就测试出了猪八戒不诚之心,并且猪八戒差点被开除出取经团队:行者道:“兄弟,莫睬他,我们去罢。”三藏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蠙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还看当

13、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料他以后再不敢了。”【注11】猪八戒屡次盼着师傅被妖精吃了、团队散伙分家、自己可以回高老庄,这种情况的描写,在吴承恩笔下多次出现,现仅举一例:八戒道:“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小龙闻说,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里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泪道:“师兄啊,你千万休生懒惰!”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什么?”【注12】要不是白龙马现原形间接救了唐僧,恐怕取经团队基本已经间接被猪八戒解散了。而在西游记的后面部分,随着离高老庄越来越远,猪八戒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却也一直存在,不过对于孙悟空不再落井下石

14、,而对取经的抱怨也越来越小。在后来的取经过程中,猪八戒开始渐渐与孙悟空达成了比较大程度的默契和配合,使得整个取经过程显得生机盎然、谐谑有趣。直到最后封佛,佛祖对猪八戒的评价是:“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注13】猪八戒因挑担有功还是做成了菩萨,可见猪八戒对取经团队还是很有贡献的,对于这个贪财好色的现实主义者,坚持下来也实属不易了。三、西游记中取经劫难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西游记中在取经的过程中很多段落的情节和概括

15、性词语都代表着作者吴承恩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某种隐喻和看法。1、“六耳猕猴”的寓言在“真假美猴王”的段落中,作者描写了唐僧师徒因为各自心中对对方的猜忌而导致的劫难,本回的回目便是: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开宗明义,读者一目了然。在这一回的结尾,观音对唐僧嘱托: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注14】在进行一项事业时,最为重要的就是胸无二心,作为团队则需要同心协力。这里吴承恩当然也不只简单的说明这个浅显的道理。在六耳猕猴出现这个问题上,唐僧显然也是责任的,因为唐僧直到

16、取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还没有对孙悟空完全信任。六耳猕猴正是在师徒发生间隙时出现的,因为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注15】所谓“疑心生暗鬼”,虽然六耳猕猴乃是孙悟空的一种心猿凶相的表露,但也是唐僧不信任孙悟空的一个恶果。作者借观音之口向读者阐释:做人做事不可以有二心,对他人也不可过多疑虑,否则对于事业和信仰对追求是很大的破坏。2、“八十一难”的含义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有着浓厚的宿命论的因

17、素。人面对奇幻的大自然和社会现实时很多时候却难以自主,在面对人生苦难和磨砺的时候人总是会幻想有结束和解脱的一天的时候,所以宗教在给人们以希望。但是宗教的希望却又是要有一种符合某些规律和经典条理的规范,使一些看似荒诞的人生看起来符合一定的规律和道理,使人们不至于在挫折中放弃。在唐僧师徒即将完成取经大业尾声时还要完成最后一难:你看他怎么就说个驾不去?若肯使出神通,说破飞升之奥妙,师徒们就一千个河也过去了;只因心里明白,知道唐僧九九之数未完,还该有一难,故羁留于此。【注16】在佛家的规范里,凡事皆有定数,人生的意义在于完成佛祖规定的苦难。而这里的引申含义是人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苦难才能获得事业和信仰

18、上的提升和进步。四、结语西游记的主要内容是西天取经,在西天取经途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佛祖派下的求取大乘佛法的任务。在取经过程中,唐僧师徒四人面对着各种各样、各形各色的外在妖魔的侵扰和危害,但这些都不是取经过程中最根本的阻碍因素。哲学上讲,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因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着重对师徒四人对待取经艰难的内部因素做了分析和考察。从以上的分析和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吴承恩试图通过西游记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求取真经的“八十一难”过程中克服内心世界的偏执、怯懦、贪婪、食色欲望等这些因素是取得人生成果的决定性因素。注释:【注1】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29页。【注2】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40页。【注3】王阳明 传习录下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8【注4】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46页【注5】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26页。【注6】慧能 坛经机缘品第七 中华书局 2010 106页。【注7】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04页。【注8】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66页。【注9】吴承恩 西游记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46页。【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