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概述_第1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概述_第2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概述_第3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概述_第4页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简介方声洞:(1886 -1911 ),字子明,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1902年赴日本,入成城学 校习陆军,后入千叶医校习医。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1905年加入同盟会,被推为福建分会会长。1911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黄兴的率领下,和闽省精英林觉民、林 尹民、林文、刘元栋等革命党人猛攻入广东督署,后驰攻督练公所,中途饮弹牺牲。李炳辉:(? -1911 ),又名祖奎,别号路得士。广东肇庆人。早年至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 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送麻六甲某校肄业,入耶稣会,分发新加 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同盟会,热心宣传革命。1911年参

2、加黄花岗之役,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至高第街战死。李文楷:(1887-1911 ),名芬,广东清远人。早年随叔父在广州经商。后家道中落,改操 印刷业。1909年供职于星洲晨报。1910年冬知广州将有大举, 乃束装回国。1911年4 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时,与清军奋勇巷战,中弹牺牲。备注:1911年黄兴等人在香港成立了广州起义“统筹部”。李文楷于3月11日到达广州后,被编入在起义中主攻总督署的第一路,但此后李文楷因得重病被送往香港治疗,由于内奸告密,黄兴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提前在广州发动起义。当时,李文楷仍在香港。1922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立石记名时,由于起义时的情况无法查清,李文楷被列入其中

3、。当时,李文楷在报纸上看到此事后,抱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先后给冯玉祥和时任广州国民政府主席的汪精卫写信说明情况,得到回答称七十二烈士已经驰名中外,不便更改。李文楷在1959年病逝于山西省万荣县,享年 78岁。庞雄:(1891-1911 ),字苏汉。广东吴川人。早年投入新军,隶炮兵,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909年冬,与倪映典等策划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春起义失败,赴香港,又东渡日本,历经南洋各岛,与党人联络声气,准备再举。1911年初由日本归国,参与筹备广州黄花岗起义,主管往来文件。4月27日起义发动后,随攻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不得,又复冲出,转战达旦,且战且走。目睹党人死伤过半,誓不独生。

4、29日被俘,直认革命不讳,遂遇害。陈更新:(1887-1911),字铸三,一字耿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入九段体育会学习,后以优等生入都赴试,得协军校,旋即返闽。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参加攻打两广督署的战斗,冲散后独盏被俘。在受审时畅言以杀身破醒同胞迷梦。赴刑之日,神色自若,仰天大笑,延颈饮刃而死。杜凤书:(1883-1911 ),字玉兴,广东南海人,南洋华侨。 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乱枪中牺牲。韦统铃:(1877-1911 ),字香泉,广西平南人。一目失明,但健目视力异于常人,夜行快捷,人呼独眼龙。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

5、花岗起义爆发,先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署,出署后转战大石街、小石街一带,最后退入小北门高阳里源盛米店,与清军激战一昼夜后牺牲。1902林觉民:(1887 - 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年入福建高等学堂,接触新思潮,并参与领导清末福州地方革命斗争。1905年与陈意映女士结婚。1907年自费赴日本留学,次年补官费缺额入读庆应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得黄兴、赵声通知,归国约集福建同志共同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留下情真意切的绝笔“与妻书”,前赴广州。27日起义发动后,随黄兴攻入总督衙门,英勇向前,后受伤力尽被俘。在提督衙门受审时慷慨宣传革命道理,最后

6、从容就义。李德山:(1868-1911 ),原籍广东,1897年迁至广西罗城县。1898年在罗城龙岸以教拳习武为名组织“三点会”,同游勇头领陆亚发从事反清活动。1904年参加陆亚发在柳州发动的反清起义。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并担任联络员。1909年6月,联络会党、游勇集中柳城太平发动起义,准备进攻柳州,后被清军重兵镇压。 1910年1月,在广州因策动清军反正败露而潜回广西。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李德山率领小分队英勇善战,与黄兴率领的起义勇士一举攻占总督署衙门。后因清军重兵施援,率分队由总督署衙门冲出,转入高阳里源盛米店,用米包垒掩体,与清军血战一昼夜。奋勇突围时,重伤被

7、捕,遭清军杀害。饶国楔:(1888-1911 ),字作霖,号绍锋,四川大足(现属重庆市大足县)人。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任新军第六十五标见习官,立志反清革命。1909年出川东下上海,曾任中国公学舍监。后抵香港结识黄兴,加入同盟会。受命返云南策划起义。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率“选锋”20余人在莲花塘衔阻击清军巡防营,歼敌颇多。后因清军大队涌进,退至大北门,误入敌营,负伤被捕。在法堂上,坚强不屈,正义凛然,怒斥敌人。索取纸笔书写绝笔书,备述革命始末,洋洋千言,宣传主义。 4月30日英勇就义。饶辅廷:(1881-1911 ),名可权,字竞夫。广东梅县人。1906年入上海中国公学。1

8、910年毕业归里,充高等小学堂教师。1911年3月,与妻同赴广州,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并被推举管理粮饷。4月27日起义发动,在攻打督署之际被捕,清吏严刑逼供,他坚不吐实,遂慷慨就义。林文:(1887 - 1911 ),初名时爽,字广尘,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1905年留学日本,始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继改入日本大学法科。8月参加同盟会,任福建分会会长,旋参加民报的经理工作。多次参加同盟会所发动与领导的武装起义,往来于南洋和香港之间。1911年应黄兴与赵声之约,由日本回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4月23日潜入广州。27日起义发动后,与黄兴率众自小东营出发,左执号筒,右挟小枪,身怀炸弹,腰佩短剑,直

9、扑督署,炸死守卫数人,放火烧总督衙门。后退往东辕门,在路上恰逢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大队亲兵,上前喊话欲招降之,头部中弹牺牲。林盛初:(? 1911 ),广西平南人。1911年4月下旬,与平南县志士共 28人分两批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黄花岗之役发动,他们随黄兴攻入两广总督署,搜总督张鸣歧不获,随后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见清军甚众,遂入高阳里源盛米店为垒,相持两日,饥渴交迫,仍殊死作战。后清兵纵火焚烧米店,因弹尽援绝,林盛初壮烈殉难。李晚:(1874-1911 ), 一名晚发,字晚君。广东云浮人。家贫,早年辍学,从事耕作。后赴香港,习成衣业。因交结志士,渐明民族革命之义。闻南洋多革命

10、机关,遂辍业出洋,至吉隆坡,加入中国青年会。1899年回云浮,租腰古墟汛地前民房,为党人活动之地,遭清吏缉捕,复出南洋。1911年初随黄兴至香港,组织机关,谋入广州发动起义。4月27日,参加黄花岗之役,攻打督署,力战而死。周华:(? -1911 ),广东南海人。幼孤,从其兄周天祥经商龙州,旋入安南(今越南),加入同盟会。1907年防城起义时,负责军需工作。后在新加坡参与办中兴日报。“民铎剧社”成立后,积极投身社务,并周游南洋各地,在侨民中宣传革命。1911年得知孙中山、黄兴等人策动广州起义的消息后,遂与南洋同志先后返抵香港。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参加进攻督署的战斗,在焚攻督署时,力战牺牲。

11、冯超骥:(1880 - 1911 ),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义和团运动后至南京, 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因病中辍。后至长门(今福建连江),入要塞炮术学校。毕业后至北京,经部试,名列第四,得协军校。旋回福建,任职闽江口炮台。1911年春,得悉广州将有大举,乃赴香港,继抵广州。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发动后,参加攻打督署,奋勇当先,受伤十余处,于东辕门壮烈牺牲。秦炳:(1882 ? -1911 )原名昌恩,字燧生,又字炳烈,四川广安人。1906年春,入四川陆军弁目队,次年初加入同盟会。 为弥补活动经费,秦拿出了薪水,典当了部分家产。190

12、9年初,秦炳与外籍革命党人熊克武、余英、曾省斋等策划广安起义。同年夏历五月中旬,又去荣昌与方冲、但懋辛等密谋嘉定(乐山)起义。事败,秦因清廷查缉甚严,乃去昆明,入新军。1911年夏历三月,秦由昆明经缅甸、越南、香港,二十五日到达广州,隐蔽于川籍革命党人的掩蔽所一市内莲塘街吴公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许,起义爆发。秦与其他与广东同志数十人会合后,便川籍革命党人从后门入督署,与警卫清军拚杀。攻至侧前门,直奔督练公所。至莲塘街北口,与清廷水师遭遇,战至深夜,因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接着又与巡警队遭遇。混战中,秦左眼中弹牺牲,时年 29岁。陈与粢:(1888-1911 ),字痣心,别名汉新。福建闽县(

13、今闽侯)人。与林觉民等创设“爱国社”,宣传革命宗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恨清廷柔暗误国,投入报界,掌笔政,因持论不利于清廷被禁。1908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春闻广州将有大举,遂驰抵香港,曾被派赴台湾筹款。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参加攻打两广督署,力竭被捕。后临刑不跪,引颈受戮。李文甫:(1892-1911 ),字炽,号夷丘,广东东莞兰乡(今属博罗)人。1908年春,离家赴港,与胡汉民、冯自由等共同组织同盟会南方支部。1909年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活动于省、港之间,初任中国日报协理,后任经理兼主时事画报笔政。1910年2月,从香港回穗,参加广州新军

14、起义,失败后潜回香港。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后,率敢死队跟随黄兴攻打总督衙门,不幸足部中弹,转战至北较场时被俘。翌日,被押赴刑场,壮烈殉国。宋玉琳:(1880-1911 ), 一名豫琳,字建侯,安徽怀远人。曾入安庆新军,充某标秘书。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安庆起义,失败后逃亡。 1910年,为隐蔽身份,谋有所举,考入高等巡警学校。1911年春率江淮革命志士 97人至广州,谋划起义,与饶辅廷负责制办粮饷。4月27日起义发动后,随黄兴从小东营出发攻打督署,转战华宁里,终因势孤弹尽被捕,慷慨就义。喻培伦:(1886 1911 ),字云纪,四川内江人。1905年留学日本,1908年夏

15、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为研制炸药潜心钻研, 并组织暗杀团,谋刺端方和摄政王载注, 惜均未成功。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率领下随林觉民、方声洞等革命党人精英勇猛地攻入广东督署,复再攻督练公所,后因弹尽力竭,被俘后从容就义。1912年2月被南京临时政府追赠为大将军。林尹民:(1887 -1911 ),字靖庵,福建闽侯人。少以孝悌闻,素有大志。1906年自费东渡日本,入成城学校。1909年毕业后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校医科。1910年经林文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见福建党人纷纷赴广东,知有大举,乃与友人携带军械六箱返国。24日抵达香港,25日早到广州。27日广州起义发动时,参加攻打督署,力杀十

16、余人。战斗中受伤十余处,鲜血直流,仍奋勇杀敌,后中流弹牺性。李雁南:(1880-1911 ),又名李群,广东新会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后,李雁南参加的南洋华侨先锋队在何克夫部,由黄兴统率进攻两广总督署。战斗中,李雁南左手拇指被击断。29日被清兵搜屋时发现捕去,押至督练公所,英勇不屈,从容就义。刘六符:(1887-1911 ), 一名锋,字肩宇。福建连江人。福建法政学堂毕业。1910年投入清军,宣传反清思想。1911年春知广州将有大举,于 4月26日抵香港,27日到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攻打两广督署。冲出时被敌人包围,力尽被捕,从容就义。徐佩蔬:(1881

17、-1911 ),广东花县人。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时为徐维扬支队队员,参加 攻打总督署战斗,后转战各处。次日在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被清兵所执,英勇就义。郭继枚:(1893-1911 ),广东增城人。生于霹雳务边埠(在今马来西亚),早年入坝罗育才学堂,回国后倾心革命。 1910年夏复游南洋,加入同盟会。 1911年初回乡。4月27日, 参加广州起义,奉黄兴之命随何克夫炸两广督署, 冒险争先,丝毫不畏惧。事败后与何克夫 退至大南门内,弹药尽绝,惨遭杀害。陈春:(? -1911 ),广东南海人。早年在越南的海防广东会馆任职,为革命党人运送枪械弹药,传递秘密文件。谭人凤、何克之因宣传革命被法国人拘留,

18、经他上下奔忙,多方活动,将二人营救出狱。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随黄兴进攻两广总督衙门,因 起义前消息已泄露,清军已有防备,遂遭埋伏,他奋力冲出重围,肩部受伤,躲到观音山麓 工人住房内,不久被搜出,英勇就义。韦荣初:(1884-1911 ),广西平南人。1905年与韦树模等一起加入同盟会。1911年随李德山到广州,参加 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进攻两广总督署后,转战于大石街、小石 街一带,最后转入小北门高阳里源盛米店,激战一昼夜后,与韦树模、韦统铃、韦统淮等一 起阵亡,被合称为“都兴韦四烈士”。徐应安:(1882-1911 ),广东花县人。黄花岗之役时,参加攻打两广总督署、

19、转战飞来庙,不克,越岭至三元里负伤,于高塘大东桥遇敌遭杀害。余东雄:(1894-1911 ),出生在马来亚霹雳埠(今马来西亚),祖籍广东南海。15岁时,加入同盟会。入会后,他曾多次策划暗杀清吏活动。1911年初,当得知革命党人准备在广州起义后,便回到祖国待命。4月27日,参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加入敢死队,与罗仲霍、阿克夫等一同攻击两广总督署。在激战中,他奋勇直前,连发炸弹,打死了许多敌人,进至 督署内堂,欲捉两广总督张鸣歧不获,撤出时被敌包围,壮烈牺牲。韦统淮:(1879-1911 ),广西平南人。韦统淮,统淮个人独营屠业,常年在外,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富革命思想和正义感,不畏强暴,曾师事李

20、德山习武,并接受民族革命思想。 起义时攻督署战死。马侣:(? -1911 ),广东广州市海珠区新藩镇(原属番禺)人。早年加入行伍。曾随部队驻军安南(今越南)海防,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参加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1908年参加钦廉上思起义。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时,随黄兴攻入督署。冲 出后,转攻督练公所,在小石街巷战中,他冲杀在前,不幸中弹牺牲。罗仲霍:(1882-1911 )名坚,字则君。广东惠阳人。家贫,早年在家乡授徒为业。后赴安南(今越南)及南洋各埠读书、寻找职业。 1906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槟榔屿(在今马来西亚)师范学堂。旋创办吉隆坡尊孔学堂、荷属火水山中华学

21、堂,并先后担任两学堂校长及当地报馆主笔。1911年3月,由南洋赴香港,参加同盟会秘密活动。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 左脚负伤后误走入旗人街而被逮捕。临刑前犹在南海县署演说革命宗旨,慷慨激昂,视死如归,清吏亦为之动容,旋英勇就义。黄鹤鸣:(? -1911 ),又名角瓜,广东南海人。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2月13日,由新加坡乘船返回广东,为筹划广州起义积极奔走,负责制造炸弹及秘密运输等事。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发动后,随黄兴进攻督署,奋不顾身,遭署中伏兵狙击,中弹牺牲。陈可钧:(1888 -1911 ),字希吾,一字少若,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肄业于陕西大学堂

22、,1905年留学日本,入日本弘文学院普通科,因日本文部省颁布 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愤而归国,次年再次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归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4月27日参加攻打督署,力尽被捕,次日就义。刘元栋:(1885 -1911 ),字钟群,福建闽县(今闽侯)人。 1900年,参加反清复明的会党组织一复明山堂,与林斯琛等人结为挚友。1902年底,加入共和山堂,成为骨干分子。1904年,参加共和山堂领导人设立的藤山文明社。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爆发, 其为义军之前锋,自小东营出发后,所向披靡,敌呼为军神,望而却步。后在总督署前额部中 弹牺牲。韦树模:(? -1911 ), 一作柱模,字焕初。广

23、西平南人。1905年加入广西同盟会分会。1910年结识了林盛初与李德山,他们共同联络志士,为革命活动做准备。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之役发动,随黄兴攻入督署,搜两广总督张鸣歧未获。随后又转战于大石街、小石街一带,因清军势众,进入高阳里源盛米店,叠米为垒,与清军相持二日,虽饥渴交迫,仍英勇作战。后来清兵见久攻不下,便纵火焚烧该店,因弹尽援绝而壮烈牺牲。徐广滔:(? 一一 1911 ),广东省花县人。在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中英勇战死。徐茂燎:(1885-1911 ),广东花县人。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攻两广总督署转战至二牌楼华庆里,被敌围困,被流弹击中牺牲。江继复:(? -191

24、1 ),广东花县人。世业农,精于射击。愤清廷专制,立志革命,由徐维扬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广州之役,焚攻督署时,奋勇当先,后在突围转战中,为流弹击 中,牺牲于莲塘街。劳培:(1866-1911 ),原名泮光,字肇明。新加坡华侨,祖籍广东开平。出身贫寒,却知书识礼,聪颖好学。1886年取道香港至新加坡,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新办的晨报任记者。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进攻总督署,战斗中被子弹击中胸部,在高呼“杀敌!杀敌! ”后壮烈成仁。徐保生:(1891-1911 ),广东花县人。黄花岗之役时,为徐维扬支队队员,参加攻打总督署战斗,后转战各处。第二天,在江村高塘火车站附近被清兵

25、所执,后英勇就义。徐容九:(1872-1911 ),广东花县人。黄花岗之役时,参加攻打总督署战斗,转战至小北直街高阳里口盛源米店,垒米包作掩体,拼死抵抗,坚持一昼夜,重伤牺牲。陈潮:(1882 ? -1911 )广东海丰人。1906年参加陈炯明在海丰秘密设立的革命组织五坡会,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前夕,应召为“选锋”(敢死队)。4月27日起义时,正在始平书院秘密军械机关内,被清军警包围后,投掷炸弹,伤敌数人,已而殉身。卓秋元:(1882-1911 ),又名依六,福建连江人。1906年,和胞兄卓孝元等一同加入“广福会”秘密团体。1908年,广福会改称“光复会”革命组织,推举吴适为

26、会长,卓秋元成为吴适的助手和参谋。1911年,得知孙中山、黄兴决定在广州起义消息,他积极响应,随吴适率领26名志士,转道进入广州。4月27日,作为黄兴指挥的第一路军锋队员,攻进都督府,在辕门与李准卫队遭遇,不中弹,战友劝他受伤下火线,他说:“宁可舍身救,不能苟且偷生。继续战斗,直至壮烈殉职。黄忠炳:(1867-1911 ),福建连江人。1896年与黄克安、曾守辉、黄瑞声在其乡透堡之棋盘堂组织光复会。1911年初,得知广州将有大举,认为时机已到,遂与曾守辉率23人赴广州参加起义。4月27日起义发动后,参加进攻督署战斗,28日晨被捕,旋遇害。石德宽:(18851911年),字景吾,亦作敬吾,后易名

27、经武,安徽寿州人。1903年,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1905年秋,进入安徽新军并加入岳王会,被推为岳王会皖部纠察员。1906年,经吴场谷等人介绍, 加入同盟会。1907年夏,东渡日本,钻研学术。1909年冬,转学至东京市日本大学法律科。其时,各省革命势力已随新军组成,逐渐布满。赵伯先亲到南京,规划先取广州,后分三路,北进南京、安徽、武汉,起而应之。因他在江淮间早有组织,故决定由他负责安徽方面的军事。计划已定,赵赴香港建立总机关。1911年三月中旬,驻沪交通员郑赞丞急电催归,始知大事已定,遂于十七日往沪。至沪后,郑已赴港,留书约到港会议。先是皖同志到港集合的很多,后不知何故除宋健侯、程壮外,均不

28、辞而去。他到港后,立即挺身入广州,孰知消息泄露,于二十六日被捕。及至审讯时,石德宽历数清廷罪 恶,二十八日,英勇就义。林修明:(? -1911 ),字德昭,南洋华侨,祖籍广东蕉岭。时清朝政治腐败,国势日非,认为只有实行改革,国家才能振兴。遂东渡日本留学,欲学习日本先进文化,以服务于将来的建设。归国后,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嗣担任蕉岭中学及松口公学的教习,经常以革命思想勉励同事及学生。1911年春得知黄兴等人在广州密谋起事,立即辞去教职,赴广州参与策划。4月27日广州起义发动,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力战牺牲。徐礼明:(1888-1911 ),广东花县人。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时,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

29、斗 中,冲锋在阶前中弹牺牲。游寿:(1894-1911 ),别号寿昌,安南华侨,祖籍广东南海。愤清廷腐败,立志革命,热心于民族思想一向受孙中山所赏识。1907年参加镇南关起义,次年又参加钦廉上思之役。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发动后,随黄兴奋勇攻打两广督署,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徐松根:(1883-1911 ),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华侨,工人。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 义发动后,随徐维扬支队攻打总督府战斗,血战一夜,后转战各处。次日行至高塘被清兵所 执,直言革命,宁死不屈,遂被清廷杀害。徐昭良:(1887-1911 ),广东花县人。于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之役,随徐维扬攻 总督署,

30、转战飞来庙,不克,负伤,至高塘大东桥遇敌,遭杀害。曾日全:(1866 ? -1911 ):广东花县人,工人,于 1911年“3.29”黄花岗之役,参加先锋 队,攻总督署,入麒麟门,搜张鸣歧不获返身出署,欲与观音山之敌决战,至督署中门,中弹牺牲。徐廉辉:(1881-1911 ),广东花县人。安南(今越南)华侨。 1911年3月29日参加黄花 岗起义,后在转战中被执,从容就义。徐进始:(1878-1911 ),广东花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为同盟会番(禺)花(县)分会会员。1910年2月12日,广州新军发动起义,与清巡防营战于城东郊。徐进始随其兄徐进坤挟带短枪炸弹,率敢死队数十人疾趋响应,至则事

31、已败,悲愤而返。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后,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担任先锋队(敢死队)队员,持炸弹短枪,奋勇攻入两广督署,旋中弹牺牲于督署二堂前。陈清畴:(18821911年),福建连江人。1908年加入“光复会” 。1911年春,孙中山决定在广州起义,清畴听到消息,积极报名参加。农历三月二十五日随吴适一行自马尾转香港抵广州,二十九日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选锋队”。当日下午五时半,清畴随攻两广督署,后转战军械局,他发挥技击优势,左拼右杀,英勇作战,在巷战中不幸牺牲。胡应升:(1872-1911 年),福建连江人。1908年加入光复会,受进步思想熏陶,积极从事革命。1911年春,

32、得悉同盟会将在广州举义,遂与吴济霖同行,编入黄兴领导的“选锋队”。4月27日参加攻打两广督署,次晨与黄忠炳、王灿登同时被捕,直供不讳,遂遇害。王燥登:(1875-1911 ),福建连江人。1908年,加入光复会。1911年4月23日,与黄忠炳等同随吴适一行抵广州小东营,27日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先锋队(敢死队),前往攻 打两广总督署。后又转战军械局,遇强敌而不畏惧,巷战中弹尽力竭被执,宁死不屈,视死 如归,翌晨英勇就义。陈发炎:(1881-1911 ),福建连江人。1908年加入“光复会”。1911年春,孙中山决定在广州起义,积极报名参加。三月二十五日自马尾乘船转香港抵广州,二十九日编入黄兴率

33、领的第一路“选锋队”,当日下午五时半,同连江志士一起参加攻打两广督署,在激烈巷战中 壮烈牺牲。魏金龙:(1880 1911),福建连江人。金龙自幼一眼失明,人称“独眼龙”。1908年,在吴适等革命志士影响下,从“广福会”转入“光复会”团体。 1911年春,金龙得知同盟会将招人赴广州起义,乃义无反顾,踊跃报名。三月廿五日随民适一行自马尾乘船经香港抵广州,廿九日编入黄兴遂领的第一路“先锋队”,当日下午五时半参加攻打两广督署战斗,后又转战军械局,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巷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徐日培:(1882 1911 ),广东省花县人。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时,参与攻打两广总督署,转战至小北直街

34、高阳里口盛源米店,屯米包作垒拼死抵抗,坚持一昼夜,弹尽突围被捕就义。徐临端:(1874-1911 ),广东花县人,工人。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 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徐临端脑涂甬道,壮烈牺牲。徐满凌:(1861-1911 ),广东花县人。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发动后,指挥攻 总督署,力抗观音山之敌,巷战连塘街,战至高阳里,凭源盛米店米包为垒与敌死拼,弹尽率众越垣,中弹受伤被捕,英勇不屈,从容就义。徐培添:(? -1911 ),广东花县人。曾入中国同盟会广东番(禺)花(县)分会,任干事员。广州黄花岗起义时,随攻督署,不避艰险,奋身死战,牺牲于高阳里源盛米店。徐熠成:(1881 ?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