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_第1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_第2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_第3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_第4页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22张PPT)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1 流畅背诵黄河颂2 识记并理解课文的文学常识和词语,课文的重要内容3 学习并运用有关抒情的知识 经典原声 黄河颂1 文学常识 黄河颂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是光未然,现代作家、评论家,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黄河颂1 文学常识 2、字词注音dinpq pkung lnzh

2、u li巅劈气魄狂澜浊流wn zhunpng zhngb ybng yngho ho dng dng宛转屏障哺育榜样浩浩荡荡2、字词注音dinpq pkung lnzhu3.重点词语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宛转:文中是“辗转”的意思,指经过了很多地方。也作“婉转”。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谰斓)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3.重点词语4、内容梳理(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朗诵词起什么作用? (2)歌词部分,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

3、的英雄气魄? 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朗诵词概括了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描绘黄河的句子是“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营造了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并且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 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4、内容梳理(1)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 (5)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

4、上的特点?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形象地说明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表明黄河天险作为军事屏障对中华民族起着保卫作用,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诗歌雄浑豪迈,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自由奔放而错落有致。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自然的韵律。(4)“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民族的屏障”?老山界1、文学常识 作者 陆定一 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

5、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老山界1、文学常识惊惶( ) 苛( )捐杂税打颤( ) 骨碌( )酣( )然入梦 蜷缩( ) 点缀( ) 矗立( ) 澎湃( ) 落( )得很远了呜咽( ) 咀嚼( ) 篱笆( ) 军阀( )缴租( ) 欺侮( )hunkzhn luhnqun supnpizhuchl2.积累词语wyj jul baf jio w 惊惶( ) 苛( )3.重点词语惊惶: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呜咽:低声哭泣或形容凄切的水声或琴声。本文形容凄切的水声。酣然入梦:甜美、畅快入睡。酣然:喝酒畅快的样子。矗立:耸立,高高地直立。苛捐杂税:指反动统治下的繁重捐税。景致:风景。攀谈:闲谈,交谈,指相

6、互交谈。3.重点词语惊惶:惊慌,害怕慌张。惶,恐慌。4、内容梳理1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大舜语文4、内容梳理1 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2、揣摩景物描写(22自然段)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修辞和写法?从哪些角度写的?给人什么感受?视觉:宝石的比喻,写出了夜之深、景之美,星空的灿烂美丽。 巨人、一口井的比喻,既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连绵,又暗示了红军的艰难处境。听觉:山中“不可捉摸的声响”,比喻排比修辞,以动衬静的写法,写出了夜半深山的静谧,瑰丽的山色夜景。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夜不能寐,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致,细听耳边的声音,可

7、见红军战士的镇定和豪迈,这正是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生动体现啊!2、揣摩景物描写(22自然段) 作者写了哪些景 作者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军队,又用了反问的手法想象出敌军士兵无可奈何、厌恶内战的情绪,进一步衬托出红军北上抗战,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豪情。 这里有“抢先”“争先”的意思。并没有互相争夺之意。为了说明吃饭的迅速。吃饭难。3 怎样理解第一段描写中的“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与星光连接起来,是一种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本段“之”字形”,写出山路迂回曲折的特点;“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出老山界山势高峻的特点,突出爬山的艰难。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

8、、壮观的景象。“奇观”二字,蕴含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4 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5 怎样理解“抢了一碗吃”? 作者用“叹息”一词,拟人化地讽刺了围追红军的反动土地的誓言1、文学常识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20世纪30年代 “东北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 作者对沦丧故土的怀念不是抽象直白地抒情,而是通过对大量景物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土地的誓言1、

9、文学常识 2、字词注音碾(nin) 誓言(shyn) 胸膛(xintn) 嗥(ho)鸣(mn) 山涧(shnjin) 高粱(olin) 斑斓(bnln) 缠绕(chnro) 亘古(ng) 默契(mq) 田垄(tinln) 埋葬(mizn) 镐头(otou) 土壤(trn) 禾(h)稻(do) 丰饶(fnro) 污秽(whu) 耻辱(chr)2、字词注音碾(nin) 誓言3.重点词语挚痛:诚恳而深切。嗥鸣:(野兽)大声嚎叫。斑斓:灿烂多彩。谰语:没有根据的话。怪诞:奇怪,古怪。亘古:远古。污秽:肮脏的东西3.重点词语挚痛:诚恳而深切。4、内容梳理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 运用

10、拟人的手法,以“她”相称,隐含将故土比做“母亲”,直接对着故土倾诉自己的感情。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移情于物。如:“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明写故乡呼唤“我”,实则是“我”思念故乡。巧用第二人称“你”,表达强烈的感情。如:“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4、内容梳理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或技巧来表达对故土的深情? 学会抒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指在文中自然真挚的表露作者的喜怒哀乐思想感情。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指写

11、作时不借助别的事物,直截了当的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间接抒情?指作者的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间接抒情分类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寓情于“议”3寓情于事 学会抒情抒情是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指在文中自然真挚的表露作者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2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3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

12、,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3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4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

13、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 直接抒情太多显得空荡,借景,借事,借物抒情,抒情就有了载体,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间接抒情的具体方法也很多,可以学会以下几点:1 细节显示抒情 写作时应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肖像以及环境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作具体的摹绘。运用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动人艺术效果。2 形象寄托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就用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思念家乡的情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树行旅之人的思亲、思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