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浙大培训引发的教改思考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教研室张铂 2022年10月,在细雨蒙蒙、芳草萋萋的杭州参加了全区教育干部领导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的学习,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度过了一周的难忘时光,教授和专家的侃侃而谈、时代小学和东城实中的累累硕果让我在感叹、羡慕之余,滋生出反思我县教学改革的念头,虽相距千里之外,教学思路和办学方向应该相差无几,但是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却有天壤之别,值得思考、反思。 常见的教改模式一般情况是教育局经过学习、论证,认为某种教改方式适合在本区域推广,于是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教研室督导检查,评比,展示,总结表彰,一时轰轰烈烈,风光无限,仿佛好日子如约而至。不久,烟消云散,一切回归
2、原位,满堂灌、题海战术、加班加点等手段又卷土重来,学生早起晚睡,教师步步跟踪。教改期间的分组学习、小组讨论、各种电教手段、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环节早已不知所踪,教师重新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正如一位知名专家所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实际就是在用20世纪的教学手段向未来的主人传授21世纪的知识。 一点思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祝怀新在讲座中指出:教改应该从基层教师坐起,积极、自发、主动的进行。教学改革既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然发生的教育现象。只是有的教师善于在教学中捕捉、总结、提炼形成规律,而有的教师或因无暇顾及、或因懒散等原因,使一些触及教改的珍贵火花刚刚闪现就销声匿迹,因此教改
3、也就无从谈起了。 诚如专家所言:每一次改革都触动人们的底线,逼迫人们做出选择。教学改革无时无刻不伴随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影随形。但是如何是改革发自内心并始终前行却是一篇大文章。 我们的教师有的因常年从事教学工作,经验主义明显,职业倦怠,前进动力不足。有的刚刚参加工作,朝气蓬勃,干劲十足,却感觉无从下手。还有的既有经验也有能力,却由于其他原因不愿介入,束手旁观。总之,教改年年提,仍是老面孔,一旦风吹过,万事皆复原。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0年的老教师,对教改也有很多话要说。我们的学校一般在年底评优选先,根据考核得分排出三六九等与之挂钩,看似公平合理,其实教师并不领情。因为教师的行当与工厂的工
4、人不是一个体系,教师的工作如果只用最后的结果评价很难服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使然,教师工作的背后隐藏着每个教师不可能对等的付出和劳动。同样是一个班,教师的付出大不相同,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活动、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是需要较大的劳动量的,而这些却是不显性的,很难说付出心血后必然从教学成绩上得以体现。而教学改革更是这样一种难以立马显现的劳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上的尝试未必能如愿以偿-既实施了教学改革还能确保成绩一路领先。教学改革其实就是一种试验,很可能要延续一个月、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或更长的的时间,教师如果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学生成绩还受到影响,那他今后的教改积极性还会有吗? 所以我感觉到,如果让教改深入人心,人人主动而为,一是要深思熟虑,确立确实符合本区实际的教改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改。二是调整教师评价体系,改变主要由教学成绩确定考核结果的方式,让教师轻装参与教改。三是注重对教师日常工作的考核,让教师参与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及时发现教师的积极作为并予以认可,让教师自发参与教改。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世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可以套用。教学改革更是如此,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苦、耐心和心血的劳动,学校领导要给予鼓励、认可,并在考核中得以体现。要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发自内心的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提倡个性化教学和创新性教学探索,及时发现和表彰在教改中敢于实践的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