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_第1页
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_第2页
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_第3页
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_第4页
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中考语文教材同步专题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栏目导航一、关雎二、蒹葭三、式微四、子衿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卖炭翁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十、送友人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十二、卜算子咏梅栏目导航一、关雎一、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第 3 页一、关雎第 5 页【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是写一个“君子”对“

2、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想象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歌颂了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第 4 页第 6 页【佳句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的艺术手法。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这是“比”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悠”是“长”的意思,两个“悠”连用,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表现了出来。(炼字)第 5 页第 7 页【常考名句】1(2018四川乐山中考,

3、1分)参差荇菜,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2(2018重庆中考A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君子好逑。3(2017四川巴中中考,1分)窈窕淑女,_。4(2017四川广元中考,1分)_,在河之洲。5(2016四川雅安中考,1分)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第 6 页左右芼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针对训练】1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悠哉悠哉”写其情意绵绵,思念不绝;“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的不平静,难以入眠。第 7 页第 9 页2下面对关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

4、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D 第 8 页D 第 10 页二、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歌主题】诗歌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

5、咏唱,渲染了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抒发了追求所爱而不得的惆怅与苦闷。第 9 页二、蒹葭第 11 页【佳句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以“蒹葭”起兴,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点明了地点、景物和时节,渲染了凄清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的凄婉、惆怅之情。(表现手法)第 10 页第 12 页【常考名句】1(2018四川凉山中考,1分)蒹葭萋萋,_。2(2018湖北武汉中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在水一方。3(2018贵州遵义中考)蒹葭采采,_。4(2017四川甘孜、阿坝中考,1分)蒹葭苍苍,_。5蒹葭一诗中,能体现诗的全部旨意,且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白露未已白露为霜

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 11 页白露未晞所谓伊人白露未已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针对训练】1(2018贵州安顺中考)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2(2018贵州安顺中考)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第 12 页第 14 页3(2018贵州安顺中考)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4诗的每

7、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之人的深挚感情。烘托萧瑟冷落的气氛,流露出主人公的凄婉惆怅之情。第 13 页第 15 页三、式微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歌主题】这是一首劳动者的悲歌,全诗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本诗内容极其单纯,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第 14 页三、式微第 16 页【佳句赏析】式微式微,胡不归?设问。用设问强化语言效果

8、。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抒情主人公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种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修辞手法)第 15 页第 17 页【常考名句】1式微式微,_ ?2_,胡为乎中露?3微君之躬,_ ?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第 16 页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第 18 页【针对训练】这首

9、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试着赏析一下。最大的特点是用设问来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第 17 页第 19 页四、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歌主题】全诗描写了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焦急万分的情状。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使人产生共鸣。第 18 页四、子衿第 20 页【佳句赏析】青青子衿,

10、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反问,表达了主人公的失落和惆怅。(修辞手法、情感)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修辞手法 、情感)第 19 页【佳句赏析】第 21 页【常考名句】1青青子衿,_。2一日不见,_!悠悠我心如三月兮第 20 页悠悠我心如三月兮第 22 页【针对训练】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全诗采用倒

11、叙手法。从结构上看,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第 21 页第 23 页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歌主题】这首诗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劝勉好友乐观面对离别,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 22 页

12、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 24 页【佳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宕开,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主旨、情感)第 23 页第 25 页【常考名句】1(2018湖南娄底中考)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2018湖南怀化中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四海之内皆兄弟,即使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的诗句是:_,_。3(2017辽宁辽阳中考)与君离别意,_。4(2017福建中考)_,天涯若比邻。5(2017吉林中考)当与朋友远别时,我们会用王勃送杜少

13、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赠别壮行。第 24 页【常考名句】第 26 页【针对训练】1(2017广东广州中考)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2(2017广东广州中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告知朋友即使他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就如同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第 25 页【针对训练】第 27 页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14、情。【诗歌主题】诗人借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并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提拔。第 26 页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第 28 页【佳句赏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实写洞庭湖的气势。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使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地理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炼字、表达效果)第 27 页第 29 页【常考名句】1(2017湖北黄冈中考)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2017四川广安中考,2分)孟浩然在望洞庭湖

15、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3(2017广东广州中考)气蒸云梦泽,_。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阐释了自己生在盛世却闲居在家,渴望出仕报国的心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第 28 页【常考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针对训练】1(2017四川资阳中考,2分)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示例一: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云梦泽水汽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象,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示例二:颔联从视觉、听觉和触觉

16、的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显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了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第 29 页第 31 页2(2017四川资阳中考,2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以及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第 30 页第 32 页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17、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第 31 页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 33 页【诗歌主题】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困苦凄凉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崇高的理想,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佳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声音洪亮,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痛

18、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主题)第 32 页【诗歌主题】第 34 页【常考名句】1(2018四川眉山中考,1分)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 2(2018四川达州中考,1分)“2017年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他们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让我们想到了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心系天下寒士的千古名句:“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 33 页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 3(2018湖北襄阳中考)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

19、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4(2017四川巴中、攀枝花中考,1分)安得广厦千万间,_。5(2017安徽中考)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第 34 页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第 【针对训练】1(2018河北中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

20、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D 第 35 页【针对训练】D 第 37 页2(2018河北中考)请对这首诗中“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三句进行简要赏析。这三句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诗人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的心情。3“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的“怒”字用得好,试简析。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富有动作性,而且

21、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第 36 页第 38 页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渲染凄苦的氛围,衬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后面内容作铺垫。5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句的理解。诗人希望眼前能突现这样的房屋,来温暖天下寒士,他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表达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第 37 页第 39 页八、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22、。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第 38 页第 40 页【诗歌主题】本诗描写了一个烧炭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这个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制度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意义。第 39 页第 41 页【佳句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个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仍然一心盼望

23、天气更冷。诗人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表现手法、情感)第 40 页第 42 页【常考名句】1(2016山西中考)可怜身上衣正单,_。2夜来城外一尺雪,_。3诗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心忧炭贱愿天寒晓驾炭车辗冰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第 41 页心忧炭贱愿天寒晓驾炭车辗冰辙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针对训练】1“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翩翩”的本意是形容轻快的样子。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

24、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制度的腐败、罪恶。2“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说明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惜不得”即惜之而不得。说明卖炭翁万般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理。3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宫市”制度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第 42 页【针对训练】第 44 页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诗歌主题】本诗寄托了诗人遁世无门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第 43 页九、题破山寺后禅院第 45 页【佳句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

25、幽”“深”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描绘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不仅描摹景物精美,而且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易于唤起读者的生活体验。(画面描述、炼字)第 44 页第 46 页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对仗工整,拟人手法,比兴巧妙。一个“悦”字,高雅了“鸟性”,写活了“山光”;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淡定了“人心”。(修辞手法)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以声衬静,营造了一个寂静的境界。如缕的钟磬之音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表现手法)第 45 页第 47 页【常考名句】1(2018江苏宿迁中考)中华文化常常讲

26、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2山光悦鸟性,_。3_,但余钟磬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第 46 页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第 48 页【针对训练】1“曲径通幽处”一句中“曲”字有的版本写作“竹”,你认为“曲”“竹”两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两个词所表达的意境是不相同的:“竹”,表示小路被竹林掩映;“曲”,描摹的是小路弯弯曲曲,层次多,景致深,更能突出环境的幽静。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

27、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第 47 页第 49 页十、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歌主题】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第 48 页十、送友人第 50 页【佳句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本句对仗工整,既交代了告别的地点,又描绘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内容理解、炼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仗工整,切景切题。寥廓背景更令人感到离别的不舍,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

28、得徐缓,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写照。诗人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漂泊的友人,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内容理解、修辞手法)第 49 页【佳句赏析】第 51 页【常考名句】1(2018广东深圳中考)浮云游子意,_。2(2018湖北黄冈中考)李白在送友人中,借离群的马的长鸣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_,_。3(2017四川巴中、乐山中考,1分)浮云游子意,_。4此地一为别,_。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落日故人情孤蓬万里征第 50 页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落日故人情孤蓬万里征【针对训练】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飞蓬离根后随

29、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的旅程和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怀。第 51 页第 53 页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歌主题】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描写了词人深夜独自漫步时的所见所感。上片描写了一个寂寞清冷的世界,万物销声匿迹,只有“孤鸿”隐约掠过。下片中词人与“孤鸿”合二为一,表现了心境的

30、孤独和志趣的高洁。这首词借物抒怀,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第 52 页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第 54 页【佳句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词人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他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词人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第 53 页第 55 页【常考名句】1(2018浙江绍兴中考)

31、_,缥缈孤鸿影。2缺月挂疏桐,_。3拣尽寒枝不肯栖,_。谁见幽人独往来漏断人初静寂寞沙洲冷第 54 页谁见幽人独往来漏断人初静寂寞沙洲冷第 56 页【针对训练】1下片采用的是什么手法?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词人遭到贬官后内心的孤苦和清高及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之情。2从全词内容来看,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词人是怎样来描写这个形象的?从内容上看,核心形象是孤鸿。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它的孤独形象。第 55 页【针对训练】第 57 页3“拣尽寒枝不肯栖”以物写人,表现了词人的心境,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孤鸿不愿选择高枝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词人以孤鸿自比,表达了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第 56 页第 58 页十二、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歌主题】词人以梅花自况,上片写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和生死观,借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表现自己孤高雅洁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怀。第 57 页第 59 页【佳句赏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