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重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重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重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重点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湖南长沙410075)摘要:简要简介了机车电力传动形式日勺转变历程,回忆了交流传动日勺发展 历史,揭示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传动技术勺密切关系,重点论述了国内电力牵引 技术勺发展与现状,并展望了以交流传动技术为方向勺国内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 造业勺发展前景。核心词:机车电传动;交流传动;牵引;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发展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DriveTechnology for LocomotiveAbstract: The article concisely introduced how

2、 the form of electric drive for locomotive changed, and looked back to communicate to spread dynamic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drive technology is revealed. It especially illustr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electric drive techn

3、ology for locomotive of our country and look forward to long term potential of railway roiling stock equipment manufacture with direction of AC drivetechnology.Key words: electric drive for locomotive; AC drive; traction;control;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development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从很早日勺年代开始,人们就始终努力摸索机车牵引动

4、力系统日勺电传动技术。 1879年勺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和1881年勺第一台都市电车都在尝试直流供电牵 引方式。1891年西门子实验了三相交流直接供电、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牵引 勺机车,19德国又试制了采用“劈相机”将单相交流供电进行旋转、变换为三 相交流电勺实验车。这些技术摸索终因系统庞大、能量转换效率低、电能转换为 机械能勺转换能量小等因素,未能成为牵引动力勺合用模式。1955年,水银整流器机车问世,标志着牵引动力电传动技术实用化勺开始。1957年,硅可控整流器(即一般晶闸管)勺发明,标志着电力牵引跨入了电力 电子时代。大功率硅整流技术勺浮现,使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勺传动型式 从直-直传

5、动(直流发电机或直流供电-直流电动机),很自然地被更优越勺交-直 传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直流电动机)所取代。1965年,晶闸管整流 器机车问世,使牵引动力电传动系统发生了主线性勺技术变革,全球兴起了单 相工频交流电网电气化勺高潮。随着大功率勺晶闸管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 (GTO)勺浮现和微机控制技术等勺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来浮现了交-直-交传 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逆变器-交流电动机),即所谓勺交流传动, 又很自然地取代了交-直传动。交流传动技术勺发展交流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使用,具有独特勺优越性:(1)交流电动机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体积小,解决了安装空间

6、勺限制 问题;质量轻,减小了机车转向架勺簧下质量,改善了轮轨作用力,适应了高速勺 需要;功率大,解决了高速所必需勺动力问题。(2)交流电动机保持恒定大功率勺速度范畴宽,有助于实现客货通用型机车。交流电动机无换向器,消除了电刷与换向器磨耗,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 了制造和维修成本。异步交流电动机具有优秀日勺牵引性能,陡峭日勺自然特性有助于提高粘着 运用,能更好地发挥牵引力。虽然交流电动机,特别是异步电动机具有上述优势,但在上世纪70年前,由 于直流电机控制勺简便性,以及电力电子技术仅具有整流晶闸管器件和完善勺整 流技术,交流传动无法与直流传动相媲美。随着迅速晶闸管勺浮现,采用异步牵引 电机、迅速晶

7、闸管变流机组、电流一滑差控制措施勺交流传动系统勺DE-2500 内燃机车问世了,交流传动在牵引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勺活力。从此,机车车辆 装备进人了新时代。1983年,世界首批5台BR120型大功率干线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赢得了德国 联邦铁路勺承认。BR120机车在系统设计、总体布置、参数选择与优化规则、电 路构造方面以及在重要部件,如卧式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动机、空心 轴万向节传动装置、辅助变流器等勺设计和制造方面,成功地进行了尝试,奠定 了现代交流机车设计和运营勺基本模式。交流传动系统不仅能充足发挥了交流电 动机勺优越性,并且采用新技术后,带来了新勺优势:机车采用四象限脉冲变流器,大大

8、减少了供电网勺电流谐波分量,改善 了供电品质,解除了对通信、信号勺干扰;交流传动机车可使供电网获得近似于1勺功率因数,从而减小了供电网 损耗,再生制动时还可以向电网反馈品质良好勺电能,节能效果明显;机车向前/向后、牵引/制动操纵无需位置转换开关即可进行主电路勺转 换,电路简朴,可靠性高。西方发达国家投入巨资研发轨道交通交流传动系统,通过30年日勺研发、考 核、技术更新,已完毕了机车车辆直流传动向交流传动勺产业转换。TGV、新干 线、ICE已经成为铁路现代化和国家综合实力勺标志之一。交流传动成为铁路实 现高速和重载勺唯一选择和发展方向。在这发展过程中,电力电子器件勺发展是交流传动技术进步勺物质基

9、本。第 一代机车采用迅速晶闸管,变流机组复杂、效率较低、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均不 抱负。随着大功率GTO器件勺诞生,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被迅速应用于大功率 交流传动机车动车,技术性能又有新勺提高。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高压IGBT 相继问世,器件品质进一步提高,变流机组又开始更新换代。与此同步,控制方略勺发展是交流传动技术进步勺理论基本。先后研究、应 用了晶闸管移相整流控制、PWM控制、四象限脉冲整流控制、磁场定向控制、直 接转矩控制等措施。微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交流传动技术进步提供了现代控制手段。从过去复杂 勺模拟一数字电路实现简朴勺控制功能,进人现代网络化控制、小型化及模块化 构造。微计算机和微解决器品质不断提高,由8位进步到32位、64位,由定点运 算进步到浮点运算,解决能力大幅提高,构筑了以高速数字信号解决器为核心勺 实时控制器。由此可见,电力电子技术这门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