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金属晶体判断正确的是A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B钾型、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C镁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D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2、下列化合物中的所有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A BCCH2=CHCH=CHCH=CH2 D(CH3)2CHCCC
2、H=CHCH3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拟用铅蓄电池进行电絮凝净水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Y的电极反应为:Pb-2e-+SO42-=PbSO4B电解池内仅发生反应:2Al+6H2O=2Al(OH)3+3H2C若电解池阴极上有0.5mol H2生成,则铅蓄电池中消耗H2SO4为98gD用电絮凝法净化过的水,pH显著升高4、某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该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A78%B46%C23%D11.5%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的电子式: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6、试
3、分析下列可逆反应 2A(g)+B(g) 2C(g)的反应速率随压强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ABCD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A6.2g氧化钠和7.8g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常温下1L 0.5mol/L NH4Cl溶液与2L 0.25mol/L NH4Cl溶液所含NH4+的数目相同常温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1mol铁粉在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3NA高温下,1
4、6.8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ABCD8、室温时10 mL某气态烃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硫酸,再恢复至室温,气体体积减少了30 mL ,剩余气体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又减少了40 mL ,则该气态烃的分子式为AC4H6BC2H4CC3H8DC4H8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CH3Cl含极性键数目为2NAB甲基的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sp2,每摩尔甲基含9NA电子C等质量的葡萄糖和乙酸所含碳原子数均为NA/30D有机物()中最多有6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10、可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
5、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是( )盐卤Mg(OH)2MgCl2溶液MgCl26H2OMgCl2MgA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B操作发生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C操作是蒸发浓缩结晶D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未发生置换反应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石油分馏和煤的干馏过程,都属于物理变化C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D甲烷、汽油、柴油、酒精都是碳氢化合物,都可作燃料1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丙烷BCH3CH2CH2CH2OH 1丁醇C 间二甲苯D 2甲基2丙烯1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
6、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2HSO2S2NaH2OB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会变色:4Fe(OH)2+O2+2H2O=4Fe(OH)3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 Ca2ClOH2OCO22HClOCaCO3D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 + H2O2H + Cl+ ClO14、从牛至精油中提取的三种活性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a、b中均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Cb、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D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
7、面15、已知某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3周期IVA族B第2周期VIA族C第2周期IVA族D第3周期VIA族1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这种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能与NaOH溶液或金属钠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环己烯常用于有机合成。现通过下列流程,以环己烯为原料合成环醚、聚酯、橡胶,其中F可以作内燃机的抗冻剂,J分子中无饱和碳原子。已知:R1CH=CHR2R1CHOR2CHO(1)的反应条件是_。(2)A的名称是_。(3)有机物
8、B和I的关系为_(填字母)。A同系物 B同分异构体C都属于醇类 D都属于烃(4)中属于取代反应的_。(5)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6)写出两种D的属于酯类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18、已知A、B、C、D和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请回答:(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2)B的分子式分别是 _;C分子的立体结构呈_ 形,该分子属于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 若将1molE在氧气中完全
9、燃烧,只生成1molCO2和2molH2O,则E的分子式是 _。19、(1)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_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提取碘水中的碘,用_方法。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水,可采用_的方法。 淡化食盐水,可采用_的方法。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_的方法(2)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_。(3)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
10、”,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_。20、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上下移动(3)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
11、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_225.925.925.929.2326.426.226.329.8近似地认为0.55molL-1NaOH溶液和0.25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21、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Fe3O4(s)+4CO(g)=3Fe(s)+4CO2 (g) H1= a kJ/mol3Fe2O3(s)+CO(g)=
12、2Fe3O4(s)+CO2 (g) H2= b kJ/mol则反应Fe2O3(s)+3CO(g)=2Fe(s)+3CO2 (g)的H=_kJ/mol(2)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甲中投入8molCO2(g)、16molH2(g)发生反应:CO2 (g)+H2(g) CO(g)+H2O(g)甲容器15 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则015 min内用二氧化碳表示平均反应速率v(CO2)=_,计算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3)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统称。目前NH3和(NH4)2CO3等物质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下列物质中不可能作为CO
13、2捕获剂的是_。ANa2CO3 BNaOH CCH3CH2OH DNH4Cl用(NH4)2CO3捕碳的反应:(NH4)2CO3(aq)H2O(l)CO2(g) 2NH4HCO3(aq)。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I. 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逆c _正d (填“”、“”或“”) II. b、c、d三点的平衡常数K b 、K c、 Kd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填“”、“”或“”) IIIT
14、3T4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答案解析】A简单立方、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为52%,A错误;B钾型、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68%,B错误;C镁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C错误;D铜型、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D正确;答案选D。2、C【答案解析】分析: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是平面结构、乙炔是直线形结构、苯是平面结构,根据甲烷、乙烯、乙炔、苯的结构确定这几种物质中所有原子是否共面,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该分子中直接连接两个苯环的C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是四
15、面体结构,根据甲烷结构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B该分子中的C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根据甲烷结构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错误;C该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根据乙烯结构知,前三个C原子共面、后三个C原子共面,且中间两个C原子共面,所以这六个C原子都共面,故C正确;D该分子中含有,亚甲基C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根据甲烷结构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面,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由于甲烷是四面体结构,只要含有或中的一种,分子中的碳原子就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3、C【答案解析】左端装置为电池,右端装置为电解池,根据电
16、解池的装置图,铁电极上H2O转化成H2和OH,铁电极为阴极,即Al电极为阳极,X为负极,Y为正极,据此分析。【题目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Y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SO42-H+2e-=PbSO4+H2O,故A错误;B、根据电解池装置,Al电极上除有Al3生成外,还含有O2的生成,故B错误;C、阴极上有0.5mol H2产生,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即有H22e-2H2SO4,即铅蓄电池中消耗硫酸的质量为0.5mol298g/mol=98g,故C正确;D、电解池内部发生的反应是2Al6H2O2Al(OH)33H2,2H2O2H2O2,净
17、化过的水,pH基本保持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C。【答案点睛】涉及电化学计算,特别是两池的计算时,一般采用关系式法,让电子为中介,像本题,阴极上产生氢气,得出H22e-,铅蓄电池中也转移2mol e-,根据铅蓄电池总反应,列出H22e-2H2SO4,从而计算出硫酸的质量。4、B【答案解析】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因此需要判断溶质乙醇与溶剂水的质量关系;每个乙醇C2H5OH分子中含6个H原子,每个水H2O分子中含2个H原子;根据“乙醇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与水分子里所含的氢原子总数相等”可推算溶液中乙醇与水的质量关系。【题目详解】根据氢原子数相等,找出乙醇分子与水分子间的关系,进而确定
18、出质量关系。C2H5OH6H3H2O46 54此乙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6%,故答案选B。5、C【答案解析】A、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画出,分子中碳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选项A错误;B、图中模型为丙烷的球棍模型,选项B错误;C、键线式用短线表示化学键,交点、端点是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标出,故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为,选项C正确;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选项D错误;答案选C。6、C【答案解析】增大压强,体积减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反应体系中,可逆号左边气体计量数的和大于右边,则增大压强,减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
19、速率,答案为C。【答案点睛】反应体系中,可逆号左边气体计量数的和大于右边,增大压强,减小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7、B【答案解析】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1NA,故错误;6.2g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2mol钠离子、0.1mol阴离子,总共含有0.3mol离子;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2mol钠离子、0.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0.3mol离子,二者的混合物中含有0.6mol离子,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6NA,故正确;3.4gNH3物质的量=0.2mol,含N-H键数目为0.6NA,故错误;浓度越大水解程度越小,1L 0.
20、50molL-1 NH4Cl溶液与2L 0.25molL-1 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后者小,故错误;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故4.6g混合物中含有的N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含0.1mol氮原子和0.2mol氧原子,共含有原子数为0.3NA个,故正确;氯化氢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1mol/L的盐酸中含有氢离子浓度为1mol/L,而磷酸为弱电解质,1mol/L的磷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3mol/L,所以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小于3:1,故错误;1mol氯气与1mol铁粉反应,氯气不足,完全反应只能得2mol电子,故错误;n=计算得到物质的量=0.3mol,结合铁
21、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计算电子转移数,3FeFe3O48e-,则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故正确;故选B。8、D【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依据烃的燃烧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详解:假设烃的化学式为CxHy,则有CxHy+(x+y/4)O2=xCO2+y/2H2O,根据方程式分析有关系式,解x=4,y=8。则选D。点睛:注意反应条件是室温,在室温下水不是气体,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少量不是水的量。9、A【答案解析】A标准状况下,11.2 LCH3Cl的物质的量=0.5mol,每个分子中含有4个极性键,因此含极性键数目为0.5 NA4=2NA,故A正
22、确;B甲基的碳原子含有4个键,没有孤电子对,杂化轨道类型是sp3,甲基不带电荷,每摩尔甲基含9NA电子,故B错误;C葡萄糖和乙酸的最简式均为CH2O,等质量的葡萄糖和乙酸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但质量未知,无法计算具体数目,故C错误;D乙炔为直线结构,苯环为正六边形结构,该有机物中最多有7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故D错误;答案选A。【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D,要注意苯环为正六边形,苯环对角线上的四个原子共线。10、A【答案解析】分析:A过滤操作中需要使用漏斗和烧杯、玻璃棒;B氧化还原反应有化合价的升降或电子的得失;C操作是MgCl2溶液得到MgCl2晶体;D置换反应中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
23、成单质和化合物。详解:A操作是过滤,过滤操作中还使用玻璃棒,A错误;B发生复分解反应Mg2+2OH-=Mg(OH)2,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MgCl2溶液得到MgCl2晶体需要蒸发浓缩结晶,C正确;D根据流程可知只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未发生置换反应,D正确。答案选A。11、C【答案解析】A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是高分子,而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分馏与沸点有关,煤的干馏为隔绝空气条件下发生的复杂物理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煤焦油等生成,则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为化学变化,故B错误;C. 聚乙烯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是无
24、毒的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袋,故C正确;D.酒精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不属于碳氢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12、B【答案解析】A 2-乙基丙烷,烷烃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的,主链应该为丁烷,正确命名为:2-甲基丁烷,故A错误;BCH3CH2CH2CH2OH 1-丁醇,醇的命名需要标出羟基的位置,该有机物中羟基在1号C,其命名符合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故B正确;C间二甲苯,两个甲基分别在苯环的对位,正确命名应该为:对二甲苯,故C错误;D 2-甲基-2-丙烯,碳碳双键在1号C,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甲基-1-丙烯,故D错误;故答案为B。13、B【答案解析】A硫代硫酸钠是可溶
25、性盐,可拆分,则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故A错误;B氢氧化亚铁暴露于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反应方程式为4Fe(OH)2 +O2 +2H2O4 Fe(OH)3,故B正确;C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则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次氯酸,离子方程式:ClO-+H2O+CO2=HClO+HCO3-,故C错误;DHClO是弱酸,则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 H2O H+ Cl+ HClO,故D错误;故答案为B。14、A【答案解析】A.a、b均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
26、氧化,c中苯环上连有的烷烃基和酚羟基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因此a、b、c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B. 手性碳原子指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根据图示可知,a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b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C. c中含有酚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D. c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答案选A。15、B【答案解析】某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则K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6,L层最多排8个电子,则L层电子没有排满,所以共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第A族。答案选B。1
27、6、D【答案解析】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发生反应,使溶液褪色,故选;该有机物含有羧基(-COOH)能与醇(-OH),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选;该有机物含有羧基(-COOH),能跟NaOH溶液或金属钠反应,故选;该有机物不含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不选;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选。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答案点睛】本题属于官能团与性质判断题,要注意归纳常见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如碳碳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羟基能和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羧基能和NaHCO3反应产生气泡;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
28、括5小题)17、NaOH醇溶液、加热 1,2-二溴环己烷 C 、 nCH2=CHCH=CH2 CH2=CHCOOCH3、HCOOCH2CH=CH2 【答案解析】利用题目所给信息,正向分析与逆向分析结合,可知。【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1)反应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反应条件是NaOH醇溶液、加热。(2)A是,名称是1,2-二溴环己烷。(3)有机物B是、I是,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系物;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都含有羟基,都属于醇类;含有氧元素,不属于烃,故选C。 (4)反应是加成反应;是羟基代替溴原子,属于取代反应;是生成,属于消去反应;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是发生
29、氧化反应生成;是2分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是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聚酯;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属于取代反应的是、。(5)反应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是nCH2=CHCH=CH2 。(6) 的不饱和度是2,属于酯类的链状同分异构体应该含有1个碳碳双键,结构简式有CH2=CHCOOCH3、HCOOCH2CH=CH2。18、1S22S22P63S23P6 HCl V形 极性分子 2H2O22H2O+O2 CH4O 【答案解析】在18电子分子中,单原子分子A为Ar,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四原子分子D为PH3或H2O2,且D分子中
30、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符合题意的D为H2O2;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为CH4Ox,故6+4+8x=18,所以x=1,E的分子式为CH4O。【题目详解】(1)Ar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2)双原子分子B为HCl,三原子分子C为H2S,H2S中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2,H2S的空间构型为V形,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答案为:HCl;H2S;V;极性;(3)D为H2O2,向H2O2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氯化铁做催化剂作用下,H2O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H2O和O2,反应的
31、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1mol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molCO2和2molH2O,根据燃烧规律可知E的分子式为CH4Ox,由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可得6+4+8x=18,解得x=1,则E的分子式为CH4O,故答案为:CH4O。【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分子结构与性质,注意依据常见18电子的微粒确定物质,掌握常见化合物的性质,明确分子空间构型的判断是解答关键。19、过滤 萃取(分液) 蒸发 蒸馏 加热分解 蒸馏 石油的分馏(答案合理即可)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若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水层;若不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油层 【答案
32、解析】(1)碳酸钙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过滤;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分离出碘水中的碘,故答案为萃取;水加热时挥发,则选择蒸发除去食盐水中的水,故答案为蒸发;海水中水的沸点较低,则选择蒸馏法将海水淡化,故答案为蒸馏;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CaO,则选择加热法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故答案为加热分解;(2)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如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石油的分馏等,故答案为蒸馏,石油的分馏(苯和四氯化碳混合物,答案合理即可);(3)利用水和有机溶剂互不相溶,设计判断方法,操作步骤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
33、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层”,如果液体分层,则上层是水层,故答案为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若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水层;若不互溶则下层液体为油层。20、C D 3.4 -56.8kJ/mol 【答案解析】(1)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2)根据中和热测定正确操作方法分析;(3)3次温度差分别为:3.4,3.3,3.5,均有效,计算温度差平均值;根据公式进行计算。【题目详解】(1)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
34、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答案为:C;(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故答案为:D;(3)3次温度差分别为:3.4,3.3,3.5,均有效,温度差平均值=3.4,故答案为:3.4;50mL0.25mol/L硫酸与50mL0.55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25mol/L2=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ml=100g,温度变化的值为T=3.4,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cT=100g4.18J/(g)3.4=1421.2J,即1.4212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 医疗废弃物处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区块链技术在智能合约中的应用实例
- 健康产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报告
- 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改变的关联性研究
- 周围血管病的临床护理
- 医疗健康数据隐私保护HIPAA的核心要点
- 2025年5月山西省晋中市高考适应训练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企业出兑合同范例
- 1000元租房合同范例
- 工程咨询费用支付协议
-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试卷7及答案
- 《化学药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和对策:以云南白药公司为例(8800字论文)》
- 2024年(新课标卷)高考物理试题评析交流 课件
- 2024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卷及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03-02-10 调饮师 人社厅发202338号
- 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6田忌赛马-教学课件多篇
- 钢结构工程加工合同范本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情景化检测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