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教案15篇_第1页
《司马光》教案15篇_第2页
《司马光》教案15篇_第3页
《司马光》教案15篇_第4页
《司马光》教案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司马光教案15篇司马光教案1 文本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本文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孩子在庭院嬉戏。一个小孩爬上瓮,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瓮。瓮破了,水一下子喷涌出来,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本文非常简短,虽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基本一致,再加上故事本身流传甚广,学生学习起来并不会感到困难,反而比较容易找到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共通之处,初步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时

2、,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通过注释、查阅工具书及以往的阅读经验了解文言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教学重点:1.能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动词,了解事情的经过,体会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3、爱护同伴的美好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资料,初识古文导语:同学们,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看这样一组句子。1.出示组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学生试读句子,相互交流说说以上句子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预设:不太好读;分开每个字都认识,组成句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跟我们平时说话的方式不太一样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4.教师简要说说句子的含义,归纳小结。(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思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

4、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小结:像这样的语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5.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回顾知道的传说故事。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你们谁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举手发言)宋朝时,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

5、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急中生智,搬起石头砸破了水缸,救下了落水的小朋友。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这是一则历史故事,记录在古代史书中。由于古代书面语与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一些不同,所以,大家可能看过的故事都是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的。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讲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那么,古代的书面语与我们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学习中体会一下吧。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齐读课题,认识复姓“司马”。思考:你还知道哪些复姓呢?(相机出示课件,介绍古代名人)预设:东方朔、欧阳修、司马迁、司马相如、诸葛亮、纳兰性德、尉迟恭、皇甫嵩、上官婉儿2.

6、出示课件,简介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都担任过高官,死后获赠太师、温国公封号,谥号为文正。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践行儒学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宋神宗时,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就离开了朝廷。花十五年时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3.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过渡:伟大的人物总是在童年时就显现出他的与众不同来。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时候的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7、。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试着把句子读通顺。4.教师检查自读效果,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朗读课文。(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生词,教师指导正音辨形。马 院 落 人 丢 有 裂(2)指导归类识字。部首归类:广:庭(家庭)应(应该)座(座位)床(床单)足:跌(跌倒)跑(跑步)跳(跳高)路(小路)(3)词语去拼音,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挑战一字不差读课文,指导多音字认读。多音字:没 m淹没 沉没 没收 mi没有 没人 没空得 d得到 得知 得意 di得亏 就得你去de要得 了不得(5)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准节奏。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

8、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6)听音频朗读,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参考注释,自读自悟。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把关键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子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下一步与同学一起研讨。(2)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一句一句研讨,各自说一说对每句话的理解,有疑惑或分歧的地方,留待集体探讨。2.汇报展示,全班交流。(1)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课文的意思。全班同学边听边思考,看哪个小组理解得更好。(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小组的说法,教师相机点拨,明确:每句的意思说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变,能说出重要词语的意思即可。

9、3.引导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层次。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水迸,儿得活。4.全班齐读,注意节奏、停顿。小结:这短短的两句话却写了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读懂了吗?结合注释再来读一读。四、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文言文中的用词写句,跟我们现在的说话习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除了注释中的字词,还有一些字词,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一句一句地读一读、说一说。1.课件出示:群儿戏于庭。(1)指名读。思考:这句话中你有不理解的词语吗?(2)引导理解字词。(“于”就是在的意思。“戏”就是做游戏、玩耍的意思。“庭”指庭院。“群儿戏于庭”就是

10、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嬉戏。)方法拓展: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节词语,如“戏”“庭”等,可以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语“游戏”“庭院”来代替。运用这一方法,可以把下文的“没”“众”“石”等字组成“淹没”“众人”“石头”等词语来理解。小结:结合注释,再朗读句子,融入我们的生活经验,就能很容易地弄懂古文的意思了。古文的语序跟我们的说话习惯(课件出示:什么人+在哪儿+干什么)有一点不太一样,你们发现了吗?(3)想象说话:古人的庭院里有花有草,最适合孩子们玩儿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呢?(4)指导朗读,读出高兴、喜悦之情。2.课件出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过渡:孩子们玩玩这个,玩玩那个,多开心啊!突然,意外发

11、生了。怎么回事呢?我们赶紧去看看。(1)出示“瓮”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预设:“瓮”指口小肚大的陶器,用来储水或是储藏别的东西的,类似于现在的大缸。只不过瓮是收口的,缸是敞口的。(2)出示小孩儿和瓮的对比图,做动作理解“登”。预设:“登”是爬的意思,登山、登梯子,也是这个“登”。水缸这么大,孩子这么小,难怪要用“登”。(3)理解“足跌没水中”。预设:小孩儿爬上了水瓮,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足跌没水中”。扑通一声,有人落水了。“足”通常我们说的是“脚”,脚跌落了,也就是“失足跌落”的意思。“没”是淹没、沉下去的意思。小孩儿失足掉进了瓮里,瓮里盛满了水,他一掉进去就沉没了。(4)指导朗读,读出焦急

12、、紧迫的感觉。(5)指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一个孩子爬到瓮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3.课件出示: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过渡:意外发生以后,别人是怎么做的呢,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1)指名回答,朗读句子。(2)理解“众皆弃去”。预设:“众”指的是谁?除司马光以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在我们现代汉语中,“皆”也是这个意思,如“比比皆是”等。“弃”是抛弃、放弃、丢下的意思。“去”是逃开、离开的意思。(3)想象一下这群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描述一下当时的场面。预设:一看到有人落水了,孩子们脸都吓白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人哇哇大哭,有人慌慌张张地跑去找大人

13、。(4)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预设:所有的孩子都惊慌失措,只有一个人不这么慌乱。是谁呢?(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持石击瓮破之。)谁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教师相机点拨指导,要双手用力,狠狠地砸)“持”,用手拿;“击”,敲击,击打;“之”指代瓮;“破之”,使瓮破碎。方法拓展:“破”在句中是“使破碎”的意思,这是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言词语用法。“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很多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对这种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摘抄、积累,有时间多读读,培养语感。(5)想象一下,司马光持石击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我不能慌,我要赶紧想办法,快点把

14、他救出来。否则,他会有生命危险的。)(6)教师引读。引读:扑通一声,一个小孩掉进了瓮里,众皆弃去,光(学生接读)持石击瓮破之。引读:小孩在瓮里浮浮沉沉,伸出小手求救,众皆弃去,光(学生接读)持石击瓮破之。引读:情况越来越危急,小孩的动作越来越弱,众皆弃去,光(学生接读)持石击瓮破之。4.课件出示:水迸,儿得活。过渡:幸亏司马光急中生智,持石击瓮破之,结果怎么样?(1)指名朗读并说说句意。(2)理解“迸”“得活”。(“迸”是涌出的意思。瓮被砸破了,水一下子涌出来了,瓮里的孩子得救了。)(3)危机解除了,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庆幸,如释重负)(4)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这句话。5.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五

15、、感悟形象,复述故事1.引导学生感悟人物形象。过渡:在同伴命悬一线而其他孩子惊慌失措、四散逃离的时候,司马光选择留下来,并想到用石块砸破瓮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友爱。)2.想象说话:如果这个时候大人们来了,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同伴们又会对他说些什么?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对司马光的赞赏。4.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过渡: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课文,如果只说意思,那故事就太枯燥无趣了。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1)学生自由交流后,教师归纳小结。要用比较通俗

16、的语言,代替古时候的书面语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有场面,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述出来。有细节,故事才更生动。还可以补充想象的内容。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要通过语调的变化和一定的肢体语言,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2)同桌互助学习,互相练习讲述故事,互相补充完善讲述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3)指名或是自由上台讲述故事,评选“故事大王”。5.播放司马光砸缸的动画故事,引导学生欣赏总结,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6.拓展阅读,了解更多与故事相关的内容,受到情感熏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后世千年,为人们所称赞,那么当年被他救下的小孩子又是谁呢?其实,这

17、个孩子名叫上官尚光,也有人说这个人的名字是因为司马光救过他的命而改的。上官尚光得救后,他的家人感谢司马光的救子之恩,送了许多礼,逢人就夸司马光聪明机智。上官尚光也不寻常,他从小喜欢读书,参加科举当上了官,但由于政绩不突出,没有受到重用,心灰意冷的他回老家当了一名教书先生。上官尚光十分感激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特意在老家建了一座感恩亭,并将此事记载在家谱中,让世世代代永远不忘司马光的恩情。为了纪念这件事情,后人将感恩亭的所在地改名为“上官岗”。这份感恩之心,也应该被人们铭记。六、比较差异,熟读成诵1.出示课后题第3题,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朗读、理解词句的体会,讨论交流。思考: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

18、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明确:(1)课文里许多词语是由单个字构成的。(2)课文用“光”来称呼“司马光”,这在其他课文中比较少见。(3)课文中的句子都很短。(4)本课中三个“儿”字,第1、第2个泛指儿童,第3个特指落水的儿童,前后意思不一样,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它”。(5)语序不太一样。“群儿戏于庭”,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顺序应该是“群儿于庭戏”。(6)这篇课文是文言文,需要借助文言文知识理解文意,其他课文是白话文,容易理解。2.引导学生结合本课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认真跟着老师多读几遍,培养语感。看课文的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给一些字组词,也是理解词义

19、的好办法。还有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遇到难句反复多读几遍、读不懂的做批注等方法。3.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七、指导书写,作业设计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结构、字形等特点。明确:“司”“庭”等右上包围和左上包围的字,注意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登、弃”是上下结构,“登”字上边部分撇、捺要舒展。“持”注意几个横画之间距离要相等。“众”是品字形结构,注意第二个“人”捺变点,整个字呈三角形。2.师范写生字,学生注意书写要求,练写生字。3.布置课后作业。(1)将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得生动有趣。(2)再去找一找司马光的其他故事读

20、一读,对这个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重点片段实录探究人物活动场景,解词悟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师:瓮里盛满了水,小孩子很快沉了下去。看到伙伴跌入水中,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生:其他小孩子都离开了。师:注释里“皆”是“全,都”的意思。这个词说明孩子们全都离开了,是这样吗?生:不是的,司马光没有走。师:那这里的“众”指谁?是所有的小孩子吗?生:不是,是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众皆弃去”中的“弃”,你是怎么理解的?生:我觉得“弃”在这里是丢弃的意思。意思是说除了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把这个落水的小孩子丢弃在这里,自己离开了。师:如果大

21、家都离开,弃这个落水的小孩子于不顾,这个小孩子会怎么样?生:会淹死的。师:一定会这样吗?有没有其他可能?生:别的小孩可能会喊大人来救他了。师:不管有没有人来,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救援不及时,落水的孩子就真的没希望了。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司马光留了下来,他是怎么做的?生:他拿着石头把瓮砸破了,掉在瓮里的小孩子得救了。师:你能来演示一下司马光砸瓮救人时的动作吗?(一生演示,其他同学仔细看)师:同学们,请将石头拿在手中,文言文中用了一个字来表示,那就是(持。)拿着石头把水瓮砸破的动作就叫(击。)师:“破之”就是使瓮破裂。我们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做司马光砸瓮的动作。(全班一边读句一边做动作)师:水瓮里的

22、水迸涌而出,掉在水瓮里的那个小孩子得救了。当其他小孩都离去时,只有司马光留了下来,把这个落水的小孩子救了出来,你们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生1:他是个遇事沉着冷静的孩子。生2:他是个聪明而勇敢的孩子。生3:他是个善良的孩子。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离开。师:是呀,他的确是个善良的孩子,没有弃落水的小孩子于不顾,而是果断做出判断,想出办法,救出了落水的孩子。赏析:本环节的设计重在探究“群儿”“一儿”“众”“光”这些人物活动的场景,解词悟文,体会人物的品质。具体教学实施中应注重学生课前的预习,让他们借助文中注释、工具书等途径初识字词。授课时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展开合理的想象,感受

23、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了解文言文大意,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从而领悟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教学反思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情节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此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三年级的课文中,首要任务便是在诵读感悟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继而在故事情境中感受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品质。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一、示范朗读,识文断句。学生初识文言文,对自主朗读的要求不能过高,能疏通生字即可,朗读时的断句、节奏等,仍需要教师“牵手引领”。范读之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能

24、感受到文言文语言的精练和韵味,结合对故事的理解,也能初步猜测到词句大意。二、创设情境,识词识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品质。因此,我不单要求学生利用注释识词,也结合了图片、动作演示、生活体验等,深入浅出,帮助他们打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界限;利用引读、想象读、讲故事等形式,体悟故事情境和人物品质,最后熟读成诵。三、比较感知,了解古文。学习需要及时反馈,学完课文之后再回头引导学生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能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更加牢靠。司马光教案2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

25、好办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读通课文。2认读、拼读词语。教学过程:1定向。(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2自学课文。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3练习。(说话练习)(1)读通长句。(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2)给课文标段号。(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清楚“复姓”两个字)(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4词语认读。砸缸伙伴捉迷藏亭子躲在扑通急中生智

26、哗夸机智勇敢5作业。(1)读课文1遍。(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3)抄写词语1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填空:()砸缸救人。2介绍司马光。3复习生字、新词。二、读讲12段。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2填空:这是一只()缸。(大、厚、重)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4读1、2段。三、读讲34段。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

27、?(很镇定)(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5读读演演第四段。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四、词语训练。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五、说话训练。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六、小结。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七、作业。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教学要求: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教学过程:1复习词语:强

28、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2朗读课文。3听写词语。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司马光教案3 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教具:电脑课件。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

29、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三、自读引导,深

30、入学习。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玩5.指导朗读。(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

31、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2.师读第四自然段(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3)引读:有的有的(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司马光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教学重点1认

32、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案例(一)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带

33、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师检查读文情况。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段。(1)引读第一小节。(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2学习课文第二段:(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

34、一读。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学生练读、评读)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4学习课文第五段。(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5学习课文第六段。(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6有感情

35、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四、总结全文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板书设计:20司马光小朋友 司马光慌了 没有慌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第二课时一、巩固识字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二、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

36、旁。3展示、评议。三、背诵课文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2同桌合作背诵。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4指名背诵全文。四、实践活动1积累词汇:(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司马光教案5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

37、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38、【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读准本课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教学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板书课题。、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二、看图、出示图,从图

39、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学生: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 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孩子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40、司马光 一块石头、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四、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段: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提问: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

41、了水。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指名读,集体纠正。、学习第三段: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 指名读,大家评议。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

42、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

43、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 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学习第五自然段: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44、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办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办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办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办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办法和大家的办法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教师板书:人水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

45、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司马光用的办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总结: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及。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第六段: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请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段。五、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

46、说些什么呀!请学生分角色演一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巧记本课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完成课后练习题。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教学难点、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自己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生字、词。 抢读生字词卡片。、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请小组汇报或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例如:吓:学生用

47、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学生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三、书写生字词、先自己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同桌同学相互评改!、学生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个字。、学生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学生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大家相互评改!四、巩固练习、学生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司马光教案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48、:认识本课生字11个,积累词语九个,句子两句。技能目标: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节。情感目标: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砸缸救人的故事,领悟司马光的机智。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九个。教学准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教学过程:环节安排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学意图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板图),他叫司马光(板题)2、学习“司”,介绍“司马”是复姓。1)学习“司”,给“司”找朋友。2)师述:司马是复姓,你还知道有哪些复姓?(上官、诸葛、欧阳、端木)3、过渡: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讨论、交流二、看录像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像,思考:司马光和

49、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时,发生了什么事?2、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指导朗读。师述:请看图,这口缸这么深,里面的水那么满,像你们这么矮的小朋友掉在缸里有什么危险?3、师述:在这紧急关头,小朋友们都慌了,叫着喊着去找大人,可是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三节,圈出生字,小小组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慌:理解意思。什么时候你会很慌张?找:组词劲:提醒是前鼻音4、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读司马光和小朋友的表现。1)出示句子2)指导:前句紧张可以读得快些;后句要读得不慌不忙;“使劲”读得有力度。5、我们再来看看图,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大声地叫喊,那他们会喊些什么呢?1)出示相关插图。2)出示填空小朋友不小心掉到大

50、水缸里去了。大家都慌了,有的急得大叫:“。”有的哭着喊着:“。”还有的。6、集体讨论小朋友的这些方法好不好?司马光的办法好不好?过渡:正是司马光急中生智,才使这个落水的孩子得救了。7、学习第四节1)自学生字,重点指导:破:与“被”作比较,分别找朋友流:用好方法记救:与“球”作比较,找朋友2)指导朗读8、学完了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遇事不慌张)讨论、交流自己练一练,读出紧张的语气个别读小小组学习自己练练两大组配合读配动作读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课后练习自己口头练练交流评价讨论交流,相互评价自学生字用平稳的语气读读第四节谁能背一背借助录像,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演绎成生动活泼的画

51、面,激发学的兴趣。用描述感受的方法,理解词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想象,适时地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运用比较的方法体会司马光的聪明之处,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复习巩固1、读生字2、“摘葡萄”游戏3、读课后句子四、作业课外阅读皮球浮上来了司马光教案7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目标】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2、朗读课文,背诵

52、课文。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课前准备】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3、简介司马光。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

53、园里遇到了什么事?2、指导朗读2、3自然段。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四、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第二课时一、讨论交流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1、学生自己想办法。2、分组交

54、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四、指导生字书写1、认读“别”“到”等6个字。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

55、书写位置。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司马光教案8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1教师板书课题:11 司马光2简单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二、看图图意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的孩子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学生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孩子,他是怎样救的?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56、。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2读准生字及会认字的音。(1)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2)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3)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4)做猜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字音。(5)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孩子吓哭 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举起砸破 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一块石头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4学生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四、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电脑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二)学习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提问:他指的是谁?(他指

57、的是司马光)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教师鼓励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3指导朗读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己的体会读出来。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学生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同桌互读,相互纠正。指名读,集体纠正。(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课

58、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3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4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这段。5指名读,大家评议。6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7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如果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8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学习第四自然段(1)学生自己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

59、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2)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3)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4)为了让学生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场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如果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表演当时的场面。(5)教师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这段。(6)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2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2

60、)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3)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学生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4)教师指导学生读后四、五段。(五)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1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组织学生讨论交流。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1)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办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办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