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春节的传统民俗_第1页
广东春节的传统民俗_第2页
广东春节的传统民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广东春节的传统民俗“入年架 忙洒洒”深圳原住民有广府、客家两大民系,拥有白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族群。传统做年从腊月廿五始,正月十五止,节庆长达二十多天。深圳不过小年节,习惯从年廿五开始“入年架”,男人就忙于办年货、置新衣,女人忙于搞卫生、做年糕,青年人那么敲锣打鼓,练麒麟、舞狮子、习龙舞、耍鱼灯,人人动起来,家家“忙洒洒”客家话指忙劳碌碌。“年廿六 爆米碌”“爆米碌”,是说接近除夕前的三四天,各家各户忙着磨米踏粉,做“爆米碌堆”、“炒米饼”、“炸油角”等年糕点。近年深圳时兴去香港办年货。时尚的人们趁香港年尾商家促销,成群结队出境“扫货”,过个有滋有味的丰润年。“年廿七 添新衣”旧时穿衣

2、“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人小孩“望做年,着新衫”,所以年廿七要试穿定做的衣服,如不合身还有时间修改。“年廿七八洗邋遢”谚语家喻户晓,就在这两天家家捡拾房屋,打扫庭院,洗晒被褥,擦抹台凳桌椅床板,甚至“尿缸”马桶也不能漏掉,为的是“房、几、人净,消灾免病”。“年廿九 贴挥春 行花街”屋子里外洗刷一新,接着大门张灯结彩,贴门神,写春联。深圳人说春联是“挥春”。深圳人历来有采插吊钟花、桃花、四季竹和摆盆橘的风俗。1981年举办首届深圳花市以来,今年已是第31届,每天数十万市民行花街,选购牡丹、芍药、一品红、水仙花、鸡冠花、桃花以及年橘,把家里装扮得生气盎然。“年卅晚 团聚饭”年夜饭,是

3、过年的重头戏,家人不管出门多远都得回来团聚,千百年没变。杀猪、宰鸡鸭,酿豆腐、焖猪肉,使出浑身解数。过去有“无鹅不年”之说,假如没有鹅肉,不像过年。另一个重头戏是祭祖。清康熙新安县志记录:“元旦天明礼神,遍拜尊长、亲友,谓之拜年。自后连日相宴,谓之饮年酒。”古人称正月初一为元旦。深圳风俗从大年三十下午就做“礼神”热身。首先三时开始,全家都洗“年香水”,又称“大吉水”。“香浴”实际是把石姜蒲、柚子叶、香芒草和青竹叶,用大锅水烧开兑凉水洗的药浴。“大吉水”洗后醒神,清爽。“年初一 食素斋”大年初一,早时深圳的妇女起得特别早,去井口河边挑满缸水,取“新水活力”之意。家中长老在新年第一个早晨,点燃香烛拜祭天地神明。这一天,传统习惯不上门拜年,不扫地,屋外满地炮仗纸也不清扫;不进菜园摘菜,更不能挑尿桶浇菜;不赤脚,不讲不吉利的话。如今有车一族,趁假日休闲,举家郊游山村,观赏田园风光之余,品尝农家菜色,亦为过年新风尚。“年初二 派利市”年初二是“开年日”。人们开始探亲访友,拜年祝愿。“恭喜发财,利市兜拿来!”这是深圳当地人一见面的幽默拜年语。“利是”就是古代拜年时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传至今除了已结婚的人须给拜年者的孩子派“利市”外,见到未婚大龄青年,照样给他们派“利市”。拜年派“利市”活动,从初二可以持续到元宵节。深圳有“东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