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篇一:小学语文的各模块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词句。 2、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读中感悟瑞士人民对燕子的关爱。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
2、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扣词释文 1、分步出示下列三组词。 (1)气温骤降风雪不止满天飞舞皑皑白雪。 (2)长途跋涉疲劳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冒着春寒顶着大雪踏着山路四处寻找。 指名读,齐读。注意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想一想每一组词语与什么有关。 2、用上其中几个词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是啊,当时的天气是如此恶劣,燕子的处境是如此艰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下当时的情景。出示课文一二两段,齐读。 (二)细读第三段,析词品句 1、燕子的处境激起了同学们深深的同情,更激起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深切关注,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读读第三段,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可以在
3、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 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引导。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着读着,哪些词语让你有话想说? 紧扣“纷纷、四处、冒着、顶着、踏着”等词让学生谈体会,再进行朗读指导。 (2)同学们猜想下他们中间可能会有哪些人?(白发苍苍的老人,怀里抱孩子的妇女,小孩等。) (3)引读提升: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蹒跚地走出家门,生读:冒着 一群孩子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甩下书包,走出家门,生读:冒着此时居民们哪顾得上严寒与危险,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生读:冒着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一
4、个句子的两次巧妙的出示,引领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步步走向高潮,天气越冷越能体现人们的爱心炽热。这时让学生读出居民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浓浓爱心就有感而发了。让学生领会课文中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这个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学习第四段,感受关爱 1、这群人中有个小女孩,名叫贝蒂。出示第四段,轻声读这段,读后哪句话让你特别感动? 2、交流,紧扣“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这句话。 小贝蒂不在乎什么呀?预计学生回答:她不在乎自己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不在乎寒冷。 那么她太在乎谁了?是燕子。 3、仔细看图,想想下,小贝蒂是在哪儿发现了燕子?她会怎么
5、做?怎么说呢? 自己练习说,再指名说。指导学生从小贝蒂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以及燕子的处境等方面进行想象,感悟小贝蒂付出的真情。 4、配上音乐,我们来一起感受小贝蒂对燕子的这份真情。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析词品句“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将“爱”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和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入境始于情”,让学生去品,去悟,去思,去表达,让贝蒂的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沉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感情。思想的碰撞,语言的磨砺,必然能带来学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为政府的伟大决策,居民
6、的爱心奉献,贝蒂的真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引读最后一段。 2、选题写话: (1)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贝蒂望着渐行渐远的列车,在心里默默地说 (3)读完课文后,我感慨万千 独立写话,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语言中的砥砺中,丰盈自己的心路历程。 3、是啊,燕子专列启程了,这燕子专列不仅载着的是一只只获救的燕子,它还载着什么呀?(出示:燕子专列载着驶向远方。) 4、交流:人们的祝福、燕子的感激、关爱。 【设计意图】这
7、是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和总结,把这份情感升华为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友情,唤起学生对动物的那份爱,以及对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5、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这些生动可爱的画面描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友情,人类对动物的那份爱,以及对所有生命的那份尊重。 6、课件出示美丽的画面,还有许多保护环境广告语,齐读。 7、作业: (1)试着写写保护环境的广告语。 (2)可以去看看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本书。 四、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冒着顶着踏着一点儿也不在乎 燕子专列载着驶向远方 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
8、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在读的时候让学生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融读、悟、说为一体,增加学生与文本接触的机会。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育以及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篇二: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设计 篇二 你好!新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诗歌,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
9、含义,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诗歌中感受新年的新意和生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频谈话引入: 1、欣赏视频新年好。 2、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 3、简介徐鲁。 4、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配乐朗读你好!新年
10、。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 、指名读一读。 、齐读。 、口头给生字组词。 、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 4、出示词语。 、自由读一读、齐读、个别读。 、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感受新年: 1、学习第一、二、三小节。 读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 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 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吧。 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的同学示范一下。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范读。 指导
11、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 2、学习第四小节。 出示第四小节,指名朗读。 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多媒体出示:新年钟声敲响时的片段。 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 汇报。 3、学习最后一节。 朗读第五小节。出示: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 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 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 请你用诚实
12、的脚步去把它丈量。 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贵”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珍贵”说句话?你觉得“第一片珍贵的叶子”会是什么? “诚实”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这句话的?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请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贵品质。-歌德 写一写新年祝福。把它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
13、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 学生汇报。 4、小结全诗,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课文小结: 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五、配乐朗诵,拓展感悟 1、配乐朗诵全文。 2、试背1、2节诗。 3、说说自己新一年的新打算。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词。 2、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1、2小节。 3、写一写自己新年的打算。 篇三:小学语文主题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
14、读7个字。 2、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并按田字格范字正确书写。 3、识字过程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充”“已”的间架结构和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喜欢)星期天的时光很美妙。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星期天吗?指名3、4个学生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这篇课文,体会星期天的快乐。(师范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说说你上个星期天去干什么了。 (二)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 1、读准字音。 2、想想这几个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
15、记,哪个字比较难记,哪个字需要老师指导。 3、说说这个字所在的句子。 (三)学生小组交流,互相帮助。 1、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2、提出难记的字,小组讨论、交流好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自学效果。 1、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指导重点生字。 (1)“已”是独体字,书写时注意“竖弯钩”要出头。仔细观察“已”“己”,你发现了什么?“已”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出头了,“己”的最后一笔不出头。 (2)板书“充”字,边写边说笔顺。学生在本上写。4.组词,积累词汇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你能用这些生字说出其他的词或者句子吗? 三、巩固练习 出示
16、生字卡片,读字词。 四、按田字格写生字 1、说一说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想提醒大家注意? 2、指导书写指名板书,其他学生将生字写在田字格本上老师巡视指导 五、读课文 (一)读一读课文中词语所在的句子要求:正确,尽量流利。检查:指读、评读。 (二)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六、积累运用,展开想象学生认读生字组成的词。选择一个或两个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作业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 妙吹已艳运充 篇四:小学语文教案 篇四 教材分析 这首诗共三节,意境悠远:寂静的早晨,雪花纷纷扬扬,“我”的思绪也随着雪花飘飞得很远很远,想起夏天树林里的小孩拿着竹竿,哼着歌儿寻找知了的天真烂漫的形象
17、,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诗人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林中小孩具体、形象的描绘,抒写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期盼儿童永远快乐、永远幸福的疼爱之心,把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诗。全诗采用口语入诗,节奏和谐,自然流泻,朴素清新,精练流畅,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寓意深刻。 这首诗学生容易理解,读通顺,生字词也容易掌握。因而,教学重点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意境,通过朗读想象意境,感悟意境,并进而创造自己的意境。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巩固生字,会读一个多音字; 2、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3、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18、4、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经历,仿写诗歌,再创意境。 (二)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良好的生活情趣。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识字、写字、背诵、与人交际、写作文,语文教学的“宗”即“熟读,精思、博览、多作”,于永正老师因而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目标简约,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过程简洁。 课时安排 一课时,如时间不足,可以上两课时,第二课时让学生尽情想象、仿写、朗读交流自己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看课件乡村雪景图,雪花纷纷飘飞,让学生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2、引导学生背诵积累的有关“雪”的诗句; 3、说说面对纷纷扬扬的雪花
19、,你会想到什么。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情感因素,教学中根据内容需要,渲染情境,再现情景,将学生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中,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思,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听读诗歌,想象意境 1、大诗人艾青曾写过许多想象丰富,意象独特,朴素凝练的诗歌,请同学们听一听他的下雪的早晨,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录音朗读(或配乐范读); 3、听后交流汇报。(抓住:宁静的早晨,雪花飘飞,想起夏天树林里捉知了的小孩等。)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语文最本质的属性工具性。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
20、力。在听读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也能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构建自己的意境。 三、朗读品味,感悟意境 1、自由读,思考:诗人在下雪的早晨想到了什么? 2、指名读,正音,说说诗中的小孩给你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 (抓住:赤着脚,脸像一朵鲜花,嘴里哼着歌,一手拿竹竿,一手提蚂蚱、金甲虫、蜻蜓,正在寻找知了。) 3、小组互读,批批、画画,讨论:这首诗该怎样朗读。 4、学生交流后汇报,引导学生领悟朗读方法。 谁来说一说,第一节该怎样读,为什么?(应该用轻柔的语调,语速较慢。因为诗人写道:“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学生根据理解,再朗读第一节。 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你打算用什么样的语调读?为什
21、么?(第二节是想起另一个小孩,想到了夏天的树林,还记得这个小孩手上提的东西应该读轻快、活泼一点,因为夏天的树林是充满生机的,太阳出来了,多么灿烂,所以应该欢快一点;这个小孩有一双发亮的眼睛,他应该很活泼,所以读来应轻快一些) 学生朗读,互相评价。 哪个同学愿意上台表演朗读第三节? 谁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写了“很轻很轻的歌声”,正在想着这个小孩,语速要放慢;这一节写的是“下雪的早晨”,所以也要读得轻柔一点) 齐读第三节。 5、出示课件乡村雪景图,配乐齐读全诗。 6、指导背诵; 7、同学们读得令人陶醉,能说说你从诗歌当中感受到什么样的情感吗?(内心的喜悦,对小孩的关爱,期盼儿童永远快乐、永远幸
22、福。) 8、指导写字。 (“院”左右结构,左小右大;“竿”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每字联系两遍即可。) 诗歌意境幽微,有的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诗,最要紧的是透过诗句唤起诗情,走进诗境,学习、积累诗的语言。重朗读而“不求甚解”,便于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特见解领悟诗的意境;熟读成诵,是促使学生语言内化的最佳途径。 四、自由创作,走进意境 1、读了诗歌,你会想到什么呢? 2、人们常在冬时想着夏天,夏天时想着冬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畅言,如:下雨时想着天晴的事,住在城里想着乡村的美丽等。) 3、你能模仿课文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吗? 4、学生练习; 如有困难,可先学老师仿写的诗: “雨下着,下着,
23、淅淅沥沥, 雨下着,下着,迷迷茫茫。 绵绵的雨丝,洒在屋顶, 斜斜的细线,笼着村庄, 整个世界,多么轻柔,多么美妙。 看着雨丝在飘洒, 我想得很远,很远。 我想起原野绿草如茵, 一群孩子,撒腿欢奔, 老鹰、金鱼、蜈蚣、飞燕 穿梭在碧野蓝天。 这一切呀, 我仍清清楚楚记在心间。” 5、交流优秀作品。 积累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在充分地听、说、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练一练笔,体验写诗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篇五:小学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 认识16个生字,会书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读出短文,理解短文意思。 3、 通过猜字谜活动,激发同学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教学过
24、程: 一、 字谜导入,激发兴趣。 1、 出示两个比较简单的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引导同学猜字谜,并说说你是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也) 怎么猜出来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比较难的谜语故事,看你们谁聪明,能猜出来,并把你猜的方法说出来。 二、 阅读短文,交流识字方法。 1、大声朗读短文,提出读文要求。 (1) 读短文,画出自身不认识的字, (2) 交流,有多少字不认识。 (3) 再默读短文,运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解决、记住生字字形,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然后让其带读。 (2) 你认为哪些字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或告诉大家记住它的好方法? (3)
25、 同桌互相检查。 三、 朗读短文,加深理解。 1、 同学再次默读短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 指导名分段朗读短文,其他同学考虑:读完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 同学各抒己见,同时解决“商周、秦汉、唐朝、宋朝”等的问题。(分别出示各字词。) 4、 你们真聪明,一下了就猜出来了,在这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好词了吗?这些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不甘落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试说句话。 ? 才思敏捷:联系上下文理解,找到那句话读一读,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唐伯虎“才思敏捷”?你认为我们班的哪些同学可以称得上“才思敏捷”?为什么? 5、 读完了短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祝枝山等
26、人的时代) 6、 指导分角色朗读短文。(选择自身喜欢的角色先练习,再朗读。) 四、 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1、 老师知道,我们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才思敏捷”,那么,你们能不能也为“口”字编个谜语呢? 2、 提出要求:(1)谜底必需是“口”字,要有“有”和“无”两句话,“有的”和“无的”能对上。如,祝枝山说的都是朝代,唐伯虎说的都是人,文征明说的是方位,酒店老板说的是动作。 (2)同桌一起商量,并将谜语写下来。 3、全班交流,评出谜语大王。 3、 有时间为其它的字编谜语。 板书设计: 一个字口 古代 商周 唐朝 现代 秦汉 宋朝 有 善 智 听 恶 愚 看 无 “口” 右 中间 后 左 外边 前
27、“口” 高 嘴 跳 矮 手 走 篇六:小学语文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练习修改习作。 、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会认个生字。 、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28、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
29、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学生自读
30、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在小组内展示。 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组词大列车。 、读读背背: 自己练习读诗句。 指名读。 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男女生比赛读。 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31、抄写诗句。 篇七:小学语文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国各民族亲如一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 2、学生互相纠错,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整理课文,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3、针对全文,学生质疑。 学生甲:民族小学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
32、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老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相同,很有民族特色。 学生乙:这些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课文第2、3自然段中说,他们一来到学校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向老师问好,向树上欢叫的小鸟问好,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用普通话读课文,他们学习多认真啊! 学生丙:下课了,学生们又是怎样活动的?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交,还有的做游戏,孔雀、小鹿和小猴都躲在一旁看热闹哩! 4、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课文记叙的是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情况,歌颂了全国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大好景象。 三、朗读指导 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
33、自悟。 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要读出小学生非常开心、活泼、开朗的气氛。 3、指名竞读,榜样示范。 4、放录音,有感情地跟读。 四、课堂延伸拓展 你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 篇八:小学语文教案 篇八 麦哨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丰富生动的语言,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体会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德育目标: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
34、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课前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挂图或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过乡村生活的经历吗?想了解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吗?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麦哨这篇课文,读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应”“和”“乐”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点。 2、同桌互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乡村孩子淳朴可爱,乡间景色美丽亲切,孩子的活动丰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热烈活跃。
35、) 3、同桌交流,小组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默读课文,画出你最喜欢的部分,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孩子们的脸蛋”比作了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言,会产生一种意境的美)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这是一个排比句。通过细致的观察,将一个五彩斑斓的田间世界再现出来,同时也蕴涵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
36、“简直”表示完全如此,这里运用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也写出了孩子们的玩耍是那样地贴近自然,更写出了由衷的赞叹。阅读时,要读出赞叹的语气) (4)把你最喜欢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四、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课外拓展,丰富语言 按照本组课文的读书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和同步阅读中的相应文章。 篇九:小学语文教案 篇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
37、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情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欣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了姥姥的确是剪
38、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高超。(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赞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美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欣赏 5、通过欣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二、认识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
39、“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A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 工夫不大 B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剪成的? C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 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的调皮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0、)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行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善良 三、体味祖孙之情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热情,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具体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交流 (2)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
41、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诉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 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四、作业 1、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篇十:小学语文教案 篇十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 系。 教学重难点 认字和朗读是教学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2、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认识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二、教学重点: 认字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 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朋友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好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都不见。”(雨) 2、大家都知道是雨,谁来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大雨、小雨、毛毛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板书课题并注音:12、雨点儿)谁来试着读读课题?(指导读准轻声、儿化。) (二)初读课文 1、这篇课文究竟讲了雨点儿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地大声读课文,喜欢的那一节多读几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 2、指名将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帮助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Y/T 0460.1-2024海岸带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估技术导则第1部分:总则
- 解除门市出租合同协议
- 解除合同工程款转让协议
- 购买钢板协议合同协议
- 货运汽车销售合同协议
- 设备维保合同协议模板
- 购买厨房房子合同协议
- 购置钢结构合同协议
- 资金退还协议书模板
- 调节协议书格式
- 芯片知识课件下载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编
- 盘式磁力耦合器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圆梦杯”高三统一模拟考试(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小学五年体育试题及答案
- 第25课它们吃什么(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
- AI与应急管理:灾害防控的新方向
- 2025届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消化性溃疡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