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_第1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_第2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_第3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_第4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2006年(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8,分数:40.00)13: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顶层钢筋混凝土挑梁置于丁字形(带翼墙)截面的墙体上,尺寸如图4-10所示;挑梁截面bXh=370mmX400mm,墙体厚度为370mm。b屋面板传给挑梁的恒荷载标准值为g=2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q=4kN/m,挑梁kkTOC o 1-5 h zA.32B.34C.40D.45(分数:1.00)A.B.C.丿解析: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2条:I=30002.2h=2.2X400mm=880mm,1bx=0.3h=0.3X400mm

2、=120mm0.13I=0.13X3000mm=390mmob1由活荷载效应控制的弯矩组合设计值为:M=*X1.2X(20+2.6)+1.4X4X(l.5+0.12)2km=42.94kmL由恒荷载效应控制的弯矩组合设计值为:M=*XX1.35X(20+2.6)+0.7X1.4X4X(l.5+0.12)2km=45.18kmD所以,荷载效应组合由恒荷载控制挑梁倾覆弯矩为:M=M=45.18kmovD.假定作用在挑梁上的起控制作用的荷载设计值(包括自重)q=35kN/m,试问,该挑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D(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TOC o 1-5 h zA.43B.48C.53D.58(

3、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5条:挑梁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为挑梁荷载设计值max在挑梁墙外边缘处截面产生的剪力。挑梁挑出长度为1500mm,挑梁最大剪力设计值:V=35X1.5kN=52.5kNmax.试问,该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k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TOC o 1-5 h zA.65B.70C.75D.85(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3条,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为M=0.8X*(20+2.6)X(3-0.12)2km=74.98kmr.试问,下述对有关组合砖砌体构件的一些理解中,何项不妥?A.组

4、合砖砌体构件是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B.钢筋砂浆面层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C.当轴向力的偏心距e,超过0.6y时(Y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不宜采用组合砖砌体构件D.钢筋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8.2.1条,当轴向力的偏心距e,超过0.6y时(Y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宜采用组合砖砌体构件。A、B、D的判定,分别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8章条文说明及第8.2.6条。.下列对于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要求,何项不正确?A.采用的烧结普通粘土

5、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B.采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C.进行地震剪力分配时,对于高宽比大于4的砌体墙段,其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可取为0.0D.对于砌体房屋,可只选择从属面积较小或竖向应力较大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分数:1.00)A.B.C.丿解析: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2.2条,对于砌体房屋,可只选择从属面积较大或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D是错的。其余各项的判断,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9.2条及7.2.3条。.试问,对于夹心墙叶墙间连结件作用的下述理解,其中何项不妥?A.增大叶墙的稳定性B.协调内外叶墙的变形C.确保夹心墙的耐久性

6、D.防止外叶墙在大变形下失稳(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215和6216条的条文说明.下列关于木结构设计的论述,其中何项不妥?A.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五层B.对原木构件,验算抗弯强度时,可取最大弯矩处截面C.木桁架制作时应按其跨度的1/200起拱D.对原木构件,验算挠度和稳定时,可取构件的中央截面(分数:1.00)丿B.C.D.解析:解答:木结构设计规范第10.3.1条,A不正确;木结构设计规范第4.2.10条,B、D正确;木结构设计规范第7.3.3条,C正确。.木柱截面l00mmXl50mm,采用新疆落叶松制作,其计算简图如图4-11所示。试问,柱轴心受压

7、的稳定系数甲,与下列何值最为接近?A.0.23B.0.26C.0.35D.0.47分数:1.00)A.丿C.D.解析:解答:按木结构设计规范第5.1.4条、5.1.5条计算。I=3m,I=150X1003/12mm4,A=100X150mm2omini=*=28.9mmmin新疆落叶松树种强度等级为TCl3,入T/i=3000/28.9mm=103.8mm91omin*=2800/入2=2800/103.82=0.26916:某柱下联合基础的B端,因受相邻基础的限制,B端仅能从柱2中心线挑出0.50m,柱1与柱2的中距为3.90m,基础埋深1.00m,地基条件如图4-12所示。提示:假定地基反

8、力按直线分布。分数:10.00).已知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1和柱2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F=422kN,F=380kN。1k2k为使基底处的压力均匀分布(即地基相当于在轴心荷载作用下),试问,A端从柱1中心线挑出的长度x(m),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0.60B.0.70C.0.75D.0.80分数:1.00)A.丿C.D.解析:解答:刀F=(422+380)kN=802kNk合力中心线距离基础B端为*基础总长度为:2.55X2m=5.10m,所以有:x=5.10m-(3.90+0.50)m=5.10m-4.40m=0.70m.假定基础宽度小于3m,试问,基础底面处的地基承载

9、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TOC o 1-5 h zA.99B.102C.104D.108分数:1.00)丿B.C.D.解析:解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计算基底为粉质黏土,由e=0.85满足三0.85,I=0.54,查表5.2.4n=0,nd=1.0Lbf=f+nY(b-3)+nY(d-0.5)=90+0+1.OX18X(l.0-0.5)=90+9=99(kPa)aakbdm.假定基础底面处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5.8kPa,基础及回填土的平均重度(即混合重度)20kN/m3,试问,当基础长度为5.10m时,基础的最小宽度b(m)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

10、1.40B.1.50C.1.65D.1.85分数:1.00)A.B.C.丿解析:*.荷载条件同题9。假定F、F由永久荷载控制,基础底面尺寸为5.10m(长)XI.75m(宽),基础横截1k2k面尺寸如图4-13所示,试问,每米宽基础底板的最大弯矩设计值(km)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TOC o 1-5 h zA.28B.53C.71D.89(分数:1.00)丿B.C.D.解析:解答:荷载设计值由标准值乘以1.35得到:F=1.35X(422+380)kN=1082.7kN基础底板净反力设计值为:*最大弯矩的位置在柱左侧边缘,距离基础左侧边缘的距离为*.基础横截面同题12。已知基础采用的混凝土强

11、度等级为C20,基础变阶处截面有效高度h=350mm,试o问,变阶处每米宽基础底板(一侧)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值(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假定基底反力均匀分布。TOC o 1-5 h zA.270B.380C.1410D.2419(分数:1.00)丿B.C.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4.5条式(8.4.5-3)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7.5.3条进行计算。*0.70fbh=0.7X1.0X1.10X1000X350N=269500N=269.5kNhsto.由于地基受力范围内存在淤泥质土,需对该土层承载力进行验算。假定基础底面长度I=5.10m,宽度b=1.95m,

12、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107.89kPa,粉质黏土与淤泥质k土的压缩模量之比E/E=3。试问,淤泥质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s1s2TOC o 1-5 h zA.22B.24C.26D.33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7条进行计算。由于E/E=3,z/b=3/l.95=1.540.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7,取0=23s1s2基础底面处土的竖向自重压力值为:P=18X1.0kPa=18kPac*.假定P=30kPa,试问,淤泥质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与土的自重压力值P之和最接

13、近下列何项数值?zzczA.65kPaB.69kPaC.75kPaD.96kPa(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已知P=30kPa,由于P=(18X1.0)+(19-10)X3.0=18+27=45(kPa)zczP+P=30+45.00=75(kPa)zcz.基础宽度b=3.2m。试问,淤泥质土顶面处经宽度和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应与下az列何项数值最接近?TOC o 1-5 h zA.69B.99C.101D.126(分数:1.00)A.丿C.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进行计算,由于淤泥质土查表5.2.4,得n=0,b*f=f+n

14、Y(b-3)+nY(d-0.5)=60+0+1.0X11.25(4.0-0.5)=60+39.38=99.38(kPa)azakbdm.试问,在抗震设防地区的下列四类房屋中,其中何项需要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A.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各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80kPa,8层且高度为24m的框架住宅B.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位于IV类场地上的一般性多层框架办公楼C.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7层砌体房屋D.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性土层的单层厂房(分数:1.00)A.B.C.丿解析: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2.1条:(A)非软弱黏性土层,未超过8层,不需验

15、算(B)一般性多层框架厂房不需验算(0砌体房屋不需要(D)主要受力层存在软弱黏性土层需要验算(10).试问,下面列出的基础底面下地基主要受力层的深度(不包括二层以下一般的民用建筑),其中何项是正确的?A.相当于5m至8m范围内B.相当于3倍基础底面宽度C.相当于1.5倍基础底面宽度D.条形基础为3倍基础底面宽度,独立基础为1.5倍基础底面宽度,且厚度均不小于5m的范围(分数:1.00)A.B.C.丿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3.0.2的注1,D正确。1920:某框架结构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为厚度较大的素填土(主要成份为粉质黏土),其承载力特征值f=lOOkPa,不满足设计要求;拟采用

16、土挤密桩法进行ak地基处理,桩径为400mm。已测得素填土的最优含水量为24%,土粒相对密度为2.72。(分数:2.00)(1).当无试验资料时,试问,估算的压实素填土的最大干密度(t/mQ,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TOC o 1-5 h zA.1.5B.1.6C.1.7D.1.8(分数:1.00)A.丿C.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3.5条式(6.3.5)进行计算。*(2).假定已测得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62t/ms,试问,对于重要的工程,在成孔挤密深度内,挤密后桩间土的平均干密度(t/mQ,不宜小于下列何项数值?A.1.41B.1.47C.1.51D.1.56分数

17、: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1424条式(1424)及第1423条,p=np=0.93X1.62t/m3=l.51t/m3dlcdmax2124:有一矩形4桩承台基础,米用沉管灌注桩,桩径为452mm,有效桩长18.50m,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桩侧阻力特征值q及桩的布Pasia置、承台尺寸等,均示于图4-14中。4.00).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在初步设计时,试估算该桩基础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kN),并指出其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TOC o 1-5 h zA.735B.757C.798D.11

18、19(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条(8.5.5-1)式R=qA+upEqIapapsiaiA.803B.829A.803B.829C.845D.882.经三根桩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得其极限承载力值分别为1540kN、1610kN及1780kN。试问,应采用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TOC o 1-5 h zA.821B.725C.1450D.1643(分数:1.00)丿B.C.D.解析: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条及附录Q.0.10条。参加统计的三桩,平均值为*=1643kN其极差为(1780-

19、1540)=240,*=14.6%14T=021g1gs6=0.08T+0.07=0.08X1.1+0.07=0.158111F=6F=6aG=0.158X0.018X0.85Xll0000kN=266kN270kN1111Ek11leq(2).试问,确定该结构需采取何种抗震构造措施所用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所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8.1-2条,第4.8.2条及其表4.8.2确定为三级。2728: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某层剪力墙,为单片独立墙肢(两边支承),如图4-16所示,层高5m,墙长为3m,按

20、8度抗震设计,抗震等级为一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f=19.1MPa,E=3.25X104N/mm2)。该墙各荷载效应组合中墙cc顶的竖向均布荷载标准值分别为:恒荷载作用下为2000kN/m,活荷载作用下为50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为1200kN/m。提示:不计墙自重,不考虑风荷载作用。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其中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5。重力荷载分项系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取用。(分数:3.00).试问,下列何项数值才是满足轴压比限值的剪力墙最小墙厚(mm)?TOC o 1-5 h zA.260B.290C.320D.360(分数:1.00)A.丿C.D.解析:解

21、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4条,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轴力设计值计算轴压比。又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4.1条,N=1.2X(2000+0.5X500)X3kN=8100kN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7.2.14,轴压比*最小墙厚*=283mm取t=290mm。.当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起控制作用时,假定已求得该组合时墙顶轴力等效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4000kN/m,试问,下列何项数值才是满足剪力墙稳定所需的最小墙厚(mm)?TOC o 1-5 h zA.270B.300C.320D.360(分数:1.00)A.B.丿D.解析:解答:已知墙顶竖向均布荷载设计值q=40

22、00kN/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附录D第0.2条和第D.0.3-1条,0=1.0,剪力墙计算长度L=5000mm。由式(D.0.1),oA.柱为三级;剪力墙为三级A.柱为三级;剪力墙为三级B.柱为三级;剪力墙为二级C.柱为二级;剪力墙为二级D.外围柱为四级,内部柱为三级;剪力墙为二级.某16层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各层框架柱数量不变),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II类场地。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结构底部总剪力V=7000kN;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且未经调整的各层框架承担的o地震总剪力中的最大值V=900kN。试问,调整后各层框架总剪力标准值(kN),应取用下列何项数值?f,m

23、ax提示:已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最小剪重比(即楼层最小水平地震剪力系数)要求。A.1200B.1350C.1400D.900分数:1.00)A.C.D.解析: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1.4条,0.2V=0.2X7000kN=1400kN900kN=Vof,maxV=1.5XV=1.5X900kN=1350kN1400kNf,max经比较,取V=1350kN。3038:某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如图4-17所示,地上7层;地下室顶层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屋顶板及地下室顶板采用梁板结构,第27层楼板沿外围周边均设框架梁,内部为无梁楼板结构;建筑物内的

24、二方筒设剪力墙,方筒内楼板开大洞处均设边梁。该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I类场地。9.00)(1).试问,当对该建筑的柱及剪力墙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其抗震等级应取下列何项组合?(分数:1.00)A.丿C.解析:解答:该建筑物为板柱一剪力墙结构,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1条,可按6度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根据4.8.2条表4.8.2,柱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为二级。选(B)。.该建筑物第67层平板部分,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板,其各层板厚相同。中柱处板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且不允许设柱帽,因此在柱顶处用弯起钢筋形成剪力架以抵抗冲切。试问,除满足承载力要求外,其最小板厚应取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A.140mmC.180mmD.200mm(分数:1.00)A.B.C.丿解析: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9-4,板厚取200厚。又根据8.1.9-5条,h=*=150mm.该建筑物第25层平板部分,采用非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板厚200mm;纵横向设暗梁,梁宽均为1000mm。第2层平板某处暗梁如图4-18所示,与其相连的中柱断面6Xh=600mmX600mm;在该层楼面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柱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500kN。由等代平面框架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