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生物下册第13章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教案3北师大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一节 健康及其条件教案3 北师大版健康及其条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健康的定义及其条件,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的行为习惯。 (2)、能够概述合理膳食的常识。(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及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的收集资料、调查访谈活动,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调查实践的能力。 (2)、通过“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技能及表达交流的能力。(3)、通过法律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制意识,
2、更加珍爱生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健康的理解,使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行为习惯, 树立珍爱生命的情感。(2)、通过心理健康的知识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3)、通过“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4)、通过法律知识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制意识,更加珍爱生命。二、教学重点:1、 健康的概念,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的习惯。2、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三、教学难点: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收集药品包装盒和药品说明书3-5种五、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等多种方法相
3、结合。六、教学课时: 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问题:同学们,21世纪什么最重要?回答:学生各抒己见,(金钱、健康、权利等等)1 教师分析解释:在21世纪,健康最重要,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长寿是每一个人的愿望。那么,什么是健康?怎样才能健康?如何才能健康的生活呢?(二)、新授:(板书) 第13章 健康地生活 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呢?(请看图片,并分析是否健康。在讨论、归纳、总结出健康的概念。)一、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不虚弱,还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列入健康的范畴。(补充:简析良好的生理、
4、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含义以及健康十条小标准的小知识)二、健康的条件:(小组同学讨论后汇报交流,阐明各组的观点。)(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二)、创建健康的环境:如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生活有规律即合理安排生活节奏。调节好学习与休息之间的关系,在众多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重要的一种,中学生每天应保持8-9小时的睡眠时间。2、膳食合理(前面已学,这里重点渗透食品安全的法制教育)3、合理用药(这是重点)活动:收集、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了解一些与药品有关
5、的信息,并小组讨论完成讨论题)(1)、你组收集的药品是如何分类的?每类各有多少种?(2)、在查看的药品中,表明有副作用的占百分之几?应如何看待?(3)、对于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应如何处理?(学生讨论回答这里时,引入毒胶囊视频,顺次渗透国家对医药管理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同时导入学生在用药时要严格遵守用药要求。)合理用药应强调: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应注意做到: 用药前要明确诊断; 用药剂量要适当; 用药时间要科学; 用药途径要适宜;2 联合用药要合理。(最后就是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第二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一节 健康及其条件教案4 北师大版健康及其条件教学目标:1、知识
6、目标:(1)能够概述健康及其条件,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学生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珍爱生命。 (3)能够概述合理用药的常识,说出一些常用药的名称及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收集资料、调查访谈活动,培养他们合作学习和调查实践的能力。 (2)通过“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技能及表达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的知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 (2)通过“收集和分析药品标签中的信息”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 (3)通过心理健康的知识渗
7、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健康的概念,吸烟对人体的危害。2、教学难点: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教程导言: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富有了超群的智慧。人类无疑已成为当今地球的霸主。如今,人类在关注其他生命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也更关注自身生命的质量。健康将是人类关心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远离疾病,拥有健康,获得长寿,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危及我们的生命,影响我们的健康呢? 问题情境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哪些影响着我们健康的事?新课导入首先,让大家审视一下我们周围的人存在哪些危及健康的行为。吸烟、酗酒、吸毒已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那么这些危害与我
8、们在座同学们有关系吗?我们是否需要关注它呢?(一)小调查:1、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小纸条。2、提问:在你认识的学生中是否有吸烟的?3、填写:请在纸条上回答“是”或“否”(注意:请不要写吸烟者姓名)。4、统计:小组长迅速统计出本组的数据,报请老师记录在黑板上。5、分析:计算出回答“是”的比例。6、结论:青少年吸烟这种行为实际上离同学们并不遥远。(二)有关烟草的知识介绍:1、发给每个同学一份资料: 关于烟草知识烟草中含有上千种有害成分和多种致癌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烟草中的尼古丁有很强的成瘾性,是吸烟者难以戒烟的主要原因,焦油是强致癌物质。 据统计,绝大多数吸烟者是在青少
9、年时期开始吸烟的。香烟中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黏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黏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分。所以说:“毒蛇不咬烟鬼,因为它们闻到吸烟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而高飞远走。同样道理被动吸烟者对烟臭味也有不适的感觉。吸烟引起
10、急性中毒死亡者,我国已早有发生,吸烟多了醉倒在地,口吐黄水而死亡。为此崇祯皇帝曾下令禁烟。在国外也有报导:前苏联有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的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他吸了60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他参加比赛者也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三)演示实验: 演示1。(1)目的:认识香烟中的有害成分焦油。 (2)方法步骤: 教师演示:、教师点燃一支烟,然后吸一口,将烟雾含在嘴里不要吸入肺中。 、用一块潮湿的手绢紧紧地蒙住嘴,吐出烟雾使其
11、透过手绢。 、反复吸吐34次。 、展示手绢。学生观察:看手绢上有黄色的斑点。 闻手绢上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分析说明:焦油色黄黏在肺中,不能清除,黏在牙齿、手指甲中,使其又黑又黄。 焦油气味吸烟者身上有一种难闻的气味。2 演示2。(1)目的:认识香烟中的有害成分尼古丁。 (2)方法步骤:教师演示:在浸泡有烟丝水中,放一条小鱼。5分钟后,小鱼会死亡。分析说明: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四)提出问题拒绝第一支烟:同学们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是否愿意自己成为未来的烟民,如果选择“不”就要做出“我不吸烟”的决定,那么如何“拒绝第
12、一支烟”呢?材料每日吸卷烟一盒(20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人的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据统计,大多数人是在青春期开始吸烟,在这个时候,生病或是死亡的可能性显得是件相当遥远的事情。青少年偶尔点支烟,是因为他们的朋友都这么做。吸烟变成了夸耀成熟的象征,也成了在社交环境中掩饰羞涩及举止笨拙的支撑物。从偶尔吸烟,并且不会把烟雾吞下去,
13、发展到大量吸烟。事实上,吸烟是一种必须在健康上及金钱上付出昂贵代价的习惯。(五)角色扮演:1、活动要求:根据情节的基本方案表演,扮演者也可临场发挥。2、活动内容:拒绝第一次吸烟。情节:A同学经常私下吸烟,今天放学路上遇到好朋友B,于是A说:“喂,我让你看一件好东西!”于是,B同学跟着A来到角落,A同学从口袋中摸出一根烟点燃,狠狠地吸了一口,呈飘飘欲仙状,并邀请B同学也尝尝:“男子汉来一口。”B微笑着说“不,谢谢。” 情节:小明表哥电话邀请小明,星期天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地点在天井湖公园,小明高兴地答应了。在公园中,小明的表哥及同事抽起了烟,其中一位女孩还竭力劝小明也来一支,小明拒绝了,并改变话题
14、说:“大姐姐,我为你们唱支歌吧!”。于是,小明唱了起来。(六)讨论: 问题:1、如何拥有健康?2、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分析:从“拒绝第一次吸烟”的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我们健康的保证,同时,维护健康还必须具备有坚定的信念和主见,并且聪明智慧。 材料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10个标准。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3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能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
15、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板书设计: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一、健康的概念:1、健康实质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身体心理呈完好状态。并能积极适应社会才会真正拥有健康。2、良好的心理本质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身体健康是心理完好状态的物质基础。二、健康的条件:1、良好的生活习惯:如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2、创建健康的环境:如遵守交通法规、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等。第三篇: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13章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教案4 北师大版预防传染病(一)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传染病及其特点、认识病原体。(2)以某种传染
16、病为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的教育。(2)通过让学生认识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的重点是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但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扫除几个概念障碍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而三个概念又和病原体这个概念紧密相关。由于时间所限,我用一些病原体的图片代替观察蛔虫卵的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什么是病原体。本节的难点是病原体的认识。(三)教学对象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自身曾经经历过或知道身边的人曾经患过一些常
17、见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了解这些疾病可传染,并对其传播途径有一些感性认识。另外,在经历了“非典”后,学生对传染病已经相当重视,也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如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3) 沪教版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0个生字,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积累词语10个。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给课文续编一个“禹制服洪水后与家人团聚的故事情节”,和同学合作,说说演演。4、懂得国家利益重于家庭利益的道理。教学重难点:掌握10个生字,懂得国家利益重于家庭利益。教学准备:生字卡
18、片、录音教学过程:一、 揭题引入1、 引入: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古人,他叫禹。(师板书)2、 先请小朋友们听听他的故事吧!要求:仔细听,你听到了什么?(放课文录音)3、 指名答,揭题:44 三过家门而不入 (指名读、齐读)二、 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二节1、 出示一、二节,自由轻声读,注意读准生字读音。2、 组内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hng yn to y hn洪水 淹死 逃跑 禹 新婚小老师领读字音。重点交流:禹(书空) 逃(组词、说话练习)3、 自由轻声读,男女声分读。4、 说说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5、 全班交流,齐读。(二)学习课文第三节1、 师范读,生边听边找生字。2、 用音序查字
19、法查:呱 踏用部首查字法查:灾 紧3、 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师生配合读。4、 课文填空: 后来_。一天_。有人说:“_。”还有人说:“_。”以后_。(出示课文插图)(同桌练说,指名说)5、 认识祥写与略写。(三)学习课文第四节1、 出示第四节,自由读,自学生字2、 交流学习“猛”3、 齐读并完成填空:_传开了,_更足了。经过15年的努力,治水大军终于_。三、 巩固拓展1、 读词擂台赛:抽读生字,个人赛读,小组赛读2、 说一说:15年后,洪水被征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儿子见面时的情景会怎样呢?和同学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全班交流)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案(2) 沪教版三
20、过家门而不入教案【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 9个生字,重点识记 “洪、治、因、终”。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洪水、制服、治理、因、终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第三节,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3、能根据提示,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教学重点】感受大禹为制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坚决态度,初步体会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故事来源。1、出示课题,了解课题的意思:(板书:34、三过家门而不入)(1)
21、读课题,正音:入(2)解释课题:师解释“入、过”的意思。请学生连起来说一说“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意思。2、简要介绍大禹治水(1)拼读音节:d y zh shu。(2)解释大禹治水的意思,随机识记生字“洪”。(出示板书:禹、治理、洪水)【说明】由理解“入”“过”的意思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简要介绍大禹治水,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也是对文本的补充。二、学习1、2小节,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1、学习课文第一节,了解禹治水的原因。(1)(出示第1节)自读。师:禹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课文里有一段话,请你读一读。(2)看视频,感受洪水的凶猛,进一步了解治水的紧迫性。师:请小朋友看
22、一段视频。看来,洪水真是凶猛啊!(出示词卡:凶猛(mng)2、引读第2节,了解禹出发时的情况,学习生字“制、治”。(1)比较“制、治”的读音。(2)比较“制、治”的字形。(3)组词理解“制、治”的意思。(出示板书:制服)【说明】利用视觉效应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紧迫性。通过比较“制、治”两个生字,先从读音和字形上区分这两个同音字。再运用组词的方法让学生熟记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固定搭配,从意思上再次区分,帮助学生巩固生字。三、重点学习课文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一)初读课文,整体了解,找到与课题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师:现在,就请你借助拼音来读读
23、课文故事,要把句子都读通。2、反馈交流。师:小朋友读得很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啊?(共4节)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课题的内容呢?(第3节)【说明】由于在第一环节解释了课题的意思,让学生根据课题的含义寻找对应的小节也就显得比较容易了。这样的设计既引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渗透了一种阅读策略根据题目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二)重点学习第3节,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1、借助拼音读准难读词语的字音。(1)出示词语:呱(g)呱(g)同(tng)行(hng)严(yn)重(zhng)郑(zhng)重(zhng)(开小火车领读。)(2)去掉拼音再齐读。2、自读第3节,数清句子。3、指名分层朗读课文,理清脉络
24、,找到具体写 “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语句。师:老师请3个小朋友来读第三小节,其他小朋友听听他们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谁读的内容是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28句是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师: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把28句用括号括起来。【说明】通过开小火车领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较难读准的字音,为学生读文扫清障碍。“数清小节有几句话”是一年级学生要掌握的一项基本的语文知识,需要老师反复操练。同时在这里,也为下面据意找句做好准备。让学生照老师的样子把句子括出来,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4、重点学习2-8句,感受禹“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1)自
25、读,找出禹说的话。师:现在,我们就要来重点学习括号里的写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句子。自读,找一找,禹经过家门时对别人说了些什么?找到后请你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交流出示2句句子。)(2)师生配合读文,了解禹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两句话。 了解说第一句话时的情景。 师生配合读文。联系第1节和插图,想象禹的心理活动,感受其治水决心。师:禹没有停住脚步,因为他想到了什么?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说,也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来说。(出示第一节内容和插图,自读第一节。同桌讨论)12人说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了解说第二句话时的情景。引读相关句子。引导读懂:“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这句话的意思。师
26、:要读懂这句句子,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1解释:“因、误、家事”2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指导朗读。师:是呀!禹心里想的就是赶快把洪水制服,治水最要紧,所以他坚决地说了这句话,(“!”泛红)这句话最后也有一个“!”谁来读?指名读继续引读:当禹说完这句话后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出示:“大踏步”加点,)禹一步也没有停下,态度是多么坚决啊!(3)师生配合读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再一次感受禹治水的决心是那样的坚定。5、创设情境,想象禹第二次、第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仿照第一次练习说话,内化感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按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仿说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
27、景。(2)齐读最后一句写禹第二、三次经过家门时的内容。【说明】以 “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内容作为重点,带领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说话等训练理解词句。特别是对学生不容易读懂的语句及重点词语进行指导,让学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朗读,更能体会文中“大禹治水”的决心很大。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发挥想象,有目的地进行说话训练就显得不那么难了。四、学习第四节,了解大禹治水的结果,感受大禹治水不容易。1、引读第4节,随机正音:“劲、终”。2、再读句子,结合词语感受大禹治水很不容易。师: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会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啊!从这小节中的哪些词中你能感受到大禹治水真不容易?3、交流,随机识记“终
28、”的字形:板书:13年,终于【说明】通过前面重点段落的学习,反复诵读,使学生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对“大禹”这个人的初步了解,再结合学生的感受,让学生在老师指定的段落中寻找相关词语,其实是对学生读文习惯的渗透培养-圈画词语,边读边悟,。五、复习巩固,根据提示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1、复习巩固:读板书词语2、根据老师的提示,选用词语,来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自己准备指名交流)3、齐读句子。【说明】这一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整堂课学习成果的检验。这里的设计,旨在将字词的巩固、内容的反馈及语言表达训练融为一体。先巩固认读本课部分字词,再让学生借助句式的提示,选择词语用一句话说说对课文
29、内容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夯实了他们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同时也使他们的表达趋于规范、明确。【板书设计】禹为了 ,三过家门而不入,13年后,终于 。治理 洪水 制服【作业设计】一、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把页码写在( )里。制( )紧( )事( )二、读句子,圈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1、禹路过家门,正巧听见自己的孩子呱呱(gggugu)的啼哭声。一只青蛙正蹲在荷叶上呱呱(gg gugu)地叫着。2、爸爸和爷爷都是医生,他俩是同行(hng xng)。和禹同行(hng xng)的人都放慢了脚步。3、“现在灾情严重(zhng chng),治水要紧!”你能把老师刚才说的话重(zhng chng)复一遍吗
30、?三、选词填空:(1)是(2)事1、自己的( )情应该自己做。2、这本书( )你的吗?四、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禹为了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13年后,终于制服了凶猛的洪水。第三篇:三过家门而不入_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9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2、朗读课文,做积累词语8个。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给课文续编“禹制服洪水后与家人团聚的故事情节”,和同学合作,说说演演。4懂得国家利益重于家庭利益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用具课件标签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四岁让梨,沉香
31、劈山救母的故事吧。这些故事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1出示课题:三过家门而不入 2齐读课题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 三过家门而不入? (2)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要三过家门而不入? 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1带着刚才的几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交流 三.初读课文,小组学习字词1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禹吧!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出示生字、小组学习洪、淹、姓、猛、逃、灾、紧、踏、凶(1)任选两个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它们在字典的第几页,并大声读准它们的字音。(2)交流记字好方法 形声字:洪、淹、猛、逃、踏 编顺口溜:姓据字
32、想义:灾、紧、凶(3)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个字? 指导书写:逃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禹为什么治水呢?默默读第1小节 (1)指名读(2)师生互读:古时候。老百姓有的。有的。 (3)说话训练:*(),同学们有的(),有的() 。*(),( )有的()有的() 。2禹为了治水又是怎么做的,和同桌一起读读2、3小节,有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1)质疑理解:郑重、(换词法)慎重、严肃 (2)师生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读 (4)出示表格,练习说话 同行的人说 禹想 禹说回家住几天吧 灾情严重,治水要紧 你还没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3 师: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传开了,大家治水的劲头更足了。结果 引读第4节
33、4读了课文,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 五 课外延伸,语言实践1师:15年后,洪水终于被制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儿子见面时的情景会怎样呢?2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三过家门而不入第四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教学设计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2.朗读课文,做积累词语8个。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给课文续编“禹制服洪水后与家人团聚的故事情节”,和同学合作,说说演演。4.懂得国家利益重于家庭利益的道理。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过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四岁让梨,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吧。这些故事都深深
34、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1出示课题:40.三过家门而不入2学习生字:“入”3比较字形:入人4齐读课题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1)三过家门而不入? (2)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3)为什么要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通过谈话,和学生交流熟悉的故事,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课题,读完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问,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二.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1带着刚才的几个问题听课文录音2交流说明:(听课文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良好听说习惯的养成。)三.初读课文,小组学习字词1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禹吧!自己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
35、音,读通课文。2出示生字、小组学习洪、淹、姓、猛、逃、灾、紧、踏、凶(1)任选两个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出它们在字典的第几页,并大声读准它们的字音。(2)交流记字好方法形声字:洪、淹、猛、逃、踏编顺口溜:姓据字想义:灾、紧、凶(3)你觉得最难写的是哪个字?指导书写:逃说明:(生字教学以学生小组讨论学习为主,学生已经会了许多识字的好方法,在小组内交流,既让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又学到了别人记字的好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归类识字。)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禹为什么治水呢?默默读第1小节(1)指名读(2)师生互读:古时候。老百姓有的。有的。(3)说话训练:*( ),同学们有的( ),有的( ) 。*( ),
36、( )有的( )有的( ) 。说明:(针对文章中的句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适当,切合生活实际的说话练习,使学生有话可说,说得真实,说得妙。)2禹为了治水又是怎么做的,和同桌一起读读2、3小节,有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1)质疑理解:郑重、(换词法)慎重、严肃(2)师生分角色读(3)指名分角色读(4)出示表格,练习说话同行的人说禹想禹说回家住几天吧灾情严重,治水要紧你还没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说明:(在读课文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运用多种形式熟读课文,能了解禹当时是怎么说的,再引导学生想像禹是怎么想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
37、步体会禹顾大家舍小家,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崇高境界,在完成表格同时,进行说话练习,把同行的人怎么说,禹怎么想连起来说一说,提高说话能力。)3 师: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传开了,大家治水的劲头更足了。结果引读第4节4读了课文,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填空:( )的禹五 课外延伸,语言实践1师:15年后,洪水终于被制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儿子见面时的情景会怎样呢?2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说明:(这里的语言实践,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练习,展示孩子的丰富想像,展示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展示孩子的合作表演才能,教师可从几个方面引导:激动,责怪,委屈,高兴。使表演对话更出色。)第五篇:
38、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成语【成语】:三过其门而不入【拼音】:sn gu q mn r b r【简拼】:sgqmebr【解释】: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示例】:昔大禹,你此日在家耽搁。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7回【近义词】:三过家门而不入【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大公无私三过其门而不入 成语接龙【顺接】:入不抵出 入不支出 入不敷出 入主出奴 入乡问俗 入乡随乡 入乡随俗 入井望天【顺接】:昂然直入 昂然而入 病从口入 病由口入 步步深入 层层深入 长驱径入 长驱深入【逆接】:不壹而三 倒四颠三 鼎足而
39、三 隔二偏三 观隅反三 接二连三 径一周三 举一反三【逆接】:三三两两 三三五五 三三四四 三上五落 三下两下 三不主义 三不拗六 三不足畏小学六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教案1第一课时负数教学内容: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
40、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温度计、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向上看(向下看)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
41、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氏度)。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小学六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教案2教学要求1、学会12个生率,绿线中的3个生率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
4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难点关键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
43、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生率新词。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楼梯灯芯摇曳(2)指读、正音后齐读。(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3、指名读课文、正音。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提供句式:当_,(谁怎么做)_。_,(结果怎样
44、)_。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4、齐读第一段。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倒密封截止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交叉连接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两功能花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三次元检验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PE冲剪发泡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印铁油墨合作协议书
- DeepSeek赋能教学一站式方案-智能教学工厂
- 2025年油田注剂项目发展计划
- 医院感染培训课件
- 2025标准的购销合同模板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形势与政策电气 个人答案
-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 国开电大《Java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三答案
-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 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远盛水工重力坝辅助设计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 矿井瓦斯抽采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28张PPT)
- 通用城实景三维数据生产项目技术设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