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课件_第1页
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课件_第2页
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课件_第3页
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课件_第4页
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动脉斑块的病理表现湖南湘雅医院 黄教授一、动脉及组织学形态动脉大动脉:主动脉、肺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中动脉:大动脉以外,在解剖学上有名称的动脉小动脉:管径在0.31mm之间的动脉微动脉:管径在0.3mm以下动脉壁结构内膜:内皮细胞、内皮下层、内弹性膜中膜:平滑肌、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外膜: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大动脉(弹性动脉)中膜:厚,40-70层弹性膜为主外膜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无明显的外弹性膜内皮内皮下层:较厚内弹性膜:多层弹性膜内膜大动脉大动脉(弹性染色示弹性膜)中动脉(肌性动脉)内膜内皮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内弹性膜:明显,波浪状中膜:较厚,10-40层平滑

2、肌纤维外膜外弹性膜:多数明显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箭头示内弹性膜中动脉中动脉小动脉(肌性动脉)结构特点:管径:0.31mm较大的小动脉内弹性膜明显中膜平滑肌3-9层外膜厚度与中膜接近缺乏外弹性膜1小动脉2小静脉小动脉小动脉(弹性染色)微动脉微动脉结构特点:管径:0.3mm以下无内弹性膜中膜1-2层平滑肌外膜较薄微动脉大动脉中动脉小动脉内膜内皮下层厚薄薄内弹性膜与中膜连续明显有中膜平滑肌10-40层3-9层弹性膜40-70层外膜外弹性膜不明显明显无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弹性A心缩期:扩张心舒期:回缩肌性A:收缩和舒张保持血流连续性调节分配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A、微A:调节器官和组织局

3、部的血流量.动脉粥样硬化(AS)大、中动脉的分叉处、分支开口、弯曲凸面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在血管的内膜沉积、巨噬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泡沫细胞形成、胶原纤维增生,继发坏死,形成粥样斑块AS的危险因素与AS发生明显相关但无直接因果关系的遗传或环境因素,习惯上称之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Risk factor)。AS的发病机制假说脂质浸润学说:根本免疫炎症学说:创新血栓形成学说:后果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肿瘤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广泛接受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内皮损伤反应学说病理形态学分期病理形态分期(国内)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亦称粥瘤)AS病理形态分期(国内)脂纹期肉眼:不/微隆起的小斑点或黄色

4、条纹镜下:内膜内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来源:血中单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纤维斑块期肉眼:隆起于表面的灰黄色斑块镜下:表面是纤维帽,由多量平滑肌细胞及大量细胞外基质(胶原、弹性蛋白、蛋白多糖及细胞外脂质)组成。纤维帽下为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细胞外脂质及基质。AS病理形态分期(国内)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D68:泡沫细胞+CD31/CD34:血管内皮细胞粥样斑块期 or 粥肿期肉眼:明显隆起于表面的灰黄色斑块。切面,纤维帽为瓷白色,深部为大量黄色粥样物质。镜下:纤维帽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深部为大量无定形的坏死物质,富含脂质,并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底部、边

5、缘有肉芽组织增生,外周有少量泡沫细胞及炎症细胞(淋巴细胞)。AS病理形态分期(国内)AS继发性改变(复合性病变)斑块内出血:导致管腔狭窄 炎症细胞、缺氧细胞因子、HIF-1a、VEGF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渗透性增强、细胞间缝隙连接不发达出血免疫组化:A:actin: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阳性;B:CD34:血管内皮细胞阳性;C:新生血管出芽斑块破裂:形成溃疡;粥样坏死物质入血,形成栓塞血栓形成:引起栓塞和器官梗死Masson染色蓝色:胶原淡红色:斑块内出血蓝红色:血栓短箭头:纤维帽三角:血栓植入红色虚线:连续的纤维帽钙化:钙盐沉积于粥样坏死物质及纤维帽内,使动脉壁变硬、变脆,可骨化钙化动脉瘤形成:斑块处

6、中膜萎缩-真性动脉瘤:血管壁局部扩张、向外膨胀。夹层动脉瘤: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从溃疡处或斑块内血管破裂 血管腔狭窄 血管腔狭窄 AS病理形态学分期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分为6型:引自:Stary HC,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病理形态学分期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分为6型: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脂核,但尚未形成脂质池。型:粥样斑块。脂质

7、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人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斑块表面内膜被破坏而由增生的纤维膜(纤维帽)覆盖于脂质池之上。病变并可向中膜扩展,破坏管壁,并同时可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性坏死等继发病变。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I型:脂质点。动脉内膜出现小黄点,为小范围的巨噬细胞含脂滴形成泡沫细胞积聚。动脉内膜适应性偏心性增厚显微镜下才可见内膜脂质沉积和散在巨噬细胞与泡沫细胞婴幼儿动脉血管壁即可存

8、在型:脂质条纹。动脉内膜见黄色条纹,为巨噬细胞成层并含脂滴,内膜有平滑肌细胞也含脂滴,有T淋巴细胞浸润肉眼见脂质条纹,镜下巨噬细胞与泡沫细胞增多,伴其它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有散在的细胞外脂滴型:斑块前期。细胞外出现较多脂滴,在内膜和中膜平滑肌层之间形成散在、孤立的、小的脂质池。形态学特点介于和型之间动脉内膜增厚并向管腔凸出致动脉变形型:粥样斑块。脂质积聚多,形成脂质池,内膜结构破坏,动脉壁变形。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结缔组织增生开始形成纤维帽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弹力纤维染色型:纤维粥样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最具特征性的病变,呈白色斑块突人动脉腔内引起管腔狭窄。斑块表面内膜被破坏而由增生的纤维膜(纤维帽)覆盖于脂质池之上。病变并可向中膜扩展,破坏管壁,并同时可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变性坏死等继发病变,管腔更为狭窄。Va:脂质核伴纤维组织明显增生Vb:有明显钙化Vc:无脂质核或仅含少量脂质型:复合病变。为严重病变。由纤维斑块发生出血、坏死、溃疡、钙化和附壁血栓所形成。粥样斑块可因内膜表面破溃而形成所谓粥样溃疡。破溃后粥样物质进入血流成为栓子。是引发临床事件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S按病灶危害进行的分型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易损斑块稳定斑块小纤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