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名词解释_第1页
德育论名词解释_第2页
德育论名词解释_第3页
德育论名词解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育论一、名词解释1、德育: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 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2、思想品德:个体按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等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 和倾向。3、德育课程:是具有育德性质和功能因而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有影响作用的教 育因素,是整个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4、德育网络:是整合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由各种社会组织及其沟通渠道构成的组织体系。 所谓各种德育力量,包括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三个方面。5、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 是德育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二、简答题1、简述

2、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关系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目标都是由教育目 的和教育目标决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德育目标又是实现教育 目的或教育目标的保证。教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是内在一致的,有其共同特征 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都具有超前性或理想性。2、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如何解释“道德”概念的?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史上,“道”与“德”本是两个概念。一般认为,“道”是行为应 当遵循的原则,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亦即道的实际体现。起先,道与德分开使用,“道”指 的是社会行为规范及相应的意识,它包容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与道德”是社会 现象;“德”是指个体德行,即社

3、会的思想、政治与道德要求在个体身上的体现。后来在儒 家著作中相连并提,逐渐连接成一个词。“道德”就把社会现象与个体现象都包容进来。3、 简述德育发生与人性、德性的关系德育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发生的。德育的发生顺应了德性的要求,德性在人类发展中要求 越来越高,但德性的好坏依个人而定,这样不能相互统一,在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发展,故德 育便发生了。德育的发生与人性之间也有间接的关系。因为在实践中,人类逐渐产生了人性,不再是兽 性,相互之间有了关爱等,但这仅是各自的低一级的,此时德性便产生了,而德性与德育是 直接的,因此德育与人性、德性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人性间接产生了德育,人性 直接产生了德性,

4、德性直接产生了德育,人性包含了德育与德性,德性包含了德育。4、简 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并发表意见基本内容:德育内容的主旋律,包括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基本文明规范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思想与道德的培养培养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思想品德能力青春期性道德教育意见:主旋律的内容既是道德品质,又是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是现代道德主体应具有的 主要德性素质,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的内容与学生认知特征相一致;严 格要求与热爱尊重相结合。道德行为规范教育要与内在德性培养结合,而不是用条条框框 去规范约束学生,抑制受教育者求索思辨的再创力,成为亦步亦趋的奴隶。要是遵守规范成 为

5、内在的德性的外在表现,使对规范的服从发展到自觉执行,并在纪律中获得自由。5、简 述德育过程的本质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旨在促进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社会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政治、道德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的过程。德育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 者有目的地指导受教育者学习、选择、接受既有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文化,同时学会自主地创立新的思想、道德范畴和道德规范。德育过程的本质就是造就道德主体或再生产道德 主体的过程。6、请区分杜威指出的“关于道德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发表意见 区别:在道德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区分“道德观念”和“关于道德观念”是必要的。所谓“道 德观念”是指能够

6、影响和改进行为并使行为变得更好的观念,它是在参与合作的社会生活的 过程中形成的。至于那些对行为没有影响的观念就是与道德无关的观念,那些使行为变得更 坏的观念就是不道德的观念。所谓“关于道德观念”是指以语言文字的方式传授的观念,即 直接的道德知识的传授,它是必要的。但与通过间接的道德教育所形成的全部道德品质相比 较,在数量上相对是较少的,在影响上也是较弱的,且在道德上可能还是无关的或不道德 的。看法:“关于道德观念”是伪道德,是不成熟的阶段,没有内化转化过程,不能形成学 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才是正确的,可以运用在时间中进行教学的。意见:7、请就德育中保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影响一致性问题发

7、表意见德育目标的实现,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之间教育影响一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 育在影响渠道、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方面,可以各有特色,但在影响的方向性质,目标要求 上应是同质的、一致的。德育网络可借助各种组织形式和沟通手段,统一教育观念、教育思 想,如家庭和学校对受教育者在成才问题上,可以有合理的期望;对其素质发展要求上,能 处理好智与德的关系;在教育的责任上,家庭、学校、社会各明确其职责;在教育方式、方 法上,身教、言教上取得共识,互相配合。通过德育网络的整合作用,学校、家庭、社会教 育一体化,是各方面按既定要求、制度办事,避免教育要求互相矛盾,工作步骤互不一致, 这样才能提高德育效果

8、,有利德育目标的实现。三、论述题1、请从认识性课程、活动性课程、隐性课程三方面,试述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您的改进建议认识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是灌输与探究这一矛盾的争议,传统灌输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 的发展。我觉得应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多鼓励儿童不断进行批判性探究, 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道德分析,促进思考的主动性、自我制约或精神自由的获得,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力和道德理解力。活动性课程存在的问题是:对儿童道德发展的效果大小取决 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程度,取决于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我觉得教师应当把活动课程纳入 课程计划,并作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同时,在制定该课程

9、时应多方面多层次的考虑 问题,要激发学生自己的积极性,使他们对活动保持积极的态度。隐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是其具有负向效果、负向功能。因为是隐性的,人们不易观测到,因此在其设计课程时应尽 量避免其负向功能,尽量引导学生去探究其正面的作用。2、请结合自身上学经历,论述如何从班集体建设工作入手来促进学习品德的发展(在班集 体建设工作中,应从管理者和实施者两方面进行)管理者应该对学生明确地提出要求培养学生积极分子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积累集体的优良传统现代德育管理要求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目标时,除了要讲究针对性、激励性,讲究长短结合外, 还要渗透现代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者应该拥有相同的目标,

10、有凝聚力,更有为班集体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要与班级干部和 管理者拥有一样的班集体荣誉感。因此在整个班集体中必须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有组 织健全、团结一致、权威的领导核心和骨干队伍有统一的班级常规和严格的纪律有正确 的占主导地位的班级舆论有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良好的人际关系、热爱劳动、集体荣誉 感等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分。3、回顾本学期德育论课程的内容框架,并指出每一部分 的重点内容内容框架:第一、二、三章主要看作是对现代德育基本了理论的阐述;第四章到第九章是德 育实施的理论和方法;第十、十一章则为最后一部分,讲现代德育研究,要从我国社会转型 期来认识现代德育研究的意义,但我们具体研究了前两部分。第

11、一章阐释现代社会、现代人、现代德育三者相互作用,联系社会和人的发展,进一步考察 现代德育本质问题,特别是结合我国实际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的关系。第二章现代德育过程,是从另一个层面揭示德育和现代德育的本质,也是对德育的整体性把 握,而不是对德育某一个部分、某一个方面的认识。德育过程的现代性是现时代德育过程 的特殊性。第三章主要论述思想品德观和现代德育。现代思想品德观,青少年思想品德的时代特征丰富 了对德育现代性的认识。总的来说,前三章是本书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该书的指导思想。第四章德育目标与内容,集中地体现了德育的现代性和主体-发展性。德育目标更是全部德 育活动的轴心,因而对德育目标的理解,

12、也就制约着对德育其他各种问题的理解和对待。德 育目标、内容是内在一致的,是反映德育时代精神的。第五章是现代德育课程。课程是德育体教育内容的载体,在教育实施的途径、方式。德育课 程是一般课程理论在德育中的运用。但德育有其特殊性,德育课程也有其特殊性。德目主义 与全面主义之争,就是源于这个特殊性。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现在两种主张趋于统一。 第六章德育网络是继德育课程之后进一步论述德育实施的途经方式问题。讲德育网络的建 立,德育的社会化,是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七章是现代德育方法。基于对现代德育的认识,高度重视受教育者德性发展,充分重视受 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第八章现代德育管理。德育管理的现代性

13、,主要体现在其科学性、开放性、管理与自我结合 上。第九章现代德育评价,是现代德育科学化需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了现代德育测评的科学理论 基础,对德育工作评价、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作了具体的总结和分析。四、案例分析 通过德育方法、德育原理,评价教学过程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一一组织德育过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传给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来影 响集体的形式和发展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一一两者是辩 证的统一,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热爱、尊重、信任学生应注重以正面引导,发扬学生 的优点、长处为主;同时帮助学生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消极因素,借助发扬其积极因素,克 服其消极因素德育过程组织的多样化原则一一要运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德育方法说 理教育法a讲解b谈话c访问 情感陶醉法a教师的爱b环境陶冶 榜样示范法a模 范人物b三好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法a表扬与奖励b批评与惩罚c操作评定e.g.李老师刚到学校时运,用了情感陶冶法、思想评价法中的表现和鼓励,但她一开始提 出的快乐教学法只是徒有形式,没有实际功效,她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