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碳酸钠中的一种。连线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丙溶液为蓝色。下列能替代图中丁物质的是( )AAg BNaOH CBaCl2 DCuO2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和矿泉水从组成上都属于混合物B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C微粒观: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3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4水

3、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沿海居民常用过滤海水的方法得到淡水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5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食物腐烂D轮胎爆炸6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选项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蚊虫叮咬后发痒肿痛,可以涂抹肥皂水减轻痛痒B天然气作生活燃料C春天万物生长,繁花似锦,处处花香四溢D用铁粉作食品双吸剂8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4、A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9下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存放的是H2、CO2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C向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D用点燃的木条放入中,若气体燃烧,则存放的是O210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那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体积比

5、是( )A1:2B2:1C1:8D8: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1)磷酸亚铁锂中磷原子、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在下图实验中,若打开弹簧夹后,注入瓶内的水不够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_。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则不能获得成功,其原因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1)用A装置制取氧气

6、的化学方程式为:_.(2)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_(填“D”或“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理由是什么_?(4)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如图所示装置,装置中盛放部分蒸馏水,导气管_(填“a”或“b”)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该装置的作用是_。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请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_。(5)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现欲制41 t氮化铝,求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7、_。14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2)图2. 3. 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2单质的名称是_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_;(3)普通千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优良的_.性;(4)在冰箱、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性:(5)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_(6)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现象是_、_。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

8、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现有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对其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取20g此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每次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于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808080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128m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表格中m的值为_。(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3)充分反应后所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0.1%)16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将

9、100g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1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30a10(1)a的数值为_。(1)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丙溶液呈蓝色,则丙是硫酸铜;乙与戊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则乙与戊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甲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则甲为碳酸钠;那么丁为铁。铁能与硫酸铜反应,也

10、能与盐酸反应,故戊是盐酸,乙是氢氧化钙。分析所给选项,只有氢氧化钠既会与盐酸反应,也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能替代丁物质的是NaOH。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结合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出各种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2、A【解析】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只是水的状态不同,故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天然气才可以用来作为燃料,正确;C、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D、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正确。故选A。3、D【解析】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任何杂质,得到的一定是软水。故选D。4、D【解析

11、】试题分析: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人类缺淡水;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不能用过滤海水的方法得到淡水,因为过滤只能过滤掉不溶性的杂质,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选D.考点:水的利用5、C【解析】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6、C【解析】A. 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正确;B. 酸都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正确;C.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这是浓硫酸的特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错误;D. 稀盐酸、稀硫酸能与Mg反应放出氢气,正确。故选C。

12、7、C【解析】A、蚊虫叮咬后释放的液体显酸性,肥皂水显碱性,涂抹肥皂水后可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减轻痛痒,选项错误;B、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春天万物生长,繁花似锦,处处花香四溢是一种扩散现象,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铁粉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8、D【解析】A、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不符合题意;D、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

13、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9、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判断。A、由于H2密度比空气小,应倒置;O2、CO2的密度比空气都大,应正放,故瓶存放的是O2、CO2,错误;B、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用点燃的木条伸入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正确;C、二氧化碳溶于水没有颜色变化,通入石蕊试液才变红,错误;D、氧气有助燃性,但本身并不可燃,而氢气能够燃烧并发出蓝色火焰,错误。故选B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14、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A【解析】在电解水实验中,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的是氢气,生成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A。【点睛】电解水实验结论可简记为“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4 7:31 35.4% 【解析】(1)根据磷酸亚铁锂(LiFePO4)化学式可知,磷酸亚铁锂中磷原子、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4;(2)根据磷酸亚铁锂(LiFePO4)化学式可知,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

15、质量比=7:31。(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5.4%。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在下图实验中,若打开弹簧夹后,注入瓶内的水不够五分之一,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则不能获得成功,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 E 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湿润氧气,观察流速 14t 【解析】(1)A装置为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且

16、试管中没有棉花,是加热氯酸钾制取气体,为加快反应速率,常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保证收集到的氧气纯净,应该等到气泡均匀连续的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合理位置是E,如最后收集的氧气浓度只有约88%,可能是没有等到气泡冒出均匀连续冒出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里的水没有装满。(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不选B而选C作发生装置,是因为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4)此装置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为了湿润从氧气钢瓶中进入的氧气,同时通过观察气泡的流速控制氧气的输入量;根据分析此瓶的作用可知, a端连接在供氧气的钢瓶上,b端连接病人的吸氧器。是一种无色无味气

17、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如用如图装置收集气体,应该长管进气,空气从短管逸出,装置图为:。 (5)设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x, x=14t答:参加反应的氮气的质量是14t。14、4 金刚石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导电 吸附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黑色粉末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增大木炭与氧化铜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 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解析】(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2)图2. 3. 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2单质的名称是金刚石,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相差很大,其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3)普通千电池采用石墨作为电极材料,是利用石墨优良的导电性;(4)在冰箱

18、、汽车内放入活性炭可以除去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5)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原因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6)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增大木炭与氧化铜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8 12.25% 14.0% 【解析】解:第一次加入80g硫酸,固体减少了8g,第二次减少了4g,说明此时氧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所以继续加入硫酸,固体质量不再减少,m=8。设所用稀硫酸中硫酸中溶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