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第1页
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第2页
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第3页
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第4页
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高频考点突破考题优化演练第3节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必备知识梳理高频考点突破考题优化演练第3节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_。自西向东必备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2周期24昼夜2周期24昼夜3速度(1)角速度变化规律: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_。(2)线速度变化规律:随纬度的增加而_。15/小时递减3速度15/小时递减技巧点拨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的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约为赤道的一半。其他各纬度()的线速度(v)与赤道线速度v0的关系为:vv0cos。技巧点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图中甲处所在半球为_半球,为_;图中乙处所在半球为昼半球,为白天。(2)昼夜界线(晨昏线):AB线为_线。(3)交替周期:24小时。夜黑夜晨1产生昼夜交替夜黑夜晨技巧点拨晨昏线(圈)的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大圆。(2)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3)在地表表现为自东向西运动,速度为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4)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在二至日时与南北极圈相切。技巧点拨(5)在日照图上,判断晨线与昏线的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

3、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如图所示:(5)在日照图上,判断晨线与昏线的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6)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永远是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永远是18时。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_相对位置偏东,见到日出时刻较早。乙(6)永远平分赤道即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2)地方时判断:图中甲、乙、丙中,_、_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_。计算:图中甲与

4、丁经度相隔_,地方时相差_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_时。(3)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_。区时:每个时区_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甲丙相同6042跨经度15中央(2)地方时甲丙相同6042跨经度15中央方法规律区时和地方时的换算原则永远是“东加西减”,即知道东边点时间求西边点时间要减去两点间的经度差时数;知道西边点时间求东边点时间要加上两点之间的经度差时数,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产生日期的变化。而过日界线日期的变更原则是“东减西加”,即往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往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方法规律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地球自

5、转产生_。(2)偏转规律地转偏向力西左西右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西左西右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晨昏线的应用考点精讲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晨昏线的应用考点精讲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与晨线(或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的经线,在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1200,在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是000(或2400)。如下图所示: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季节(1)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

6、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秋二分。(2)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3确定日期和季节(3)晨昏线与极点和极圈中心的纬线圈相切,即和南北纬7817相切,则对应二十四节气中“四立”的时间和节气。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1)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

7、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或有极夜现象的切点所在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3)晨昏线与极点和极圈中心的纬线圈相切,即和南北纬781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5确定昼夜长短典例剖析 (2011年浙江五校联考)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纬线的交点,MOX和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

8、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例1典例剖析 例1(1)M点的经度是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该日P点的昼长为_小时。(2)当Q地的太阳位于乙图中H处时,北京时间是_。(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淫雨霏霏B巴西草原上的动物向南迁移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澳大利亚的冬小麦正在越冬(1)M点的经度是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4)请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的范围。(4)请在下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的范围。【解析】综合分析整个试题的设计,不难得出解题的关键:(1)是绘出昼夜范围和晨昏线,也就是第(4)题答案。(2)是从昼夜分布图或乙图得知

9、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应昼长夜短。(3)是OY为本初子午线,则OX为180经线,依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则OP为90E,从而运用相关知识可顺利解答问题。【解析】综合分析整个试题的设计,不难得出解题的关键:(1)【答案】(1)172.5E(20N,90W)13(2)14时(3)D(4)见下图。【答案】(1)172.5E(20N,90W)13【思维点击】(1)除春秋分外,地球上任何一条纬线都被晨昏线分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极昼和极夜是极端),如从题中信息知道晨线和昏线与某纬线的交点,参考地球自转方向可推出该纬线上的昼夜长短状况,进而依据文中讲的“晨昏线的应用”可推出其它知识点。(2)太阳视运动,即太阳

10、在天空中划过的轨迹是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的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也可依据视运动的弧度大小确定昼夜状况或大致日期时间。如题中状况即说明该地正好是极昼现象,是当地的夏半年,且太阳在N地时为地方时0时,在H处时为地方时12时。【思维点击】(1)除春秋分外,地球上任何一条纬线都被晨昏线针对训练1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据此回答问题。针对训练(1)各图中的晨线分别是:甲:弧_,乙:弧_,丙:弧_。(2)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相距_度。(3)晨昏线在一天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_。在一年中的_、_(节气)与经线重合。(4)甲图所表示的季节为北半球的()A春

11、季B夏季C秋季 D冬季(5)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_。(1)各图中的晨线分别是:甲:弧_,乙:弧_解析:第(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第(2)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180,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天亮时间早于6时。第(3)题,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第(4)题,解答该题可按如下思路进行:顺时针自转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此季节为北半球冬季。第(5)题,可遵循以下思路分析: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切点所在经度为7

12、5E75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75E。解析:第(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答案:(1)ACAOAB(2)180(3)相反春分秋分(4)D(5)2326N,75E答案:(1)ACAOAB考点精讲因东西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称为地方时,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为方便生产和生活,而进行24个时区的划分,而每个时区又有无数个地方时,进而再确定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的区时,从而把地球上的时差缩小在24小时之内,就方便多了。考点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考点精讲考点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无论是地方时的计算还是区时的计算依据都是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

13、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如下图所示:无论是地方时的计算还是区时的计算依据都是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2)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3)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上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

14、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1)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中小学优质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技巧突破(1)计算地方时或区时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同时发生:所求地方时(区时)已知地方时(区时)经度差4分钟(时区差)。移动情况:所求地方时(区时)已知地方时(区时)经度差4分钟(时区差)行程时间。(注:东加西减,即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经度差:同性经度相减,异性经度相加;时区差:同为东或西时区,则相减,分属东或西时区,则相加)技巧突破(2)区时的计算思路与地方时计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确定时区数(已知经度/15n余数。余数7.5,(n1)为时区数)或中央经线(时区数15)

15、。(3)区时的计算,也应尽量避免跨过日界线,以免发生日期思考的错误。可按照把0时区放在中央的思想,东时区在其以东,西时区在其以西,然后“东加西减”,日期和时间一起就算出来了。(2)区时的计算思路与地方时计算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确定时区数(4)当计算出的区时小于0时,应将日期减1日,时间加24小时;当计算出的区时大于24时,要将日期加1日,时间减24小时。有时日期的变化还会引起月份甚至年份的变化,要注意每年的大小月,每年的2月在平年为28天,闰年为29天。(5)日期范围的判读,关键是找到0时经线。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之间为新的一天,向西到180经线之间为旧的一天,即0时经线以东比以西要早一天

16、。若0时经线和0经线重合,全球两个日期范围相同;若0时经线和180经线重合,全球为一个日期。(4)当计算出的区时小于0时,应将日期减1日,时间加24小时(6)东西半球、东西经度和东西时区的区别和联系(6)东西半球、东西经度和东西时区的区别和联系典例剖析 (2010年高考大纲全国文综卷)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1)(3)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 B13时C16时 D19时 例2典例剖析 例2(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 B西方C南方 D北方(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

17、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C10月1120日 D10月2130日(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第(1)题,3月9日科考队员看到的是极夜后的首次日出,该日的昼长很短,日出时间应接近正午时刻,因此日出时的地方时约为12时。 由此可估算出北京时间,最接近的为D项。第(2)题,由于该日的昼长极短,日出和日落的时刻均接近正午时分,因此,日落的方位为接近正南稍偏西。第(3)题,3月9日黄河站结束极夜。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位置与极夜开始日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 由此可推算出极夜开始的时间为10月5日左右。【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球运动

18、的相关知识。第(1)题,3月9【答案】(1)D(2)C(3)B【思维点击】只要晨昏圈与某纬线圈相切,只有两个切点,一个是极昼,另一个是极夜。如右图中的A点代表黄河站,B点代表南半球另一点,有极夜现象的A点正值12时,而B点是0时,此时太阳直射1105S,不难推出黄河站极昼时太阳从正北方日出日落,而极夜时从正南方日出日落。【答案】(1)D(2)C(3)B针对训练2(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完成(1)(2)题。(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A开普敦(1832E)B伦敦(经度0)C惠灵顿(17446E)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针对训练(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A先向北,后向南B先向南,后向北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2)在世博会期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