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的审美呼吸及艺术 歌唱艺术专业_第1页
歌唱的审美呼吸及艺术 歌唱艺术专业_第2页
歌唱的审美呼吸及艺术 歌唱艺术专业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歌唱的审美意识1二、歌唱的呼吸问题2三、歌唱中的艺术处理3结论5致谢5参考文献5正文美妙动听的的歌唱能够使人心旷神怡,忘却痛苦和误哀愁,我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儒学大师孔子就曾发出过“尽美矣,又尽善矣”、“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以形容音乐的美好,而韩国女歌手韩娥在齐国的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更是形容歌唱动人的经典故事,其实,当我们陶醉在美妙的歌曲中时,表演者的歌唱已经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歌者无论在歌唱技巧方面还是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并且二者达到了统一。当然,我们在说到歌唱的技巧和艺术处理等问题时,首先应该有明确的歌唱审美意识,有了这方在的辩别能力后,才能够

2、做到对歌唱中实际问题有更加清楚、客观、主动的认识,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实际上,正确的审美意识对歌唱学习者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声乐学习道路上的“引航灯”。唱的审美意识1、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艺术

3、”、“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在整个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竟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

4、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这对初学歌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二、

5、歌唱的呼吸问题任何美好声音的发出, 一定具有共同的科学准则,而所谓的“科学准则”就是依照相应的艺术审美标准,运用科学的发声法从而唱出动听的声音。在古今中外的所有论述歌唱艺术的著作中,都有大量的篇幅为主明呼吸的用不和重要作用。清代陈颜衡说谭:“气者,音之帅也”。欧洲声乐大师伊丽沙白舒曼说:“歌唱就是呼吸”可见,呼吸是公认与歌唱关系最密节的因素。乐记在谈到歌唱技术时写到“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正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意思是说,唱歌的声音向上,感觉要往上高举;声音向下,感觉要往下沉落;声音的转折要象折断那般干脆;声音的休止要象枯木那般寂静;硬的曲折变化要象折线那样突然转变

6、;软的曲折变化要象曲线那样不露痕迹;声音的连续进行要准备得象一条线上串成的珍珠。可见在我国古代对声乐的演唱技巧就已有了很高的要求和标准。而歌唱的呼吸有又是其最重要的问题,歌唱中的呼吸好坏直接决定着声音的动听于否。古今中外的所有论述歌唱艺术的著作中,都有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呼吸的用法和重要作用。清代陈颜衡说谭:“气者,音之帅也”。欧洲声乐大伊丽沙白舒曼说:“歌唱就是呼吸。”可见,呼吸是公认与歌唱关系最密切的因素。为了能更清楚地搞清歌唱时的呼吸,我想就应提到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日常生活中的呼吸: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能本能的呼吸,以求得维持生命。为此这是一种本能的,纯自然的呼吸。这种呼吸,从需求的空气

7、量来说并不多,只是把膈膜(也称横膈膜),慢慢地轮流作收缩与放松,这样就能供给所需求的空气量,这时的呼吸,胸廓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膈膜慢慢的上下移动,膈膜一上一下的移动,其两者间距离相对来说要小些,这种呼吸,是一种纯自然动作,是一种本能。这种呼吸是天然性的,尽管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但它们仍属于非意识性的动作,主要是单独靠神经反射作用,下意识的自动进行的。然而歌唱中的呼吸却是一种有意识的强制呼吸。歌唱时的呼吸首先,在吸气的动作上,与干重体力劳动时基本上是相一致的,只是多了几个吸气肌肉群的帮忙,并且在这时,因颈部的肌肉和脊上的肌肉也收缩,使得在以上的呼吸中第一对不动肋骨,也略微提高 ,从而使以点发生

8、了位置的改变,使得胸腔的体积比干重体力劳动时的状态大得多,这时,由于腹直肌的帮助,使得横隔膜一上一下的距离也相应的加大了许多。由于这样的连锁的向外、向上、向下的扩大作用,使得原有的空间在较大的限度上得以扩大,所盛的空气量也比较大限度的增多。其次,在呼气时,平时日常生活中的呼气只是收缩了的吸气肌肉放松,凭胸部的自然弹力,即可完成。而发声时的呼气,不但不能放松吸气时收缩的肌肉,相反,还要使所有的吸气肌肉继续收缩用力,在维持胸廓现状的基础上,加以扩大,以求得胸部的支持作用,这时腹直肌的收缩用力和横膈膜的下移动,造成了强有力的对抗,从而形成腹部的支持作用,造成了强有力的气势,由于这时肌肉是有控制的协调

9、的收缩,这时收缩的力量,刚好超过那些吸气肌肉来支持胸廓的力量,从而完成整个歌唱的呼吸。再次,歌唱时的呼吸,是气冲击声带而发出的声音,尽管说话时也是气息冲击声带而发出声音,然而这两种所发出的声音,在气息运用状态上又不一样,说话状态中的气息是单向气流的运动,说话时的音域窄小,音量细弱,所需的气息,无论在质或量上都是要求得较低较少,呈自然状态,只要下意识地将气息自然地向外呼出,冲击声带而发声音,这时的气息是单向运动,属简单的生理现象。而歌唱对气息的要求则较高,无论在质和量上都比说话时要复杂得多,是气息的双向运动,这是声乐的感觉问题。歌唱时的气息运动声音动力的运动状态是符合音响学的,是一种推动力气息向

10、外呼出的力量,和另一种保持力量吸气状态的向下感觉的两种的综合运用过程,这两种力量各自向相反的方向伸展,它们相互抗衡,又相互制约,从理论上说,呼出的力量大于向下保持的力量,而保持的力量始终是处于且战且退的地位,因此歌唱的气息,才能向外有控制的均匀的呼出。当气从口鼻吸入肺部以后,使人有一种积极的作用(这是肌肉的作用所致),我们一张口,就有一股向上、向外的气流自然呼出的力量,这 一种下意识的动作,但凭这一点就不能满足需要,这时,还需要一种人为的向下的保持力量,这时给人的感觉是慢慢地上放,徐徐向下运动的感觉,它与呼出中向上、向外的气流相对抗,这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并在相互的联系中求得统一,在相互

11、的对抗中,求得平衡。这是“保持力量”,与“推动力量”较量的结果,则是形成歌唱中的气息运动与控制。这两种力不同的运动趋向,是对抗感觉中的基本状态,这种对抗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柱”,只有在保持对抗感觉中的基本状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声柱,使声音具有点和面的立体感,这样才能使声音高位置、音量大、音色圆润优关、音域宽、穿透力强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声音。除以上所说的之外,歌唱时的用力,往往会随着歌曲的内容和乐句的不同,而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从生理的角度,加强对肌肉的正确用力训练,使得气息既饱满又不撑,既深而又不坠,要求呼吸稳而有力,并且要符合“喉部只负责发声,不兼带出气”这一要求,否则就会产生人们所说

12、的气、声分家的现象。三、歌唱中的艺术处理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1、内涵的理解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

13、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一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线,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少学唱的人,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谈歌唱表现,因此平是的接触面比较窄,不看小说不看画,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于连报纸也不常看,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要知道对作品内涵有无深刻的理解,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

14、常常听一些独唱的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韵味上也好,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了过耳即忘,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

15、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韵味上也好,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我听了过耳既忘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把种种风格的歌曲混浠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也就是演唱风格)。当然与其它姐妹艺术相比,音乐的风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而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有形的空间艺术,因而他们的风格往往比音

16、乐更容易一目了然。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因为风格的形成,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让听众“一耳了然”的。2、韵味的体现演唱的二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它对演唱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好的演唱者不仅能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艺术意境,同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挖掘歌曲里某些潜在的、甚至作曲家没有料想到的东西。一首作品,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它必须由演唱者自己去体会和创造。好的歌者并不满足于曲谱中所记下的音而必定会在音外的腔上下工夫(腔也就是韵味),并用得恰到好

17、处。在你唱熟了一首新歌后,根据语言的特点、感情的需要,就会自然地在音调的旋律音上增加一些其它的音,使之成为装饰音、颤音、滑音、倚音等,唱起来就会更加动人和自然,就更有味道和美感,这就是韵味给作品带来的新生命力。3、唱情感的处理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后,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这里包括整个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或是随心所欲的,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直到节奏、和声等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它们可以指引歌者内在情绪的走向,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一首歌曲中

18、强弱、轻重的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歌曲的高点(高潮处)和低点。一般来说要突出高点,一定要把低点放低,一定要有铺垫的过程,否则一个劲儿地强或一个劲儿地弱是达不到艺术效果的。处理歌曲时,画龙点睛的部分往往是一些重点句、字。重点的词句要在咬字吐字上、感情上予上强调,要一句一字地,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深下功夫,反复练唱,认真寻味,找到最适宜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演唱唱者必须按照自己的总体设计反复演唱攻克难关,直下到自己的处理化为真情的体现。歌曲要感动听众,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表现“艺术的真”,“假”,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

19、为真,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恰到处地来表现艺术。在平常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前怕狼后怕虎,满脑子私心杂念,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消除一切紧张因素,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要知道,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才能得以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边上的两个部分。 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的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是以人身的整体作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非保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单独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都要参加,而且包括你的灵魂。歌唱应成为诸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扣人心弦的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