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刚接触物理的学校生,奇怪心强,但自制力差,再加上对物理缺乏正确熟悉,从而导致物理课教学很难组织,并且教学效果也不抱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观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同学猜想)
2、 老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学问 温度计 二、 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推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行靠, 必需实行其他较好的方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推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较高? 同学结论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看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试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看)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
3、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结构、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留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看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连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让同学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
4、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同学进行探究,但肯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行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行对比 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2 熔化与凝固 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5、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同学回答、并举例,老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试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试验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6、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同学探究、查找规律,老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肯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
7、习。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同学补充一些必要的学问: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3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重、难点:1、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铁架台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 热。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 热。 2、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规律
8、是什么? 3、晶体温度在熔点和凝固点所处的状态是什么?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同学猜想) 进行新课: 1、探究:水的沸腾 ( ) 提出问题 ( ) 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留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 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同学探究、查找规律,老师总结如下: 2、沸腾: (1)、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2)、液体要达到肯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9、(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上升)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蒸发有吸热致冷作用 4、沸腾与蒸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汽化的两种方式) 5、液化(放热):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水蒸气遇冷会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生活中的实例) (1)、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烫伤更严峻)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
10、中比较常见,可以举较多的例子进行分析 可以争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 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4 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同学关怀环境,乐于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难点:1、推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灯、碘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和_。 2、物质由_转变为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
11、过程_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需在肯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猛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由于扇来的风:( ) A、 降低了四周的温度; B、 降低了人的体温;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 赶走了人体四周的热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雪是怎样形成的? 同学猜想: 进行新课: 1、升
12、华(吸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凝华(放热):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 2、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 结论:(1)、留意“直接”。(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解释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1卫生球变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烟雾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雾松的形成 6 灯泡用久了会变黑 固体 4、小结本章内容: 液体 气体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要分析一些常见的凝华、升华现象 八班级物理物态变化教案5 一、温度 1、 定义:温
13、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采纳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 + 273K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匀称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匀称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试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 用
14、液 体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别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看它的量程,推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精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连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气 固 液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
15、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精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忱况: 1、熔化和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终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 连续吸热。 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终 凝
16、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 连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淌。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肯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猛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连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上升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车销售区域市场开发与管理考核试卷
- 大理州洱源县医共体牛街分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石油批发企业人力资源优化考核试卷
- 班级布置发言稿(5篇)
- 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26.一定要争气》教案
- 新借款合同集合(18篇)
- 玻璃行业供应链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毛织造企业战略规划实践考核试卷
- 班级学期工作计划(6篇)
- 策展合作承包合同
- DB15T 3516-2024野生动物救护站建设规范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完整版2025年
- 能源消防安全课件
- 演唱会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名校协作高三下学期一模英语试题(含答案)
- T-BSRS 128-2024 核医学放射性废液快速处理技术要求
- 2025年铁路小型养路机械市场分析现状
- 2024内蒙古能源集团校园招聘39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网络安全和保密意识教育
- 《桥梁健康监测》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一企一册”“一岗一册”制度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