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2022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建产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AA BB CC DD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

2、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及操作方法A铜粉铁粉过量的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空气中加强热烘干BMgCl2溶液HCl加入过量氢氧化镁,过滤CKClK2SO4溶解、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AABBCCD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B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得到10mL液体4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属于同种元素C属于同种离子D容易与形成化合物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

3、密性C倾倒液体D气体验满6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金属生锈 B火药爆炸 C呼吸作用 D食物腐败7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古代中国经“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 和地区进行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谷物酿酒B蚕丝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分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定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氧化物 D一定是化合物9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铟元素为金属元素B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C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D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10 “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

4、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1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a和b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实验方法A浓硫酸和浓盐酸闻气味 伸入木条立即观察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充分溶解后滴入硫酸铜溶液 溶于水C苏打与小苏打观察颜色 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冒出D18K黄金和黄铜灼烧 加入稀

5、盐酸中AABBCCD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 (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向试管中添加高锰酸钾的操作是:_。(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 (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的体积,另一仪器的名称为_;装置F中气体应从导管_ (填 “b”或“c”)端通入。(5)同学们在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觉得出现此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写一条即可)。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气体制取,请回答下列问题(1)

6、图中f仪器的名称:_。(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A还需要改进地方是_。(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用块状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溶液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用C装置(多孔隔板上方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观察图C装置,气体制取处于_(填“发生”或“停止”)中。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 (填g或h)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6)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 _(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如果将D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可将气体从_ (填g或h)通入。15在实

7、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并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_;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或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某同学在观察到装置B内有气泡时,开始用D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_.(填序号)A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_.她选择上述发生装置中是_ (填装置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8、原因可能是_ (答出一点) (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_.(7)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a)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 (填装置编号);(b)收集氨气,应采用的装置为_ (填装置编号);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发生装置应选择_,装置中需改进的是_。当选用E装置

9、收集完气体后,测得瓶中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A装置漏气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集气瓶在移出水槽前未盖玻璃片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4)下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O2的体积。在水面上封了一层植物油,植物油的作用是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青少年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经过吸收分解后,在人体肝脏内合成尿素CO(NH2)2 ,再经过人体的皮肤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温馨提示:相对原子质量在试卷开头已经给出)(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2)尿素中碳、氧、氮、氢元素的

10、质量比为_(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_18科学家研究确认,一些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1)1个丙烯酰胺分子由_个原子构成;(2)丙烯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3)丙烯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1%)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图“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请回答下面问题。(1)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作用是什么?_(2)红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_(3)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

11、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中包括化合物,此选项错误;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此选项错误;C、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含量是78%,氧气的体积含量是21%,其他气体一共占1%,此选项正确;D、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此选项错误。故选C。2、B【解析】A、铁粉能与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洗涤、加烘干即可,无需加强热,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

12、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K2SO4能与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B【解析】A、金刚石与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故A错误。B、氧气可以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生成氧气,故正确C、氯化钠

13、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得到小于10mL液体,故D错误故选:B4、B【解析】试题分析:A、最外层电子分别为6、7都未达到8的相对稳定结构,错误;B、质子数相同,那么属于同种元素,正确;C、其质子数不同,形成的离子也不同,错误;D、易得到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易得失相对稳定结构,很难形成化合物,错误。考点: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5、B【解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该用燃着的火柴或者木条来引燃,故A错误;B、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故B正确;C、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塞没有倒放,故

14、C错误;D、气体的验满应在瓶口而不是在瓶中,故D错误。故选B。6、B【解析】A、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所致,故选项错误;B、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化学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C、呼吸作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7、B【解析】A、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烧制

15、瓷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冶炼青铜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A【解析】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一定不是混合物。是由碳、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选A。【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9、D【解析】A、铟的偏旁是“钅”,可知铟元素为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

16、中信息可知,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9,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根据表中信息可知,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9,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忽略不写,故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故D中单位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分析:从图示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原子没有改变,只是重新进行了组合,判断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解:A、反应前后,分子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此说法正确B、从图示看出,生成

17、物中有一种物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此说法正确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只是重新组合,故才说法正确D、如果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则生成后的物质中原子数和反应物中的不相等,故此说法错误答案:D点评:认真阅读图示,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11、B【解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a和b质量相等,b中氯酸钾的质量比a中少,a中产生氧气的质量比b中多。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加热一段时

18、间才能产生氧气,a所需温度较高,反应速率较慢;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的b所需温度较低,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观察图象,故B符合变化过程。故选B【点睛】明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生成物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A【解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只要发现一种方法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具有刺激性的气味,浓硫酸没有,可以鉴别;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条变黑,浓盐酸不能,可以鉴别,故A正确;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充分溶解后滴入硫酸铜溶液,都能产生蓝色沉淀,不能鉴别,

19、故B错误;C、苏打与小苏打都是白色粉末,观察颜色,不能鉴别;苏打与小苏打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加入稀盐酸都有气泡冒出,不能鉴别,故C错误;D、黄铜中的铜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18K黄金中含有铜和金等,灼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A。【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 AC或AD 将试管斜放(或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地直立起来 量筒 c 试管未预热就直接加热(合理即可) 【解析】(1)仪器a是长颈漏斗。(2)加热固

20、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用排水法,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A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向试管中添加高锰酸钾的操作是将试管斜放(或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直立起来。(4)用装置F和量筒收集并测量O2的体积;将瓶内水排到量筒中,排出水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氧气的密度小于水,故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5)同学们在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试管未预热就直接加热(合理即可)。【点睛】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水溶

21、性选择收集装置。万用瓶中装满水,用万用瓶收集气体,气体从短导气管进入。14、长颈漏斗 试管口需要放置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 g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D装置的h口处,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不能 h 【解析】(1)图中f仪器的名称: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A还需要改进地方是:试管口需要放置棉花;(3)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4)用块状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溶液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装置C玻璃导管旋钮关闭,试管内压强变大,将溶液压到长颈

22、漏斗中,反应停止,用C装置(多孔隔板上方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开始与停止;(5)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溶液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2+H2O+CO2;观察图C装置有气泡产生,气体制取处于发生中。若用万能瓶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该选择,“长管进、短管出”,从g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D装置的h口处,观察木条是否熄灭;(6)实验室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该实验不能选用C装置来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如果将D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应该“短管进、长管

23、出”,选择从h通入。15、铁架台 集气瓶 B D E 2H2O22H2O+O2。 气密性不好 B 2KMnO4 K2MnO4+MnO2+O2 A 管口放一团棉花 未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如复燃,则满 A C 【解析】(1)仪器1是是铁架台,仪器2集气瓶。(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条件是常温,故选固液不加热型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难溶于水,故可以选向上排空气法装置D或排水法装置E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开始用D

24、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说明没有收集到氧气,故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4)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优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加热,故选B。(5)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该反应的分解速率较快,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带入导管导致导管堵塞,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原因可能是未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收集。(6)用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如复燃,则满。(7)实验室用加热氯化氨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A。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故选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收集。16、集气瓶 BE 过氧化氢水+氧气 催化作用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A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ABD 防止O2溶于水 没有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故可用的发生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