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一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KClO3BKClCMnO2DO22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中原子不变,没有变成新的原子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C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3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100g分别作如下处理:蒸发掉10g水

3、且无晶体析出;加入10g同样的溶液;加入10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加入10g水,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经四种方法处理过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情况下B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C电解水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5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数目B原子质量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6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C3H8CH2ODCa(OH)27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 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

4、质量2302010反应后的质量m39516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丙可能是单质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够溶解油污C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D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9已知,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会生成氧化铜,可用如图所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铜粉的用量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并使氧气完全反应;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应该

5、约占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ABCD10煤气中常加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乙硫醇(C2H5SH),以便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是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BCD1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1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湿衣晾干 C汽油挥发 D酒精燃烧13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氮原子B氮分子C氮元素D氮气14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

6、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A2B4C3D615下列有关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缺碘元素会使儿童发育停滞,严重的会导致侏儒症B缺钙元素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C缺少铁元素会患贫血症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少,但会影响身体健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A中试管1内得到的气体为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2)请指出C中一处明显错误:_,过滤后仍然浑浊,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3)用B装置净水,应选择_(填“a”或“b”)作为进水口,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4)

7、自来水变为纯水的方法是_。(5)可以用_区别硬水和软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80g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镁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216.8g,请计算:(1)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到0.1%)18(8分)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 = _。(2)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_(精确到0.1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

8、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参加反应的CH4和O2的质量比为1:2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填化学式)。(2)实验室中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已知:在空气中,当温度超过40,白磷会燃烧,温度超过240时,红磷才会燃烧,它们均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蒸馏水的作用是_(写一种即可);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中红磷,引燃红磷。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待红磷燃烧结束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

9、匙中白磷,白磷又被点燃。实验中氧气含量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图2中_点时(填A、B、C、D、E)红磷开始燃烧;AB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查阅资料可知,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较好的药品是铁丝绒,利用铁与氧气、水等的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的铁锈,可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将足量细铁丝绒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详解】A、KClO3中有三种元素,属于含氧化

10、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KCl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MnO2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O2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2、C【解析】A、根据题意,核聚变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都是含有一个质子的氢元素,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故正确。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氘原子和氚原中子数不同,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故错误。故选C。3、B【解析】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水的质量为100-

11、10=90g;蒸发掉10g水且无晶体析出,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加入10g同样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10%;加入10g同种溶质,使之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加入10g水,溶剂质量增加10g,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故选B。4、D【解析】A、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应该是相同的,只是加入催化剂的反应更快,故错误;B、 氯酸钾在加热和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最终残余的固体不是零,故错误;C、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的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错误;D、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发生分解反应,当反应完之后

12、氧气的质量不变,故正确;故选D。5、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故选:C。6、C【解析】A、O2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错误;B、C6H12中不含氧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H2O是一种含有H和O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故正确;D、Ca(OH)2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故选:C。【点睛】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难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

13、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难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7、C【解析】m=2+30+20+10-39-5-16=2【详解】A.由表知,乙、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质量减少是反应物,所以此反应是分解反应,故错误;B.由表知,甲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则甲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错误;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9g-30g):(20g-5g)=9:15=3:5,故正确;D.丙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错误。故选

14、C。8、C【解析】A、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以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错误;B、洗涤剂能够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错误;C、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不都是固态物质,例如酒精为液体,故错误。故选:C。【点睛】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9、D【解析】若铜粉的量不足,不能讲装置内的氧气反应完全,铜粉的用量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正确;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正确;气球的能使注射器推拉更

15、容易,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并使氧气完全反应,正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消耗的氧体积为整个装置内空气体积的1/5,不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错误;所以说法正确;故选D。10、A【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2X+6H2O,反应前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2、1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12、0、1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

16、A。11、C【解析】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故正确;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C、气体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的数目不变,故错误;D、水蒸发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是物理变化,故正确。故选C。12、D【解析】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湿衣晾干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汽油挥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酒精燃烧

17、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此依据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B【解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因此保持其化学性质的微粒为氮分子。14、C【解析】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3)+(2)x0,则x3。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值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5、A【解析】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和呆小症,侏儒症是生长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故A错误;B、钙主

18、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B正确;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C正确;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摄入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身体健康,故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氢气(或) 氢元素和氧元素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尖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烧杯不干净) a 吸附 蒸馏 肥皂水 【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详解】(1)电解水负极生成氢气,正极氧气,A中试管1和负极相连,得到的气体为氢气(或);该实验说明水

19、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C中一处明显错误: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或漏斗尖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烧杯不干净。(3)用B装置净水,水应该从下端进,上端口处,应选择a作为进水口,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4)自来水变为纯水的方法是蒸馏。(5)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的为硬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3.8%, 21.6%【解析】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设:氯化镁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58 117 x 80g40% y z x=38g, y=23.2g, z=46.8g,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为:216.8g+23.2g-80g=160g,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3.8%,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1.6%。答:(1)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8%;(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6%。点睛: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的质量之和等于滤液质量和沉淀氢氧化镁质量之和,这是解答的关键,要注意理解。18、4.5 12.3g 【解析】解: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2g+4.8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