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1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2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8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一 打算思绪: 小朋友都喜好听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变节深深吸引了幼儿。在故事中,经由过程小蝌蚪找妈妈的弯曲履历,使幼儿相识到田鸡的进展转变历程,用绘画的情势表示出来,相识连环画的情势,会区分故事中差异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制造成连环画,而且在运动中造就幼儿相互互助的本事。 运动目的: 1、进一步熟习和明白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相识故事的重要情节。 2、会区分故事中差异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次序,并能经由过程绘画表示出来,制造成连环画。 3、与伙伴协商,在分工与互助的根本上协作完成使命。 运动预备: 1、白纸裁成32k,数目7倍于幼

2、儿人数。 2、事先熟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内容。 3、水彩笔、连环画、动物图片、订书机。 一、回想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重要情节。 1、播放灌音,再次欣赏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提问:小蝌蚪刚生下来是什么样子? 小蝌蚪把哪些动物当本钱身的妈妈了? 小蝌蚪去找妈妈,先遇到了谁?厥后又遇到了谁?末了它找到本身的妈妈了吗? 幼儿手工制作小结:小蝌蚪遇到了鸭妈妈,鱼妈妈,乌龟妈妈,鹅妈妈,在各人的资助下,最终找到了本身的妈妈。 二、评论辩论:奈何制造连环画? 1、师: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连环画吗?(连环画便是由一张张一连的画面,组成一个完备的故事,按挨次装订起来,就成了一本连环画。) 2、奈何来做连环画呢? 。

3、画故事。每张纸画一个故事变节,有几个情节就画几张纸。 。把画好的故事内容依照先后次序分列并写上页码。 。装潢封面。操纵故事的名字小蝌蚪找妈妈,画在封面上,让别人一看就知道这本连环画报告我们的是什么故事。 。装订。 三、请幼儿欣赏丹青书,边思考边评论辩论绘画要领。 这么长的故事我们可以怎么画?(小组互助)小组互助时怎么分工?一共要画几张?有哪几张? 四、播放故事,幼儿绘画,制造连环画,先生巡回引导,赐与实时的资助。 留意提示幼儿凭据情节的生长表示完备的画面。 难点:与伙伴分工互助完成使命。 五、幼儿之间相互欣赏、交换。 这是篇好文章,讲的是关于大班美术活动:自制连环画小蝌等方面的内容,觉得好就按

4、CTRL+D保藏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二 活动目标: 1、体验嬉戏的欢快及表演的乐趣。 2、培育幼儿动作的制造性。 活动预备: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 重点:体验表演的乐趣。难点:鼓舞幼儿制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主角的话。 活动过程: 一、观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小朋友,教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你们想听吗?(弹奏唱) 2、提问:小蝌蚪长什么样貌?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谁来学小蝌蚪游泳?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师: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

5、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师: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教师带着在xx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师: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师:吃饱了,小蝌蚪一齐游来游去做嬉戏吧。 (4)912小节:师: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音乐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1316完毕,鸭妈妈消失,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鸭妈妈配班教师扮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连续游,到最终一句妈妈,妈妈在哪

6、里时鲤鱼消失,蝌蚪上前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鲤鱼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音乐完毕,乌龟消失,蝌蚪上前问,乌龟答复,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音乐完毕,青蛙妈妈消失,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齐拍手说:妈妈找到了!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主角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主角的话。提问:刚刚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小蝌蚪是怎样问的?(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样答复的?(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嬉戏重新开头。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教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

7、教师做蝌蚪姐姐。 六、完毕。 师: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欢快地游泳、找东西吃、做嬉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快乐吗?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嬉戏,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纳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相互依附、相互补充、亲密协作来塑造形象,表达故事的发生、进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查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纳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学生应当有比拟深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学问,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道理。小蝌蚪是学生生活

8、中比拟熟识和宠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看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虽然熟识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方: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索、努力发觉。 【教学目标】 、熟悉“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育学生观看力量及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

9、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熟悉的字猜一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方法熟悉生字。相互读,相互听。 、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在展现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看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通过创设情境表演,区分、记住“迎”和“追”。 观看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观看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

10、等形式帮忙理解。 、观看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宠爱的语气。 、看图观看: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爱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采纳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展朗读的指导:小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焦急,鲤鱼亲切、热忱,乌龟仔细、和气。 三、实践活动 、实地观看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帮忙下,抓几只小蝌蚪养一阵子,观看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小蝌蚪尾巴消逝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沟通。 、语言的积存活动。 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洁白的肚皮 洁

11、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 )已经( )。 【本课设计特点】 、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共性化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教师依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殊感兴趣。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实践中积存。

12、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及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看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和媒体预备 句子卡,生字卡,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小蝌蚪)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2、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

13、不熟悉。今日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妈妈吧!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以读汉字为主。 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生汇报,从哪几个自然段中可以帮忙小蝌蚪找到妈妈。 三、学习课文,随文识字。 1、了解小蝌蚪的形状特点 看第一张图片,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 默读课文用划出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愉快的语气)随机学习生字灰。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愉快,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盼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议着一起去找妈

14、妈呢。它们找啊找,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得意的大青蛙。 2、了解青蛙的形状特点 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进展朗读指导,学习生字披、鼓。 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形状特点。 师:假设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四、写字指导 1、观看有、在、什、么,学生说说要留意的地方。 2、范写,学生描描写写。 3、评价。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卡片。 2、朗读小蝌蚪和青蛙样子的句子。 二、连续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1、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师: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 请孩子们自由地小

15、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小组沟通 集体汇报,师相机贴出图片 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2、学习课文25段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忙?(鲤鱼和乌龟)师贴图 学习第2段 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观察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为什么要迎上去?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忱、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辞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连续查找自己的

16、妈妈。 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观察了一只赶忙叫 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迫) 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迫?(赶忙、追上去) 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看图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迫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由于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布满了信念,连续找妈妈,他们信任这一次肯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学习第4段 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观察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认真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

17、,可别再认错了。 他们认真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肯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非常确定地叫道 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请生上台表演这三种状况。 师小结:可见,用词精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精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觉,不断去探究,坚持究竟,终会有胜利的一天。 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特别快乐,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呼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终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灵敏),做动作读一读。 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18、。 师: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爱护神,让我们带着欣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3、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呢?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演一演这个故事 六、指导写变、条。 查找、一只青蛙一年可以吃掉多少害虫? 青蛙为什么成为捉害虫的能手?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长出两条后腿尾巴变短青蛙 迎鲤鱼图追乌龟图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对话。 2、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青蛙的特征。 环境创设: 自制小蝌蚪找妈妈多媒体课件,小青蛙音乐 观看与指导: 一、宝宝在哪里

19、 1、春天到了,妈妈们带着宝宝在水里快乐地玩耍,看,它们是谁呢?(显示画面,引导幼儿看看、听听、说说有谁。) 2、你能分出哪些是妈妈哪些是宝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个子的大小来区分)谁情愿来帮忙妈妈们找到自己的宝宝?(引导幼儿依据体型特征,一一对应) 3、小蝌蚪是谁的宝宝吗?它妈妈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4小蝌蚪的妈妈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帮小蝌蚪去找一找它的妈妈。 二、理解故事内容 1、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水里生了很多宝宝,宝宝们还会变呢。看,变成了什么?(很多小蝌蚪) 于是小蝌蚪一边游一边找妈妈。 看,那是谁?(鸭妈妈和小鸭)我们一起问问鸭妈妈。 教师问:鸭妈妈,鸭妈妈你观察过我们的妈妈

20、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鸭妈妈:你们的”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 刚刚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的什么样? 幼儿:感谢鸭妈妈!鸭妈妈再见! 又有谁来了?(鱼妈妈和小鱼) 幼儿跟说对话:鱼妈妈,鱼妈妈你观察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鱼妈妈:你们的妈妈长着四条腿。 鱼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着几条腿? 幼儿:感谢鱼妈妈!鱼妈妈再见! 咦,那是谁的妈妈? 请个别幼儿来问:乌龟妈妈,乌龟妈妈你观察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乌龟妈妈:你们的妈妈是白肚皮。 我们的妈妈有白白的什么?(肚皮) 幼儿:感谢乌龟妈妈!乌龟妈妈再见! 我看到白白的肚皮了,那是我们的妈妈吗? 幼儿齐问:鹅妈妈

21、,鹅妈妈你观察过我们的妈妈吗?它长的是什么样子? 大白鹅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 哦,原来我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呀。 幼儿:感谢鹅妈妈,鹅妈妈再见!) 刚刚几位妈妈告知我们了,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啊?(头上有两只大眼睛,一张宽宽的大嘴巴,还有四条腿,露着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 我想出个好方法:我们把小蝌蚪的妈妈画出来,这样小蝌蚪就很快能找到妈妈了。该怎么画小蝌蚪的妈妈呢?(引导幼儿小结青蛙的特征) 教师操作多媒体画出青蛙 三、唱唱、跳跳,学做小青蛙 1、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游走了,它们去干吗了?青蛙妈妈最大的本事是什么? 2、律动:小青蛙 小蝌蚪教案 篇六 一、变态发育 蝌蚪是两栖类个体

22、发育的一个初级阶段,早期的小蝌蚪,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似鱼,具有侧线器官。由于口内尚未消失孔道,不能摄取食物;以后眼与鼻孔相继消失;头下有吸盘,可用来吸附在水草上。头两侧具有外鳃,有呼吸功能。尾大而扁,内有分节尾肌,肌节的上下方有薄膜状的上下尾鳍,能帮忙蝌蚪在水中游泳。口消失后,以唇部的角质齿刮吃藻类,开头在水中独立生活。当吸盘消逝时,外鳃也萎缩;随着咽部皮肤褶与体壁的愈合而形成鳃盖,并在体表的左侧,或在腹面中部或前方保存1个出水孔,由鳃腔内的内鳃进展呼吸,随着肺的发生也能在水面上呼吸游离的氧。 发育到肯定时期,有的先长出后肢,末端分化出5趾,再从鳃盖部位长出前肢,如蛙。 有的先长出前肢,再

23、长出后肢,如蝾螈。随着尾部渐渐萎缩,口部也有显著的转变,渐渐发育成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幼小成体。有尾目中的鳗螈等终生有鳃,营水生活。蝌蚪经变态而发育为成体的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二、生长初期 生长初期(110天):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养分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头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参加一些水中自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殊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缺乏,pH值高于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

24、质治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爽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准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开阳光直接照耀,小蝌蚪经过10 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三、生长前期 生长前期(1020天):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头查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旧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需补充饵料,以满意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养分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

25、。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细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治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开太阳光直射。 四、生长中期 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加,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治理比拟简洁,开头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

26、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常应混合饲喂。治理上要留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去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假如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五、生长后期 生长后期(5078天):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头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头被汲取,此时石蛙蝌蚪就停顿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

27、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治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爽(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便利,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理解小青蛙在查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的变化。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育学生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力量。 教学重点: 理解小青蛙在查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究的力量。 教学预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熟悉了一群得意的小蝌蚪,今

28、日,这些小蝌蚪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只有拿到礼物的小朋友才能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呢。点击课件,生读一个,师点一下课件。(逐个点击PPT1-5) 大家都收到礼物了,(点击PPT6)我们就是小蝌蚪的好朋友了。所以,小蝌蚪也情愿把他自己的难过事说给你听了。我们去听听吧。(点击PPT7) (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很艳羡!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我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慧了,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2、朋友有困难,我们要帮忙,你们情愿帮小蝌蚪的忙吗?我们一起帮忙小蝌蚪找到他的妈妈吧!(点击PPT8) 3、你们帮小蝌蚪找到他的妈

29、妈了吗?小蝌蚪的妈妈究竟是谁啊?(青蛙)过渡句:小朋友们,小蝌蚪历尽艰辛最终找到了妈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得到了谁的帮忙?(鲤鱼阿姨和乌龟) 二、品读感悟课文 (一)学习其次段。 小蝌蚪是怎么向鲤鱼阿姨打听妈妈的?小蝌蚪游啊游,看到了鲤鱼阿姨。(点击PPT9) 1、小蝌蚪观察鲤鱼阿姨,会想些什么呢?(点击PPT10) 2、小蝌蚪又是怎么问的呢?(点击PPT10)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谁来当一回小蝌蚪,来问一问鲤鱼阿姨吧!生读 3、此时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理解“迎”字(点击PPT11)拿生字卡片拼读注音后鼻音,说部首,组词读迎。 读一读,读出小蝌蚪有礼貌、急迫的心情。

30、 4、鲤鱼妈妈会怎么答复呢?(点击PPT12)鲤鱼妈妈()地说。有感情地朗读鲤鱼妈妈的话。 5、分角色朗读其次段。教师当鲤鱼妈妈,谁情愿来做小蝌蚪,向我打听妈妈的消息。师生合作读,同桌读,男女读。(点击PPT12)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可快乐了。知道了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的,这时候的小蝌蚪发觉自己和原来不一样了,你们发觉了吗?生说。(点击PPT13)小蝌蚪告辞了鲤鱼阿姨,他们连续游哇游 (二)学习课文第三段。 1、这时他们看到了一只乌龟,他们是怎么做的? 2、请小组自学第三自然段,要求:A、用直线划出小蝌蚪的话。B、用波浪线划出乌龟的话。C、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 3、沟通。 (1)

31、小蝌蚪看到了一只乌龟,他们是怎么做的?(点击PPT15)识字教学“追”,留意翘舌音,部首,组词,开火车读。 (2)读小蝌蚪的话。小蝌蚪,你为什么要这样叫啊?(点击PPT16) (3)读出乌龟的话。(点击PPT17) (4)小蝌蚪从乌龟的话中又知道了妈妈有哪些特征?(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5)他们为什么会把乌龟当作妈妈?(由于鲤鱼阿姨说过他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所以小蝌蚪才会把乌龟误认为是他们的妈妈。) (6)练习对话,请小组上台演一演。(旁白、小蝌蚪、乌龟) (7)这时候的小蝌蚪样子又有了什么变化呢?(点击PPT18) (8)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难受又快乐,难受的是乌龟不是他们的妈妈,

32、快乐的是从乌龟的口中又知道了妈妈的一些特征。于是,小蝌蚪告辞了乌龟,他们连续游哇游,游到荷花旁边时,他们看到了什么?(点击PPT19)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青蛙身上有他们妈妈的特征吗? 1、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2、当看到荷叶上的青蛙时,小蝌蚪是怎么样做的? 3、对,这次小蝌蚪最终找对妈妈了,你听,青蛙妈妈说:“好孩子_。”(点击PPT19) 4、青蛙妈妈为什么说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了? 我们来做做练习: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_已经_。 (点击课件) 三、总结 1、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呢?你能说一说吗?(逐个点击PPT22)你能填一填吗?(点

33、击PPT23)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小蝌蚪的尾巴(),变成了()。(点击PPT23) 2、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跟着妈妈每天去捉害虫。它们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庄稼的爱护神!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当怎么做呢?(爱护青蛙,不去捉青蛙) 四、写字指导 1、组词读:“什”“么”“变”。(点击PPT24) 2、说写什么两个字,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3、师范写,生写,点评,再写一个。 4、同样的方法指导写“变”字。(点击PPT25) 五、课外拓展 (点击PPT26)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了解一种小动物从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2、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或向家长了解有关青蛙的其他学问。 教学反思: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本课的开头,教师利用小蝌蚪送礼物的方法,复习稳固第一课时学习过的生字,新奇,好玩,学生喜爱。 二、读出感情。课文有很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鲤鱼当成了妈妈时,鲤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