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可研18.04亿05建设方案_第1页
公路可研18.04亿05建设方案_第2页
公路可研18.04亿05建设方案_第3页
公路可研18.04亿05建设方案_第4页
公路可研18.04亿05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 建设方案5.1 建设条件5.1.1 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5.1.1.1 地理位置拟建项目所处区域是唐山市滦南县,滦南县总面积 1270km,位于唐山市东南隅。北部与滦县、西部与丰南、唐山市郊区接壤,渤海并与县毗连,东与乐亭为邻。本项目总体纵贯滦南县南北,起点位于滦南县东北部,途经镇、倴城镇、胡各庄镇、坨里镇、柳赞镇。5.1.1.2 地形地貌滦南县地处燕山山脉南麓,滦河下游,渤海湾北岸,华北平原东部边缘。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地貌类型简单,全部属于平原地貌。陆地地貌可分为洪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缓岗、自然堤和海积平原。拟建项目均处在地貌单元为第四系河流冲击平原地貌。地层土体主要为沙

2、土。5.1.1.3 地质构造与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滦南县境内,地质构造较破碎,有多条断裂带通过。主要的断裂带有滦县一乐亭断裂,呈北西向;昌黎一宁河断裂,呈东西向;迁安侪城断裂,呈北东向。其中以滦县一乐亭断裂带次数较多。依据国家质量技术发布的中国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根据中国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所在区域动峰值加速度 0.15g,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 0.35s。路线所经地区按 50 年概率 10%的设防标准。图 5-1项目区域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 5-2项目区域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5.1.1.4水文及水文地质滦南县水资源条件较好,年平均降水总量 8.0

3、8 亿 m,县自产径流量 1.27 亿 m,但拦蓄能力差,目前仅能利用 750 万 m。水年平均补给量 1.21 亿 m,可供开采利用。本县境内有滦河、小青龙河、双龙河、北河、溯河、岳家河、牤等主要河流和柏各庄输水干渠、滦乐干渠、第一泄洪道等主要,河道总长 202.4km。地表径流量总汇水面积 1270km,多年平均径流深 100.2mm,产生径流量 1.27 亿 m。5.1.1.5 气候条件唐山虽临渤海,但属于暖温带,又受典型的温带季风影响,因此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中 7 月份最热,年平均气温为 11.3C,无霜期 180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620750mm。

4、本项目所处区域濒临渤海,属暖温带滨海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回暖快;夏季不太热,雨量充足;秋季降温急,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由于季风影响较大,冬干夏湿,无霜期平均 177 天/年,全年日照数平均为 2579.1h,降水多集中在 6-9 月,容易成涝,且风灾冰雹天气较多。气温:全县年平均气温约为 11.3左右。冬季一般为四个月,以一月份气温为最低,均气温约为-5-8,最低气温可达-20-25;夏季以七月份气温最高,均气温为 2526,最高 3840。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初为冰冻期,标准冰冻深度 80cm,无霜期约为 180d。降水:本地区年平均降水

5、量在 633.1769.7mm 之间,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冬春秋干旱少雨,夏季雨量充沛,集中在 69 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580%。春夏两季蒸发作用强烈,年平均蒸发量为 550600mm。风向、风速:本区冬季受内高压气流影响,盛行偏北风,经常出现 78 级大风,最大可达 9 级,夏季多偏南风。春秋两季是冬夏季风的过渡期,风向变化比较大,偏北风和偏南风交替出现。年平均风速均在 2.04.0m/s 左右。5.1.2 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5.1.2.1 地方和人民群众的态度沿线各级地方对本项目的建设非常重视和极大的热情与希望,当地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本项目,特别是项目实地踏察及收集有关资料期间,

6、沿线各级和有关部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沿线人民群众对修建该公路表示热烈欢迎,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对沿线涉及的征地拆迁的居民,在支持公路建设的同时,希望按国家有关征地拆迁的补偿规定,足额进行补偿。5.1.2.2 沿线主要城镇规划、居民点分布对公路的影响路线布设应有利于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交通顺畅、快捷,满足沿线各城镇快速交通的使用要求;路线与沿线主要乡镇的关系,以服从城市规划、乡镇规划为前提,避免相互干扰。路线与沿线一般村屯间的关系,优先考虑避让密集居民点的路线方案,以减少拆迁和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干扰。方案的主要控制点有:、木梳庄、王各庄、高、温庄、染各庄、方泡、小屯南,、钟

7、泡,、双柳树、果园、后曲荒店、前曲荒店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坨里镇、九农场、柳赞镇,路线主要沿现有旧路布设,沿线穿过较多村屯,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方案大部分路段沿原有县道改建,项目与周边学校、医院等敏感点距离与旧路基本相同,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影响不大。5.1.2.3 征地拆迁路线方案选择时严格遵循“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改建路段尽可能利用旧路,减少土地占用。尽可能避开密集的居民点,减少拆迁建筑物。路线经过地区的和人民群众对本项目的建设极大的热情,积极性比较高,征地拆迁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在实施过程,应先做好拆迁安居计划和切实有关政

8、策,并应加强临时用地的复耕管理,减少水土流失。公路工程的建设应最大限度避让自然保护区、少占耕地和林地,尽量利用山体的坡脚和荒地,加强临时用地的复耕管理。5.1.2.4和自然资源的影响项目沿线并未发现,且无上规模旅游景点。本项目主要为旧路改建,对沿线文物和旅游景点影响不大。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原有道路等级,有利于旅游的发展。5.1.2.5 与林业、通讯、水利、电力、防洪的关系路线不可避免地要占用林地、拆迁电力线、通讯线,在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占用林地,减少高压线拆迁。合理布置涵洞的位置,确定涵洞的孔径,确保涵洞满足农田灌溉,恢复水利灌溉系统。公路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避免对水源水质的污染。路线应避

9、免有效防洪面积。桥涵应满足泄洪、防洪要求。5.1.3 筑路材料及条件筑路材料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梁及其它构造物用材料。5.1.3.1 石料滦南地区石料主要依靠迁安、丰润供给,燕山余脉与平原交接地带,岩矿储量极为丰富,多为石灰岩、花岗岩、片麻岩,质地优良,是理想的筑路材料。可开采加工为料石、块石、片石、碎石,运距约 65km。5.1.3.2 砂料砂石材料主要依靠迁安供给,迁安境内河砂储量大,砂质好。主要以河道产砂为主,砂量丰富,所产的中粗砂及沿线细砂均可满足工程要求。条件便利,运距约 50km。5.1.3.3 石灰本项目所用石灰可由滦县购入,且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条件便利,运距约 50km。5.

10、1.3.4 水泥本项目所用水泥可由唐山启新、冀东水泥厂购入,且质量满足工程要求,条件便利,运距约 44km。5.1.3.5 沥青沥青主要从唐山市等地。5.1.3.6 原木、锯材工程所用木材以杉木、松木为主,可在当地木材市场,木材市场木材储备丰富、质量优良,符合工程使用要求。5.1.3.7 钢材唐钢材工业发达,供应比较丰富。总体来说,路线所在条件便利,筑路材料比较丰富,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材料产地均有县乡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相连,并采用汽车和拖拉机,运距较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5.1.4 拟建项目与相关路网的衔接5.1.4.1 与公路网的衔接滦南县交通四通八达。唐港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坨港铁路纵贯南

11、北,沿海公路、平公路与 102、105 国道相连。农村公路是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通,百业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才能为顺利实现下一步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项目的建设将会加强沿线乡镇之间以及与外界的经济和交通联系,加快路线涉及地区村庄的经济发展步伐。结合影响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规律,本项目在发挥地方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考虑影响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参考其他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交通发展普通规律,拟建项目将加快滦南县城乡推进步伐,促进影响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5.1.4.2 与水路的

12、衔接滦南县境内虽然河流较多,但无通航河流,无成体系水路交通。航空主要依靠首都机场。5.1.4.3 与铁路的衔接滦南境内的铁路主要是坨港铁路和迁曹铁路。坨港铁路,北起河北省滦县,南抵河北省乐亭县京唐港。全长75km。共有车站5个。建于1988-1990年。为河北省投资兴建的单线铁路。迁曹铁路自坨港地方铁路滦南站接轨,向南经滦南、第一农场,至曹甸港站止。迁曹铁路由大秦铁路迁安北站接轨,跨大秦、京山、京秦铁路与滦港铁路(滦县至京唐港)的菱角山站相接,从滦港铁路滦南站引出至曹甸港区,途经迁安、滦县、三县和曹甸工业区,正线全长245.633km。迁曹铁路的建设对充分发挥大秦线能力,缓解目前“煤、电、油、

13、运”紧张局面,保障港口畅通,服务港口腹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迁曹铁路对本地影响较大,铁路线路的运营减少了地区公路交通压力。5.2 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本项目起终点明确,项目起点确定为镇与平公路交叉口,终点至滦南南端柳赞镇处,与通向曹甸滨海新城规划路线相接,可直达曹甸港。方案起点方案终点5.3 备选方案拟定5.3.1 主要控制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力求与公路沿线产业布局的现状及规划相协调;与沿线乡镇规划结合,方便出入,有利于吸引交通,提高拟建公路的运营效益;尽量少占良田果园和其他经济林地,避免大量拆迁,减少对群众利益的侵扰;尽量避绕矿产采空区和开采区及不良地质地段,保障拟建公路的安全和减少

14、投资;尽可能不进入规划矿产区,避免占压煤矿、煤田等各种矿产资源;使路线尽可能舒顺、直捷,以缩短里程,减少投资,提高运营效率;考虑施工条件以及施工过程对现有公路的干扰和影响;考虑拟建公路将来运营的经济性和的难易性,着眼于未来长远利益;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注意保护,绕避军事设施;依据地形地势,注意公路美学,与景观协调;尊重地方意见,路线布设及结构物设置与城镇规划发展相协调,促进沿线经济发展。5.3.1.1 主要控制点、木梳庄、王各庄、高、温庄、染各庄、方泡、小屯南,、钟泡,、双柳树、果园、后曲荒店、前曲荒店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坨里镇、九农场、柳赞镇。5.3.1.2 城镇现状和发展规划与

15、本公路的关系本项目大部分路段利用现有路改建,路线与两侧房屋均有一定距离,公路对其影响不大。5.3.1.3 地形、地质条件制约项目所在地区属平原微丘区,地形平坦,大多是甘蔗地、旱地,地形对路线方案影响较小;主要利用原有县道改造,路线平、纵面主要受旧路影响,工程量相对较小。本工程沿线地质条件较好,对路基的边坡稳定较好。5.3.1.4 路线技术指标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 80km/h 与地形复杂程度相适应,可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较好利用原有旧路。5.3.1.5条件唐山公路网建设快,项目多,。因此,在路线方案上既要考虑公路的使用功能,也要考虑节省投资。桥型方案都要选择技术可行同时经济合

16、理的方案。投资成为路线方案比较的重要考虑之一。5.3.1.6 环境保护线位涉及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动植物资源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选线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环保选线”。本项目沿线区域居民点、农田耕地、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分布较密集,造成的环保问题在所难免。主要是考虑工程和管理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路线方案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把环保问题作为确定路线线位的重要之一。,合理选线是减少公路建设对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好的线位应具有最少的环境敏感点,路线尽可能远离较大的环境敏感区,未能避绕时进行必要的防尘防噪设计。纵

17、面线形也要合理利用地形条件,减少深挖,降低环境破坏程度。5.3.2 各备选方案概况5.3.2.1 路线及主要控制点本项目主要考虑起终点位置、县城发展规划、项目的功能定位、地形地物等控制因素布设线位。因此,本项目路线总体方案已明确,但局部路段存在方案的选择性。路线总体:起点自镇与平公路交叉口,在倴城镇接新外环路,向南行至柳赞镇处。主要控制点为:、木梳庄、王各庄、高、温庄、染各庄、方泡、小屯南,、钟泡,、双柳树、果园、后曲荒店、前曲荒店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坨里镇、九农场、柳赞镇。5.3.2.2 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模本项目方案全长约 52. 9km,采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 80km/h,路

18、基宽度设置为 26m。桥涵设的计汽车荷载均为公路-级。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为2832.9km3,沥青混凝土路面 1143.3km2;桥梁总长 663 延 m,分离式立交 3 处,涵洞 158道。占用土地 3100 亩。设1 处,养护工区 1 处,养护管理工作由当地县交通局管理负责。各项技术指标见表 5-1。表 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指标名称技术标准值实际采用值数量5.4 方案比选本项目主要考虑起终点位置、县城发展规划、项目的功能定位、地形地物等控制因素布设线位。因此,本项目路线总体方案已明确,但局部路段存在方案的选择性。一.基本指标地形类别平原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占用土地(不含临

19、时占地)亩3100估算总额亿元14.45平均每 km 造价万元/km2732二.路线路线长度km52.9平曲线最小半径m/个400/1(一般值)250/1最大纵坡/个4.0/13.5/1最小坡长m200200最大坡长m900(纵坡 4%)300(纵坡 3.5%)竖曲线最小半径(1)凸形m/个4500/1(一般值)3500/1(2)凹形m/个3000/1(一般值)2500/1竖曲线最小长度m70240停车视距m110110三.路基路面,排水防护路基宽度m2626路面等级高级高级路基土石方数量1000(m3)2832.9平均每 km 土石方1000(m3)/km44.63排水防护1000(m3)1

20、76.6路面1000(m2)1143.3四.桥梁、隧道、涵洞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 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大桥延 m/座332/2中桥延 m/座295/5小桥延 m/座36/2涵洞道158五.路线交叉分离式交叉延 m/座414/3平交处28六.沿线设施处1养护工区处1安全设施km52.9电力、通讯设施km52.9路线总体:起点自镇与平公路交叉口,在倴城镇接新外环路,向南行至柳赞镇处。在路线总体的基础上,提出了局部比较方案如图 5-3。图 5-3 方案比选图线该线路自镇与平交叉口向途经镇的、木梳、王各庄北、高、温庄街里、染各庄、方泡,奔城镇的、小屯南,、钟泡,经县城新北外环路,沿西外环跨唐港高速

21、,输水干渠,途经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在胡各庄镇南向南下穿迁曹铁路,前行经坨里镇、上跨沿海高速,在九农场与沿海公路平交,终点位于柳赞镇处,全长共 52.9km。比较线该线路自镇与平交叉口向途经镇的、木梳、王各庄北、高、温庄街里、染各庄、方泡,奔城镇的,沿原长大线穿过滦南县县城区,直到后曲荒店与原线相接处继续南行,上跨唐港高速,输水干渠,途经曲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在胡各庄镇南向南下穿迁曹铁路,前行经坨里镇,上跨沿海高速,在九农场与沿海公路平交,终点位于柳赞镇处,全长48.050km。5.4.1 路线方案比选经过以上的比选,综合考虑道路线形、建设规模、施工难度以及对路网的功能完善程度,线形顺畅

22、,兼顾了城区规划,更好地完善了路网功能,本阶段以线作为选定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见表 5-2。 路线方案优缺点线方案优点:1、线形平直顺畅,路线指标较高,行车安全、舒适;2、绕过县城中心,沿线拆迁量小;3、投资较少,较比较线节省投资4、沿县城西环下行,避过南环,使县城过境交通与县城内交通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最大限度地完善了路网,充分发挥线路运营效益。缺点:1、修建里程长,较比较线长 4.849km。表 5-2主要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项目数量线比较线1路线长度km52.948.0502路基土方km32832.92073.03路面km21143.31043.94桥涵大桥m/座332/2126/1中

23、桥m/座295/5195/3小桥m/座36/296/4涵洞道1581465分离式立交m/座414/3414/36征地亩310028607拆迁补偿万元14744.817389.89估算总金额万元14451413586310平均每 km 造价万元27322863.4意见 比较线方案优点:1、修建里程短,较线方案短 4.849Km。2、充分利用旧路,减少占地。缺点:1、利用城镇旧路线形,线形指标差,弯道较多,影响行车速度与行车安全。2、从城中穿过,拆迁难度大。综合分析,最终选定本次线为方案。5.5方案概况5.5.1 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路线总体:起点自镇与平公路交叉口,在倴城镇接新外环路,向南行至柳赞

24、镇处。路线自镇的出发,经木梳、王各、高、温庄街里、染各庄、方泡,奔城镇的、小屯南,、钟泡,接新北环路,绕过方案的主要控制点有:、木梳庄、王各庄、高、温庄、染各庄、方泡、小屯南,、钟泡,、双柳树、果园、后曲荒店、前曲荒店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坨里镇、九农场、柳赞镇。5.5.2 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方案全长约 52. 9km,采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 80km/h,路基宽度设置为 26m。桥涵设的计汽车荷载均为公路-级。路基土石方总数量为2832.9km3,沥青混凝土路面 1143.3km2;桥梁总长 663 延 m,分离式立交 3 处,涵洞 158道。占用土地 3100 亩

25、。设管理负责。1 处,养护工区 1 处,养护管理工作由当地县交通局表 5-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指标名称技术标准值实际采用值数量一.基本指标西侧南行转入西环,西环经、双柳树西、果园,跨过输水灌渠,沿庄店、魏各庄、胡各庄镇前行,在胡各庄镇下穿迁曹铁路,前行经坨里镇,于沿海高速处上跨,在九农场与沿海公路平交,止于柳赞镇处。5.5.3.1 路基横断面拟建公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采用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度 26m。路基宽度为 26m的路段相应路基横断面结构形式为:行车道宽 2(23.75)m,硬路肩 22.75m,土路肩 20.75m,分隔带为 2.5m,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为 2%,土路肩为 3

26、%。5.5.3 路基工程地形类别平原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80占用土地(不含临时占地)亩3100估算总额亿元14.45平均每 km 造价万元/km2732二.路线路线长度km52.9平曲线最小半径m/个400/1(一般值)250/1最大纵坡/个4.0/13.5/1最小坡长m200200最大坡长m900(纵坡 4%)300(纵坡 3.5%)竖曲线最小半径(1)凸形m/个4500/1(一般值)3500/1(2)凹形m/个3000/1(一般值)2500/1竖曲线最小长度m70240停车视距m110110三.路基路面,排水防护路基宽度m2626路面等级高级高级路基土石方数量1000(m3)2

27、832.9平均每 km 土石方1000(m3)/km44.63排水防护1000(m3)176.6路面1000(m2)1143.3四.桥梁、隧道、涵洞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 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大桥延 m/座332/2中桥延 m/座295/5小桥延 m/座36/2涵洞道158五.路线交叉分离式交叉延 m/座414/3平交处28六.沿线设施处1养护工区处1安全设施km52.9电力、通讯设施km52.9图 5-4路基标准横断面5.5.3.2 路基设计路基设计以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为依据。 路基高度设计路基高度设计应使路肩边缘高

28、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高度,同时考虑水、毛细水和冰冻作用,不使其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段以路基边缘标高高出五十年一遇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高和 0.5m 安全高度进行控制。受水和地表水影响路段,路槽底面应高出水位和地表积水位 2m,使路面处于干燥状态。一般行车道横坡为 2%,土路肩为 3%。 路基边坡设计填方边坡:当路基边缘至坡脚高度小于 8m 时,不设,边坡采用 1:1.5;820m为 1:1.75,当路基边缘至填方边坡坡脚高度小于 12m 时不设,高度大于 12m 而小于 20m 时,从路基边缘往下 8m 处设置一宽度为 2m 的。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 1:5的斜坡上

29、,填土前把原地面挖成向内倾斜 4、宽度大于 2.0m 的台阶。挖方边坡:根据边坡高度、土石类别、湿度、密度等确定。按实际情况一般采用 1:0.751.0,岩石边坡采用 1:0.10.5。在挖方边坡边沟外侧设 1.0m 宽的碎落台,当挖方边坡距碎落台高度小于 12m 时,不设。高度大于 12m 时,在距碎落台 10m高度处设一道 2m 宽的,大于 20m 时再增设一级。 特殊路基设计本项目沿线的特殊土主要有软土、淤泥。可参照目前沿海地区公路建设中类似工程的软基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对农田等软基段采用排水板和换填砂砾等措施,对淤泥软基采用目前国内沿海地区公路建设中较为先进的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等处理

30、技术,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减少路基工后沉降,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 路基压实标准路基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床及路基填料要求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有关规定。填方路基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压实应符合表 5-4 要求。5.5.3.3 路基排水及防护 路基排水本项目所在地属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对危害路基稳定的地面水和水,均应采用适当的排水设施。排水系统的各种排水设施及进出水口处理,应注意与灌溉渠的衔接顺畅。全路段根据填挖情况,结合地形设置各种排水沟,并自成系统,将路基边坡、路面及坡顶、坡脚流向路基的水排至路线附近的天然沟渠或低洼地带,避免冲刷路基、污染农田。填方过水田路段设

31、路田分界墙,其余在坡脚可能积水处设坡脚沟,挖方地段在路基边缘设边沟,当坡顶汇水面积较大且有可能影响挖方边坡稳定处设截水沟,在填挖交界较陡的地方设急流槽,将边沟或截水沟的水引向排水沟或流出路基范围以外。路面排水一般是通过路拱坡度来完成,挖方路段的路面水直接排入路基边沟;填方路段路面水横向漫流至路基边坡,通过边坡防护将水引至路基排水沟。 路基防护本所水文、地形、地质条件,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填方边坡一般采用铺草皮或浆砌片石骨架内铺草皮防护,过水塘路段用浆砌片石护面。必要时设浆砌片石挡土墙收缩边坡,提高路基稳定性。挖方边坡防护形表 5-4 路基压实度、路基填料

32、最小强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方路基上路床00.30968下路床0.300.80965上路堤0.801.50944下路堤1.50933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9680.300.80965式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及边坡高度确定,主要采用铺草皮防护、浆砌片石骨架防护、浆砌片石护面墙、浆砌片石挡土墙等防护形式。5.5.4 路面工程设计中充分调研当地的交通、气候、土质、筑路材料等情况,慎重选择路面类型、路面结构组合,达到保证路面服务质量好、耐久性好、投资省的设计效果。5.5.4.1 设计原则满通量和公路使用功能要求;适应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符

33、合当地筑路材料供应状况;密切结合广西已经建成项目的实践经验;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5.5.4.2 技术标准路面设计采用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20 年。5.5.4.3 水泥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较根据公路等级,交通量结果及投资情况,并结合沿线气候、土质、筑路材料等情况,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比较如下:一般情况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体性能好,强度高,抗水损害能力强,使用长,一般为 30 年,运营期维修和养

34、护费用低,有其一定的优势。然而因它是刚性路面,对路基形变的适应能力远不如沥青混凝土,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也很敏感,极易产生裂缝和断裂,破坏后修复较为。从外在作用荷载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重荷作用下,容易发生板块断角等破坏现象,破坏后修复。相比之下,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行车舒适,振动小,噪声低,施工方便,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强,易于维修,在构造物处易于处理,技术条件明显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另外,拟建线路将利用部分旧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权衡利弊得失,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根据河北省路面建设发展情况,同时根据交通部要求和省厅研究成果,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二层式 10cm。表面层作为道路直接与

35、车辆接触的界面,提高其使用性能尤为重要。其使用性能主要是指: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耐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表面服务性能,行车舒适性能等。为改善以上性能,本工程表面层采用 6cm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 6 cm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基层是主要承重层,根据该路交通量及气候特点,以及交通部要求和省厅研究成果,设置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结构,使其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抗冻缩及水稳定性。底基层根据沿线土质及材料供应情况,采用级配碎石以加强基层的稳定性。综上分析,由于本项目为一级公路,从行车和运营期的养护以及与拟利用旧路的协调考虑,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图 5-5路面结构图5.

36、5.4.4基层的选择为保证路面使用性能,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封层采用沥青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施工技术比较成熟,质量易于控制。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的优点,适合于作为高标准公路的基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5.4.5 底基层选择根据筑路材料分布情况和建设要求,选用级配碎石底基层。5.5.4.6 路面结构组合及结构厚度经综合分析比较,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结构组成为:5.5.5 桥涵工程5.5.5.1 设计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中国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04);水法、防洪法及河流管理的其它有关规定。5.5.5.2 技术标准 汽车荷载:公路级; 设计洪水频率:一般大、中、小桥和涵洞 1/100。5.5.5.3设计原则桥位选择以路线、桥梁综合考虑为原则,既要考虑到路线的顺捷和线形指标,又要考虑水文、地质、地形、河道规划要求,特别是对路线、线形指标有较大影响的大桥,在以路线总体为控制的前提下,对主要河流的不同桥位方案进行了反复比选论证,得出最佳的桥位及最优的路线方案组合。研究中还充分重视以下:1)桥位选择与河道整治、水利规划、防洪、泄洪密切配合。2)桥位的比

38、选综合考虑路网、水网、城市建设和规划等多种,并注重与环境的协调。3)桥位尽量选在河道顺直、稳定、滩地较高、较窄,而且河槽能通过大部分设计流量的河道上,以免因桥梁的建设而导致水流紊乱,河道变迁。4)桥梁轴线尽可能与中、高洪水位时的水流方向正交,以便缩短桥长。表 5-5路面结构表结构层位材料及厚度面层4cm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cm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基层18cm 水泥稳定碎石18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 级配碎石总厚度66cm5)较大桥梁应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方面考虑,避免桥位处在活动性断层和不良地质构造地段上。6)保证桥头引道有良好的线形条件。桥涵型式选择:按照安全、适用、经济、美

39、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根据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合理选择桥型和布孔。1)大桥上部结构宜选用跨径较大、建筑高度较低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降低路基填土高度,缩短桥长,本项目主要以 20m 跨径连续箱梁为主。下部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2)中小桥中小桥桥位在服从路线的前提下,考虑处河道、沟渠的排洪,引水的要求。中桥上部结构采用 20m 的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以方便标准化、系列化施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小桥桥长较短,为施工简便,多选用 10m 标准跨径的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或现浇实心板,孔数一般少于 3 孔,由于沿线地基承载力较为软弱,桥台采用薄壁台,桩基

40、础。多孔小桥采用桥面连续,以改善行车舒适性。3)涵洞涵洞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或者盖板涵,圆管涵管径 11.5m,盖板涵跨径选用 24m。5.5.5.4 桥涵布设情况表 5-6大、中、小桥一览表序号桩号名称孔数-孔径(m)上部结构桥梁总长(m)1K2+472高小桥2-10预制空心板252K8+465中桥4-20预应力小箱梁853K14+020北河大桥10-20预应力小箱梁2064K15+050北河中桥3-20预应力小箱梁655K20+260干渠中桥3-20预应力小箱梁656K24+800牤中桥3-10预制空心板355.5.6 交叉工程本项目按照一级公路,方案一共设置分离式立交 3 处。5.5.6

41、.1 分离式立交本项目与唐港高速、沿海高速相交,考虑拟建路段已有连接线可以与上述高速互通,且两处互通投资规模巨大,协调,故本项目在与高速公路相交处不再考虑设置互通式立交,采用分离式立交上跨。另外,本项目与迁曹铁路相交,设置顶进箱涵下穿铁路。分离式立交设计,根据被交叉公路的等级及远景规划进行合理布局,设计时充分征求地方意见,合理设置,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的交通方便。在桥型选择上,主要考虑以下:1)桥梁必须满足桥下要求和规划要求,合理选用跨径组合,满足行车通视条件的同时,并注意桥型美观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2)选择建筑高度低、行车舒适的连续结构,以降低路基填土高度。3)桥下:主跨铁路8.5m,主线上跨

42、高速、一级路和二级路5m,三、四级路4.5m。4)在对被交路详细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地方和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结合平纵综合确定分离式立交的设置方案。立交设置按照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执行。方案分离式立交的设置情况详见下表 5-7。表 5-7方案分离式立交设置一览表序号桩号交叉方式结构形式被交叉道路名称被交叉道路等级备注1K9+685主线下穿钢筋混凝土顶进箱涵迁曹铁路国家铁路分离式立交2K24+435主线上跨预应力混凝土 T 梁唐港高速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3K40+570主线上跨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沿海高速高速公路分离式立交序号桩号名称孔数-孔径(m)上部结构桥梁总长(m)7

43、K26+100曲店大桥6-20预应力小箱梁1268K38+010坨里中桥4-10钢筋混凝土空心板459K47+715九场水闸小桥1-6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15.5.6.2 平交平面交叉布设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通过设置标志、标线实现对所有进入交叉口的交通流(车流、自行车流、行人)进行有序有效的控制。2)考虑在进入交叉口前尽量将转弯的交通流从直行的交通流中分离开,所以本工主线上设置右转弯车道,在预计左转弯交通量大处设置左转弯车道。3)在被交道等级较高且具有条件的交叉口均设置三角导流岛,导流采用实体岛,由高出地面 15cm 的缘石合围而成,在人行道处设置便于自行车和盲人上下的斜坡。4)在交叉口处充分考虑车辆的通行效率和自行车、行人的安全过街,体现以人为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