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9_第1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9_第2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9_第3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9_第4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5题)1.病例摘要:王某,男,35岁,已婚,职员。2014年8月6日初诊。患者平素喜食辛辣肥甘厚味,饮酒后次日出现低热不退。现症:低热,午后热甚,心胸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舌苔白腻,脉濡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外感发热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内伤发热。中医证型诊断:痰湿郁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低热不退为主症,辨病为内伤发热。现症见低热,午后热甚,心胸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

2、饮,呕恶,大便稀薄,舌苔白腻,脉濡数,辨证为痰湿郁热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中医病证鉴别: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反复发热史。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而外感发热表现的特点有: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

3、多。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方剂名称: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川连:半夏6G,厚朴6G,枳实6G,陈皮6G,茯苓10G,通草6G,竹叶12G,黄连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2.1.请演示寸口脉诊法。2.提问 诊脉运指方法有哪些?正确答案:1.体位 患者正坐或低枕平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置脉枕。检查者位置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侧向坐,用右手诊被检查者的左脉,用左手诊被检查者右脉。检查方法 检查者先中指定关,然后用示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最后用环指在关后(远心端)定尺。检查者三指指端要平齐,手指略呈

4、弓形倾斜,与被检查者体表呈40左右,以指尖和指腹交界棱起处诊脉2.举、按、寻、循、推。(答出3个名称者得满分)3.【病例摘要】患者,女,35岁。患者近1年连续2次行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历久不去,经用激素治疗方止,5个月前每次月经来无定时,漏下淋漓,量多色紫,1月前来潮,经血一直未止,经量时多时少,血色紫暗,夹有瘀块,少腹及乳房胀痛。查体:T 36.8,P 68次分,R 18次分,BP 100/60mmHg。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腹平,小腹抚之似有硬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涩。辅助检查:WBC 7.810/L、N 0.65、L O35、Hb 96g/L、RBC 4.510/L。【答题要求】(1

5、)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子宫内膜癌等相鉴别。正确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1)反复人工流产史。(2)反复经血淋漓不尽为主要表现。(3)小腹抚之似有硬块。(4)辅助检查:HB 96G/L。二、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子宫内膜癌等相鉴别。后者好发于4560岁妇女,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危因素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绝经后延等,异常子宫出血是其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尚未绝经者则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出血患者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其诊断方法有子宫内膜活检、B超检查、经阴道子宫超声造影检查等,但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是

6、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可靠的方法。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以反复经血、非定时淋漓不尽为主症,故可诊断为崩漏。患者频繁刮宫,胞宫瘀滞,新血不安,故经乱无期;离经之血,时瘀时流,故淋漓不尽;瘀血内阻,故经血紫暗、夹有瘀块;血瘀则气滞,致少腹及乳房胀痛;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2病因病机分析 瘀血内阻,经脉瘀滞。四、入院诊断1西医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中医疾病诊断 崩漏。3中医辨证诊断 血瘀证。五、中医治疗1中医治法 活血化瘀,固冲止血。2所选方剂名称 逐瘀止血汤加减。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生地黄15G、大黄1OG、赤芍1OG、丹皮1OG、归尾12G、枳

7、壳1OG、桃仁1OG、龟甲1OG、田七5G、益母草1O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激素治疗。2手术治疗。4.病例摘要:何某,女,46岁。1991年7月22日初诊。6天前,与同事发生争执,出现右上腹及胁肋部阵阵疼痛,牵及右背及肩胛,入某医院就诊,西医诊断为胆囊炎,用消炎止痛药无效。刻下症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喜怒而增减,胸闷脘痞,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善太息。舌苔薄,脉弦。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痛相鉴别。正确答案:主诉:右上腹及胁肋部疼痛6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以右上腹及

8、胁肋痛为主症,故诊为胁痛。情志抑郁,肝失条达,脉络不和,故胁肋胀痛;气本无形,情志变化最易影响气机,故疼痛每因喜怒而增减,且走窜不定;气机阻滞于胸则胸闷,犯及于胃则脘痞食少、嗳气频作;肝欲条达以疏之,故善太息;苔薄,脉弦是为肝郁之象。辨证为肝郁气滞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胁痛与胃痛的鉴别:胃痛与胁痛均有肝郁气滞的相类病机,但胃痛病位主要在胃,疼痛部位亦以胃脘为主,兼见嗳气频作、嘈杂吞酸等;而胁痛疼痛位于胁肋,兼有口苦、目眩、善太息等。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胁痛 中医证候诊断:肝郁气滞证中医治法:疏肝理气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5.病例摘要:周某,男,46岁,已婚

9、,农民。2015年8月4日初诊。患者1月前过度劳作后出现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现症:逐渐消瘦,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口渴症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消渴(上消)。中医证型诊断:肺热津伤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为主症,辨病为消渴。现症见消渴,辨证为肺热津伤证。肺脏燥热,津液失布。中医病证鉴别:两者都可出现口干多饮症状。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

10、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剂名称:消渴方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天花粉9G,葛根6G,麦冬6G,生地黄6G,藕汁6G,黄连6G,黄芩6G,知母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6.吕某,男,58岁,2003年8月初诊。因上肢麻木、运动障碍逐渐加重3个月,2003年11月18日入骨科住院。患者半个月前开始左上肢前臂麻木,数日后延及左上肢,左手不能持物,不能拿饭碗、系鞋带、系扣子,不能执笔拿针。不久后右手及右上肢麻木,精细动作亦受限。上肢灵活性欠佳逐渐加重。既往无外伤史。现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骨科检查:患者卧床,起立行

11、走较困难。血压17090mmHg,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两侧上肢级,两侧下肢级。两侧C5-7痛觉、触觉减弱,本体感觉消失。两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亢进,两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亢进,未引出病理反射。两侧指鼻试验阳性。两手夹纸试验阳性。两手骨间肌、鱼际肌萎缩,两手皮肤干燥、无汗。CT脊髓造影显示:第12层(相当于C4-5间隙处)脊髓受压变形,局部密度增高。CT值7389H。X线颈椎正侧位片显示:C3-7椎体骨质增生,C5-6椎间隙稍窄,颈韧带钙化。正确答案: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上肢麻木、运动障碍逐渐加重3个月,以左上肢前臂麻木,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等为主要表现,可诊

12、为颈椎病,属气滞血瘀证。人到中年肝血肾精衰少,人体气血不足,外邪乘虚侵袭,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进而导致运动障碍;舌质暗、脉弦等为气滞血瘀之征。西医诊断依据:患者上肢麻木、运动障碍;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等临床症状;骨科检查:患者卧床、起立行走较困难,两侧C5-7痛觉、触觉减弱,本体感觉消失;CT检查第12层(相当于C4-5商隙处)脊髓受压变形,局部密度增高。CT值7389H。X线颈椎正侧位片显示:C3-7椎体骨质增生,C5-6椎间隙稍窄,颈韧带钙化。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颈椎病(气滞血瘀证)。西医诊断:椎体骨质增

13、生。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方药:舒筋汤加减。当归10G 陈皮10G 羌活10G 骨碎补10G 五加皮10G 木瓜10G 伸筋草10G 桑寄生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7.病例摘要:王某,女,55岁,已婚,农民。2015年8月18日初诊。患者2天前受惊后出现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伴胸闷不舒。现症: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奔豚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心悸。中医证型诊断:痰火扰心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心中悸动不安,心

14、搏异常,伴胸闷不舒为主症,辨病为心悸。现症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辨证为痰火扰心证。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中医病证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治法: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方剂名称: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黄连6G,山栀6G,竹茹12G,半夏6G,胆南星6G,全瓜蒌6G,陈皮9G,生姜6G,枳实6G,远志6G,菖蒲6G,酸枣仁6G,生龙骨(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三剂,水

15、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8.病例摘要:傅某,男,48岁,已婚,工人。2016年3月19日初诊。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易怒。3天前与家人吵架后,出现头部胀痛,无呕吐,无意识障碍,遂来就诊。现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面红口苦,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眩晕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头痛。中医证型诊断:肝阳头痛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头昏胀痛为主症,辨病为头痛。现症见头昏胀痛,两侧为重,面红口苦,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舌红苔黄,脉弦数,辨证为肝阳头痛证。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中医病证鉴别:头痛与眩

16、晕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二者对比,头痛之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临床表现,头痛以疼痛为主,实证较多;而眩晕则以昏眩为主,虚证较多。治法:平肝潜阳息风。方剂名称: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天麻9G,钩藤(后下)12G,石决明(先煎)18G,山栀9G,黄芩9G,丹皮9G,桑寄生9G,杜仲9G,牛膝12G,益母草9G,白芍9G,夜交藤9G,茯神9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9.高血压病正确答案: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血压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其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目前我国采用1999

17、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委员会(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亦称症状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病确切的病因迄今未明。目前认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1血压调节机制失衡2遗传学说 高血压病患者中有家族史者占4060。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体内存有两种raas,即循环和局部raas。高血压病与肾缺血有关,肾缺血时可产生肾素,从而激活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引起细小动脉痉挛及水钠潴留

18、,导致高血压。4精神神经学说5钠潴留 钠盐摄入过多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6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7胰岛素抵抗8其他 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及低钾等因素,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与职业、环境因素亦相关。【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 多于中年以后发病,起病多隐匿,病情发展慢,病程长。早期血压波动,常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升高,休息、去除上述因素后降至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压可逐步升高,并趋向持续性或波动幅度小。病人的主观症状和血压的升高程度可不一致。约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时,才明确有高血压病。病人表现有头

19、晕、头痛、耳鸣、眼花、失眠、烦闷、健忘、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等高级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亦可有眼结膜下出血、鼻出血、月经过多。2并发症 病程后期,血压持续在高水平并可出现脑、心、肾、眼底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而有相应临床表现。(1)脑部表现 头痛、头晕和头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有头部沉重感或颈项板紧感。头痛多发生在早晨,位于前额、枕部或颞部;头晕可为暂时性或持久性,可能是颅外颈动脉系统血管扩张,其脉波振幅增高所致。严重时常可并发脑血管意外。(2)心脏表现 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左心室逐渐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出现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部分高

20、血压病患者可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冠心病表现。(3)肾脏表现 肾血管病变程度和血压高度及病程密切相关,但在早期可无任何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多为镜检血尿,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少见。肾浓缩功能减退时可出现多尿、夜尿、口渴、多饮等。尿比重逐渐降低,最后固定在1010左右,称等渗尿。肾功能进一步减退时尿量可减少,血中非蛋白氮、肌酐、尿素氮增高,酚红排泄试验显示排泄量明显降低,最终出现肾功能降低。3临床类型(1)恶性高血压 发病急骤,多在青、中年发病,男女之比约为3:1。急进型高血压病的表现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各种症状明显,病情严重,发展迅速,以视网膜病变和肾

21、功能很快衰竭为特点。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持续在130140mmhg或更高,常于数月至12年内出现严重的脑、心、肾损害。肾脏损害最为显著,24小时尿蛋白量可超过3g,有血尿、管型尿,并可迅速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病情进展迅速,最后多因尿毒症而死亡,但也可死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或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视力模糊或失明,视网膜可发生出血、渗出。如有上述表现,又有视神经乳头水肿者,则为恶性高血压。(2)高血压危象 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全身细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血压急剧上升而出现的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患者在短期内血压(尤其是收缩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

22、红、视力模糊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肺水肿、肾衰竭、高血压脑病等。血压以收缩压显著升高为主(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高(120mmhg以上),发作一般历时短暂,控制血压后病情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3)高血压脑病 指血压骤然或在短期内明显升高的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征象而引起的急性全面性脑功能障碍。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超过了脑血管自动调节的极限,使脑血管由收缩而转为被动性扩张,脑血流量增加,造成过度灌注、血管内液体外渗,迅速出现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临床征象先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意识障碍,轻者仅有烦躁不安、脉搏慢而有力、呼吸困难、视力障碍、意识模糊,严

23、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患者也可有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表现。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脑脊液压力高、蛋白含量增高。发作短暂者历时数分钟,长者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尿常规 病程早期多正常,随后可有少量蛋白、红细胞,偶可有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肾浓缩功能下降时尿相对密度可下降。急进型高血压病者尿蛋白可达3g24h。2肾功能 病程早期,血尿素氮和肌酐并无异常。肾实质损害加重后可有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酚红排泄率降低,浓缩及稀释功能减退。3血脂测定 患者可伴有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4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血浆胰岛素测定 部分病人

24、有空腹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浆胰岛素增高。5眼底检查 级: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级: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级:在上述基础上有眼底出血、棉絮状渗出;级:在级的基础上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大多数患者为、级变化。6胸部x线检查 可见主动脉迂曲延长,其升、弓或降部可扩张。高血压性心脏病时有左室肥大,左心衰时尚可有肺淤血征象。7心电图检查 可出现左室肥大或兼有劳损。由于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左心房负荷增加,心电图可有左心房肥大的表现,此种表现甚至可出现在心电图左心室肥大之前。8超声心动图检查 二维超声可见主动脉内径增大、左房扩大、左室对称或不对称性肥厚、左室增大、乳头肌增粗等改变。并可做

25、心功能检测。9动态血压监测(abpm) 可测定白昼与夜间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和离散度,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 凡动脉血压持续增高达到高血压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并可排除症状性高血压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2鉴别诊断 高血压病应与以下症状性高血压相鉴别:(1)急性肾小球肾炎 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前13周常有链球菌感染史,有少尿、血尿、水肿等表现,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血压升高多为一过性。(2)慢性肾小球肾炎 与晚期高血压有肾功能损害者有时不易区别,但慢性肾炎患者有急性肾炎史或反复水肿史、明显贫血、血浆白蛋白低、氮质血症,蛋白

26、尿出现早而持久,血压升高相对较轻。(3)糖尿病肾病 有糖尿病病史及血糖升高,在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时有血压升高。(4)肾动脉狭窄 可呈恶性高血压表现,药物治疗无效。多有舒张压中、重度增高,体检时上腹部或背部肋脊角处可听到血管性杂音。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及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肾动脉造影等可明确诊断。(5)嗜铬细胞瘤。(6)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库欣综合征。【治疗】高血压病的诊断一经确立,即应开始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病,需长期治疗。降低血压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可推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制止或部分逆转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血管病变,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1非药物治疗

27、适用于所有高血压病患者,单独非药物治疗可使轻型高血压(舒张压105mmhg)患者血压有一定程度下降。(1)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g。目前,我国群众膳食的食盐量一般为10gd。(2)控制体重 无论是高血压抑或正常血压的肥胖者,减轻体重都可使血压下降。可采取减重措施,限制过量饮食,增加运动量,脂肪的摄入量应限制在总热量的20以下。(3)禁烟限酒 吸烟可增加冠心病及猝死的危险性,也可增加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量,应戒除。随着饮酒量增多,血压逐渐升高,故饮酒也应少量(25gd),如少量仍有明显升压反应则应完全戒酒。(4)体力活动 跑步、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除有降压作用外,还可减轻

28、体重,减少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5)放松疗法 太极拳、气功、保健操等医疗保健方法,通过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而有利于血压的调节。此外,劳逸结合、保持充足而良好的睡眠、避免和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服用适量镇静剂等,对高血压患者有益。据研究,适量补钾、镁和钙对高血压患者亦有益。2药物治疗(1)利尿剂1)噻嗪类常用药物:氢氯噻嗪,每次12525mg,每日2次;氯噻酮,每次2550mg,每日1次;环戊噻嗪,每次025mg,每日2次。副作用:如失钾、失镁,血尿素、血糖、血胆固醇增高,糖耐量减低和低血钠症等。低血钾除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外,还可妨碍利尿剂的降压效应。因此,对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患者慎用,痛风患者禁

29、用。2)袢利尿剂:呋塞米,每次2040mg口服,每日12次。利尿作用强而迅速,可致低血钾、低血压,肾功能不全时更宜。3)保钾利尿剂:常用药物:螺内脂,每次20mg,每日2次;氨苯喋啶,每次50100mg,每日12次。(2)受体阻滞剂 常用药物:普萘洛尔,每次1020mg,每日3次;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每次12550mg,每日12次;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每次2550mg,每日2次;倍他洛尔,每次1020mg,每日1次;比索洛尔(康可),每次510mg,每日1次。(3)钙拮抗剂(ccb) 主要是通过阻滞ca内流和细胞内移动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收缩,使心肌收缩性降低,血管扩张,外周阻

30、力降低,血压下降。常用药物:维拉帕米(异搏定),开始每次4080mg,每日3次,根据需要可增至每日240320mg;地尔硫(硫氮酮),每日60180mg,分23次口服;硝苯地平,每次1020mg,每日23次;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60mg,每日1次;尼群地平,每次1020mg,每日12次;非洛地平,每次2510mg,每日1次。(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每次125mg,每日23次,可增至每次2550mg,每日23次;依那普利,每次510mg,每日2次;贝那普利,每次1020mg,每日1次;福辛普利,每次1040mg,每日1次;西拉普利,每次25

31、5mg,每日1次。(5)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本类药物降压平稳,可与大多数药物合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氯沙坦:每次25100mg,每日1次;缬沙坦:每次80mg,每日1次;伊贝沙坦:每次150mg,每日1次。此类药物不良反应短暂而轻微,主要有轻微头痛、头晕及水肿;极少有干咳,明显优于acei,偶有高血钾。(6)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常用药物:哌唑嗪,每次05mg,每日3次;逐渐增加至每次12mg,每日3次;特拉唑嗪,每次18mg,每日1次,口服。受体阻滞剂可与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合用,以加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也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合用。(7)其他 可乐定(

32、氯压定)、甲基多巴、胍乙啶、利舍平、长压定、肼屈嗪已很少应用。罗布麻、复方降压片尚可应用。3降压药的选择和应用(1)用药选择 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用利尿剂、acei、受体阻滞剂,不宜选用受体阻滞剂。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用acei。老年人收缩压高者宜选用利尿剂、长效双氢吡啶类(ccb)。糖尿病用ccb、acei、受体阻滞剂。冠心病心梗后患者,可用受体阻滞剂、acei、ccb。伴高脂血症者用ccb、acei、受体阻滞剂,不宜用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可用acei、ccb。(2)应用方法 降压药要从较小剂量或一般剂量开始,必要时可增加剂量。用药34周后,如血压未能得到满意控制,可用另一种

33、药物取代或加用第二代药物。顺序按上述步骤更换或加用第三、第四种药物。合理联合用药可以减少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而增强降压作用: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或at受体阻滞剂;ccb(双氢吡啶类)+受体阻滞剂;ccb+acei;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尽可能用每天一次的长效制剂,24小时有效。(3)降压目标 应恢复到血压正常范围13085mmhg或理想水平12080mmhg,对于中青年患者(5个hp,可有红细胞,少数出现肉眼血尿。尿蛋白含量多为微量(+)。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3尿细菌学检查 尿标本可取中段尿、导尿、膀胱穿刺尿,临床常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进行药敏试验。如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

34、数10ml,则可确诊;如菌落计数为1010ml,则结果可疑;如10ml,则为污染。4其他实验室检查 慢性肾盂肾炎可出现肾小管功能减退,晚期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同位素肾图有肾功能减退的表现。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阳性者常为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时尿酶排出量增多,尿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时前者多为正常,少数患者后者可升高。5影像学检查 尿路x线(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及b超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引起尿感反复发作的易感因素如结石、梗阻、反流、畸形等。慢性肾盂肾炎可有两侧或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态异常等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急性膀胱炎 尿路刺激征及尿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即可确诊

35、。(2)急性肾盂肾炎 根据全身、局部症状和体征,血、尿常规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等可确诊。(3)慢性肾盂肾炎 有尿感反复发作史,尿检白细胞增多,尿浓缩功能下降,尿细菌培养阳性,影像学检查有一侧肾脏缩小、肾盂形状异常等可确诊。2鉴别诊断(1)全身性感染疾病 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2)肾结核 肾结核膀胱刺激征多较明显,晨尿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肾结核可与尿感并存,如经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感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考虑肾结核。(3)尿道综合征 本征仅有膀胱刺激征,而无脓尿及

36、细菌尿,多见于中年妇女,尿频较排尿不适更突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长期服用安定片有一定疗效。【治疗】尿路感染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彻底进行抗菌治疗,消除诱发因素,防止复发。1一般治疗 发热或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宜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和炎症分泌物的排泄。给予足够热量及维生素等。2抗菌治疗(1)急性膀胱炎 对无复杂因素存在的急性膀胱炎,常用单剂抗生素治疗。如复方新诺明20g和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或氟哌酸06g,一次顿服。对有多次发作者,可给予治疗3天。此法不适用于妊娠妇女、糖尿病患者和复杂性尿感者。(2)急性肾盂肾炎 尿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治疗,一般首选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的抗生素

37、,但应兼顾革兰阳性菌感染。药敏试验后应参照报告用药。常用抗菌药有头孢类、喹诺酮类。若全身症状明显,应选用注射给药,如氨苄西林46g,分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先锋必),每天24g静脉注射,或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每天2g静脉注射。疗程一般为1014天。(3)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者,应根据病情和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制订治疗方案。如联合几种抗菌药物,分组轮流使用,疗程适当延长至症状改善、菌尿消失,再以一种药物低剂量长期维持,如头孢克洛(cefaclor,希克劳),每次025g,每天12次,或复方新诺明,每晚服12片,疗程半年至1年。3祛除诱因 对尿路感染尤其

38、是慢性肾盂肾炎,首先应积极寻找易感因素并尽力去除。如解除尿路梗阻,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以免复发。对孕妇应避免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无症状性细菌尿者,应进行正规抗菌治疗。13.病例摘要:李某,男,38岁,已婚,工人。2015年8月16日初诊。患者暑夏之时,劳作后突然出现腰部疼痛5天,遂来就诊。现症:腰部疼痛,重着而热,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肾痹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腰痛。中医证型诊断:湿热腰痛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腰部疼痛为主症,辨病为腰痛。现症见腰部

39、疼痛,重着而热,遇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辨证为湿热腰痛证。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中医病证鉴别:腰痛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腰背强直弯曲,不能屈伸,行动困难而言。多由骨痹日久发展而来。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剂名称:四妙丸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苍术24G,黄柏24G,薏苡仁24G,木瓜6G,络石藤6G,川牛膝24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14.病例摘要:张某,男,58岁,已婚,工人。患者3年来常于秋冬之际出现咳嗽咯痰,伴胸闷不适。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低热,自行服用止咳化痰药物,热退。但患者咳嗽加重,并出现喘

40、息胸闷,不能平卧,前来就诊。目前患者咳喘胸闷,平卧困难,咯痰量多,色白、质黏,咯吐不利。脘痞纳呆,时感呕恶,口黏,大便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胀相鉴别。正确答案:主诉: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咳嗽、喘息伴胸闷间断发作3年,加重3日,故诊断为喘证。脾失健运,积湿成痰,复感外邪,痰浊干肺,肃降失职,故咳喘胸闷、咯痰量多;痰湿中阻,脾胃不和,故脘痞、呕恶、便溏、口黏。舌淡,苔白腻厚,脉滑亦为痰浊阻肺之象。辨证为痰浊阻肺。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喘证与

41、肺胀相鉴别: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来,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为临床特征,喘仅是肺胀的一个症状。喘证则以喘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但喘证日久可致肺脾肾三脏虚损,发展为肺胀。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喘证 中医证候诊断:痰浊阻肺证中医治法:化痰降逆方剂: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15.望小儿指纹正确答案:(一)正常小儿指纹隐显于食指掌侧前缘,掌指横纹附近,色浅红略紫,粗细适中。(二)病理小儿指纹1指纹长短 指纹显于风关,主邪气入络,邪浅病轻。指纹达于气关,主邪气入经,邪深病重。指纹达于命关,主邪入脏腑,病情严重。指纹

42、直达指端,病属凶险,预后不良,又称透关射甲。2指纹颜色 指纹鲜红,主外感表证、寒证。指纹紫红,主属里热证。指纹青色,主疼痛、惊风。指纹紫黑,主血络瘀闭,病属重危。指纹淡白,主脾虚、疳积。3指纹形态 指纹浮而显露,主病邪在表,见于外感表证。指纹沉隐不显,主病邪在里,见于内伤里证。指纹淡细,主虚证。指纹浓粗,主实证。16.【病例摘要】患者,男,63岁。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0年,近5年,每年冬季复发,每次发作时喘促气急,端坐呼吸,不能平卧,3天前,喘逆不止,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大汗出,烦躁,心慌悸动,肢冷。查体:T 35. 8,P 120次分,R 35次分,BP 88/50mmHg

43、。神志清楚,面青唇紫,强迫体位,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呼气延长,鼻煽,四肢湿冷,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大肋下一指,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指凹性水肿,舌淡暗,脉浮。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冠心病等相鉴别。正确答案: 一、西医诊断依据(1)喘逆不止,呼吸困难3天。(2)P 120次分,面青唇紫,强迫体位,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呼气延长,鼻煽,四肢湿冷,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大肋下一指

44、,腹部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指凹性水肿。(3)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二、西医鉴别诊断冠心病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表现,若有左心衰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史则更有助于鉴别。体检、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厚为主的征象,以此鉴别,慢性肺心病应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和有关的心肺功能检查加以鉴别。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 肺气虚弱,肾不纳气,故喘逆不止、端坐呼吸、不能平卧、张口抬肩;肾虚不能蒸化水液则水饮内停、双下肢水肿;水气凌心则心慌悸动、烦躁不安;心肾阳气欲脱则肢冷;舌淡暗、脉浮均为心肾阳气欲脱之象。2病因病机分析

45、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四、入院诊断1西医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2中医疾病诊断 喘证。3中医辨证诊断 正虚喘脱。五、中医治疗1中医治法 扶阳固脱,镇慑肾气。2所选方剂名称 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合蛤蚧粉加减。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人参6G、附子6G、黄芪20G、炙甘草1OG、山茱萸1OG、冬虫夏草6G、五味子1OG、蛤蚧1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控制感染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2氧疗。3控制心衰 可适当选用利尿药、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药。4控制心律失常 一般经过抗感染、吸氧后可消失。5抗凝治疗 应用

46、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防止肺微小动脉原位血栓形成。6加强护理工作 心肺功能的监测,翻身、拍背,改善通气。17.胎漏、胎动不安正确答案: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西医称之为先兆流产。流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若先兆流产安胎成功,可继续正常妊娠。若病情发展可成为难免流产、完全流产、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感染性流产、习惯性流产。胎漏、胎动不安病名虽不同,但临床表现难以截然分开。更由于两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

47、防调摄等基本相同,故一并讨论。【病因病机】导致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妊娠是胚胎寄生于母体子宫内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过程。母体和胎儿必须互相适应,否则发生流产。中医把母、胎之间的微妙关系以胎元来涵盖。胎元包括胎气、胎儿、胎盘三个方面。胎气、胎儿、胎盘任何一方有问题,均可发生胎漏、胎动不安。临床影响冲任损伤、胎元不固的常见病因病机有肾虚、血热、气血虚弱和血瘀。1肾虚 父母先天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大病久病及肾,或孕后房事不节,伤肾耗精,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2血热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或孕后过食辛热,或感受热邪,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致胎元不固。3气血虚弱

48、 母体气血素虚,或久病大病耗伤气血,或孕后思虑过度,劳倦伤脾,气血生化不足,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元,致胎元不固。4血瘀 宿有癥瘕瘀血蕴踞子宫,或孕后不慎跌仆闪挫,或孕期手术创伤,均可致气血不和,瘀阻子宫、冲任,使胎元失养而不固,发为胎漏、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既有单一的病机,又常有脏腑、气血、经络同病,虚实错杂的复合病机,如肾脾虚弱或肾虚血瘀,临证中必须动态观察病机的兼夹及其变化。【诊断要点】1病史 常有孕后不节房事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史,或宿有癥瘕史。2临床表现 妊娠期间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而无明显的腰酸、腹痛,脉滑,可诊断为胎漏;若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

49、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孕月相符。(2)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提示宫内妊娠、活胎。【类证鉴别】胎漏、胎动不安属西医先兆流产,应与各种流产鉴别以辨胚胎已殒未殒或存活与否,并与妊娠期间有阴道出血或腹痛的疾病相鉴别。1难免流产(胎堕难留) 阴道出血增多,色鲜红,腹痛加剧,无组织物排出;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或已破膜,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尿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见宫内胎囊,可有胎动或胎动弱。2不全流产(堕胎、小产) 阴道出血少量淋沥或大出血,腹痛加剧或减轻,有部分组织物排出;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或有组织物堵塞,子宫较孕周小,如宫腔内充满

50、血块时,子宫仍可增大如停经月份。b超见宫内有异常回声。3完全流产(暗产、堕胎、小产) 阴道出血少或停止,腹痛消失,组织物全部排出;妇科检查宫颈口已关闭,子宫正常或略大。b超检查宫内无异常回声。4过期流产(胚死不下) 阴道无出血或少量咖啡色血,无腹痛,无组织物排出;妇科检查宫颈口闭或松,子宫较孕周小;b超见胎囊变形,无胎心、胎动。5异位妊娠 阴道点滴状褐色出血,少腹隐痛或突发剧痛,无组织物排出或有蜕膜排出;妇科检查宫口闭、摇举痛,子宫较孕周小,附件可及小包块,触痛明显;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内无胚胎,宫外有包块或孕囊。6葡萄胎 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或大出血,腹痛不显或胀痛,无组织物排出或有葡萄

51、状胎块排出;妇科检查见宫口松或有葡萄状胎块堵塞,子宫大于孕周,附件可及囊肿,不痛;b超见宫内有葡萄状胎块。此外,还要注意经保胎治疗仍出血难止者,要排除宫颈息肉所致的阴道出血,必要时在消毒下进行阴道内窥检查以明确诊断。【辨证论治】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要点是阴道下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的性质、轻重程度及全身表现,以辨其虚、热、瘀及转归。四大症较轻而妊娠滑脉明显,经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b超见胚胎存活者,治疗以补肾安胎为大法,根据不同的证型辅以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或化瘀固冲。当病情发展,四大症加重而滑脉不明显,早孕反应消失,尿妊娠试验转阴,出现胎堕难留或胚胎停止发育时,又当下胎益母。1肾虚证主症:

52、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腰酸,腹痛,下坠,或曾屡孕屡堕,头晕耳鸣,夜尿多,眼眶黯黑或有面部暗斑,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病机概要:肾主系胞,为冲任之本,肾虚冲任失固,蓄以养胎之血下泄,故阴道少量出血;肾失温煦,血失阳化,故色淡暗;肾虚胎元不固,有欲堕之势,故腰酸腹痛下坠;肾虚胎失所系,故屡孕屡堕;头晕耳鸣、眼眶黯黑、舌淡暗、脉沉细滑、尺脉弱均为肾虚之征。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代表方剂:寿胎丸或安奠二天汤或滋肾育胎丸。常用药物: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人参、熟地、白术、山药、山萸肉、炙甘草、杜仲、枸杞子、扁豆等。2血热证主症: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或腰酸,口

53、苦咽干,心烦不安,便结溺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病机概要:热邪直犯冲任,内扰胎元,胎元不固,热迫血行,故妊娠期阴道下血;血为热灼,故色鲜红或深红;热邪内扰,胎气不安,胎系于肾,故见腰酸;心烦不安,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血热之征。治法:清热凉血,养血安胎。代表方剂:保阴煎或清热安胎饮或当归散加减。常用药物:生地、熟地、黄芩、黄柏、白芍、山药、续断、甘草、椿根白皮、侧柏炭、阿胶等。3气血虚弱证主症:妊娠期少量阴道出血,色淡红,质清稀,或小腹空坠而痛,腰酸,面色白,心悸气短,神疲肢倦,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略滑。病机概要: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载胎养胎,胎元不固,气不摄血,故见阴道出血

54、;气血虚弱,本源不足,故色淡质稀;小腹空坠而痛,正是气虚系胞无力,血虚胞失濡养所致;气血虚弱不能化精滋肾,故腰酸;神疲肢倦、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虚弱之征。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代表方剂:胎元饮加减。常用药物: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白芍、熟地、杜仲、陈皮等。4血瘀证主症:宿有癥积,孕后常有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暗红,或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病机概要:胎居子宫,癥积瘀血碍其长养,胎元不固,故见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跌仆闪挫,气血失和,冲任子宫瘀滞,故腹痛,或少量阴道出血,血色暗红;舌暗有瘀斑,脉沉弦,均为血瘀之征。

55、治法:活血消癥,补肾安胎。代表方剂: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加减。常用药物:桂枝、茯苓、芍药、丹皮、桃仁、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等。【临证参考】胎漏、胎动不安是常见妊娠病,临床应首辨胚胎是否存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动态观察病情的变化。除细心诊查阴道出血、腰酸、腹痛、下坠四大症状外,还须辨妊娠滑脉是否存在及其强弱,同时做尿妊娠试验及b超辅助诊断。要与流产各病及相似病证作鉴别,避免盲目安胎。安胎重视补。肾,并按不同的证型辨证论治。安胎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开始较为稳妥。若有条件,尽量做围产期保健,确保母子平安。若安胎失败,要查找流产的原因,避孕半年至一年再孕,孕后及早安胎。【预防与调护】流产大多是可以

56、预防的。应提倡婚前、孕前检查,在夫妇双方身体最佳状态下妊娠,未病先防。孕后首忌交合,以静养胎。调畅情怀,生活有节。已病防变,及早安胎。重视围产保健,确保母子平安。18.病例摘要:患者李某,女,58岁,2012年7月28日就诊。自诉腹痛腹泻2天。患者2天前吃麻辣火锅,当晚即作腹痛泄泻,自服黄连素片效果不佳,前来就诊。现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痛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泄泻。中医证型诊断:湿热伤中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腹痛泄泻及饮

57、食不节史为主症,辨病为泄泻,现症见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大便日行78次,小便短赤,烦热口干渴,辨证为湿热伤中证。湿热内蕴,气机壅滞,下迫大肠。中医病证鉴别:泄泻与痢疾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治法:清肠化湿止泻。方剂名称: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法:葛根15G,黄芩10G,黄连6G,甘草6G,木香10G,山药15G,白豆蔻(后下)6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19.病例摘要:张某,女,50岁,

58、已婚,农民。2015年10月1日初诊。患者平素饮食不节。1月前出现入寐困难,伴有头痛、头昏。现症: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健忘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不寐。中医证型诊断:痰热扰心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人寐困难,伴有头痛、头昏为主症,辨病为不寐。现症见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痰热扰心证。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中医病证鉴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健忘是指记忆

59、力差、遇事易忘的症状。多因心脾亏损,年老精气不足,或瘀痰阻痹等所致。常见于神劳、脑萎、头部内伤、中毒等脑系为主的疾病之中。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方剂名称: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半夏6G,陈皮9G,茯苓6G,枳实6G,黄连9G,竹茹6G,龙齿(先煎)20G,珍珠母(先煎)30G,磁石(先煎)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20.病例摘要:常某,男,61岁,已婚,干部。2014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半年前淋雨后出现胸闷疼痛,咳嗽痰多。现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

60、痕,苔浊腻,脉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真心痛相鉴别。正确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胸痹。中医证型诊断:痰浊闭阻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胸闷疼痛为主症,辨病为胸痹。现症见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浊腻,脉滑,辨证为痰浊闭阻证。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中医病证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至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的危重急症。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方剂名称:瓜蒌薤白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