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2_第1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2_第2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2_第3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2_第4页
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试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年(备考资料)执业医师-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历年真题精选一(含答案)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5题)1.流行性乙型脑炎进一步检查正确答案:1病毒分离 病程第1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2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高峰,可作早期诊断。3血气分析 重患者应作血气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呼吸功能衰竭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生理变化。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一步检查正确答案:1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杆菌,墨汁染色找新型隐球菌,除外结核性和隐球菌性脑膜炎。2脑脊液查新型隐球菌抗原,除外隐球菌性脑膜

2、炎。3脑脊液或皮肤黏膜淤点、淤斑刺破涂片找革兰阴性双球菌,明确诊断。4脑脊液培养,血培养,皮肤黏膜淤点、淤斑刺破培养,明确诊断。5行头颅CT或MRI检查,了解脑实质和脑室系统情况,有无脑水肿和脑室扩张。3.流行过程正确答案:霍乱包括o群的古典型、埃尔托型和o群霍乱,其流行环节和流行特征基本相同,但埃尔托霍乱常有更多的轻型患者和带菌者,初步资料表明o群霍乱似与埃尔托霍乱无明显差别。1传染源 霍乱患者及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轻型和隐性感染者不易确诊,往往不被及时隔离治疗,在疾病传播中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本病的潜伏期可从数小时至7天,一般为13日。2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粪-口途径传播,通过水、食物、

3、生活接触和苍蝇携带等方式传播。霍乱弧菌也可通过污染鱼、虾等水产品引起传播。在一般情况下经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3易感人群 人群对霍乱弧菌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多,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能产生抗菌抗体和抗肠毒素抗体,但也有再感染的报告。4.患者,女性,60岁,既往体健。主因高热、头痛、全身酸痛7小时于2000年12月19日就诊。患者7小时前突然发热,最高体温39.7,伴头痛、全身酸痛,发病以来乏力明显,不能下床活动,同时伴轻度咽痛和鼻塞,无流涕及咳嗽。患者配偶2日前因患感冒住院。查体:T39.5,P9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急性病容,浅表淋巴结未见重大,结膜轻度充血,双

4、肺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腹部(-)。实验室检查:WBC3.410/L,N40,L60,PLT20010/L。正确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流行性感冒。(2)其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女性,发病于冬季,有可疑流感接触史。2)起病急,发热、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严重,而呼吸道症状轻微。3)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2鉴别诊断(1)普通感冒 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咽炎,而全身症状较轻。传染性小,不易感染他人。依靠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可确诊。(2)肺炎支原体肺炎 起病较缓,咳少量黏痰或血丝痰,病情和缓,预后良好。冷凝集试验及MG型链球菌凝集试验效价升高。3进一步检查

5、 根据初步诊断与鉴别诊断,为确诊应作:(1)取患者鼻甲黏膜印片或咽含漱液沉淀涂片固定染色后行细胞学检查,有早期诊断价值。(2)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确定诊断。(3)胸部X线检查:老年人易出现肺部并发症,胸片有助于确诊。4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包括解热镇痛药物和支持治疗。5.预防接种组织形式正确答案:1常规接种 接种单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和当地预防接种工作计划定期为适龄人群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2群体性预防接种 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3应急接种 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

6、接种活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6.手足口病预防正确答案:(一)健康教育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政府领导下,与当地教育、宣传、广电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利用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手机短信、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方式,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使5岁以下儿童家长及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等了解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掌握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强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措施对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动员托幼机构老师和管理人员、儿童家长成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主动参与者,形成群防群控。与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病前1周或发病后

7、有共同生活、居住史的5岁以下儿童,要对其家长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的密切观察,出现症状要及时就诊和治疗。(二)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为降低人群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减少聚集性病例,避免医院感染,各地要做好以散居儿童为主的重点人群和以托幼机构、医疗机构为主的重点场所的预防控制工作。1散居儿童的预防控制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2)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喝生水及

8、不吃生冷食物。(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6)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2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2)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3)教育、指

9、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4)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5)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6)托幼机构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7)托幼机构应配合卫生部门采取手足口病防控措施。3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专辟诊室(台)接诊发热、出疹的病例。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的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例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

10、双手消毒,或更换使用一次性手套。(3)诊疗、护理手足口病病例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仪器、体温计及其他物品等要及时消毒。(4)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5)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7.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问题: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2控制本起疫情

11、,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3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4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正确答案:1调查方案的拟订包括以下几点:(1)调查目的:核实麻疹疫情,认清疫情严重程度。(2)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3)调查内容:患者临床检查,密切接触者调查、监测。(4)调查表的设计:病人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疾病转归。2控制本起疫情,预防控制措施的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等,从一开始调查时就应采取,而不必等实验室确认是否为麻疹暴发。(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麻疹病例发热后5天为隔离期,密切接触者(病人出疹

12、前5天至出疹后5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或有密切接触的同事)医学观察14天。如幼儿园和学校发生麻疹暴发,发生麻疹的学生不能继续上课,应在医院或家隔离,不要去学校、幼儿园、俱乐部、集会等公共场所,直至出疹5天后。(2)对同一学校及其相邻的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当怀疑麻疹暴发时,所有115岁儿童都应进行接种。如果暴发规模大,麻疹疫苗首针接种时间可提前至6月龄,当儿童满1岁时,对这些孩子再进行复种。此外,应考虑对麻疹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区,如军事基地、大学寝室和医院等地的青少年接种麻疹疫苗。最后,应对所有住院和门诊中不能出示麻疹疫苗接种证明的儿童接种疫苗。接种时间确定,当怀疑麻疹暴发时

13、,对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人群的接种工作可立即进行,不必等待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结果。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开展越早、越能有效控制麻疹暴发疫情。接种地点的确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补充免疫工作都应集中在免疫工作比较薄弱、具有潜在易感儿童的地区。可选择人口聚集地,如学校、幼儿园、医院作为接种点。(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发现并报告疑似麻疹病例。在暴发出现21天内,如果无新病例出现,则可考虑暴发终止。(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3控制疫情过程中,应:(1)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调查结果,提出具体建议。(2)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并避免恐慌,应将暴发

14、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通告有关部门和居民。(3)将有关麻疹暴发疫情向相邻的县、地区或相邻的省通报,以便采取共同预防控制措施。4效果评价: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有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处理正确答案:1针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各级医疗机构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的流脑病例,应按照传染病网络报告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检、实验室确诊的流脑患者应送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病房的医院隔离治疗,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流脑疫情报告后,应组织人员按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个案凋查表要求,对

15、流脑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查找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追踪和掌握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期限为最后接触患者日起7天)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2针对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开展和指导社区、学校等疫源地和周围环境开展湿式清洁;室内保持开窗通风、透光、清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疾病抵抗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托、学校、电影院、会场等应加强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开展健康教育。3针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1)应急接种:发生疫情后,对暴发疫情的地区内15岁以下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和周围地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可应用A群流脑多糖疫苗或A+C群流脑多糖疫苗进行应急接

16、种。(2)预防性服药:对确认的密切接触者可选择应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或氯霉素、利福平、磺胺甲基异恶唑等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服药。(3)特别应急控制措施:如发生流脑暴发或流行时,要及时确定疫点、疫区,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有关条款规定,根据流脑疫情暴发程度和控制流脑暴发需要,提出有关停课、停工、停业;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人群聚集的活动等特别紧急措施。(4)环境及污染物的卫生处理:流脑双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因而对病家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一般不需要药物消毒和开展终末消毒。可采用通风、洗晒或太阳下暴晒方法杀灭病原体。9.简要病史:女性,3岁,发热4天

17、,伴皮疹1天。初步诊断:麻疹。问诊内容:正确答案: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热的温度,体温为骤然上升还是缓慢升高,发热有无规律性;2)皮疹的出疹顺序,是否突出皮面,皮疹的大小,压之是否退色;3)发病的诱因;4)是否有寒战、咳嗽、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出血等伴随表现;5)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改变。(2)诊疗经过1)发病后有无进行过相关检查,结果如何;2)有无进行相关治疗,疗程和疗效如何等。2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疾病有关的相关病史:当地有无传染病流行史,有无病人或疑似病例接触史,预防接种是否按期进行。10.狂犬病诊断要点正确答案: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

18、猫、野生食肉动物以及食虫和吸血蝙蝠等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黏膜或未愈合伤口的感染史。2临床表现(1)狂躁型:狂躁型是我国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异常感觉,以后出现高度兴奋、恐水、怕风、阵发性咽肌痉挛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流涎、吐沫、多汗、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逐渐发生全身弛缓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麻痹型:麻痹型在我国较少见。临床表现为:前驱期多为高热、头痛、呕吐及咬伤处疼痛等,无兴奋期和恐水症状,亦无咽喉痉挛和吞咽困难等表现。前驱期后即出现四肢无力、麻痹症状,麻痹多开始于肢体被咬处,然后呈放射状向四周蔓延。部分或者全部肌肉瘫痪,咽

19、喉肌、声带麻痹而失音,故称哑狂犬病。3实验室检查(1)直接荧光抗体法(DFA)或ELISA法:检测患者唾液、脑脊液或颈后带毛囊的皮肤组织标本中狂犬病毒抗体阳性,或用RT-PCR检测狂犬病毒核酸阳性。(2)细胞培养方法:从患者唾液、脑脊液等标本中分离到狂犬病病毒。(3)脑组织检测:尸检脑组织标本,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或ELISA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RT-PCR检测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到狂犬病病毒。(二)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病例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证据。(三)诊断1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一项:(1)符合临床表现(1);(2)符合流行

20、病学史和临床表现(2)。2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加上实验室检查(1)、(2)、(3)中的任何一项者。11.病历摘要:男性,21岁,餐饮业职工。发热、皮肤潮红5天,伴全身酸痛、头痛4天。患者5天前开始发热及颜面、颈、胸部皮肤潮红,体温在3940之间,无寒战、咳嗽、咳痰等。4天前开始出现全身酸痛、头痛,为胀痛,偶感肾区酸痛。发病以来,精神差,食欲减退,伴间断恶心、呕吐,睡眠较差,尿量减少,大便无明显异常。体格检查:T39.2,P90次/分,R19次/分,BP80/60mmHg。自主体位,急性热病容。颜面、胸、颈部皮肤充血,腋下及胸背部尚可见条索点状瘀点。结膜充血,软腭部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心肺部无明

21、显异常。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肾区有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WBC 2110/L,N 0.45,L 0.55,Hb135g/L,RBC 6.510/L,PLT 7210/L。尿常规,蛋白(+);粪常规正常。正确答案: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流行性出血热。2诊断依据1)发热,呈稽留热,无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结膜充血、皮肤潮红,局部皮肤黏膜有出血点等毛细血管损害表现;3)全身酸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尚伴有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4)血压较低,尿量减少,考虑有进入低血压休克期可能;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很高,淋巴细胞为主(可进一

22、步检查异形淋巴细胞);6)偶感腰痛,肾区叩击痛、尿常规蛋白很高,提示肾脏损害。7)有鼠类接触史。12.登革热流行特征正确答案:登革热主要在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岛屿。我国多见于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广东和广西;登革热一般先流行于市镇,后向农村蔓延;本病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雨季,近年来疫情表现为不规则周期性。13.艾滋病治疗原则正确答案:维持健康和心理支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营养;正确、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正确使用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药物治疗;定期评估和监督患者临床情况和免疫状态。1抗反转录病毒(ARV)治疗。2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大多数机会性感染

23、可以治愈和控制,包括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对症和营养支持治疗等。3免疫调节治疗 可用胸腺肽、白介素-2等,适用于联合抗病毒治疗或因免疫抑制、免疫缺陷所致的机会性感染。4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能够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症状,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一些药物对HIV有抑制作用。14.患者,男性,36岁。因发热2天,头痛、腰痛1天,呕吐胃内容物1次于4月20日入院。2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伴全身不适,腹泻3次,稀便,自服消炎药后无明显好转。1天前出现头痛、腰痛,尿量减少,家属发现其眼睛发红。入院前半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2周前曾回河北探亲,家中有老鼠活动。查体:T36.5,P122次分,R24次分,BP70

24、/4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颈部皮肤充血,左前胸散在条状出血斑。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未及,四肢远端凉。化验检查:WBC2510/L,中性粒细胞80%,异型淋巴细胞12%,血小板8410/L。导尿100ml,有膜状物,尿蛋白(+)红细胞(+)。正确答案:1诊断及诊断依据(1)诊断本例初步印象是:肾综合征出血热。(2)诊断依据1)病前2月内进入疫区,曾食用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史。2)有发热、充血和出血以及少尿症状。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经过。热度下降后全身中毒症状并不减轻或反而加重。3)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

25、数升高,血小板减少及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红细胞(+)有膜状物。2鉴别诊断(1)中毒型菌痢可有发热、休克、白细胞升高,便常规及培养阳性,出血热抗体阴性。(2)感染性休克血培养出致病菌可以鉴别。(3)急性肾炎可有少尿,尿蛋白、红细胞。但无充血、出血等临床表现,出血热抗体阴性。3进一步检查(1)血清、白细胞和尿沉渣细胞中检出EHF病毒抗原和血清中检出EHF病毒特异性IGM、IGG阳性为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检测患者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诊。(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等。(3)心电图、胸片、腹部及肾脏超声。4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利巴韦林。(2)根

26、据各期特点综合治疗。15.狂犬病伤口处理正确答案:1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1)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

27、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2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做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3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4特殊部位的伤口处

28、理(1)眼部: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2)口腔: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3)外生殖器或肛门部黏膜:伤口处理、冲洗方法同皮肤,注意冲洗方向应当向外,避免污染深部黏膜。以上特殊部位伤口较大时建议采用一期缝合(在手术后或者创伤后的允许时间内立即缝合创口),以便功能恢复。16.简要病史:女性,31岁,发热13天,全身出现皮疹2天。初步诊断:伤寒。问诊内容:正确答案: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1)发热情况、热型、具体温度、有无寒战;2)皮疹大小、色泽,是否突出皮面,压之是否退色

29、,出疹顺序等;3)发病诱因,起病缓急,有无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4)有无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神志改变等伴随表现。(2)诊疗经过1)是否进行过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怎样;2)有无进行治疗,效果如何。2有关病史(1)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当地有无传染病流行史,有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有无结核病史等。17.2004年4月,某高级中学高三年级某班59名学生参加高考体检,X线胸透时发现有6名学生肺部有阴影,初步判定为肺结核。问题:1接到以上报告后,你认为最先要着手的工作是什么?2针对学校的结核病防治你认为应该重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正确答案:1明确诊断。结合6名学生的病史,临床症

30、状、体征,痰检,X线胸片等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是结核病暴发疫情。如果这6名学生被确诊,则应对全校师生进行结核病普查,以发现未知结核病传染源。同时按照结核病防治相关规定采取对该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如隔离传染源,积极治疗病人。加强学校结核病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2注重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如入学时常规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提高学校医务人员结核病诊治水平,及时发现和治疗首例病人,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平时注意加强学生结核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禁止随地吐痰,注意教室和宿舍通风,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合理膳食,加强营养。18.感染率调查正确答案:为了解某地、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及

31、总人口感染情况,并与既往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可对现行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并对今后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地区范围较小或进行寄生虫病感染率调查时可选用普查;一般传染病及地区范围大可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样本大小取决于预期感染率和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预期感染率高,样本可以小一些,要求精确性高则样本要大一些。简便计算公式N=400Q/P。感染率调查一般需要采血(同其他血液采集要求)。寄生虫病则根据不同虫种进行血液涂片(疟疾)或粪便检查等。同时还需调查所调查疾病的患病史、患病时间、预防接种史、接种时间、针次。19.简要病史:女性,26岁,发热、体重明显下降1月余,咳嗽、咳痰2周。初步诊断:艾滋病。问诊

32、内容:正确答案:1现病史(1)主诉相关鉴别询问:发热的热度,是否为持续性,有无寒战、皮疹等伴随症状;咳嗽的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加重或缓解因素;咳痰的量和性状、颜色;体重减轻了多少,是否为进行性,是否伴随有盗汗、全身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起病诱因,有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等;一般状况,饮食、睡眠、大小便有无改变。(2)诊治经过:是否做过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怎样;是否进行过相关治疗,疗程和疗效等。2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不洁性交史,有无毒品吸入史,有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有无肝炎、结核病等其他传染病史。20.肺结核诊断要点正确答案:1全身症状 缓慢起病、低热、乏力、食欲

33、不振、体重减轻、盗汗等。当肺部病灶急剧进展播散时,可有高热。妇女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2呼吸道症状 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3体征 早期病变范围小或位于肺组织深部,可无异常体征。若病变范围较大,患部呼吸运动减低,叩诊呈浊音,听诊可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和湿啰音。肺部广泛纤维化或胸膜增厚发生粘连时,则患侧胸廓下陷、肋间变窄、气管移位、叩诊浊音,而对侧可有代偿性肺气肿体征,胸膜炎时可有胸膜摩擦音或积液体征。21.流行性感冒正确答案: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

34、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一)流行病学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暴发或小流行。丙型流感病毒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二)诊断可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

35、检查综合诊断。1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2临床表现为较轻微。3实验室检查(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诊断分类:疑似病例: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确诊病例:符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22.伤寒、副伤寒伤寒概述正确答案:1概念 伤寒是伤寒杆菌污染了水或食物引起

36、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常年发病,但以夏秋季为主。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2病原学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属中的D族。革兰染色阴性,呈短杆状,有鞭毛,能活动,不产生芽胞,无荚膜。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在含有胆汁的培养基中生长较好。伤寒杆菌的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体内均能诱生相应的抗体。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生活力强,耐低温,但对光、热、干燥及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弱。加热600C15分钟或煮沸后立即死亡。消毒饮用水余氯达0.20.4mG/L时迅速杀灭。3流行病学(1)传染源 为患者及带菌者。(2)传播途

37、径 粪-口途径传播。(3)人群易感性 人对伤寒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再次患病者极少。(4)流行特征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4病理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全身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生性反应,以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最为显著。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小结。除肠道病变外,肝、脾也非常显著。胆囊呈轻度炎症病变。少数患者痊愈后伤寒杆菌仍可在胆囊中继续繁殖而成为慢性带菌者。心脏、肾等脏器也有轻重不一的中毒性病变。23.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正确答案:1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1)溶血性黄疸 有药物或感染的诱因,常有红细胞本身缺陷,有贫

38、血、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增多,血清间接反应胆红素升高,尿便中尿胆原增多。(2)肝外梗阻性黄疸 肝肿大较常见,胆囊肿大常见,肝功能改变较轻,有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如胆绞痛、Murphy征阳性、腹内肿块和化验检查特征如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显著增加、X线及超声检查发现结石症、肝内胆管扩张等。2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1)其他病毒引起的肝炎 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都可引起肝炎,但一般不称为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血清学检查结果。(2)感染中毒性肝炎 细菌、立克次体、钩端螺旋体感染都可引起肝肿大、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来加以鉴别。(3)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有用

39、过能引起肝损害药物的历史。如为中毒性药物,肝损害程度常与药物剂量有关。如为变态反应性药物,多同时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表现。初次应用至出现肝损害之间有一段潜伏期,再次暴露于同一药物时迅速发生。(4)酒精性肝病 长期嗜酒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根据个人史和血清学检查加以鉴别。(5)免疫-结缔组织病 如免疫性肝炎、干燥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6)血吸虫性肝病 曾到过血吸虫病流行区并有接触疫水史,可从粪便或直肠黏膜活检中寻找虫卵及进行血清学检查加以鉴别。(7)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血清铜及铜蓝蛋白降低,眼角膜边缘可检出凯-弗环(KAysEr-FlEis

40、ChEr rinG)24.流行性出血热鉴别诊断正确答案:1以发热为主症者应与上感、流感、流脑、败血症、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2以休克为主症者 应与休克型肺炎、暴发型流脑、败血症休克等鉴别。3以出血为主症者 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伤寒肠出血、溃疡病出血等鉴别。4以肾损害为主症者 应与肾小球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及其他原因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相鉴别。5以腹痛为主症者 应与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腹膜炎、肠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相鉴别。25.麻疹疫情处理正确答案:麻疹预防措施主要采取有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做好病例早期发现、报告与处置;注意开窗通风、经常晒衣被等综合性措施预防控制。发生疫情后的处置主要针对

4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采取控制措施。1针对传染源的控制措施 各级医疗机构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应按照传染病网络报告要求,做好网络直报;对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检、实验室确诊的麻疹患者应送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病房的医院隔离治疗,做到早隔离、早治疗;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麻疹疫情报告后,应组织人员按照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要求,对麻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追踪和掌握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期限为至少为21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流行期间应加强儿童机构的检查,及时发现患者。2针对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1)消毒:麻疹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因而对病家及患者接

42、触过的物品一般不需要药物消毒和开展终末消毒。可采用通风、洗晒或太阳下暴晒的方法杀灭病原体。(2)其他措施:室内保持开窗通风、透光、清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疾病抵抗力。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托、学校、电影院、会场等应加强定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开展健康教育。3保护易感人群措施(1)预防接种: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发生疫情后,可应用麻疹疫苗进行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30岁的易感人群,或根据当地发病情况扩大接种年龄范围。(2)暴发疫情特别应急控制措施:如发生麻疹暴发或流行时,要及时确定疫点、疫区,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

43、例有关条款规定,根据麻疹疫情暴发程度和控制流脑暴发需要,提出有关停课、停工、停业;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人群聚集的活动等特别紧急措施,并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3)加强个人防护:在流行期间,应减少婴幼儿集中,劝阻家长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以减少传染机会;可采用戴口罩的方法减少感染。26.伤寒和副伤寒正确答案: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知伤寒杆菌引起疾病为伤寒;副伤寒杆菌引起的疾病为副伤寒。副伤寒包括副伤寒甲、副伤寒乙和副伤寒丙,其病原分别属沙门菌a、b和c组,生化特性类似伤寒杆菌,而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成分不同。副伤寒丙有v抗原。各种副伤寒杆菌

44、在自然条件下只对人有致病作用。流行病学特点是易经食品传播,常呈地方性流行,也可散发,但发病率较伤寒低得多。小儿副伤寒相对多见,其中以副伤寒乙占多数。成人中副伤寒甲较多。某些地区副伤寒丙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伤寒菌苗中不含副伤寒有关。(一)传染源的控制措施伤寒、副伤寒传染源为病人及各类带菌者,其中健康带菌者和慢性带菌者流行病学意义更为重要。伤寒、副伤寒杆菌经过人体排出粪便污染水源和食品,再由食物经口传播。病人:病人在整个患病期间都有传染性,以病程24周传染性最强,少数病人在潜伏期(平均14天)就有传染性。患病期间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肠穿孔。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为确诊病例:从血、骨

45、髓、粪便、尿等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血清效价4倍以上增高。带菌者:潜伏期带菌者:即在临床症状明显出现前排菌。恢复期带菌者:即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有23个月的排菌过程。健康带菌者:即无病史(可能为亚临床感染)而间歇排菌。慢性带菌者:即病后3个月仍继续排菌者。慢性带菌者的危害最大,不易被发现,特别是接触食品、食堂、儿童工作的慢性带菌者,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具有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源的控制措施:加强疫情和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尽快采取防控措施、控制疫情、防止蔓延的前提。发现

46、病人愈早、诊断愈及时,愈能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疾病蔓延。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就地隔离治疗。医院难以收治病人时,应设立临时隔离治疗点,就地隔离病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001-1995),加强伤寒病例的集中隔离治疗与管理,严格按照国标的治疗原则进行正规、足疗程的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周或临床症状消失、停药1周后,粪检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确保病人达到出院指标后才允许出院。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从停止接触起算,至少3周。抓好传染源的调查工作,追踪调查每一例伤寒病人,完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切实做好五同时,即流行病学调

47、查、采样、宣传、预防用药和消毒等工作同时开展。加强带菌者的监测,重点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采样监测和预防用药,对病人家庭的内外环境进行消毒,对出院人员落实医学观察措施。(二)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主要经粪-口传播。可通过:饮用生水,特别是被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污染的水源如井水、消毒不彻底的自来水。食用被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污染的食物,如经苍蝇污染过的食物。接触伤寒、副伤寒病人、带菌者排泄物污染的手和物品。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主要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首先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及厕所、宿舍卫生,加强粪便的管理,防止污染饮用水和食品;组织全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消灭苍蝇,

48、减少疾病传播机会。如果有病例发生要做好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消毒,防止污染水源;对所有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至无传染性为止。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堂要有防蝇、防尘设备,食堂供应的食品一定要煮熟煮透。食堂供应的食品要按要求留样。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明(且健康证明在有效期内)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才能上岗,加强从业人员的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和痢疾志贺菌的粪便检查。做好日常饮用水的管理工作,保证开水的供应。如果是从企业购买的桶装饮用水,供水企业必须持有有效的食品流通许可证、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等。使用的饮水机必须有有效的涉水产品卫生许可批件。饮水机必须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

49、饮用水源取水点位置要远离污水沟、厕所等污染源30m以上。大力开展以伤寒、副伤寒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做到:接触食物前和大便后要洗手;要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和受苍蝇、蟑螂等污染的食品,隔餐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不与其他人共用碗筷;不随地大小便;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注意防蝇和灭蝇;一旦出现疑似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症状体征(如不明原因发热、体温连续3天超过38以上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三)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1为迅速控制疫情,除在疫点内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外,还应在划定的疫区范围内向广大群众开展健康教育,采

50、用宣传画、卫生小报、宣传单、黑板报、录像及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等,以增强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卫生宣传教育要点如下:(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特别是海产品和水产品。不要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东西;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干净,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食用。剩饭剩菜、海产品等食用前一定要烧熟煮透。(2)饭前便后洗手,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要防蝇灭蝇,房屋要有防蝇设备,安装纱门纱窗。(3)不随地大便,不乱倒垃圾污物,不污染水源。(4)疫情发生区域人员不到疫区

51、外集镇赶集,不到病家或病村串门,不举办婚丧酒宴和节日聚餐。发现发热病人及时报告。(5)市场购买的熟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加热煮透。(6)饮用水消毒。2应急性服药,暴发流行时,可对接触者或易感者进行药物预防。口服减毒菌苗在试用中,其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流行区居民以及流行区旅行者、清洁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带菌者家属等为主动免疫对象。国内所用者为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死菌苗,皮下注射3次,间隔7日,接种后23周可产生免疫力,以后每年加强一次。严重心脏病、肾脏病、高血压、活动性结核、发热者及孕妇均属禁忌。27.疾病概况正确答案: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故亦称

52、为志贺菌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痢疾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抵抗力较弱,加热60,10min或被杀死,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过程正确答案:1传染源 带菌者和流脑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1天,最长7天。2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借飞沫呼吸道直接传播。本病间接传播的机会较少。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较好。5岁及以下儿童的发生率最高。人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各群间有交叉免疫,但不持久。29.病毒性肝炎控制关键点正确答案:(一)管理传染源1报告和登记: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

53、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2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乙型及丙型肝炎隔离至病情稳定后可以出院。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3对儿童接触者管理: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4献血员管理:献血员应在每次献血前进行体格检查,检测ALT及HBsAG,肝功能异常,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5HBsAG携带者和管理: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要加强随访,应注意个人卫生。HBEAG阳性者不可从事饮食行业,饮用水卫生管理及托幼工作。HBs

54、AG阳性的婴幼儿在托幼机构中应与HBsAG阴性者适当隔离,HBEAG阳性婴幼儿不应入托。(二)切断传播途径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做好制品的HBsAG检测工作,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非必要时不输血或血液制品。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接触病人后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保护婴儿、切断母婴传播是预防重点,对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生婴儿,出生后须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三)保护易感

55、人群1甲型肝炎: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患者的易感儿童。2乙型肝炎(1)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2)乙型肝炎疫苗: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率。亦可用于高危人群中易感者的预防。30.登革热流行过程正确答案: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潜伏期末即具有传染性。本病潜伏期为315天,平均潜伏期为58天,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2传播途径 主要是经节肢动物传播,主要传

56、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3易感人群 人类对登革热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可常年发生,但以夏秋季为主。我国广东省的流行季节在612月,海南省的流行季节在311月。31.副伤寒概述正确答案:1概念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是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2病原学 副伤寒的病原体有3种,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及副伤寒丙杆菌。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O和鞭毛抗原,分别为A、B、C抗原。在自然条件下,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类,仅偶尔感染动物。3流行病学(1)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2

57、)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3)人群易感性 成年人中以副伤寒甲为多,儿童易患副伤寒乙。(4)流行特征 基本与伤寒相同。4病理 副伤寒甲、乙的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大致与伤寒相同,副伤寒丙的肠道病变较轻,肠壁可无溃疡形成,但体内其他脏器常有局限性化脓病变,可见于关节、软骨、胸膜、心包等处。32.简要病史:女性,43岁,黄色水样便3天,烦躁不安4小时。初步诊断:霍乱。问诊内容:正确答案:1现病史(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腹泻起病缓急,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气味和量;是否伴有口渴、心悸、头晕等脱水症状;烦躁不安是否伴有神经精神症状;发病诱因,有无不洁饮食史;有无发热、恶

58、心、呕吐、腹胀、腹痛,以及皮疹等伴随症状;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尿量有无改变。(2)诊疗经过:是否做过相关检查,结果怎样;是否做过相关治疗。2相关病史(1)有无药物过敏史。(2)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接触史,有无疫区接触史,有无类似症状发作。33.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正确答案:(一)监测1疫情监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同时采集病人血标本进行抗体检查和个案调查,以核实疫情,及时做好网络直报。如果发现暴发疫情,则于2小时内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病原学监测 各监测点医院采集急性期病例血液和脑脊液标本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乙脑病毒分离、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流行型别。3血清学

59、监测 每年乙脑流行季节前后(可根据当地情况定),选择不同年龄的人群采集血液标本进行乙脑抗体检测,了解人群抗体水平。4宿主动物监测 设立有代表性的若干监测点,每个监测点以2030头新生仔猪为监测对象,在59月每旬采集血标本检测乙脑抗体。5传播媒介监测 在宿主动物监测点,从59月每旬采集蚊虫,分类与计算蚊密度;有条件可进行乙脑病毒分离,了解蚊虫自然带病毒状况。(二)控制动物传染源 乙脑主要传染源是易感家畜,尤为幼猪,要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住地分开。流行季节前给幼猪进行疫苗接种,减少猪群的乙脑病毒感染。(三)防蚊、灭蚊防蚊、灭蚊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包括灭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蚊虫孳生地。防蚊用蚊帐、驱蚊剂等方法,以切断乙脑的传播途径。(四)疫苗免疫接种 乙脑疫苗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乙脑疫苗属于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中的第一类疫苗。目前所用乙脑疫苗主要有2种: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在28避光保存。经观察,接种后保护率达85%98%。1接种对象 减毒活疫苗为8月龄、2岁儿童各接种1剂,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注射剂量0.5ml。灭活疫苗为8月龄2剂次,2岁、6岁各1剂次。2禁忌证(1)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2)患脑病和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