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1北京的春节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1北京的春节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1北京的春节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1北京的春节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完美版)1北京的春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舍北京的春节老舍北京的春节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xi);初一、初二满街走。春节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龙须沟月牙儿茶馆四世同堂等。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研读北京的春节研读北京的春节思考: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

2、的?提示:散文记叙线索一般为时间或事件过程。本文以时间(腊月元宵节)为线索(或是以春节的过程为线索)。思考:作者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提示:散文记叙线索一般为时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6):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情况。第二部分(7):写除夕这天的热闹景象。第三部分(810):介绍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之前人们过年的一些活动。第四部分(1112):详细介绍了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的习俗。第五部分(13):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人们又忙碌起来。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6):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思考2: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上年货 儿童放假新年的“彩排”除夕

3、以前除夕(春节的高潮)正月初一光景(春节的高潮)初六开张元宵节(春节的高潮)思考2:本文选取和组织了哪些材料?熬腊八粥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九。重点写了高潮和开始即腊八、除夕、正月十五。 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本文的重要日子有:腊月初、腊八本文是怎样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呢? 小孩子们:买杂拌、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吃糖、穿新衣、逛庙会买玩具。本文是怎样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呢? 小孩子们:买杂拌、买爆思考3:作者是如何将叙事与风俗的介绍穿插进行的?举例: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神祭祖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

4、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思考3:作者是如何将叙事与风俗的介绍穿插进行的?举例:熬腊八(1)除夕到来时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表达了除旧布新的美好愿望。除夕之夜的团圆饭反映了中华民族浓浓的亲情和传统美德。除夕之夜的守岁,体现了人们对时光的珍惜和对长辈幸福、安康、长寿的美好祝愿。(2)从初一开始的庙会上,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反映了人们纯朴善良、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3)正月十五挂花灯预示着日子的红红火火,吃元宵预示着亲人的团团圆圆。思考4:老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蕴含了哪些

5、民俗文化?(1)除夕到来时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表达了除旧布新的美好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其余的情景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写的好处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能够使读者对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更深刻的了解。思考5: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思考5: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 说说你家乡的春节习俗。 说说你家乡的春节习俗。附:春节习俗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

6、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附:春节习俗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迎接新年。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

7、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扫尘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迎接新年。每年从农历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

8、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

9、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

10、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 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