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认识从何而来_第1页
人认识从何而来_第2页
人认识从何而来_第3页
人认识从何而来_第4页
人认识从何而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第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我们能获得真理吗?我们怎样获得真理?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第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主体对象范畴实践及其特点第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1)实践的含义: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注意点: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二是实践是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

2、识活动)第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6、小行星撞击地球 第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分组讨论:第二组: 为何修建青藏铁路? 这与燕子筑巢有何本质不同?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四组:从孙中山时期就提出修建青藏铁路的设想,为何至今才变为现实?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一组:修建青藏铁路是实践

3、活动吗?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第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具有(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第7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1、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客观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实践的对象(自然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实践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第8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区别?为什么?第9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

4、,星期四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实践主体的能动性原因表现实践主体的创造性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实践有主观能动性第10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社会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实践有社会性历史性第1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探究活动1(P42)辩证唯物主义杜威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黑格尔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有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

5、活动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实践是人的精神的,观念的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1)(2)(3)第1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教师讲课营业员售货科学工作者搞实验第1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的基本形式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最基本的形式第1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

6、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1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为什么?因为:第1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孙子兵法是怎样产生的?军事上的需要在具体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第17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部分通过将冥王星列入

7、“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 了什么道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18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认识的发展促进认识的发展促进第19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亚里士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

8、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20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实践)为什么?第21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认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实践服务,为人类造福 。B、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离开了对实践的指导,认识不为改造世界服务,认识就是空洞的,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9、是实践的观点。实践既是认识的起点,又是认识的归宿。第22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公式:实践认识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脱离了实践,不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认识的意义。第23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课堂小结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 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第24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10、1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百闻不如一见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A B C DD第25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第26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星期四2、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第27页,共29页,2022年,5月20日,18点4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