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犯理论反思界定_第1页
结果犯理论反思界定_第2页
结果犯理论反思界定_第3页
结果犯理论反思界定_第4页
结果犯理论反思界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果IB理论的反風及界定一、结果犯的含义对干结果犯,我国刑法理论界主要存在两种蔵然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力结果犯是指 以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既遂标志的犯罪:另一种观点从力结果犯是以法定的犯 罪结果发生力犯罪成立要件的犯罪。逹两种含义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常是统一的。因力大陆法系刑法以处第既遂为原呱、tt 处PI未遂为例外,刑法分剧以既遂为模SoJH法分则规定的构应要件不仅是成立犯罪的要件, 还可以说是犯罪册遂的要件。当分则条文規定了犯罪结果时,该结果是犯罪构成要件之一, Q是犯罪既遂的标志,所1关于结果犯的两种軀点在他111那里并无差异。如日本刑法学者福 田平、大冢仁汰为:“结果犯,是指实

2、施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一定的结果,始成立该犯罪。 啊如杀人,除有杀人的行为外,尚须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始成立杀人罪,否则仅成立杀 人未遂罪。”我国地区刑法理论也汰为,结果犯是指构应要件除须有一定之行为外,还须 有法定结果之发生的犯罪。此类犯罪在仃力人实施犯罪后未发生法定结果者,林力未遂犯。 由于迪里构应要件既可以说是戒立要件,2可以说是册遂要件,所1上述说法并不了18。但是,在我国,两种理解得岀的结论不间。1抢劫罪力例,如果根据第一种理解,施劫 罪就是结果犯;如果从为结果犯是1犯罪给杲发生为犯罪的枸戒要件的犯罪,施劫罪就不是 结果犯。我国曾经比较浹行的现点认为,结果犯是以发生犯罪结果为犯罪构成

3、要件的犯罪,如果 只有一定的行为而没有一定的结果,呱为犯罪未遂。这种軀点显然承袭了大陆法系刑法理 论的看法,却忽视了我国的刑法规定和构成要件理论与大陆法系的差异。我国刑法分II并非 以既遂为模式,犯罪构成要件并非既遂要件,笔者认力,上述观点不符合我国的刑法规定和 犯罪构应理论,应予摒弃。目前,我国通说采用第一种规点,汰为结果犯是不W要实施具U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 为,而目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杲,才构成既遂的犯罪。笔者认为,这种理解至少有以下几个缺点:(1 BBS*并没有“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威H遂的犯罪”。纵现整个分则 条文,并无哪个犯罪以法定的犯罪结果作力既遂标志。在刑法分呱屮,法定的

4、犯罪结果,RP 法条明文规定的犯罪结果,柱往只是作为犯罪成立耍件或结果mile的加車结果。前者如u 失致死罪,在迪种怖况下,犯罪结杲只着眼于犯罪的成立与否,而不着眼于犯罪的既遂。后 者如第263条规定的抢劫罪的死亡结果,这种进定的结果也并无标志犯罪既遂的覓义,而只 有量刑上的意义。迪种理解得出的结论是牙is的。持通说的学者总是在犯罪既遂的形态中淡论行为 犯与结果犯,沃为行力犯勻结果犯是犯罪既遂的类型之一或形态之一。迥辑规律告诉我in, 种脚念ats念,属炭念是种炭念的一种。如人可以分为男人和女人,人是种视念,男人 是属恆念,我们可以说男人是人。通说既然从为犯罪既遂可1分为行力犯、给果犯等几类,

5、 H既遂犯是种恆食,结果犯是属闵念,可以得出结杲犯是欣遂犯的结论。而事实上通说Q认 为结果犯是发生干犯罪结果才既遂的犯罪,结果未发生即未遂。换言之,结果犯并不蛊是既 遂犯,i!可以是未遂犯、预备犯、中止犯。迪两彳、结论自柑牙18,而这正是由于前提的不正的。因此,不能在犯罪既遂形态中淡论结果犯,而应在构成要件里Hito这种理解仅仅解决犯罪形态问題恿艾不大。第二种规点中的结果犯,意义比较巫 要,它告诉我01硝些犯罪的成立要求犯罪结果,哪些犯罪的成立不要求发生犯罪给果。它首 先醉决的是犯罪成立与否的冋題,同时它还迴一步告诉S0L对于前者不存在既遂、未遂, 只有在后者才有研究既遂、未遂的必要O煤上所述

6、,笔者认力,结果犯是1法定的犯罪结果的发生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如过失致 死罪。结杲发tT, It为方可成立犯罪;反之,犯罪不成立。至干行力犯,学者多从既遂的角度给行为犯下定义,汰为行为犯就是以行力的完成力既 遂标志的犯罪。笔者认为,行为犯是与给果犯对应的炭念,既然结果犯是指1犯罪结果的 发生为成立条件的犯罪,那么行为犯就是指成立犯罪不要求发生甩害给果的犯罪。结果犯之 外的其它犯罪就是行力犯。二、结果犯的围1结果犯中“结果”的含艾结果犯中“结果”的含义决定了结果犯围的大小。对lit, B法学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 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害社会的结果,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对我国刑袪

7、所尿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 Sofe害结果是甩害行力给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所造应的具11 ft害事实。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通过影咆犯罪对象而对犯罪客体造成的沫定现实损害及具 itfegm事实。上述第一种观点汰为,一切犯罪都能给刑法所保护的容Uit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换言之,一幼犯罪行为都必定有犯罪结果。犯罪结杲是每一个犯罪枸必须具备的条件,缺少 这个条件,犯罪就不能成立。按照此种屍点,一幼犯罪那是以犯罪结果为犯罪构成条件的 犯罪,RP-ffl犯罪都是结果犯。杲真如此,把给果犯作为一种犯罪类型有何負义?可见,第 一种规点对犯罪结果的定义过宽。此外,它只是笼统地说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

8、护 的社会关系的损害,迪容易引起犯罪结果与社会危害性逆两彳、创念的混淆,因力社会危害性 即行为对护的杜会关系的侵害。但实际上,犯罪结果虽然可以决定行力社会危害11 的有无或彫响其大小,但并不等干社僉危害性本身。前者是危害行为造成的具体事实,后者 是行为的本质特征。可见,第一种軀点不可取。第二神和第三种规直分歧的关址在于犯罪结果是否仅限于现实的损害。对迪两种含义的 取舍不同,导致危险犯与结果犯的关系也就不同。采第三种见点者,如学者朴生认为,“惟 给果犯所頂定之结果,有属于实害者,有属于危险者,仿有侵害犯与危脸犯之别。”(11)我国 也有学者认为,“他险犯不是行为犯,而与实害犯同是结果犯,因为危险

9、犯也要求一定的结 杲,只是它耍求的结果是某种危险状态,实害犯要求的结果则是实岳的损害。”(10采第二种 规点者,如我国学者布汰为,结果犯也祢实害犯。側笔者认力,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应的实际损害事实。(1 )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表明犯罪结杲仪指实害结果。如我国刑袪第6条第3款规定: “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国领域,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国领域犯罪。”迪 里的“结果”韓指实害结果,困为俏若还指“可能造成的损害”,Q怎么能说“发生在中华 人民国領烦”? Q如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桿中,自动股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肪止 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很明显,逹里的“犯罪结

10、果”是指实除损害结果。(2)应当区分哲学意艾上的结果与刑法上的犯罪给果。哲学上的原因与结果是一对晴, 凡是原因引起的现象胡可以说是结果。危险犯中的他险是由甩害行为引起的,从这彳、覓艾上 讲,危险是由甩害行为引起的一种结果。但是,迪并不是说诡脸就是犯罪结果。因力,说“火 车、汽车处干侦覆、毀坏的危险中”,只是说“火车、汽车处于倾瞿、毁坏的可能中”,逹种 可能虽然和观实很接近,但毕竞还未转化为现实。并且,虽然犯罪结果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 一种现象,但并不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一幼现象胡是刑法意义上的犯罪结果。所1说,犯罪 结果只限于已经实麻造应的11害事实。这一点也力我国学者秉志教授、明幡朝授所费同。(

11、14(3)龙险犯有既遂和未遂,也说明危险犯不属于结果犯。结果犯是rusm犯罪结果 的发生为成立条件的犯罪。犯罪结果发生,喇行为成立犯罪;否剧,不成立犯罪。对于结果 犯,只有犯罪成立与不成立之区别,而不存在既遂、未遂之分。而故意的危险犯存在着既遂、 未遂形态。总之,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应的实际伶害事实。危险犯是以行 为导致的危险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但它并不以实害结果为要件。因此,鬼险犯不属于结果犯,结果犯仪指实害犯。危险犯与结果犯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前者只需要发生特定的危险就可成立犯罪,不需 要发生实麻的犯罪结果;后者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行为始成立犯罪;危险犯存在既 遂、未遂

12、形态,结果犯只有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不存在既遂、未遂形态。2过失犯并不胡是结果犯我国刑法学界的传説观自认为过失fi 害11主要不是表观在行为人的主现上, 而是表现在行为的客规效果上,因而只有当过失行为造成了严車危害社会的结果时,过失行 为才由措误行为转化力犯罪行为,从而貝备犯罪的性质,因此,过失犯押是结果犯。(1SfflKSfl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貝杂化,过失绪误行为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害大橢度增 加,干是,国外一些学者提出,法律应当规定过失的危险犯。迪一理论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或 地区两采纳。如1971年球士修正刑法规定了无恿图之过失危险罪(第225条)、过失违反建 范工程规剧之危险罪(第229条)

13、等。1975年徳国刑法典第314規定:过失决水,危及不 特定多数人的生命或財严的,他一年1卞自由刑或罚金。我国地区也规定了过失危险犯,如 第189条第三项规定:行为人因过失损坏矿坑、工或H ft! 10类之场所有关保护生命之设备, 致生危险于他人生命者,处6月1下有期ft刑、拘仪或三百元MTS金。我国大陆亦有学者对此持肯定观自,认为对那些壬规恶曲比较車、损害结果虽未发生, 但发生的可能性很大,目可能造成损害目大的严車过失行为,可考虑在分则中符别规定力危 险状态的过失犯罪。(16立法者也可能考虑到了过失龙脸犯的怖况,在分则第兀章的危害公共 卫生罪一节中所规定的三种犯罪一第330条违反传染病恥法规

14、定罪、第332条违反国境 卫生检疫规定罪、第334条非法采集、供应血液、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罪,M有过失危险 犯之立法旨趣。笔者认力,过失犯并不帝是结果犯,并不都要求犯罪结果(实害结果)的发生。(1 )对杲些过失犯i殳立危险构应是适应实践的需要。加然,如传统规点所说,过失犯 的社会危害性壬要表观在行为的严車实害后果上。但是,应该看到,师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 活动的复杂化,人的过失行为会熠多。如果非要等到实害结果发生,刑法才予以规制,则不 利干保护法益。理论总是为实戏服务的,并且頓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面对过失錯误fiJlK 及可能i成的损害大量憎加的事实,与其国守“过失犯是结果责任”这一传统的观点,

15、不如 适应规实,对某些过失犯设立他险构成,“理论总是灰色的,而常青”!(2)械然,刑沫不是牙能的,充分阅朋人的王焜能动11才是治本之策。但为什么建国 以来fHJ-I在宣传教育、呼时熠强公民的责任慰,而近年来交通事故、矿事故、建筑工 桿事故一頁呈上升趋势,并且来越严虫、恶劣,这说明刑法之外的貝它手目也不是牙 能的。正因为如此,在貝它手段不足WffilPS益的情况下,就需要刑法的提前介人。对于一 般的U失犯罪,如过失垂伤罪、it失致死罪,刑法可要求发生“車伤”、“致死后果”。但对 于甘对公共安全的杲些过失行为,因其所廿对的法益特别車大,主规上Q都是車过失或业务 过失,ffifiJl导致严車危险时,

16、刑法就应及时介入。HUt,我们认为,刑法对象交通肇事罪、 劳动安全设脳事故罪、建筑16$大安全事故罪等这些客观鬼害可能非常之大、壬观上Q那 是垂过失或业务U失的犯罪,也应象违反传染病肪沿法規定罪等那样设定危险构成。“如果 非要等到机毁人亡,列车顾覆、房屋倒塌再让刑法介人,显然已经丈BL,对于造成了咖此严 更危险的过失行为,刑法实在是不应该再保持沉(17)11失犯与结果犯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但曲干过失犯只能是结果犯的传貌规点的影响,我国刑进忠呱第15条的然仪规定“,以致发果,是过失犯罪”。很明显,第15条的意思是过失犯仅限于给果犯, aafiffiTM法总剧与分則规定的不一致。有学者看到了速种不足

17、,壬把“结果”解释为“实 害结果和危险结果”,以保持总剧与分则的-致,并11 nt iff明it失危险犯得到了立法Uo (13笔者认为,这种勢力固滋可嘉,但犯罪给果只能是实害结果,不包枯危际结果,文中对此 已有论述,不如把第15条修改为“1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本法分则另有 规定的,依廉規定”。这里的“本法分剧另有規定”,指的是分则针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 罪倚别规定了危险构成,这样囁可保持总剧与分则的林潤,R便过失危险犯得到了总剧的确认。作者单位:中南政法学院。参见高铭順、鸟克昌壬编:刑法学(上),人民,1986年版,第265页。(日)H田平、大冢匸:日本刑法忠论讲义,人民,1986

18、年版,第289页。(台)林山田:刑法特论(上),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23页。参见中国刑法词典,学林,1989年版,第117页;法学词典(fliT本),辞弔,1985 年版,第587-588页。畐络晦主编:刑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版,第296页;徐進仁主编:中国 当代刑法学,东南大学,1992年版,第144页;惠渔主编:刑法学,中国政济大学,1994 年版,第210页;何秉松壬编:刑法教科书,中国袪制,1993年版,第270页。历柳村、丁跃臨:犯罪未遂存在的围及“犯罪未得逞”探桥,我大学学报X 1990 ? 第4期,第44页。春洗、敦先主编:中国刑法学,大学,1998年版,第81页。明楷:刑法学(上),法9, 1997年版,第139页。参见洁博士论文犯罪结果论上篇。春洗、敦先王编:中国册法学,大学,1998年版,第81-820(11)(台)朴生:刑法专題研究,国立政治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