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省绵阳市丰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沼泽地开发的合理做法是:A向沼泽要粮,加速大规模开垦沼泽B禁止开发沼泽,保护沼泽调节气候的功能C东北沼泽土壤内水分过多,潜在肥力不大,不利开发利用D沼泽开发,应坚持有利于保护沼泽、改善农业条件和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参考答案:D2. 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干流的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由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参考答案:D3. 下图AB间为一河流,读图回答78题。7AB连线作一河床剖面图,河床陡坡处的

2、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约为A1/30 B30/1 C13/1 D1/138关于该河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河流为地上河B图示河段左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C一般来说该河段河流表面流速最快处接近右岸DB处为河流凹岸参考答案:7.D 8.C解析:7.【考点】本题考查读图河流坡度计算,及读图析图能力,考查学生调用和运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注意题中关键字陡坡:垂直距离78厘米,水平距离约10米。比值最接近D。(注意单位不同)看下图。 8.【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流水侵蚀,河流凸岸、凹岸的判读技巧面朝水流方向,左侧是左岸,右侧是右岸。A岸是右岸,同时是凹岸和侵蚀岸。接近A岸处水流速度也快,B错,C正确;

3、B处为凸岸,D错误;由图可知,图例为深度而不是高度,为地下河,故A错误。【感悟园】凹岸和凸岸是针对河流弯曲处来讲的,凹岸被侵蚀,凸岸沉积。例如: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河水自西流向东,中间有一段向北弯曲,那么北岸就是凹岸,南岸就是凸岸。总结所得,不论河流流向,河岸向哪边弯曲,哪边的岸就是凹岸。4.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 题1中国修建长城是有历史、有传统的,这里就有一段古长城,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在 AGH段 BCD段 CEF段 DAB段2在以下四地看不到该长城的地点最可能是 A丁 B丙 C乙 D甲3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最大值可能是 A450 B449 C500 D499参考答案:1.

4、D 2.B 3.D5.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回答8-9题。8.此气压分布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A隆冬季节 B冬春之交 C春末夏初 D秋末冬初9.此时,上海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参考答案:8.C 9.B6. 北极燕鸥是一种海鸟。它们在北极繁殖,却要到南极越冬,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公里,被称为动物界的“迁徙之王”。图1为北极燕鸥景观图,图2为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北极燕鸥迁徙路径与自然现象相一致的是A. 北美东海岸南段,顺盛行风而行B. 欧洲西海岸北段,逆着洋流飞行C. 南美东海岸南段,逆自转方向而行D. 非洲西海岸北段,

5、顺地转偏向力而行6. 下列关于北极燕鸥的生活习性及栖息地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喜欢幽静,选择人烟罕至的地区适合低温环境,选择高纬地区喜欢黑夜,生活在近乎极夜的地区 以草为食,生活在水草丰美之地A. B. C. D. 7. 北极燕鸥迁徙到甲地附近大约是A. 3月,河流的含沙量较大B. 5月,农作物生长较快C. 9月,路灯升起时间较早D. 11月,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参考答案:5. A 6. A 7. D【5题详解】读图分析,北极燕鸥迁徙经过北美东海岸南段时大约在5月份,此时该地盛行偏南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迁徙方向一致,A正确;欧洲西海岸北段先顺东格陵兰寒流后逆北大西洋暖流飞行,B错误;南美东海

6、岸南段大致向东飞行,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错误;非洲西海岸北段位于北半球,飞行方向向左偏,与地转偏向力方向不一致,D错误。故选A。【6题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北极燕鸥的主要栖息地在北极和南极,纬度高,气温低,人迹罕至,正确;北极燕鸥在北极的夏季繁殖,在南极的夏季越冬,生活在近乎极昼的地区,C错误;北极和南极都是冰原带和苔原带,没有草类分布,以鱼虾为食,错误。故选A。7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北极燕鸥在北极的夏季繁殖,在南极的夏季越冬,所以迁徙到甲地的时间应接近南半球的夏季,11月份最接近南半球的夏季,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故选D。7.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类农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3. 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A. 洪积扇 B. 河谷平原 C. 河边滩地 D. 三角洲4.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 热量充足 B. 太阳辐射强 C. 水资源丰富 D. 土壤肥沃5. 该类农业区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 水土流失的治理 B. 酸性土壤的改良 C. 荒漠化的防治 D. 河流的综合开发参考答案:3. A 4. B 5. C该类农业区位于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处,所在的地形属于洪积扇,也叫山麓冲积扇。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太阳辐射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及治理。3. 该类农业区位于山麓地带,河流出山口处,所在的地形属

8、于洪积扇,A对。农业区不在山谷中,不是河谷平原,B错。河边滩地主要出现在下游凸岸,C错。三角洲形成在河口地区,D错。4.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分布在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太阳辐射强,B对。西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没有优势,A错。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水资源、土壤无优势,C、D错。5.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该类农业区土地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荒漠化的防治,C对。水土流失问题少,A错。土壤一般呈碱性,B错。河流少,水量小,河流的综合开发不是主要问题,D错。8. 图中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曲线由变化的

9、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16曲线由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参考答案:15. C 16. A9. 2017 年 3 月 27 日晚,图中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和岩浆喷涌而出,造成了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完成 35 题。3.该地区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10、的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4.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自地球内部的A.硅铝层B.硅镁层C.岩石圈D.软流层5.按自然灾害成因和发生过程,火山爆发属于 A.地貌灾害B.地质灾害C.气象灾害D.海洋灾害参考答案:D D B3.【命题意图】本题以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板块分布知识的掌握及区域认知能力。【解题思路】根据示意图经纬度及轮廓获知,该地区位于欧洲南部地区,结合板块分布图可得,多火山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D。4.【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岩浆来源知识的识记。【解题思路】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埃特纳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来源于

11、该地,故选 D。5.【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的识记。【解题思路】火山爆发发生在岩石圈,按自然灾害发生成因和发生过程,属于地质灾害,故选 B。 10. 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公里,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形成黑烟囱。图1为“90经线圈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图2为海底烟囱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图1图21图中板块为( ) A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2可能发现黑海底烟囱的是( ) A1和2板块交界地带B3

12、板块内部C4板块内部D2和3板块交界地带参考答案:1.B 2.A解析:1.【考点】本题通过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考查全球海陆分布规律。材料表明海底烟囱所在处为印度洋海底,因此该90经线为90E经线。它穿过的板块有: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其中南极洲南北跨度最大,因此B正确。2.【考点】本题通过地质现象,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判断板块边界类型的能力。岩浆活动发生在印度洋底,应为印度洋板块与南板洲板块的交界处,且岩浆做上升运动,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因此A正确。11.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夏至日全天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曲线图。则该地的地理坐标是A7817N,120E B6634N,120EC7817N,11

13、6E D7817S,120E参考答案:A12.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白色冰面融化变成颜色相对较暗 的海冰,被称为“北极变暗”现象。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 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 图示期间( )A. 北极年海冰面积逐年减少B. 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不断加快C.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D.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2. “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 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

14、收增强 D.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参考答案:1. C 2. A【1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所以A错误; 北极年海冰面积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成负相关,所以D正确。北极年海冰面积减少速度减慢,所以C错误,故本题选D。 【2题详解】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北极放大” 现象,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所以A正确。13. 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会阻断河流。下图为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 该堰塞体顶部基本保持水平,则其相对高度最大可能A. 48米B. 1

15、48米C. 98米D. 198米2. 堰塞体溃决之前,处河流的水位变化为A. 处都上升B. 处下降,处上升C. 处都下降D. 处上升,处下降参考答案:1. B 2. D1.根据图中等高线乙标注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图中显示,该堰塞体处河面海拔为28502900米,该堰塞体顶部的海拔为29503000米,经计算,该堰塞体的相对高度为50150米,相对高度最大接近150米,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2.根据河流穿过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判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则河流由流向。位于堰塞体上游,受堰塞体拦蓄,处水位上升,排除B、C。位于堰塞体下游,受堰塞体阻拦,来水减少,处水

16、位下降,排除A,选项D符合题意。14. 合肥(32N,117E)工作的李先生,在国庆假期后,第一日早晨7:50(北京时间)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完成以下问题。5李先生最有可能走进单位大楼的大门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6李先生所走进的大门较早结束阳光直接照射的时间约为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参考答案:5.D 6.C试题分析:5.李先生走进单位时为上午时间,太阳正在东升。国庆假期后(10月1日以后)我国已处于冬半年,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因此李先生进入的是东南方的大门。D正确。6.图中大楼丁门所在墙体与正北方

17、向大约呈30夹角,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2分钟,可忽略。当地正午时阳光在正南方向,2小时后,太阳在天空中西沉30,阳光不能照射丁门,此时当地时间为14时,故C正确。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5.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617题。16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 B C D17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参考答案:16-17 AD16. 下列陆地自然资源中,体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是: A土

18、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石油资源 D光热资源参考答案:C17.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得到长足发展,网上营销迅速崛起,“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等电子商务公司应运而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据此回答13、14题。13. 网上营销过程中,买家和电子商务公司体现的地域联系方式是A. 电子通信 B. 商业贸易 C. 交通运输 D. 邮政通信14.与传统的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A增加了营销环节,增加销售成本 B促进了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C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D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参考答案:13.A 14.D18. 读“新疆某地区城镇变迁”图,回答下列各题27

19、. 影响图示区域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水资源分布及数量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28. 图中城镇逐渐向南迁移是因为南部A. 是山地阳坡,阳光充足B. 是河流上游方向,水资源丰富C. 离公路近,交通便利D. 地势低平,适宜建设参考答案:27. A 28. B【27题详解】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导因素是水资源分布及数量,故A正确。【28题详解】水源是影响新疆人口、城镇等分布的主导因素。由于河流中上游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大,河流末梢水源减少,绿洲萎缩,因此城镇逐渐向南迁移,故

20、B正确。19. 读我国某城市外部形态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8. 该城市位于A. 宁夏平原 B. 河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华北平原19. 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A. 铁路、河流 B. 河流、地形 C. 铁路、地形 D. 耕地、林地20. 该城市夏季气温偏高,其原因可能是A. 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气流下沉 B. 深居内陆,大陆性强C. 海拔高,光照强 D. 位于河谷,热量不易散失参考答案:18. D 19. B 20. A18. 该城市西北侧有黄河流经,且城区等高线小于200m,海拔低,是平原地形。故处于华北平原。故选D。19. 读图可知,该城市外部形态沿河、沿地形平坦的地区伸展

21、。故该城市外部形态主要受制于河流、地形。故选B。20. 该城市夏季盛行东南风,城市东南部有丘陵地形,夏季城市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温偏高,故其原因可能是位于盛行风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较高。故选A。20. 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B 21.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N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N地迁至M地,炼钢厂仍留在N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12题。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420.75铁矿石21.81.3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N地的有利条件有接近燃料地 接近铁矿

22、 廉价劳动力充足 接近消费市场A. B. C. D.2近年来,该钢铁集团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海外拓展,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钢铁企业出口量减小 钢铁企业所需铁矿石从国外进口较多 国际铁矿石价格波动幅度小 国际钢铁市场相对广阔A. B. C. D.参考答案:1.A 2.C【知识点】本题考查工业选址因素和工业结构调整。解析:1题,N地有煤田,所以接近燃料地,N地临近工业地域,所以接近消费市场,所以A正确。2题,该钢铁集团进行了布局调整和海外拓展与钢铁企业“临海型”布局和国际钢铁市场相对广阔有关。【思路点拨】钢铁厂最初选址临近燃料基地,后来由于燃料下降和原料的进口,逐渐向港口发展。22.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

23、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年份在芒种时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引起这种天气现象的是A. 蒙古高压 B. 江淮准静止锋 C. 亚速尔高压 D. 副极地低气压10. 谚语对农事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我国部分地区流传“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对该农事活动具有明显指导作用的地区是A. 珠江三角洲 B. 柴达木盆地 C. 江淮地区 D. 渭河平原11. 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A. 立夏 B. 小暑 C. 大雪 D. 小寒参考答案:9.B 10.C 11.B考查二十四节气。9.

24、江淮地区梅雨天气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形成的。故选B。10.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中国的古文明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材料中有种植稻子,故选C。11. 芒种节气在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是夏至前半个月的节气,夏至后半个月的节气是小暑,故太阳直射点纬度与芒种节气约相近的是小暑。故选B。23. 读下面“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参考答案:B24. 下图为南极大陆示意图。图中四个科考站因其有

25、别于其他科考站的突出特征,被分别冠以极点、寒点、磁点和高点的别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 图中、分别为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7. 南极洲周边海区浮冰较多的季节可能为A. 1、2月 B. 4、5月C. 7、8月 D. 10、11月8. 图中A. 高点与寒点间的直线距离约为2500km B. 高点是南极大陆上海拔最高的地点C. 文森山位于磁点的西南方 D. 极点附近年均降水量比磁点附近少参考答案:6. A 7. A 8. D6.结合经度位置及轮廓,位于南极半岛东侧,且0o经线位于该海域,故是大西洋;180o

26、经线位于海域,故是太平洋,则是印度洋,故选A。7.当南极地区气温较高,海冰融化时,南极洲周边海区浮冰较多,南极洲气温最高的时间在1、2月,故选A。8.高点与寒点间的经度差大约是20o,但是两点纬度高,故两点间的直线距离远小于2500km,A错误;高点是南极内陆冰盖最高海拔的地区,是冰盖最高,而不是海拔最高,B错误;由磁点到文森山向东经度差小,故文森山位于磁点的东南方,C错误;极点附近受极地高气压控制,酷寒,干旱,年均降水量比磁点附近少,D正确。故选D。25. 读某高速公路与甲城市空间关系变化示意图(图9),完成1516题。15. 分析I、阶段高速公路对城市的影响,可知 A. I阶段占用城市用地

27、 B. 阶段不占用城市用地C. I阶段对城市内部交通影响大 D. 阶段对城市环境影响大16. 从I阶段至阶段A.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B. 高速公路的区位渐趋合理C. 高速公路选址的主导因素发生变化 D. 高速公路沿线的地价保持稳定参考答案:D C26. 图4为浙江省19852010年的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统计图。读图回答89题。图48.关于浙江省从业人数比重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一直下降 B.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一直上升C.2000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口上升最慢D.19952000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口上升最慢9.引起浙江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 B.

28、自然灾害频发C.国家政策调控 D.社会经济发展参考答案:8.B 9.D二、 判断题(共10分)27.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回答问题。(10分)53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54分析、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5分)55说明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2分)参考答案:53.区。 依据: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3分)54.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3分) 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

29、)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55.森林火灾;遥感技术。(2分 )28. 为发展旅游业,某地政府在9月20 日至24日隆重推出“双龙戏珠”节,该地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候,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形成“双龙戏珠”的地理奇观.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132题:31.该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32.下列时段,还可以观赏到“双龙戏珠”的是( ) A.春分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冬至日前后 D.立秋前后参考答案:C A29.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类型。参考答案:A30. 城市很大

30、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参考答案:A三、 综合题(共38分)31. 读“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_循环,简述该类水循环的主要意义。(2)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_,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总趋势是_。(3)从地质构造上看,甲谷地属于_构造,分析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4)图中丁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_,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5)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 ( )A火山爆发、地震 B暴雨、泥石流 C台风、海啸 D洪涝、滑坡(6)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_(山地类型),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_。(指出两山名)参考答

31、案:(1)海陆间 (大循环) 联系四大圈层,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不断更新;实现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径流 增加 (3)背斜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岩性疏松破碎,容易受外力侵蚀逐渐降低形成谷地 (4)海沟 消亡边界 (5)A (6)块状山地 庐山、泰山、华山等考查水循环及地质构造。(1)图中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海陆间 (大循环)循环,水循环的主要意义简略为“联系调节,平衡更新,迁移交换,影响塑造”十六字。详细表述:联系四大圈层,调节高低纬热量平衡;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水不断更新;实现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

32、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2)水循环的径流环节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总趋势是增加的。(3)从地质构造上看,甲谷地属于背斜构造,形成原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岩性疏松破碎,容易受外力侵蚀逐渐降低形成谷地。(4)图中丁处海底地形的名称为海沟,其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消亡边界。(5)丙区域常出现的地质灾害主要是火山爆发、地震,故选A。(6)乙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块状山地,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名山有庐山、泰山、华山等。32. 科罗拉多河干流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西坡,向西南流经犹他、亚利桑那、内华达、加利福尼亚等州和墨西哥西北端,注入加利福尼亚湾;全长

33、2333千米,只有145千米在墨西哥境内;流域面积64.7万平方千米,流域内80 %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河水含沙量很高,河水混浊,呈暗褐色。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 与上游相比,科罗拉多河中下游的支流多为季节河,主要原因是( )A. 洪水期水库蓄水使河流断流B. 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C. 灌溉用水的季节变化不均D. 夏季冰川融水补给量大,冬季无补给10. 受人类活动影响,科罗拉多河越往下游,河水盐度越高。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河流下游水土流失严重B. 河流下游纬度低,蒸发旺盛C. 沿河灌区开渠引水灌溉D. 大量引水使海水倒灌11. 科罗拉多河流域是美国进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的第一个流域,干流上已兴建水库11座,支流上修建水库95座,全面实行梯级开发。主要原因是( )A. 河流落差大B. 土地荒芜严重C. 旱涝灾害多发D. 流域面积广大参考答案:9. B 10. C 11. A【9题详解】科罗拉多河中下游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河流可能断流;冬季盛行西风越过沿海山地后,仍能带来一定的降水。季节河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分布,也就无冰川融水补给,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