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10篇】_第1页
初三化学教案【10篇】_第2页
初三化学教案【10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三化学教案【10篇】初三化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化学式进展计算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2、通过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理清简单计算的思路。 3、通过计算的体验,总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洁计算 【根底学问回忆】 引导学生分析:依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展哪些简洁计算 【小结】1.相对分子质量2.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3.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4.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5.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稳固练习】 1、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

2、+14+122=46 B.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D.尿素中氮元素养量分数算式为:l00% 2、今年1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Na2SiO3(硅酸钠),Na2SiO3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3、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请你依据上面几个方面对Al2O3进展快速的计算。(已知:相对原子质量Al-27,O-16) 【引导学生思索】利用相对分子质量、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物质中各种元素

3、间质量比、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1.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情,开头了全球传递。它采纳的燃料是丙烷(分子构造模型如右图),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例2.当前高效能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产生能量的效率高达33%。已知砷化镓中,As元素化合价为-3价,则Ga元素的化合价为+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试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 例3.某铁的氧化物常用来作录

4、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的原材料。试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OB.Fe2O3C.Fe3O4D.Fe(OH)3 初三化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学问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怀环境,乐于探究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试验培育学生的观看试验力量,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育学生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

5、育学生运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看和争论法。 教具预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忆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忆时要用多媒体协作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假如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测假设: 1、学生分组争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看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展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舞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测都说出来。 预想结

6、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试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展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试验进展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试验: 1、教师介绍试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看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争论设计试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争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留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看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试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

7、碘加热,留意观看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顿加热再观看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展试验: 学生分组进展试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沟通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消失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展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汲取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和探究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稳固提高:

8、1、稳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学问: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协作。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舞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讨论物理问题离不开试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

9、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汲取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熟悉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试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试验及试验分析,把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力量目标 学习通过试验熟悉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试验探究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从生活视角观看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熟悉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加环境爱护意识。 教学建议 学问讲解指导 1、二氧化

10、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依据试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试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看,与学生争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详细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行燃性和与水反响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行燃性和一般状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响,学生并不生疏。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响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渐渐上升,什么缘由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

11、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夫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消失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生疏。无论呼入的新奇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学问,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学问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学问网。通过本节的学习,完善并

12、提高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熟悉。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生疏。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拟熟识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识的学问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念,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展学习。 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学问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对学生形成学问的重要作用。试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力量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学问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拟熟识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

13、触过的学问。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试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学问的重要作用。利用试验探究式教学模式。 依据学校状况(生源、试验条件)不同,采纳开放程度不同的试验探究法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行小组争论式学习模式。 联系实际生活、生产学习二氧化碳。 课程完毕指导 引导学生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从用途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外试验指导 二氧化碳性质试验有条件时可以用干冰来制备,这样能避开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它的氯化氢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熟悉更清晰。建议补充二氧化碳溶解性试验,用U型管做

14、,并为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响打下良好根底且过渡自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引言】 在某农村,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挖了一口井,很深,大约有十四、五米,由于施工人员在施工时曾在井内烧火,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了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消失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 原来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日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假如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窒息死亡。 【板书】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现】

15、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 【演示】 如图: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始终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看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刚刚我们介绍的致人死亡的井的底部有较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密度大,因此,难于集中。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小结】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假如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形状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

16、板书】二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 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试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答复后,教师归纳) 【板书】1.一般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应呼吸。 (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缘由)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深井等处肯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 (学生争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试验,假如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讲解】二氧化碳溶

17、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和水反响: H2OCO2=H2CO3 【演示】 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看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板书】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讲解】碳酸钙为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溶解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CaCO3H2OCO2=Ca(HCO3)2 碳酸氢钙溶液加热后,又变成碳酸钙 广西桂林闻名的芦笛岩内的石柱、石笋或溶洞都是常年累月发生上述反响所致。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可用之

18、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讲解】物质的性质打算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也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板书】 三 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且比空气重,可用它来灭火。(简介灭火器原理) 2、干冰升华时汲取大量热,可用它做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3、工业制纯碱和尿素等。 4、植物光合作用。 【小结】二氧化碳是碳的一种重要化合物,把握它的性质后合理利用它。 初三化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归纳概括力量及查阅资料的力量

19、。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拟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拟多,学生对这些学问的把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根底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稳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拟清楚的比照、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根本的化学用语,必需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

20、的根底。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学问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纳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展元素符号进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问面,又培育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力量。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拟抽象,在教学时应从详细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一样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一样:是由于它们具有一样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

21、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但凡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育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力量。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准时地进展元素和原子的比拟,使学生清晰元素与原子的区分与联系。留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简单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洁物这个前提下进展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需是纯洁物。 教学设计例如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

22、的区分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但凡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争论归纳 (1)元素: 定义: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争论思索 a、推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

23、分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推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依据。但中子数不肯定一样。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争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分于联系:投影片展现 元素 初三化学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2、把握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的氧化反响,跟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响)。能够分析比拟铁与镁、锌、铜等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能够推断铁分别与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提高思维力量和创新意识; 3、初步知道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主要缘由及防锈的主要方法;

24、4、进一步学会比照、比拟熟悉事物的科学方法和假设验证探究的思维方式,辩证的熟悉外因条件对化学变化的影响; 5、参加试验探究熟悉铁的化学性质活动,观看铁生锈的过程,体会动手试验自己获得铁的性质的学问的胜利愉悦,保持学习的兴趣; 6、初步知道钢铁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和我国钢铁生产的进展史,增加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铁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对铁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理解; 2、反响条件对反响结果的影响的熟悉。 教学模式:边讲边试验。 教学方法:试验探究、争论式。 教学过程: 引入: 展现课件1:钢铁的广泛应用 钢(steel)并不等于铁(iron),人体里也含有铁元素,组成血红蛋白、细胞色

25、素,人体含铁元素约0.0004%。 一、铁的物理性质 展现实物:电磁铁中的铁心、铁片、铁丝、铁块、弯曲铁丝,磁铁吸引铁片。 学生观看答复: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良好延展性、铁能被磁铁吸引。 阅读教材P120:密度7.86g/cm3、熔点(M.P)1535、沸点(B.P)2750、电和热的导体。 二、铁的化学性质 回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试验。 演示试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答复试验现象:猛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板书:1.铁跟氧气的反响 分析:3Fe+2O2Fe3O4氧化反响 争论: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气中猛烈

26、燃烧。 设问:铁在空气中能否发生反响呢?(同学们常常可以看到铁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为什么?) 展现课件2: 先假设:常温下,铁钉与氧气发生反响生锈。 常温下,铁钉与水发生反响生锈。 常温下,铁钉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响生锈。 演示探究试验: 学生汇报观看现象: 验证:(3)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生锈假设不成立。 (2)试管铁钉5天仍未见明显变化假设不成立。 (1)试管中刚接触水面的那局部先生锈假设成立。 阅读P120,学生得出结论: 1、常温下,在枯燥的空气中,纯洁的铁很难和氧气发生反响。 2、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能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响生成铁锈。 展现课件3: 铁生锈:主要是铁铁锈

27、(主要成分是Fe2O3)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棕褐色、疏松、易吸水(不除锈,会加快生锈)。 解释钢铁制品因生锈损失巨大,每年约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追问: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争论:由生锈的条件去分析,隔绝空气和水 展现课件4:钢铁的防锈 防锈:保持铁制品外表的干净、枯燥,再采纳一些常用的下述方法。 展现:归纳: 小结: 展现课件5: (一样反响物,反响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2、铁跟酸的反响: 学习试验室制氢气时,已经知道了铁可以和稀硫酸或盐酸反响产生氢气。 学生试验:向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镁、锌、铁、铜四种金属(已放在试管中),一、三组的同学分别参加

28、3mL稀H2SO4,观看现象,解释缘由。 二、四组的同学分别参加3mLHCl,观看现象,解释缘由。 用手捂住铁与硫酸反响的试管一会儿,并当心点燃产生的气体。 展现课件6:结论 (1)铁是比拟活泼的金属,可与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响,生成氯化亚铁、硫酸亚铁。 (2)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镁、锌的活泼性大于铁,铜最不活泼。 展现课件7:练习一 (1)铁丝与盐酸反响中,铁()进入溶液中,()从溶液中逸出。铁丝取出后,质量(),溶液质量()。 3、铁跟硫酸铜溶液的反响 学生试验:向试管中放入小铁钉(5根),参加3mL硫酸铜的溶液(或向硫酸铜溶液中放入铁丝或小刀等)。 学生: 观看、答复: 说明、解释:铁能

29、跟硫酸铜溶液反响,将铜置换出来。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响 争论:质量比5663.5 再次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而铜却不能把硫酸亚铁中的铁置换出来)。 展现课件8:练习二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被溶解进入溶液,()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掩盖在()外表,使铁丝的质量(),溶液质量()。 阅读P121:古代“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师生小结:铁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金属,在肯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响、置换反响等。 叙述:一样物质的铁与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响,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假如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铁元素的化合

30、价为+3价,铁跟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响,均生成硫酸亚铁,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争论题: (1)如右图所示,在一盛有水的试管中放入一根干净的铁钉,请问:在a、b、c三处,哪一处最简单生锈? (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整到平衡,各注入一样质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一块铁,右边烧杯中放入同样质量的锌。铁和锌全部溶解,问:在溶解过程中至完全溶解后,天平的指针有何变化?为什么? 评价反应题:(另附) 作业: 1、连续观看、讨论“钢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依据记录的现象,进展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对如何防锈提出建议。(2周后交) 2.P122(1)填在书上。(2)(3)(4)做在练习本

31、上。 初三化学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复原性,并了解有关的试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留意事项; 依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比了解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氧化剂和复原剂。 力量目标 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复原性与复原反响的教学,进展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试验室制法。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学问范围和试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

32、理性质,把握氢气的可燃性、复原性及有关试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试验内容明确提出培育学生观看力量,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展环境爱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绽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学问,以试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现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看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看思索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熟悉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晰,符合学生熟悉规律和力量形成与进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复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

33、气在空气中宁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消失白雾、氢气复原氧化铜的试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展反响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究性试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提醒了学问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终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展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展稳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把握根本的、重点的学问,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便利,节约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试验兴趣,可在试验3-4的肥皂水中参加颜色。 (3)氢气燃烧试验必需肯定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留意产物,即可

34、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仔细做好氢气复原氧化铜试验,使学生把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响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根底。 (6)复习氧化反响,引入复原反响。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响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复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靠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比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响的特别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猛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响。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看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构造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

35、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由于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需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打算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试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宁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试验假如做得好,所能观看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简单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试验的详细状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快速布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

36、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宁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渐渐增加,最终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氢气 4.1 74.2 一氧化碳 12.5 74.2 甲烷 5.0 15.0 乙炔 2.5 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 复习提问: 1、写出试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试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根据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挨次,回忆上节课的试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试验34】装置如下图。球形枯燥

37、管里装有碱石灰枯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掌握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摇摆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看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试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洁的氢气,观看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看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看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

38、么现象消失。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试验中为什么强调“纯洁”呢?假如氢气不纯洁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试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布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留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留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看: 留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头状况; 认真倾听音响的变化; 观看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洁的氢气能宁静地燃

39、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洁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响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宁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响,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试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到达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洁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需检验氢气的纯度。 【试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教导火。假如听到锋利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需要

40、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说明氢气已经纯洁,假如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试验38】在枯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留意观看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响完成后停顿加热,还要连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顿通氢。 引导学生思索: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试验

41、在停顿加热时,为什么还要连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学问逐一争论。归纳出试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响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响: 练习:试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响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挨次排列序号_。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顿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顿通入氢气;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响?氢气与氧化铜反响是否是氧化反响?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响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

42、化反响。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复原反响。 在反响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响。使铜被复原出来,说明氢气有复原力量,我们称之为复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复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复原反响。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响,说明它具有氧化力量,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复原性是复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响。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复原反响。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响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响中氧化剂是_,复原剂是_,_,发生了氧化反响,_发生了复原反响。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打算的。

43、 密度小氢气球;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复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探究活动 1 家庭小试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试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方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剧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试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渐渐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试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初三化学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

44、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猎取信息的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加环境爱护意识,为可持续进展做出自己的奉献。 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讨论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课前布置讨论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殊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寻相关信息,并要求学生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

45、通过课前预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现自己的讨论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殊是展现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表达初中义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殊对初中学生来说,剧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许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洁的介绍对增加学生的环境爱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铺张、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

46、群众化的详细表达。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讨论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展学习打好根底。电解水的试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试验,可以结合有关物理学问介绍试验装置,特殊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忙同学进展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留意严谨性。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水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教学设计过程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

47、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扫瞄相关网站,在充分预备的根底上进展展现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纳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课前任务布置: (1)阅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外表大局部地区被水掩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爱护?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铺张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制哪些不良行为,可以到达节省用水的目的? 在我们四周,水资源爱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从目前来看,淡水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殊是有些地区,干旱严峻威逼着人

48、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需是自己的设想,不肯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动身)。 你认为日常生活中转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做到节约淡水?举详细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猎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展加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沟通用。 2课前预备工作: 教师课前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扫瞄,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争论进展得全面。对有创意、

49、有价值的的设想,不考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3课堂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展展现,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熟悉。 (2)由教师以试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试验,依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依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的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试验最好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依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以便于查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加水的

50、导电力量,试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肯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开与初中物理可的有关学问冲突。) 4课后小结: 对本节学问内容进展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现,加强对学生进展节省用水的教育。最终将制作精致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探究活动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洁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省用水。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绽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设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字数为800-1200字。 课后争论: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开“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

51、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依据课本学问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开水被污染应留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初三化学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了解的物理性质,初步把握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响的概念,初步学会推断化合反响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响的概念及其反响的推断和的用途。 力量目标: 通过对化学性质的试验,培育学生观看和描述试验现象的力量;及通过试验来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推断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的方法,培育学生分析、归纳的力量。 情感目标: 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描述及对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的制法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初步把握试验室制取的方法

52、和反响原理; 了解工业上从空气中提取的根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响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响的区分。 力量目标: 初步培育学生的试验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初步培育学生分析、比照和迁移学问的力量。 情感目标: 培育学生实事求是,严厉仔细的科学态度,及试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局部。 这三局部应以的性质为中心,由于物质的用途主要打算于该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熟悉物理性质的挨次,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看的全面,又起到了对比的作用。使记

53、忆更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看和描述的挨次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承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外形,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挨次。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根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响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忙理解。如很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或者让学生想想方法,做个家庭试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比照。 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良教学的设想。或者至少也应

54、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留意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匀称而不分层? 初三化学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使学生了解两种碳的氧化物在性质上的差异;通过化学试验及其分析,使学生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复原性,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过比照和试验,使学生把握CO的主要性质。 力量目标: 培育学生的试验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通过对CO化学性质的试验探究,初步提高学生试验设计和试验操作技能;初步培育学生毒气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对CO化学性质试验的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体验

55、胜利,培育化学学习兴趣;通过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现象,对中毒机理进展微观分析,提醒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通过引导学生对CO的全面熟悉过程,初步训练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强化使用毒气的自我爱护意识和环境爱护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中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是高中学习的重要生长点。一氧化碳的性质不难理解,又有氢气、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比照、铺垫,学习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探究。内容严密联系实际。此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严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一氧化碳是学生初中学习的第一个有毒物质,是典型的环保素材、自我爱护素材。对一氧化碳

56、的学习,既可满意九年义务教育对学问普及的要求,同时又可提高学生自我爱护、环保的力量。 因此,无论从教材的位置看,是从学生的学问贮备、力量水平分析,还是从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动身,一氧化碳的学习作为探究性学习,内容、难度均适合,是高中学习的生长点。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通过介绍煤气中毒,及其危害的新闻实例引入。突出熟悉试验应用(预防煤气中毒)的学习活动。 法二:将小老鼠放入盛满一氧化碳的钟罩内,观看一氧化碳的毒性,讲解煤气中毒原理及抢救方法,实际抢救小老鼠。从兴趣动身,学习一氧化碳性质。 法三:单刀直入,碳有两种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析分子式差异,推想性质,引入试验。 学问讲解指导: 1、

57、以试验为手段,深入剖析,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其一可燃性,其二复原性),特性(剧毒性)。 2、讲解应条理化,有层次。 3、留意比照氢气性质与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 教学建议 (1) 突出试验教学的功能 试验设计是探究学习中的一种重要验证方式。本节课应充分挖掘化学试验在探究学习中的功能,在学生提出假设后,通过设计试验方案、论证方案及实施验证,以形成学问。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充分表达化学试验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问、应用学问、验证假设、训练思维。 (2)充分表达主体性教育原则 无论在课的设计上 ,还是在课的组织上,都应非常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课时,充分发挥主体性,制造性地处

58、理教材,乐在其中。学生在上课时,兴趣较高,积极参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探究力量和制造力。 (3)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中 在一氧化碳教学中应充分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学生仅仅熟悉CO有毒的根底上,通过学习CO其它性质,并引导学生分析CO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熟悉方法去熟悉客观事物。 (4)强化学问和力量的整合。 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思索题,整合学问和力量。高质量的思索题,不仅能将课堂教学向外延长,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向肯定高度。如本节课留的思索题(CO复原Fe2O3),有三个重要作用。其一是引导复习CO的化学性质。其二是应用CO的化学性质。其三是整合试验装

59、置。将可燃性试验、复原性试验、尾气的处理试验整合起来,设计一套试验装置,这不仅是试验的整合,更是学问和力量的整合。 课程完毕指导: 1、布置学生小结一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再分别与氢气、木炭等进展对比。 2、以一氧化碳中毒的缘由为内容,进展争论,着重在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中毒后的处理措施。 3、辩证熟悉一氧化碳,了解一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一氧化碳中毒及其救治 教学设计方案 一氧化碳的性质: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异。(构造打算性质)。 【指导阅读】 阅读97页第1自然段(留意与物理性质的比拟)。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

60、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纳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殊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需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叙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响,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