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 检测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 检测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 检测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 检测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 检测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学期生物人教版第7章单元测试第七章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序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的原因包括()A资源有限 B生物圈有一定的承受力C生活水平逐渐下降 DA和B2下列当今世界的几大问题中,与我国人口过度增长有关的问题是()粮食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教育、医疗、就业问题 B C D3关于计划生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B少生就是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C晚婚、晚育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利D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4下列哪项是由于大气污染引起的()A水俣病

2、 B酸雨 C生物入侵 D禽流感5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腐蚀建筑物B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C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威胁人们的健康D酸雨是工厂排放的烟雾造成的,与机动车辆排放尾气无关6分析该漫画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B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C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7人类的活动往往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下列能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是()A“三北”防护林工程 B乱占林地C滥伐树木 D过度放牧8今年

3、我省出现的“毒大米”事件,是由于水稻被工业废水中的镉污染所造成的,你认为这种污染属于()A重金属污染 B大气污染 C噪声污染 D光污染9保护和改善环境最切实可行的个人行为是()A退耕还林还草 B积极参与制定环境保护法的活动C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作为个人的交通工具 D发展垃圾处理新技术10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C少用一次性筷子 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11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A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B把回收来的污染物倾倒到江河中C禁止使用煤、

4、石油等燃料D以上做法都不正确12进入20世纪后,每年都有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发,野生动物出现生存危机 B传染病蔓延,野生动物死亡率增加C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 D天敌逐渐增多,野生动物竞争加剧13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B资源和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C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14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共有()乱砍滥伐网捕鸟类过度放牧排放工业三废臭氧层破坏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1

5、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有酸雨的危害B1998年长江中下游特大洪灾的主要原因是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C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D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受到的危害最严重16下列与爱护植被、绿化环境不相符的是()A用电子贺卡代替纸信 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文件C使用纸质包装袋 D无纸化阅读17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A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B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C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D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18

6、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少“碳足迹”的是()A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C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19贺州市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地级市,全市正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与生态家园建设,全面打响“生态贺州长寿胜地”品牌。下面与这一主题有关的举措中,与生态保护没有直接联系的是()A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崛起B保护生态环境,把优质的自然资源转化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C传播长寿文化,发展

7、壮大文化旅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D发展壮大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和生态健康养老20电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下列现象中,由废旧电池污染所致的危害是()A饮用水中带有痢疾杆菌 B温室效应C水中的藻类迅速繁殖 D镉扩散到土壤中,沿着食物链,危害人类21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B古人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说明黄河水滔滔不绝,不需要保护C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人类砍伐森林不会产生影响D解决生态环境的问题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与中学生无关22为使北京天更蓝,北京市政府

8、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空气污染。下列措施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是()A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B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C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23当你发现有人滥杀青蛙、偷猎鸟类,或者知道有人盗伐林木时,最好的措施是()A去和他们辩论,不让他们继续这么做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将这些人抓住,送往公安局惩处 D告诉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制止和惩处他们24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由于人们私自挖掘冬虫夏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直接后果是()A污染水体 B污染土壤C危害药农的生命与健康 D破坏植被25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A温室效应 B酸雨 C固体

9、废弃物污染 D火山爆发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图中的曲线表示19601990年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温度变化。读图回答问题。(1)3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_趋势。这些二氧化碳来源于各种生物的_及_。(2)图中温度几乎在持续_,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_,这种现象叫作_。它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_和多种生物_。27(14分)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繁荣”。所以,首要的任务是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1)从生态因素上来看,改善西部环境首先必须解决_资源的问题,它属于生态因

10、素中的_因素。(2)“退耕还林还草”是保护生态系统中的_,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_能力,改善生态平衡,实现_发展战略。(3)近年来,北京沙尘暴成灾,启动京津风沙治理工程是必然选择。在京北地区植树造林,以乔灌结合搭配为原则,减少单一林种,原理是防止生态系统的_少,_简单,导致生态脆弱。28(2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一)查阅资料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易造成水质污染。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项目ABCD

11、E加无污染河水的量(毫升)10001000100010001000加7号废电池的数量(节)02122加满江红的数量(克)0001530放同样大小的小鱼的数目(条)55555平均小鱼存活的时间(天)1535810结合上述有关内容,请完善下列探究活动:(1)表中B和E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2)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进行对照实验。(3)请在坐标图中画一个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鱼存活影响的曲线图。(三)实验反思(略)(四)交流讨论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参考答案与点拨第七章检测卷1D2.A3B点拨:少生指的是稳定低生

12、育水平,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4B5D点拨: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它们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6C7.A8.A9.C10D点拨:据分析可知,A、B、C都属于环境保护的措施,而D大量砍伐森林容易使生物丧失栖息地,破坏生态平衡。故选D。11A12.C13B点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所以说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A合理;资源和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如非洲干旱面积广大,不利于农业生产,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首要问题是粮食与环境问题,B不合理;植被的破坏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合理;目前,生物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