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无超纲)_第1页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无超纲)_第2页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无超纲)_第3页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无超纲)_第4页
精品解析:2021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无超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二章 声 现 象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二章 声 现 象2021-2022学年适用于全国各市县人教版教材知识点习题定向攻克名师审核 无超纲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节测评(2021-2022学年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D声音

2、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2、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A165m B198m C22lm D330m3、如图所示,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事实说明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能量传播4、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 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 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 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5、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

3、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一艘快艇在平静的湖面上启动并向岸边驶去,水中的鱼可以听到马达声,岸边飞翔的鸟,散步的人也可以听到,若距离快艇的距离都相同,察觉快艇启动的先后是A鸟先于人 B鱼先

4、于鸟 C人先于鱼 D鸟先于鱼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振动的空气柱一定在发声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9、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1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原因是:( )。A、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月球上的宇航员

5、可直接用语言交谈C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对11、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2、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不能直接进行交谈,这是因为( )A.月球上尘埃太多 B.月球上温度太低C.月球表面凹凸不平 D.月球上没有空气 13、声音从水中传入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14、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A. 手指 B

6、. 琴弦 C. 空气 D. 弦柱 15、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真空不能传声。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声音在介质中是以_的形式传播,利用声音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2、当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这说明_。3、同学们上音乐课时,优美的琴声来自_,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播的4、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这样的情景: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

7、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气体中_。(选填“大”或“小”) 5、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6、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以产生声音。7、人在游泳时 ,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 , 鱼会被吓跑, 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8、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_。9、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表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但在月球上必须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_。10、发生地震时,人们要有秩序地撤离楼房,如果来不及撤离时,可以躲在有铁制水管的卫生间或其它较牢固的小房间里被困时,在楼房卫生间里的人

8、向外求救时,可去击打_,因为声音在_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且分散的声音小三、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陈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请你参入实验探究:(1)实验器材:除待检测的材料、鞋盒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其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这是因为 。(2)实验设计:陈明将声源放进鞋盒,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设计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A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B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

9、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为了纠正这部分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 。(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

10、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 B、得出结论; C、分析归纳; D、实验研究; E、发现并提出问题。你认为王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

11、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为控制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_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最强最弱较弱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4、在图14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相距10m之间的通话,这表明_ _。(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 _。(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

12、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 _。(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 _。5、如右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 。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对方的讲话。-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A4、答案:D5、答案:D6、答案:B7、答案:B8、答案:C9、答案:D10、答案:C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C二、填空题1、答案:波,能量;2、答案: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答案:琴弦的振动(有振动即可给分) 空气振动(或空气)4、答案:大5、答案:强6、答案:振动7、答案:振动、水(液体)8、答案: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9、答案:空气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10、答案:铁制水管 铁制水管(固体)三、实验探究1、答案:(1)机械闹钟 易于控制发声的响度(或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