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试题(含详解)_第1页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试题(含详解)_第2页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试题(含详解)_第3页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试题(含详解)_第4页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试题(含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专题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浑浊的液体过滤后仍然浑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

2、验纯度C粗盐提纯的产率偏低:溶解粗盐的水量可能过少D用启普发生器制取 CO2,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稀盐酸可能已反应完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为20Bt1C时20g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C升至t2C,所得溶液都变为不饱和Dt2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3、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所以任何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质子和中子D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则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鉴别方法ANH3和N2闻气味B蔗糖、面粉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C过氧化氢溶液、蒸馏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现象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观察颜色AABBCCDD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甲乙丙Bt2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C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D采取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甲物质的方法,可

4、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6、a、b、c、d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有10、T1、T2、T3不同温度的水各100g,分别向其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T1T2T3B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g/100g水C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D四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或“”“甲丙,故D选项正确;故选D。3、B【详解】A、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但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选项A错误。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5、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B正确;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原子的原子核内不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例如某些氢原子中没有中子,选项C错误;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改变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B。4、D【详解】A: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氮气无味。可用闻气味方法鉴别。A正确。B:蔗糖溶于水,面粉不溶于水。鉴别方法可以取样,加水溶解,观察现象。B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蒸馏水加二氧化锰则无明显现象。C正确。D:木炭粉、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D错。综上所述:选择D。【点

6、睛】5、D【详解】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纵坐标的数值越大,溶解度越大,因此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选项A错误;B、虽然t2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但甲、丙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此t2时,甲、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C、三种物质中,只有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降低温度后,丙溶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N、M点对应的温度相同,N点为该温度时甲的不饱和溶液,M点为该温度时甲的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即可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6、D【详解】A 、硝酸钾溶解度

7、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完全溶解,可以判断出T1T2,但是T2和T3的大小不能判定,故A错误;B、T2时,硝酸钾全部溶解,此时此温度下硝酸钾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所以此温度下溶解度是否是50g不能确定,故B错误;C、a、b中溶质没有完全溶解,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c、d中在各自温度下的溶解度未知,所以不能判定是否饱和,故C错误;D、a中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b中比a溶解更多,cd中溶质全部溶解,溶质cd大于b,b大于a,溶剂相同,此时cd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c、d中完全溶解,此时c、d溶液质量相同,溶质质量相同,溶质质量

8、分数相同。综上溶质质量分数abc=d。故选D。7、D【详解】A、称量硝酸钾可以在电子秤上放一张纸,正确;B、读数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C、溶解物质要使用玻璃棒搅拌,正确;D、标签上第一行写KNO3溶液,第二行写20%,没必要注明溶液质量,错误。故选D。8、A【详解】根据题意得: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3.2g+100g-103.1g=0.1g【解】设:混合物中镁质量为x。所以混合物中氧化镁的质量为3.2g-1.2g=2g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1.2g:2g=3:5综上所述:选择A。【点睛】9、D【详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

9、子等,错误;B.置换反应会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但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错误;C.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的体积比构成它的原子大,错误;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后,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一定仍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故选D。10、D【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于不知道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是否饱和,故升温到t2,形成的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B、t1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甲、乙析

10、出的晶体一样多,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变化较大,故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错误;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t2等质量的甲、乙的溶液降低温度到t1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1)31.6g(2)降温结晶(3) KNO3 AD 【分析】(1)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故填:31.6g。(2)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提纯混合溶液中的硝酸钾,溶解、降温结晶、过滤,操作的名称为降温结晶,故填:降温结晶。(3)20时,将等质量的NaCl、KNO3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部分溶解,乙全部溶解,乙溶解度大,由图1可知

11、,甲为硝酸钾,乙为氯化钠。A、从20升温到60,氯化钠溶解度缓慢变大,溶质质量没有改变,正确。B、乙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对20溶液降温,不一定会析出晶体,错误。C、20时,硝酸钾有固体不溶解,说明溶质质量大于31.6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大于31.6:100,错误。D、乙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饱和,升高温度,溶解度变大,60时,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正确。故填:KNO3:AD。2、(1) 40g 甲=乙丙 蒸发结晶 10 (2) 压强 温度 【解析】(1)由图可知,在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故填40g。由图可知,t2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表明此时甲、乙

12、的溶解度相同,即甲=乙,t2时,丙的溶解度曲线比甲、乙的溶解度缺少都低,表明t2时,丙的溶解度小于甲、乙的溶解度,所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故填甲=乙丙。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受温度影响较小,则要使乙物质析出晶体,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蒸发结晶。由图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为80g,则此时9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为40g,水的质量为50g,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9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50g水中只能溶解30g甲,则此时析出晶体的质量=40g30g=10g,故填10。(2)打开汽水瓶瓶盖时,汽水瓶中的压强减小,

13、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证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故填压强;体内的温度高于体外温度,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证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填温度。3、(1) 固体、液体和气体 乳化作用 (2)O3(3) O2 9.6 (4) CH4#NH3 漏斗 B 27.2 小于 (5) = 蒸发 乙 【解析】(1)A是液体溶于水中,C是固体溶于水中,D是气体溶于水中,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植物油不溶于水,所以要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乳化作用。(2)每个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故该气体为臭氧,化学式为O

14、3。(3)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电解时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2克,根据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气质量可以求出氧气的质量。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x=9.6g 故生成氧气9.6g。(4).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表示为;一个水分子含有十个质子,含有十个质子的微粒还有,CH4、NH3、HF分子。.过滤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烧杯;可以通过蒸馏的方法使硬水软化。.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m,则m98%=490g10%,则m=50g,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50g(1.84g/cm3)=27.2cm3=27.

15、2 mL;用量筒量取浓硫酸俯视读数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浓硫酸的体积量取偏少,配置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故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5)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少的是乙。4、(1)(2)42.5(3)2.7(4)溶解(5)不饱和(6)89.0【解析】(1)根据表2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硫酸钠的溶解度;(2)根据表2可知,100时,硫

16、酸钠的溶解度为42.5g/100g;(3)根据表1可知,100g海水中含有2.7g氯化钠,因此晒干100g上述海水,所得固体中氮化钠的质量为2.7g;(4)根根据图示可知,步骤一为溶解过程;(5)根据步骤3过程中蒸发时间和析出固体的关系可知,蒸发开始时没有固体析出,说明步骤2中所得氯化钠溶液是不饱和溶液;(6)需要提纯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2.7g氯化钠和0.2g硫酸钠,水的质量为90g,在20恒温蒸发水分时,硫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钠,当水分蒸发至硫酸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停止蒸发操作,0.2g硫酸钠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所需要的的水的质量为:,因此理论上蒸发掉的水的质量约为

17、:90g-1.0g=89.0g。5、(1)甲(2)(3)D(4)D【分析】(1)KCl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增加一直增加,为曲线甲。(2)t3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甲的溶质多,溶剂少。降低温度,到t1两物质溶解度均下降,且在该温度下相等。因甲溶剂少,所以在该温度下,甲溶液中的溶质少。所以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更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关系甲乙。(3)t2乙溶解度已经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初步判断为70以后。该温度下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利用表中给出溶解度描点作图,可进一步确定相交的点为8090。故选D。(4)开始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

18、量分数不变。然后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溶液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继续降温,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D。【点睛】三、计算题1、(1)设最多可以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为x 故最多可以放出0.4克的氢气。(2)设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为y故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分析】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1)见答案。(2)见答案。2、(1)解:设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所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5%,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1%。【解析】(1)见答案。(2)见

19、答案。3、(1)3.04t(2)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铁屑中纯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Fe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 x=1.12t y=3.04t z=0.04t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的质量:9.8t+1.12t-0.04t=10.88t 溶质质量分数: 答: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解析】(1)参加反应H2SO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生成的FeSO4质量为xx=3.04t故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3.04t。(2)反应后溶液为FeSO4溶液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纯铁的质量+硫酸溶液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题意可知,参加反应H2SO

20、4的质量为9.8t20%=1.96t设铁屑中纯铁的质量为x,生成的FeSO4质量为y,生成的氢气质量为z x=1.12t y=3.04t z=0.04t反应后生成FeSO4溶液的质量:9.8t+1.12t-0.04t=10.88t 溶质质量分数: 答: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9%。4、解:150kg16%=24kg,150kg-24kg=126kg答:需24kg氯化钠和126kg水。【详解】过程见答案。5、(1)14%(2)30%【解析】(1)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30g 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2)硫酸铵溶液中溶

21、质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0g 硫酸铵,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30%【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四、实验探究1、 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金属是否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前面 用砂纸打磨 2Al+3HgCl2=2AlCl3+3Hg 上升 2Al+6H2O=2Al( OH )3+3H2 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 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 Hg+S=HgS 【详解】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和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交流

22、与讨论铝常温下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使铝具有抗腐蚀性,方程式为:;可以通过砂纸打磨去除表面的氧化铝;实验探究(1)铝比汞活泼,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gCl2=2AlCl3+3Hg(2)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上升 故填:上升;实验结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6H2O=2Al( OH )3+3H2。实验反思(1)关闭活塞 K ,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不能变成氧化铝。(2)硫粉会和单质汞生成硫化汞化学方程式为:Hg+S=HgS,故填:Hg+S=HgS2

23、、39 5.4 A 浓硫酸 水 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 e 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温度影响 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 CuSO4 160 【详解】(1)设需要浓硫酸质量为x,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x98%=49g20%,x=10g,所需水的质量为49g10g=39g,所需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故填:39;5.4。(2)量取上述5.4mL体积的浓硫

24、酸所选用的仪器为10mL量筒,故填:A。(3)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填:浓硫酸;水。(4)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氢气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应从e管通入,故填:收集排出水的体积,进而测量集气瓶收集氢气体积;e。(5)对比实验,可知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故填:硫酸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6)由表格数据可知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

25、综合以上信息,分析锌与硫酸反应速率可能还受温度影响,设计实验验证,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故填:反应速度由慢到快然后减慢,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放出热量,反应速度加快,但随着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速度又逐渐减慢;温度影响;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氢气需要的时间。(7)用惰性电极电解只含一种溶质A的水溶液可得到稀硫酸、铜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溶质硫酸根和铜元素,为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若

26、电解生成了200g质量分数为4.9%的稀硫酸,x=160g则至少需要 160g质量分数为10%的A的水溶液,故填:CuSO4;160。3、铁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的表面无气泡产生 取打磨过的铁片放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镁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试管内水汽化成水蒸汽,其遇冷后冷凝成小水珠( 或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冷凝/液化成小水珠等合理答案均可) 试管并未密闭,是敞口的,不会爆炸。(或并不是在密闭、有限的空间或试管是敞口的等合理答案均可) 降温,使试管中的水蒸气冷凝(或使水蒸气转化为小水珠或降低试管中水蒸气的浓度等合理答案均可) 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硫酸镁溶解度降低,所

27、以析出白色晶体 【详解】根据实验现象,铁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没有明显现象,说明铁位于H前,铜位于H后,故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还可以设计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盐溶液反应,观察是否发生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故有: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等量的铁片和铜片于两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铁片的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的表面无气泡产生铁比铜活动性强取打磨过的铁片放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2)镁与稀硫酸反应时,反应很剧烈,还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反应过程中,“白雾” 产生的原因是:镁和稀硫酸反应放热,使试管内水汽化成水蒸汽,其遇冷后冷凝成小水珠(或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冷凝/液化成小水珠等合理答案均可)。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可听到爆鸣声,但试管没有爆炸的原因是:试管并未密闭,是敞口的,不会爆炸。(或并不是在密闭、有限的空间或试管是敞口的等合理答案均可)。解释与反思:锥形瓶中冷水的作用是:降温,使试管中的水蒸气冷凝(或使水蒸气转化为小水珠或降低试管中水蒸气的浓度等合理答案均可)。在实验冷却恢复室温的过程中,发现镁条消失一段时间后试管内部产生了白色晶体,解释是: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硫酸镁溶解度降低,所以析出白色晶体。室温下硫酸镁的溶解度为33.5 g,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水(H2O) t2 BE 降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