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中学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磁铁A、B上方都是S极B通过电磁铁A和B的电流相等C电磁铁A的磁性强于电磁铁B的磁性

2、D向右移动滑片P,电磁铁A、B磁性都减弱2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太阳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中国古代,人们使用“日晷”判断时间,是利用了光的折射D当太阳倾斜照射时,背对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3在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切蛋器的钢丝做的很细B农用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C羊肉串的签子一端磨得很尖D吸管一端做成斜口4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5关于

3、声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体的音调高低是由其振动的快慢决定B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高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7三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图像如图,以下正确的是( )ABCD8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是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不变9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

4、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0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面方法中错误的是A所测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D为方便读数,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靠近眼睛,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1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2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透过树丛的光B三塔倒影C手影游戏D海市蜃楼13下列现象能生动体现

5、“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规律的是()ABCD14下列各种颜色中,不属于光的三原色的是A红B黄C蓝D绿15在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照相机成像;幻灯机成像中()A成实像的是B成虚像的是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

6、60cmB40cmC20cmD10cm18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为( )A12B21C41D8119晋朝的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月亮向东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山、地面B月亮、地面C山、云朵D江水、山20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将凸透镜A换成凸透镜B并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

7、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BA的焦距小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C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甲相同D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显微镜的物镜成像原理与图乙相同21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ABCD22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 )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23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24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

8、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7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和第二次接收到信号之间行驶了多少米A68 米B51 米C34 米D17 米25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公克重及W2公克重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

9、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何者A1:2B2:1C2:3D3:226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27有些司机朋友喜欢在小轿车内放一瓶香水,而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暴晒下引发火灾的是( )ABCD28深圳湾公园是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如图所示是白鹭飞向水面的情景。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白鹭飞向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大C白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白鹭水

10、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29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图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图中哪幅图可能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乙透镜的光路图( )ABCD30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B空中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C坐公交车时,要抓好扶手D运动员跳远时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减弱噪声的, 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小明可以听出来电视机里是哪一位主持人,是因为每个 人的_不同。32如图所示,b、c温

11、度计的示数均减小,是由酒精_(填物态变化)时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引起的;比较b和c的示数,可得出结论:_。3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m2的圆柱形容器装满水,一光束沿AO射向水面,方向保持不变,反射光线在水平光屏EF上形成光点Q,打开水阀K,水流出,水位下降,光点在光屏上移动,当光点移了10cm时,容器中的水已流出_kg()。342016年10月19日3时31分,载着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近圆轨道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时很大的碰撞声景海鹏和陈冬_(填“不能”或 “能”)听到。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约90min绕地球一圈,组合体相对于地球是_(填 “运

12、动”或“静止”)的,此时飞船相对于天宫二号是_(填“运动”或 “静止”)的。352018年9月18日洪泽实验中学在九一八纪念日举行防空演练,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读作35_(填单位)。36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护士测量病人体温时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而制成的。37如图所示,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拧螺母,把力作用在A点比作用在B

13、点更容易拧紧或拧开螺母,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这表明:_。38踢足球是学生喜欢的运动之一小明用脚踢静止的足球,足球向前滚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但最终足球会停下来,是因为_39如图所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压缩活塞使棉花着火是_能转化为_能,等效于A、B、C、D四冲程中的冲程_。(选填A、B、C、D)40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_成水蒸气上升,水蒸气升入高空后遇冷_成小水滴或_成小冰晶,形成云。在温度高于0时,云中的小冰晶_成小水滴落到地面,形成雨。(填上物态变化名称)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明利用图所示的实验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所受

14、的重力关系”。甲、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_,丙、丁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测量_,科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到了阿基米德原理,该原理_(选填:“适用”或“不适用”)于气体。42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m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你应该选择焦距为_cm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_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

15、晰的像。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一水桶内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桶口相平,此时桶与冰的总质量是22 kg,当冰全部融化为水后,需再向桶中倒入2 L水,水面才正好与桶口相平。(冰0.9103 kg/m3)试求:(1)桶内冰的质量;(2)桶的质量;(3)桶的容积。44据有关研究,汽车自身质量每减少100kg,100km油耗可减少0.6L,每节约1L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kg。某型号汽车原来使用的是质量高达1027kg的钢质外壳,若替换成等体积的镁合金材质,质量可减小780kg,(钢=7.9103kg/m3),请计算:(1)车外壳所用材料的体积是多少m3;(2)镁合金材料的密

16、度是多少kg/m3;(3)改装后的汽车以80km/h的速度正常行驶5h,大约能少排放多少kg的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解析】A. 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A的上方为N极,B的上方为S极,故A错误;B. 由图可知,电磁铁A和B串联接入电路中,所以电流相等,故B正确;C. 电磁铁A和B的电流相同,由图可知A的线圈匝数多于B的线圈匝数,故A的磁性强于B的磁性,故C正确;D. 向右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减小,电磁铁A. B磁性都减弱,故D正确。点睛: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极性;磁性的大小与电流和线圈的匝数有关。2、

17、D【详解】A海市蜃楼是因为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于空气密度不均匀引起的,故A错误;B太阳穿过森林在地上形成“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光障碍物后,被障碍物挡住,于是在障碍物后就形成影子;日晷就是利用影子的方向、长短粗略判断时刻的计时仪器,故C错误;D用喷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当太阳光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时,太阳光经过折射发生色散,从而形成彩虹,故D正确3、B【详解】压强指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可以用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钢丝做的很细、签子一端磨得很尖、吸管一端做成斜口都是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了压强的;农用拖拉机装宽大的履带是增大受力

18、面积从而减小压强的。故选B。4、A【分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声音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二是声音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详解】A用手轻敲西瓜判断西瓜熟的程度,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故A符合题意;B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加湿器湿润室内空气,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清洁牙齿,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只要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即可解答,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5、C【解析】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B、声音的传播

19、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C、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海底反射回来,记录收到回波的时间,再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海底的深度,故C正确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慢,故D错故选C6、A【详解】A发声体的音调高低是由其振动的快慢决定,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A正确;B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噪音的响度大,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故B错误;C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发声频率不同,但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D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我们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A。7、A【详解】如图,当三者质量相同时,甲的体积最大,

20、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乙、丙三者密度大小关系为。故选A。8、D【详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着质量的改变而改变蜡烛点燃一会儿后,质量变小的同时体积也变小,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故D符合题意9、D【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

21、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10、D【详解】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过一段时间,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不可以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选D11、A【详解】A露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露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B雾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形成的,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冰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冰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12、B【详解】A

22、透过树丛的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D【详解】A. 人推车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 人接球,使球停止运动,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 手捏气球变形,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 甲、乙互相用力推,各自向后运动,体现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B【详解】红、绿、蓝三种单色光是

23、光的三原色,混合后可以产生其它任何色光,故黄光不是三原色的一种,故选B。15、C【详解】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故选C。16、B【详解】A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错误;B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说明水也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

24、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样可以成为噪声,故C错误;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17、D【详解】当物距等于二倍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二倍焦距。分析图可知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所以二倍焦距等于20cm,则焦距为10cm。故选D。【点睛】18、D【详解】由图可知:物质甲的密度,乙的密度,所以,故D正确为答案19、C【详解】游云西行说云西行是以山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是向东运动的,所以谓月之东驰是以云为参照物。故A、B、D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20、C【分析】(1)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5、;当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比较甲乙两图中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关系;(2)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详解】(1)由甲图可知,物距u=35cm-5cm=30cm,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物距处于f和2f之间,即f30cm2f,可得15cmf30cm;由乙图可知,物距仍为30cm,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30cm2f,得f15cm,所以A的焦距大于B的焦距;(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

26、于投影仪,与图甲相同;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可见ABD错误、C正确,故选C。21、D【详解】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感线分布是正确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N极发出,回到S极,而图中磁感线分布正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图中小磁针的S极和磁体的N极吸引,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2、C【分析】本题考查望远镜的成像特点。【详解】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能让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7、而目镜相当于放大镜,能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次放大,形成一个虚像,而物体经过物镜所成的已是倒立的像,经过目镜后,像还是的倒立着的。故选C。23、D【解析】解: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被研究的乘客是静止的,必须选择一个跟乘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选择路边的树木、走动的列车员、停止车站上的另一辆车任意一者为参照物,乘客和它们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它们为参照物,乘客都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和车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故选D【点评】(1)由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选择参照物;给定参照物,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2)参照物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

28、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物体不动24、B【详解】图b中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s,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2.7s=0.3s;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1=;由v=可得: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vt1=340m/s;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t2=340m/s;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153m-102m=51m,故选B。25、B【详解】由于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

29、力成正比,所以 ,即只有B正确26、D【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个人都在运动,并且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选D27、B【解析】由图知道,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由于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B符合题意。28、C【分析】【详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A白鹭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故A错误;B白鹭飞向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C白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D白鹭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睛

30、】29、A【解析】将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凸透镜前,物距相同,通过甲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像说明Uf,通过乙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Uf,又因为物距相等,所以可判断甲的焦距大于乙透镜的焦距且f甲大于2f乙,由光线通过甲透镜的光路图可知甲的焦距是20.所以乙透镜的焦距肯定小于10,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透镜以后会聚到凸透镜的焦点可知A图是正确的30、D【详解】A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因惯性而对司机造成伤害,故A不符合题意;B空中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石块受到的阻力小于重力,不能用惯性来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C坐公交车时,要抓好扶手是为了防止因惯性而对乘客造成伤害,故C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跳远时

31、总是先助跑一段距离是为了利用惯性跳的更远,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声源处 响度 音色 【解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音量的调节就是改变声音的响度;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声源。【详解】把电视音量调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小明学习;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所以把音量关小即减弱了声音的响度。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分辨声源,所以小明可以听出来电视机里是哪一位主持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32、汽化 吸热 加快空气流动可以加快

32、液体的蒸发 【详解】12由图可知,三支相同的温度计,在b和c的玻璃泡上蘸酒精后,酒精汽化从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吸热,使得温度计温度计b、c的温度降低,示数减小。3向c温度计的玻璃瓶上吹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玻璃泡上酒精水的蒸发,蒸发越快,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计示数降低越多。33、50【详解】入射光线AO射到水面,水面将光线反射到Q点,反射光OQ和入射光AO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为45,反射角也为45;当水面下降时,入射光线AO保持不变,入射点将随着水面下降而移到,由于入射光AO没变,入射角也没变,故反射角也不变,仍为45,则在点反射的光线,与原来的水面交于P点,如下图:根据几何关系

33、,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因为入射角为45,所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当光斑在EF上向右移动s10cm时,水面下降的高度流出水的体积由 得流出水的质量34、能 运动 静止 【详解】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当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时,很大的碰撞声通过固体可以传播,所以,景海鹏和陈冬能听到;2对接成功后的组合体相当于地球的位置不断的改变,所以,组合体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3此飞船相对于天宫二号由于位置没有改变,所以是静止的。35、信息 响度 分贝(dB) 【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同学们听到广播中的警报声迅速离开教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城区步行街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该

34、装置显示的是噪声的响度等级。3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其符号是dB,即该装置显示35,读作35分贝(dB)。36、汽化 热胀冷缩 【详解】1酒精容易发生蒸发现象,蒸发式汽化的一种形式,酒精蒸发时会吸收热量,所以用酒精棉球擦过的皮肤会感到凉爽。2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一般温度越高,体积越大。37、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详解】用同样大小的力拧螺母,把力作用在A点比作用在B点更容易拧紧或拧开螺母,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38、运动状态 足球受到阻力作用 【解析】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所以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在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会受到地面对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