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铁比1 kg棉花质量大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C将铁块从20 加热到800 后,铁的质量不变D将铁块放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铁的质量变小了2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

2、随时间的变化()ABCD3下列做法可以减慢蒸发的是()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4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完成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某次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5 cm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应使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C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D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这可以解释远视眼的形成原因5图是实验室中的

3、一种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B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60D在使用该温度计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6如图甲,蜡烛在平面镜MN中成完整的像。若蜡烛不动,将平面镜向上移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关于此时蜡烛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成完整的像,像的位置不变B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变小C成完整的像,像的位置向上移动D蜡烛的上部能成像,下部不能成像7某银行近日迎来了特殊的新员工“智能机器人”,这位爱卖萌的小美女能用语音与储户进行亲切的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机器

4、人的声音能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机器人的声音不能传递能量8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OP是其中的一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光线OP的光路图是()ABCD9长春冬天人们在室外说话时,能看到呼出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B汽化C升华D熔化10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理上总在进行着不懈地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1kg/m1已知体积为15m1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需耗钢117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

5、“气凝胶”的质量为( )A2.5吨B0.045吨C0.26吨D45吨1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则()A电压表示数3VB电流表将被烧坏C灯L1亮,灯L2不亮D电压表被烧坏13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

6、某次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对应的时刻,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B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等于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C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这样可以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准确测量D在某次实验中,小组同学们发现小车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因此得出平均速度与斜面倾斜度有关14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钢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甲、乙两次实验

7、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1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芳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 放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C红色蜡烛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D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A的大小1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插入水中的铅笔好

8、像弯折了B水中山的倒影C屏幕上的手影D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17我县部分学校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的脚对它有力的作用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8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在玻璃与空气的交界面上发生折射和反射,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BCD19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的是 ()A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听声音的变化情况B当音叉发出声音后

9、,让乒乓球沿切线方向靠近音叉,乒乓球会被弹起来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D小刚轻声说话,小丽通过“土电话”听到小刚的声音20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烟”,这些“白烟”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21在直跑道上,甲、乙两辆遥控小车在同一起点向同方向运动,两车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内甲车的速度B在内乙车的速度是C时两车的速度相等D时乙车超过甲车22下列估测合理

10、的是()A普通学生课桌的高约是1.3mmB普遍中学生跑50m的时间约是3sC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是5m/s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23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也带上负电,则()A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B金属箔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D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2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C只能从

11、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2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夜迎着月光走,水是暗的;背着月光走,水是亮的B镜面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只有部分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漫反射的缘故2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27下列估算符合实际的是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10mmB人体正常体温36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人步行速度大约1.2m

12、/s28 “估测”是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篮球从篮板上的篮筐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5minB观察某支温度计时,估测它的分度值两刻度线之间宽度约是2.5103mmC本堂考试时考室内的温度大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的一半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三百分之一29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别是3cm和5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C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更强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30实验室常用的两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电路接线,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

13、电流表A的示数是0.2A,电压表V的示数3V,则()A流过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B流过L1的电流小于0.2AC电源电压等于6VDL2两端电压小于3V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喜欢侦探小说的小明看到一个这样的故事:Ben被他的朋友John发现死在书房里,John打电话给警察,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John说:“我在Ben家附近散步,看到他房间里有灯光,我决定从外面看看他在不在,窗户上有霜,所以我擦了擦,然后看到他倒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把门踢开进去检查,发现我朋友死了,我立刻报警。”看到这里小明想了想立刻猜到:John_(选填“说谎”或“没有说谎”),理由是:_。32眼球的结构

14、类似于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镜进行矫正33小明逛紫薇公园时看到一些现象。(1)亭子里有同学在拉小提琴,他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部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2)冬日早晨,湖面上白气袅绕,“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3)阳光下,小明看见湖边树荫下点点圆斑,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他看见的上述“圆斑”、“鱼”、“蓝天”和“白云”四个景象中,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的是_,属于虚像的有_个。34下表是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其中

15、声音在_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质空气水尼龙冰松木水泥铁速度(m/s)34015002600323032304800520035如图所示,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条光线,则_是空气和玻璃的交界面,界面的右侧为_(选填“空气”或“玻璃”),入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36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_(凸/凹)透镜,判断的理由是_,为了判断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种类

16、型的透镜,小明将透镜远离纸片,观察光斑的大小一直变大,由此小明判断此透镜_是凹透镜(一定/可能/一定不)。3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选填“吸热”或“放热”)38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_次功。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0.5kg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_J。(q汽油=)39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

17、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折射角的大小为_402019年12月26日,我国全境都能观测日偏食。如图所示,日偏食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现象,观察日偏食时,不能用眼睛直接正对太阳,某同学用脸盆装上稀释后的墨水,从墨水中观察到了日偏食奇观,该同学所观察到的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是太阳的_(选填“实”或“虚”)像。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小刚家有一个沉香木工艺品,他将工艺品带到实验室想测量该工艺品的密度。(1)小刚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端调,使横梁平衡;(2)调节好天平后,小刚

18、再把工艺品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工艺品的质量为_g;量筒内盛280mL的水,将工艺品放入量筒的过程中,系在工艺品上的细线突然脱落,工艺品沉入水中时一部分水溅出,此时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小刚利用公式算出工艺品的密度为_kg/m3;(3)旁边同学观察到了小刚测量的全过程,提示小刚,这样测得的工艺品密度要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4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1)这个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2)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选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做便于测量_;(3)实验中测量得的数据:斜面全长1m,通过全路程的时间

19、为18s,通过前半程的时间为10s,那么小车运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c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cm/s,整个路程平均速度是_cm/s(若有近似,保留两位小数);(4)在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时,由于操作不熟练,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选填“大”或“小”)。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

20、度44钓鱼岛(如图)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我国某海监船从福州附近的海域出发,到钓鱼岛附近执行常态化监视任务,海监船从福州正常到达钓鱼岛共用14h,速度为27km/h。试计算:(1)海监船的速度合多少m/s?(2)海监船在这段时间内行驶了多少m?(3)若海监船在途中因故停留了4小时,其他条件不变,则海监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A1kg铁的质量和1kg棉花的质量是相同的,故A错误;B水结冰,体积变大,状态发生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

21、量不变,故B错误;C将铁块从20加热到800后,其温度发生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因此铁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将铁放在炼钢炉内化成铁水,状态发生了改变,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C。2、C【详解】因室内温度为20,所以温度计开始示数是20,排除选项D;当将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时,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排除选项A;但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最终与室温相同,排除选项B3、C【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可以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

2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详解】A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是通过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故A项不符合题意;B将地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是通过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B项不符合题意;C把装有酒精的瓶子的瓶盖拧紧,是通过减小了液体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同时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减慢液体蒸发的,故C项符合题意;D将湿衣服放在通风处晾干,是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来加快液体的蒸发,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3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30cm2f,即f15cm,故A错误;B、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物距变大,像距应变小,应

23、使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CD、当他继续向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透镜的聚光能力变强,光线会比注水前要提前交汇,所以像会向透镜方向移动,这说明透镜越凸,焦距越小;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变小,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故C正确,D错误;5、C【详解】A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60。故A错误、C正确;B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D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C。6、A【分析】本题考查平面

24、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仅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并不会改变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的位置,所以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故选A。7、B【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B与机器人交流,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D机器人的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由题知,OP是一束平行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的一条反射光线,所以入射光线应在法线右侧的水中,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也相等(均为60);折射光线应在法

25、线左侧的空气中,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以上分析可知,B图正确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错误;C图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故C错误;D图中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睛: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9、A【详解】寒冷的冬天,人通过呼吸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选A。10、B【分析】知道钢材的质量和钢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求出钢材的体积,即气凝胶的体积;又知道气凝胶的密度,利用公式可求气凝胶的质量。【详解】由

26、题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即钢材的体积等于气凝胶的体积:,由可得,气凝胶的质量。故选B。11、B【详解】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B“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错误;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12、B【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灯泡和电压表被短路,电流从正极出发,经电流表后,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因为用电器短路时,不能工作,所以两灯泡不亮且不会被烧坏,

27、电压表无示数,因为电源短路时,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源和电流表,所以电流表将被烧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3、C【详解】由图知路程,时间,平均速度,故A项错误;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比较可知,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不等于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故B项错误C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小,不宜太大,故C项正确D小车从斜面上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故小车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不能得出平均速度与斜面倾斜度有关,故D项错误14、C【详解】A甲、乙两图,力

28、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错误;B丙、丁两图,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错误;C甲、丁两图,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C正确;D乙、丙两图,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不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D错误。故选C。15、D【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承接不到蜡烛A的像,故A错误;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光穿过玻璃板进入眼睛的,是光的折射,故B错误;C红色蜡烛吸收其他色光,反射

29、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故C错误;D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蜡烛A的大小一样,故D正确。故选D。16、C【解析】A. 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弯折了,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形象;B. 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C. 屏幕上的手影,是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D. 瓶子在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C符合题意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17、C【详解】A用头顶足球时,头给足球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也给头施加力,所以头也感到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足球鞋底凹

30、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此时足球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D守门员一下子抱住射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8、D【详解】A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A图不正确B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光线的方向错误,不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B图不正确C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

31、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不符合折射定律,故C图不正确D图中描述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情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反射定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折射定律,故D图正确19、C【详解】A用力吹一根细管,将它不断剪短,空气柱减小,空气容易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变高,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使音叉发出不同的响度,让乒乓球沿切线方向靠近音叉,乒乓球会被弹起来,所以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相同的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高度相同,不能探究声音的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D用“土电话”通话,传播声音的介质是细线,这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不

32、符合题意。故选C。20、B【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08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他不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项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项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项错误。21、B【详解】A由图知,在内甲车的速度故A错误;B由图知,乙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内的速度等于

33、010s内的速度,为故B正确;C由图知,时,甲车静止,乙车速度仍为1m/s,故C错误;D由图知,时,两车相遇,故D错误。故选B。22、D【分析】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详解】A普通学生课桌的高约是0.8m,合800mm,故A估测不合理;B普通中学生跑50m的时间约是7s左右,故B估测不合理;C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是1.2m/s,故C估测不合理;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故D估测合理。

34、故选D。23、D【详解】当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金属箔也带上负电;又因为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故选D。24、D【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见,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故B错误;C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故C错误;D诗句“不敢高声语”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故D正确。故选D。25、C【详解】A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

35、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背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水面暗;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反射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亮,故A错误;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则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D有的学生不能看清老师黑板上写的粉笔字,这是因为黑板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故D错误。故选C。26、D【详解】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没有光学元件光线会聚于S点,有光学元件时会聚于主光轴的S点,说明光线经过透镜后发散了一些;而凹

36、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说明该元件是凹透镜。故选D。27、D【解析】A一只新铅笔的长度约20cm,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左右,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人步行速度大约1m/s左右,即3.6km/h左右,故D正确,符合题意。28、D【解析】A篮球从篮板上的篮筐落到地面的时间大约是1s,不会是30s,即不会是0.5min, A项不合题意;B某支温度计的分度值两刻度线之间宽度不会是2.5103mm这么小,B项不合题意;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的一半是50,但本堂考试时考室内的温度不会是这个温度,应该大约是30,C项不合题意;D一般

37、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1.1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而两者的速度比是所以说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三百分之一,选项D符合题意。29、C【详解】A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左边一个,右边一个,A、B正确,不合题意;C乙透镜的焦距是5cm,甲透镜的焦距是3cm,乙透镜的焦距更大,其折光本领较弱,C错误,符合题意;D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到,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都能会聚于一点,D正确,不合题意。30、D【详解】A由图可知,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流过L1的电

38、流等于L2的电流,故A不符合题意;B电流表A的示数是0.2A,流过L1的电流等于0.2A,故B不符合题意;CD开关闭合后L1比L2亮,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即P1P2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I1=I2由P=I2R可知R1R2由U=IR可知U1U2电压表V的示数3V,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3V,所以U23VL2两端的电压小于3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U=U1+U26V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说谎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霜应该在玻璃的室内一侧,从外面是擦不掉的 【详解】本题是一道以侦探小

39、说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为背景的质疑类型试题。主要考查了霜的形成原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玻璃凝华而成固体小冰晶附着在其表面,室外空气温度与玻璃相同,室内空气温度高于玻璃温度,霜应该在玻璃的室内一侧,所以John在说谎。32、照相机 倒立 凹透 【分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详解】(1)眼球结构类似于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由于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故成倒立

40、、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因为晶状体变厚,焦距变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33、音调 液化 “鱼” 3 【详解】(1)1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改变了琴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琴声的音调。(2)2冬日早晨,湖面上白气袅绕,“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3)34阳光下,小明看见湖边树荫下点点“圆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实像;在湖边看见湖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湖中的“蓝天”、“白云”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

41、气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故与“海市蜃楼”成像原理相同的是看到水中的“鱼”,属于虚像的有3个。34、空气 变大 【详解】1由15时声音在一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数据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2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声音由空气传入水中,其传播速度会变大。35、MM 玻璃 30 60 【详解】1由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故NN是法线,MM是界面,234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法线同侧,则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入射角为CON=90-60=30,折射角为AON=60,由于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界面右边是玻璃,左面是空气。36、凸透镜 对光的会聚作用 可能 【详解】12根据图示可知,甲光斑直径小于透镜直径,说明此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形成甲光斑的是凸透镜;3乙光斑直径大于透镜直径,且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