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_第1页
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_第2页
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_第3页
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_第4页
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6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3 HYPERLINK l bookmark69 o Current Document 一、工程概况3 HYPERLINK l bookmark76 o Current Document 二、设计依据3 HYPERLINK l bookmark86 o Current Document 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3 HYPERLINK l bookmark90 o Current Document 四、设计指导思想3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2、 Current Document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7 HYPERLINK l bookmark113 o Current Document 一、场地概述7 HYPERLINK l bookmark117 o Current Document 二、规划布局结构7 HYPERLINK l bookmark123 o Current Document 三、场地竖向设计9 HYPERLINK l bookmark127 o Current Document 四、交通组织9 HYPERLINK

3、 l bookmark13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 建筑设计10 HYPERLINK l bookmark137 o Current Document 一、设计概况与要求10 HYPERLINK l bookmark155 o Current Document 二、建筑构思11 HYPERLINK l bookmark159 o Current Document 三、建筑平面设计12 HYPERLINK l bookmark164 o Current Document 四、建筑立面设计14五、室内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运输设施 14 HYPERLINK l bookmark

4、170 o Current Document 六、建筑与装修用料15 HYPERLINK l bookmark179 o Current Document 七、卫生间的设置16 HYPERLINK l bookmark188 o Current Document 八、无障碍设计17 HYPERLINK l bookmark192 o Current Document 九、建筑消防17 HYPERLINK l bookmark196 o Current Document 十、建筑节能设计17 HYPERLINK l bookmark199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结构设计18

5、 HYPERLINK l bookmark213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 给水排水设计20 HYPERLINK l bookmark216 o Current Document 一、设计依据20 HYPERLINK l bookmark224 o Current Document 二、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20 HYPERLINK l bookmark230 o Current Document 三、给水系统20 HYPERLINK l bookmark243 o Current Document 四、生活排水系统22 HYPERLINK l bookmark251 o Cu

6、rrent Document 五、雨水系统22 HYPERLINK l bookmark26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章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24 HYPERLINK l bookmark263 o Current Document 一、设计依据24 HYPERLINK l bookmark267 o Current Document 二、设计范围24 HYPERLINK l bookmark271 o Current Document 三、建筑概况24 HYPERLINK l bookmark275 o Current Document 四、室外气象参数24 HYPERLI

7、NK l bookmark279 o Current Document 五、建筑围护结构对土建热工的要求25 HYPERLINK l bookmark283 o Current Document 六、空调系统设计25 HYPERLINK l bookmark290 o Current Document 七、通风系统设计28 HYPERLINK l bookmark301 o Current Document 八、消声隔振措施30 HYPERLINK l bookmark305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 强电设计31 HYPERLINK l bookmark308 o Cur

8、rent Document 一、设计依据31 HYPERLINK l bookmark325 o Current Document 二、设计内容31 HYPERLINK l bookmark335 o Current Document 三、负荷等级32 HYPERLINK l bookmark339 o Current Document 四、负荷统计指标考虑如下: 32 HYPERLINK l bookmark343 o Current Document 五、供电电源32 HYPERLINK l bookmark348 o Current Document 六、变配电设备选型: 32 HYPE

9、RLINK l bookmark357 o Current Document 七、计量方式及功率因数补偿33 HYPERLINK l bookmark362 o Current Document 八、电力、照明系统:33 HYPERLINK l bookmark377 o Current Document 九、防雷及电气保护接地35 HYPERLINK l bookmark384 o Current Document 十、电气漏电火灾报警系统36 HYPERLINK l bookmark389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 弱电设计37 HYPERLINK l bookmark

10、392 o Current Document 一、设计依据37 HYPERLINK l bookmark406 o Current Document 二、设计范围37 HYPERLINK l bookmark415 o Current Document 三、有线电视系统37 HYPERLINK l bookmark422 o Current Document 四、综合布线系统38 HYPERLINK l bookmark430 o Current Document 五、闭路电视监控及安保系统38 HYPERLINK l bookmark443 o Current Document 六、公共广播

11、(兼背景音乐)系统:39 HYPERLINK l bookmark450 o Current Document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详见消防专篇):39八、无线覆盖:39 HYPERLINK l bookmark456 o Current Document 九、其它40 HYPERLINK l bookmark46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消防设计专篇41 HYPERLINK l bookmark465 o Current Document 一、建筑专业消防设计41 HYPERLINK l bookmark485 o Current Document 二、给排水专业消防

12、设计43 HYPERLINK l bookmark525 o Current Document 三、暖通专业消防设计46 HYPERLINK l bookmark540 o Current Document 四、电气专业消防设计49 HYPERLINK l bookmark56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章环境保护设计51 HYPERLINK l bookmark563 o Current Document 一、设计依据51 HYPERLINK l bookmark571 o Current Document 二、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因素51 HYPERLINK l bookm

13、ark579 o Current Document 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防治措施51 HYPERLINK l bookmark593 o Current Document 四、环境影响评估结论52 HYPERLINK l bookmark597 o Current Document 五、劳动保护52 HYPERLINK l bookmark601 o Current Document 六、卫生防疫53 HYPERLINK l bookmark605 o Current Document 七、电气环保设计53 HYPERLINK l bookmark613 o Current Document

14、第十一章 节能设计55 HYPERLINK l bookmark202 o Current Document 一、 设计依据55二、建筑节能设计55三、给排水节能设计55四、暖通节能设计55五、电气节能设计56 HYPERLINK l bookmark64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二章 人防设计57 HYPERLINK l bookmark684 o Current Document 投资估算61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建设单位:*市政府建设地点:新城二路北侧(见总平面图)二、设计依据项目选址意见选字第2012-001号和项目用地选址意见(

15、广土资函20114 号)规划意见书2012规意字-号及附图已确认的建筑设计方案工程设计任务新建办公楼功能需求设计合同三、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3.1设计规模*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主要功能包括:地上办公及地下层停车库、设备用房 等。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81公顷。总建筑面积:227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743m2,地下建筑面积:4005m2。防火建筑分类: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38.85米,地上8层,地下1层。3.2设计范围本初步设计内容包括:*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排 水、暖通空调、强电、弱电、初步设计说明和建筑结构的初步设计图纸,初步设 计概算。

16、四、设计指导思想4.1指导思想*市位于*省北部偏东,桐柏山脉东支南麓,大别山脉西端,以平靖关、武 胜关与*连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北门户”之称。市境群山环峙,北 扼雄关险隘,东西居铁路要冲,绾毂南北,控制随枣,“系全楚襟喉之处,自古 用兵之地”。境内武胜关、平靖关、黄土关三关鼎峙,历来为兵家重地、商旅要 途。政府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不同于一般的办公建筑,人们往往把建筑的形象与政 府的为政形象联系起来。新的行政服务中心的形象只有从政府新的行政精神中去 寻找。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兼容、集约高效已经成为现代政府机构发展的趋势, 亲民与勤政的工作作风、绿色与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厉行节约型社会的

17、思 想,是政府的追求也是人民的期待。这也正是本设计所要表达的内容。党和政府提出的创建和谐社会的行政目标,这个渗透着中国文化精髓的时代 追求,涵盖了各方面行政思想的总体精神,也是建筑所表达的场所精神。政府行 政综合办公大楼是办公楼群整体面貌的统领全局的场所,其精神也是和谐。4.2设计主题和谐是一种态度,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政府与人民、建筑与环境、 继承与发展等多方面。和谐也是一种精神,其表达途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形态、 形式、形象、体现在总体规划、建筑空间与单体设计、环境与景观设计、建筑细 部与小品设计上。设计以创造标志性的建筑作为目标。将办公楼设置在最主要的中心位置, 形成整个规划区域的尽

18、端底景;较矮的裙楼设置在建筑两侧,形成对市民广场 的环抱形态。在体量上,以精致、简洁、高雅而令人瞩目的矩形几何为母体, 形成恢宏气势。4.3总体思想以和谐为主题,对项目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基地和基地周围环境、人文 背景和建筑文化环境、时代精神和审美倾向等方面的分析与归纳.4.3.1地域性和谐地域性和谐首先是对地域文化与建筑风貌的关照。平面的布局形式、建筑的 形象等应体现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建筑传统、人文背景。其次地域的和谐应与 基地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带动周边的发展。4.3.2时间性的和谐时间性的和谐主要是对时代精神和现代形象的诠释。新政府形象应反映*走 在发展的前沿,充满希望和生

19、机的时代形象。新政府的建筑形象应跨越传统与现 代,在体现现代、简洁、大方的新建筑形象的同时又有其鲜明的文化感。4.3.3整体性的和谐整体性的和谐是项目自身的功能需要。首先是行政服务中心主体建筑自身的 整体性。即功能、空间、形象的整体和谐。其次是行政服务中心区域规划的整体 性。*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中心区域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包括市民广场、城市休 闲绿地、行政综合办公大楼、及礼堂、食堂等。行政服务中心是整个区域的中心, 所有办公楼均为整体的一部分。因此,项目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物质功能上讲是 联系和配合,形象关系上讲是呼应和衬托。整个区域的交通组织、功能布局、空 间关系、视觉关系、尺度关系等设计均应从

20、区域的整体性上考虑。4.3.4社会性的和谐社会性的和谐在规划设计上的体现是表达出自然、人、社会三方面和谐统一 的精神,创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人文空间环境。空间形态的自然感、形式的 开放性、形象的亲切感、建筑与空间尺度的宜人性等均应成为规划设计的目标, 以表达政府所追求、人民所希望的亲民、开放、兼容的政府形象。此外,节能、 绿化办公不仅是对倡导节约型社会思想的体行,更体现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基地面积:1.481公顷 TOC o 1-5 h z 总建筑面积:2274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8743 M2地下建筑面积4005M2建筑基底总面积:3330M2容积率:1.23

21、绿地率:30.00%机动车停车位:137辆其中:地上:78辆地下:59辆建筑类别:一类 TOC o 1-5 h z 建筑耐火等级:1级地下室防水等级:1级屋面防水等级:2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使用耐久年限:50年第二章总平面设计一、场地概述*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位于*省*市建设用地地形高差变化明显,含有冲沟和 山丘,场地标高在108.5米至125.3米之间。二、规划布局结构本项目位于*市中心位置,规划占地14810平方米,主体工程建筑面积22748 平方米。用地四周开阔平坦。由于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特殊性,考虑到建筑形象 的需求,同时考虑到分期实施的可能性,本规划运用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均衡布局 手

22、法,依轴线布置市民广场、行政主楼。以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为中心,建筑布局 紧凑、整体集中、结合水面、绿化突出行政办公建筑庄重、严肃的形象,体现创 建“和谐”社会的设计理念。2.1空间形态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下,推进提升城市空间形态的品质。通过对行政主楼明 确和突出,形成层次分明的有序的结构体系,有机地结合成整体,形成合理、实 用的空间层次。本方案以一条贯穿南北的视觉通廊为主轴,连接市民广场的开敞空间。其中 市民广场是行政主楼的前广场,是一个对城市开放的公共开敞空间,是展示政府 形象的重要窗口。2.2道路交通规划基地南侧为*市南外环路,规划将达到50米宽。东西两侧为规划中的城市次 干道。行政主楼退

23、南外环道路红线75米,形成较为独立的广场。行政主楼及北 侧办公建筑四周均设有7米宽的车行环路,形成了均质、便捷、高效的车行体系。 宽阔的步行道铺设彩色地砖,明显通道标志,美化路面,并备有休闲座椅、电话 亭、废物箱,在环境气息上,扩大绿化面积、设置喷泉、穿插雕塑,树木花草、 交相辉映,配上艺术化的街灯,显得五彩缤纷,优美雅致。车型、人行系统形成 了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2.3绿化景观规划本规划充分考虑了停车场的设置。沿用地周边设绿化停车带。行政主楼设地 下停车场。减少了大面积地上停车场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环境绿化景观及其文化内涵是规划的灵魂,以营造“和谐”环境为立意, 变单纯的景观绿化为融文化、生

24、态于一体的总体绿化设计。本方案绿化景观系统 主要包括有广场绿化、庭院绿化、休闲绿地和主干道绿化带等几部分。2.3.1广场绿化广场对于烘托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气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半圆形为本方 案市民广场设计的母题。利用广场的半圆形态吸纳来至城市各个方向的人流和视 线,通过一种视觉引导突出主体。而半圆的形态又暗合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广阔 的胸怀,市民广场是“和谐”广场。同时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也应是人心所向,民 主的集中地。以行政主楼作为底景的市民广场,从道路到广场,从水体到绿地, 从建筑小品到植物配置,均为适应半圆形的广场形态而展开。环状绿地与放射状 绿地相互结合形式严整、优美。庭院绿化庭院绿化主要

25、有由四组建筑围合的中心庭院绿化和各个建筑的内庭院绿化 两种形式。中心庭院绿化总体构图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是市民广场与行政主楼轴线的 延续。中心庭院用地方证,通过水景、阵列的花池强调其中心主序列感。硬质铺 地与软质的绿地,喷泉、雕塑,树木花草、交相辉映,成为办公人员驻足、休息、 交谈等活动的场所,为交往提供可能。休闲绿化休闲绿化位于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北侧,主要以自然景观为主,蜿蜒的小路, 层次分明的绿化营造出亲和的界面与城市建筑,道路相互作用。2.3.4道路绿化车行道两旁应种植树型优美的高大树木。结合规范中对绿地率、场地规模、 专用绿地面积等要求进行绿化总量上的控制。保持自然生态,广场、院落、建

26、筑 入口前的人工环境可结合建筑和道路进行明确,草坪、树林、公共绿地通过周围 道路的边线明确。三、场地竖向设计*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自然地面分为两个高差台地设计。在场地竖向设计时 以场地周边道路的标高来确定建筑物室内外标高,室外地面设计绝对标高 117.00米,室内地面+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18.30米。详见总平面图及竖向 设计图纸。四、交通组织基本原则交通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合理安排人流、车流等各流线。人流组织行政服务楼主入口市民广场,并设置次入口。机动车流线外来及临时机动车进入广场及建筑后部停车场,在道路边缘停车;内部人员 停车主要进入地下一层的停车库。办公人员可将自驾机动车驶入地下车库后乘

27、电 梯到达办公区。4.4 .消防车道及消防扑救登高面行政服务建筑设有环形消防车道与城市干道相连,转弯半径大于9米,高层 建筑底边有1/4周长且不小于一个长边可作为登高面。登高场地地坪采用广场砖 和部分砼植草砖,基层为钢筋砼,荷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要求。4.5.非机动车行政服务办公楼地面考虑自行车停车位,可停放400辆。第三章建筑设计一、设计概况与要求设计依据:1).本工程设计任务书;2).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3).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及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045-9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28、67-8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038-9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设计内容*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为市政府办公服务及配套建筑,地上为各行政部门办 公用房及配套,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及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22748平米。*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为办公建筑,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设计任务 书的要求,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建筑最高为33.850米。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防 火分类为高于3

29、2米的二类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本建筑为乙类建筑,按6度采取抗震构造 措施。抗震设计说明详见结构设计说明。防水要求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卫生标准*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卫生标准满足国家有关公共卫生和行业标准规定的 有关要求,详见建筑与设备专业(暖通空调、给排水、动力)设计说明。环保要求*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环境保护设计详见环境保护设计说明。节能设计*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节能设计详见节能设计说明。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市行政综合办

30、公大楼 设置有残疾人通达公共区域的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室外主要出入口设有残 疾人专用坡道,楼层之间设有电梯,并按无障碍要求安装必要的扶手护栏。在一 层设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走廊、出入口及开门尺寸均满足轮椅车的通行和回转要 求。人防设计*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人防设计详见人防设计说明。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部位材料备注建 筑 构 造 及 材 料 做 法外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体轻质隔墙地面花岗石、地砖楼面花岗石楼面、地砖屋面钢筋混凝土门夕卜门:铝合金玻璃,内门: 木门顶棚金属+石膏板内墙面花岗石楼面、涂料外墙面干挂花岗石,玻璃幕墙二、建筑构思行政综合办公大楼要有效反映“行政特质、环境特色、地域特点“

31、。换句话 说即使要强调行政建筑一贯具有的严肃,大气的整体风格,空间组织力求高效合 理,适应行政办公楼的需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位于整个新区的北侧。建筑东西长168米。高度近40米, 是该区域内最高大的建筑物。考虑到主体建筑朝向、尺度、建筑与市民广场的关系。将建筑轴线与市民广 场的主轴线与市民广场的主轴线重合,建筑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手法与市民广场 保持一致。建筑南北朝向,顺应城市空间,适应地域特点,为办公建筑争取最佳 的采光通风,节约能源,体现了政府厉行节约的社会责任感。大片的平地会使建筑物有尺度缩小和孤立的感觉。为打破单栋建筑在宽阔空 地上的孤立感,同时又不削弱行政办公楼严肃宏伟的形象,主体建筑

32、采用“品” 字形布局,中部为八层,两侧为二层,加强了建筑的体量感和稳定感,使建筑有 一种破土而出的气势。主体建筑的水平体量和群体关系相互衬托突显建筑规模以 及其在城市中的地位。三、建筑平面设计31.平面形式在平面形式上追求与地域的文化特征、人文背景、建筑传统布局的同源性。 使得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主楼不仅只是一个现代建筑,更有文化内涵上的厚度。“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如果将建筑简 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生活,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空间 的本质不是简单的形体组合,而是创造尺度合宜的空间,从而将该空间与周围环 境区分开来,以服务特定的活动内容和目的。使整个

33、平面、空间具有了较强的聚 合感。这个水平感强烈的空间将行政办公楼复杂的功能、流线有效的组织起来。 同时为交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2平面功能*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是一座8层的办公楼;平面的基本形式呈长方形,交 通核设置在中心的两侧,呈对称布置,办公单元部分为中间走廊式布局。行政服 务中心是高度集中的办公综合体,面临着各种人流,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来 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的外来人员和在行政服务中心内部的办公人员,对这两部分人 流进行有效的分流是避免交通混乱的关键。平面各层柱网结构合理,办公室会议室空间规整,既利于办公空间家具的布置,又满足了地下停车及设备安排。布局中将楼梯间、卫生间及辅助房间尽量布

34、 置于建筑北侧,主要办公室设置于南侧面向开阔的市民广场,阳光充足,风景秀 丽。建筑物主要柱网为8.4mX9m, 8.4mX6m。一层平面中主楼两翼分设对外出入口,提供便捷高效的对外联系。建筑的中 央共享大厅提供人们停留、休息,会晤的场所,大厅北侧设置小庭院,室内外空 间相互交融,提供了安静宜人的交往空间。办公楼之下设有地下车库、设备用房 及辅助房间。有效的利用地下空间。交通流线组织:办公楼南侧主入口处设置台阶门廊提升办公楼的庄严,稳重的性格,也可乘 车至门廊之下。步入门厅后可由问讯处分入两侧电梯厅进入各层党政办公室,亦 可通过共享大厅各局委办办公楼,平面中共设置六部疏散楼梯,满足各部分人员 疏

35、散。3部客用电梯及消防电梯,满足建筑内部人员的上下通达。普通办公人员可以通过南北出入口进入主楼,主要领导和外来贵宾也可以通 过东侧的独立门厅进入,乘电梯直接进入各层办公区。地下一层设地下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地下室可停放59辆小汽车。 车库设两个出入口,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均设置在用地内的北侧。地下停车库分别 设进、出车道,车道宽4米,转弯半径6米,最大坡度15%,出入口适当位置设 车库管理用房。每个停车位按2.5x5.0米设置,两排车之间的车道不小于6.0 米,地下室同时结合人防工程设计。面积分配表:.类别 楼层行政服务中心总计地上部分一层33303330二层31143114三层八层201

36、8*612109屋顶190190地上面积总计1874318743地下室B1400522748总建筑面积22748四、建筑立面设计主楼的形象塑造以稳重大气的新古典风格为基调,采用古典的三段式立面布 局,追求简洁、明确的形象。立面造型简洁、整体、精致,以石材玻璃幕墙为主 要装饰材料,体现建筑的端重感。建筑至上而下采用三段式的划分方式,强调人 性化的底部处理,均质而精致的中部韵律,轻巧通透的细部设计,使建筑在入口 方向尽显庄重、典雅又不失明朗、清爽的和谐之美。南立面面向市民广场,强调“和谐统一“的整体构思,采用中轴对称的设计手法稳重、大方。建筑中心采用大面积凹进的玻璃立面,暗示着整个行政综合办 公大

37、楼将成为展示政府形象的窗口。玻璃与两侧的石材竖向线条形成对比,使主楼表情变得丰富而有情趣。北立面在保持对称设计的同时,灵活的运用了廊道等建筑元素,生动活泼。 立面处理与南立面保持一致,凸现整体的大气恢宏之感。建筑的顶部处理,通过女儿墙的升高,可遮挡屋顶的凸出设备,使建筑更加 整体。外墙主要采用灰色石材和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体现行政大楼的庄严、厚 重感。局部采用新型的外墙仿石涂料能更有效的降低造价,同时满足造型要求。五、室内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运输设施室内交通组织标准层在采用中间走廊的方式,以降低公共区域的面积,提高建筑使用效 率。垂直交通办公区分别设有乘客电梯、消防梯兼货梯;分别各设三部疏散楼梯

38、。其中垂 直交通见下表:电梯设置一览表编号分类载重量/(kg) 载客(人)速度 (m/s)停站数 (层/站)行程 (m)装修标准选型数量备注D01客梯1350/181.759/934.20标准2一台无 障碍梯DF02货梯1350/181.759/934.20标准1兼消防 梯六、建筑与装修用料外装修材料(1)道路、台阶、平台:入口大平台、台阶、踏步、坡道等部位采用烧毛 花岗岩结合部分磨光花岗岩;室外汽车通道和停车场入口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商业步行街采用灰色花岗岩及鹅卵石铺地。室外便道、人行道采用透水性地面材 料,其隔离设施拟用磨光花岗岩石墩串以黑漆铁链。便道周围用透明钢化玻璃作 栏板扶手。(2

39、)外墙装饰:石材幕墙和铝合金框架双层低反射透明安全玻璃为主。(3)外门:所有对外大门均采用不锈钢配件的地弹玻璃安全门。室内装修材料表层 数部位房间名称楼、地面内墙顶棚备注地 下一层疏散楼梯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防烟前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工具间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冷冻站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变电站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消防水池铺地砖防水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水泵房铺地砖防水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风机房水泥砂浆地面矿棉吸声墙面吸顶矿棉板吊顶A车库特殊骨料耐磨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走廊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A设备间

40、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A配电间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密闭通道水泥砂浆地面水泥砂浆墙面板底刮W喷涂集气室水泥砂浆地面亚光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排风竖井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扩散室水泥砂浆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弱电机房抗静电活动地板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一层消防控制室防静电活动地板亚光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入口大厅花岗石楼面干挂花岗石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共享大厅花岗石楼面干挂花岗石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信息区花岗石楼面干挂花岗石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接待区花岗石楼面干挂花岗石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值班室防滑地砖楼面亚光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办公室防滑地砖楼面亚光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

41、顶设备间水泥砂浆楼面亚光涂料墙面板底刮W喷涂走廊花岗石楼面干挂花岗石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卫生间铺地砖防水楼面/薄型面砖防水墙面铝条板吊顶疏散楼梯防滑地砖楼面亚光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防烟前室防滑地砖楼面亚光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二层疏散楼梯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A防烟前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A会议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A办公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A休息区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卫生间铺地砖防水地面/薄型面砖防水墙面铝条板吊顶A走廊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A设备间水泥砂浆楼面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三层疏散楼梯防滑地砖地面涂料

42、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防烟前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腻子喷涂办公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走廊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卫生间铺地砖防水地面/薄型面砖防水墙面铝条板吊顶设备间水泥砂浆楼面涂料墙面板底刮刮腻子喷涂四-八层疏散楼梯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刮腻子喷涂防烟前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板底刮刮腻子喷涂办公室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走廊防滑地砖地面涂料墙面装饰石膏板吊顶卫生间铺地砖防水地面/薄型面砖防水墙面铝条板吊顶设备间水泥砂浆楼面涂料墙面板底刮刮腻子喷涂七、卫生间的设置卫生洁具计算卫生洁具数量参考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男厕所每40人设座便器1个,每30人设小便器1

43、个。女厕所每20人设座便器1个。洗手盆每40人设1个最多人数层办公面积为900皿,每人按使用面积12皿,男女各半计算,男 女各约37人,现设置卫生洁具的数量满足规范要求。设计要点卫生间设前室,内部镜面位置、隔墙位置均考虑对厕位的视线干扰。卫生间的地面、墙面易清洁,均设置排气到,保持空气清洁。卫生间同时注意避免视线干扰。地面及墙面采用易清洁的面砖以利于清洗。卫生间内垃圾采取每日定时清理。八、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区域内的建筑单体均 设置有残疾人通达公共区域的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地面及地下室均设有无障碍停车位。室外主要出入口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楼层之间设有电梯,

44、并按无障碍要求 安装必要的扶手护栏。坐轮椅车的残疾人可以方便地到达办公区域等公共空间。在办公楼的首层设 有残疾人专用厕位或专用卫生间。走廊、出入口及开门尺寸均满足轮椅车的通行和回转要求。九、建筑消防建筑节能设计见第九章。十、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见第十章。第四章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高层建筑箱基与筏基基

45、础技术规范,JGJ6-9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勘察报告)设计采用的荷载基本风压值0.30kN/m2;地面粗糙度C;基本雪压值0.40kN/m2;办公室2.0kN/m2;隔墙荷载视建筑布置图情况另行考虑楼梯间3.5kN/m2;厕所 2.0kN/m2;电梯机房7.0kN/m2;或根据实际情况车 库2.5kN/m2;如进小货车4kN/m2车道3.0kN/m2;如进小货车5kN/m2,另外应考虑设备安装荷载变配电站、水泵房10.0kN/m2;0.00 板 4.0kN/m2;库房7.0kN/m2 ;或根据实际情况

46、消防车20.0kN/m2;(在覆土上消防车荷载根据实际情况减小)上人屋面2.0kN/m2 ;屋面设备荷载另行考虑不上人屋面0.7kN/m2二、设计说明2.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乙类。2.2地基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采用的基础形式:主体部分采用平板筏基,局部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屋盖采用钢筋混凝现浇楼盖。2.3地下室的有关做法地下室不设永久性结构缝;地下室采用防水混凝土浇注,抗渗等级P6;地下室底层

47、为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常6级。2.4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混凝土框架柱、梁C50C30地下室底板、外墙,平板C30楼梯间、水池等C30高层部分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掺粉煤灰,考虑60d强度,以尽量减小底板 厚度。钢筋底板、墙、柱子、梁均采用HRB400钢筋以利于采购,平板也采用HRB400以尽量减少钢筋用量;构造配筋时采用HPB300;箍筋尽量用HPB300以方便施工。钢材Q235。二施工特殊要求地下室范围超过规范的要求,施工时应采取如下措施:设施工后浇带(间距40m,60d后浇);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和级配;加强养护,控制构件内外温差不大于25度;第五章给水排

48、水设计、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已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主要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 50067-9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20

49、06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建筑及有关工种提供的条件图及设计资料。二、工程概况与设计范围*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主要功能包括:地上办公及地下层停车库、设 备用房等。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81公顷。总建筑面积:22748皿,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743皿,地下建筑面积4405皿。 防火建筑分类为: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38.85米,地上8层,地下1层。地下1层平时为车库,战时 为物资库。人防建筑性质与规模:人防用途:平时汽车库,战时物资库。抗力等级:6级防化等级:丁级人防建筑面积:2340平方米(临空墙

50、围合建筑面积)人防工程为一个防护单元。设有一个独立出入口,连通至室外人防出入 口,并设不少于一个室内出入口,以密闭门、防护密闭门分隔室内外。防护 单元分为2个抗爆单元。在战时主要出口外设立了电动提升葫芦,方便临战时使用。本设计包括:建筑红线内的给排水工程和消防灭火工程。三、给水系统给水用水量(1)本建筑最高日总用水量135.77m3/d。平时水量计算见表格一表格一字号用水项目使用数量单位用水量标准单位使用 时间时变化 系数用水量最高日平均时最大时3/d)(m3/h)国/h)1员工办公1700人次50L/人班101.285.008.5010.202 :绿化及冲洗道路14810m22L/m2日81

51、.529.623.705.553 :汽车库地面冲洗4405m22L/m2日81.08.811.101.101至3项合计123.4313.3016.86不可预见1至3项总和的10%12.341.331.69合计135.7714.6318.54(2)战时储水量为18.72m3计算见表格二表格二序号用水项目用水标准(L/m2)用水面积储水量S)1员工办公86004.80合计4.80水源: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甲方要求按常规设计,故考虑小区有两路进水, 从小区周边引入两根水管呈环状,提供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在环状管网上 设置适量的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市政供水压力为0.3MPa。室内管网系统本着节能、方便

52、等原则,供水系统设计如下:管网系统竖向分区的压力控制参数为:各区最不利点的出水压力不 小于0.10Mpa,最低用水点最大静水压力(0流量状态)不大于0.35MPa。管网竖向分二个压力区:地下一层到三层为低区,生活给水由城市自来水水压直接供给;四层至八层为高区,生活用水由高区变频无负压供水装置供给;各供水区域服务范围、供水量、供水设备设置见下表:给水系统各供水区域服务范围、供水量、供水设备设置表供水方式服务 范围用水量(m3)变频供水设备参数最 高日最 大时流量 (m3/h)扬程 (m)低区城市管网直供地下一层至三层80 .7711 .94高区无负压设 备四层 至八层556.68452)高区供水

53、无负压设备设于地下一层生活水泵房。3)在生活水泵房做水表统一计量办公楼用水量。卫生洁具选型公共卫生间蹲便器采用脚踏自闭式自动冲洗阀、小便器采用感应式自动冲洗 阀。公共卫生间的洗脸盆采用陶瓷片密封自动感应式水龙头。管材选用生活给水系统管道管径大于等于100毫米的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沟槽连 接;小于100毫米的管道采用PP-R塑料管,热熔连接。战时用水地下一层战时为物资库,在防护分区内安装一个有效体积为5m3的水 箱,提供墙、地面冲洗用水,人员生活水箱引至密闭通道预留用水龙头用于墙、 地面冲洗的管道上安装管道泵一台,以满足洗消水量及水压要求。人防给水入户管单独设水表计量。四、生活排水系统污废水排放

54、量本大厦建筑内污废水量约122.20m3/d,按供水量的90%计。办公楼污、废水合流排除。办公楼卫生间生活污废水采用伸顶通气立管排水系统。排水方式室内地面+ 0.00m以上采用重力自流排除。地下室污废水均汇至地下二层 的潜水泵坑,用污水潜水泵提升排除。各集水坑中设带自动耦合装置的潜污泵两 台,1用1备。水泵受集水坑水位自动控制交替运行。备用泵在报警水位时可自 动投入运行。卫生间污水和公共厨房污水集水坑均设通气管。采用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的地漏,坐便器具有冲洗后延时补水(封) 功能。管材与管道敷设室内管道采用UPVC排水塑料管。承插口粘接或橡胶圈管箍连接。管径大于 90mm者穿楼板和防火墙处均

55、设阻火圈。卫生间内管道暗装,水暖专业设备机房内管道明装。五、雨水系统雨水排水量*省*市暴雨强度公式:_ 5,359 + 3.996塘丁电一 W2.834)顷r* r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为5年,室外地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取2年;屋面集水 时间t=5分钟,地面集水时间t=10分钟。雨水系统办公楼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系统利用重力排除。排出的雨水进入室外雨水检 查井或地面散水,通过室外雨水系统将雨水排至市政管道。地下车库坡道的拦截 雨水,用管道收集到地下室雨水坑,用潜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屋面雨水采用87型单斗雨水系统。室外雨水系统室外道路上设雨水口收集地面雨水。通过室外雨水管道将雨水排至市政雨水

56、管道。雨水利用室外人行道、广场、庭院等地面铺装采用透水路面。绿地雨水就地入渗,与硬化地面相连接的绿地应低于硬化地面510cm。管材屋面雨水系统采用建筑给水硬聚氯乙烯管,承插式粘接或承插式弹性橡胶密 封圈连接。室外雨水管采用双壁波纹塑料/加筋塑料管,承插接口,橡胶圈密封。第六章采暖、通风及空调设计一、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BJ100-9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

57、89-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甲方确认的设计任务书二、设计范围本次设计包括*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的通风、空调的设计。三、建筑概况3.1*市行政综合办公大楼主要功能包括地上办公及地下层停车库、设备用房 等。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81公顷。总建筑面积22748皿,其中地上建筑面 积18743皿,地下建筑面积4405皿。建筑分类为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38.85米,地上8层,地下1层。四、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见表8.4-1 (参考*市)。表8.4-1室外气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夏季冬季大气压力(kPa)99.97102.45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58、C)35.3-2.4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C)0.10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32.000.10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C)28.4月平均相对湿度(%)最热月67%最冷月67%室外平均风速(m/s)3.63.7建筑围护结构对土建热工的要求为了满足节能标准,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要求见表8.5-1。表8.5-1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要求号序围护结构部位公共建筑备注1 窗墙比北、西、东0.153传热系3数(W/m2K)屋顶非透明部分0.7屋顶透明部分3.0外墙1.0外窗2.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 架空或外挑楼板1.0六、空调系统设计6.1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设计参数按节能规范设计,见表8.6.1-1。表 8

59、.6.1-1序号房间 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m3/hP(次/h)室内人数m2 /人噪声 标准 dB(A)干球温度C相对湿 度干球温 度C相对湿 度1办公266020N304010402会议266523302.5403大堂2650mm 的采用沟槽式连接。管道工作压力1.6MPa。水喷雾灭火系统1)柴油机发电机房及其油箱间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喷水强度20L/min, 持续喷雾时间0.5小时。2)D座地下三层的消防贮水池储存水喷雾用水约45m3,水喷雾系统与湿式 自喷系统共用自喷泵。水喷雾系统与自喷系统不考虑同时动作。3)本系统采用高速水雾喷头,雾化角90,公称压力0.35MPa,流量特性 系数43。4

60、)系统安装一套雨淋阀组。5)管材同自喷系统。气体(七氟丙烷)灭火系统1)地上三层的计算机房及程控交换机房设置全淹没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设 计浓度7.5%。2)管材采用内、外镀锌无缝钢管。DNW80mm的采用螺纹连接;DN80mm 的采用法兰连接。移动式灭火器在各消火栓箱处设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汽车库出入口各配备 MPT-100推车式泡沫灭火器;在地下变电所设置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办公层、厨房等按严重危险级设计;其余部位按中危险级设计。三、暖通专业消防设计防排烟1.1机械加压送风设置地点、风量、压差和送风口办公楼建筑高度38.85 m,属于二类公共建筑,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 和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