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课件_第1页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课件_第2页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课件_第3页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课件_第4页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治未病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连平县中医院 宋智聪中医治未病 儿童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连平县中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儿童的体质特点儿童的体质特点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较快,易趋康复。儿童的病理特点儿童的病理特点中医的调摄技术及方法一、饮食调养二、起居调摄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中医的调摄技术及方法一、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2. 儿童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3.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一、饮食调养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1.保证充足

2、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4.四时调摄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增强体质。二、起居调摄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元代 曾世荣 活幼心书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1)适当饥与寒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元代 曾世荣(1)适当饥与寒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正确理

3、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2)顺应四时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2)顺应四时(3)儿童春季调摄要点 勤洗手,早上床 背要暖,足不凉 三分饥,忌寒凉(3)儿童春季调摄要点 勤洗手,早上床 勤洗手,早上床春季为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流行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及公共游乐玩耍,天气好时选择户外活动 阴气盛则寐(入眠) 阳气盛则寤(醒来)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顺应孩子的生物钟,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轻易打破孩子的睡眠规律。 勤洗手,早上床春季为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流行性疾病高发 背要暖,足不凉(春捂

4、)人体的背部分布许多俞穴,因此尤要注意背部的保暖肺俞穴若受风寒侵袭,就会损伤肺经,使人毛孔闭合留邪,导致宝宝出现咳嗽、喷嚏、流鼻涕、发热、呕吐等感冒症状保证宝宝双足暖和双足为阳明胃经之所在,所以寒从脚下起。一旦受寒就会出现尿频、尿床、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脏腑脆弱,元气易虚,通过温暖足底,可以促进手脚等肢体的末端经络运行和气血循环,增进儿童的抵抗力 背要暖,足不凉(春捂)人体的背部分布许多俞穴,因此尤要注意 三分饥,忌寒凉营养均衡,适度适量过食可致脾胃损伤,或积久成痰而致病忌过食寒凉食物忌过食寒凉药物寒凉伤脾胃,运化失常,亦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纳呆等症状 三分饥,忌寒凉营养均衡,适度适量忌

5、过食寒凉食物以养肝为主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利于人体化生气血津液,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是孩子生长发育的 季节春属木,肝亦属木,所以春养肝,可以为宝宝选用一些“药食同源” 的养肝食物。养肝血:食用大枣,桂圆肉,蘑菇,香茹,木耳,鸡蛋,鱼虾,鸡肉,牛肉,奶制品和豆制品等,主食上多选用大米,小米,小红豆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平,只要适量进食,不失为孩子强身壮体的天然食物滋补佳品,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春季的饮食调养以养肝为主春季的饮食调养原料:薏苡仁30克 参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做法:薏苡仁洗净后滤去杂质,放入凉水中浸泡约2小时; 参,粳米洗干净。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先用大火煮沸,

6、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等到粥好后,放入适量冰糖调味。作用:祛湿健脾,补气注意:大便燥结和气滞者不宜服用薏米 参粥原料:薏苡仁30克 参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薏米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注意:大便燥结和气滞者不宜服用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或将梨、柑橘、马蹄、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有滋阴润燥的效果作用:滋燥润肺,补脾宁心儿童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一旦受寒就会出现尿频、尿床、腹泻、恶

7、心、呕吐等症状原料:薏苡仁30克 参15克,粳米200克,冰糖适量。子时(2123点)以前上床春季为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流行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应该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等的摄入,比如多吃一些谷类、蛋类、瓜果类食物和补充一些蔬菜水果。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人体的背部分布许多俞穴,因此尤要注意背部的保暖一旦受寒就会出现尿频、尿床、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将梨、柑橘、马蹄、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

8、,有滋阴润燥的效果 讲卫生、防腹泻 多饮水,润秋燥 善食谱、慎进补 辨症状、驱虫患 慢添衣、适温凉(4)儿童秋季调摄要点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秋季“轮状病毒”感染秋季“寒”性腹泻为多,起病较急多采用疏风散寒、化湿和中中药内服,并配合推拿脐部贴敷等中医药疗法严重时应该以补液、补充电解质等西医对症治疗为主 讲卫生、防腹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秋季“轮状病毒”感染 讲卫生、防腹泻秋季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流鼻血等各种秋燥症状适当地增加喂水量和喂水次数;或将梨、柑橘、马蹄、藕

9、、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有滋阴润燥的效果多饮水,润秋燥秋季气候特点称为“燥”。秋燥是六种主要气候致病因素之一多饮水秋季宝宝食欲旺盛,是调节宝贝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注意膳食平衡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应该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钙、磷等的摄入,比如多吃一些谷类、蛋类、瓜果类食物和补充一些蔬菜水果。适当进食“药食同源”的食物,如益肾润燥的芝麻、核桃,健脾养胃的栗子、桂圆肉,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等。无需另外服用补药和额外的营养品善食谱、慎进补秋季宝宝食欲旺盛,是调节宝贝营养状况的关键时期。善食谱、慎进原料:银耳(雪耳)5克,莲子肉15克,干百合10克,鸡蛋1只,冰糖适量。做法:银耳浸泡洗

10、净与莲子肉、百合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到莲子肉烂,加入鸡蛋、冰糖,待鸡蛋熟后,即可服用。作用:滋燥润肺,补脾宁心是秋季调理身体的佳品。一般宝宝可常食。口燥咽干或肺燥干咳无痰者,亦可食用。银莲百合羹原料:银耳(雪耳)5克,莲子肉15克,干百合10克,鸡蛋1原料:沙参15克,玉竹20克,蜜枣4枚,猪瘦肉100克。做法:上述4种物料,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慢火煲1-2小时,便可饮用。作用:养阴润燥,益胃生津。适合于胃阴不足,口燥咽干,胃纳欠佳,大便干结的宝宝,或肺燥干咳者。一般宝宝秋季饮用,润燥生津。注意:患感冒或大便稀溏者, 暂不宜食。沙参玉竹瘦肉汤原料:沙参15克,玉竹20克,蜜枣4枚,猪

11、瘦肉100克。沙夏末秋初季节,宝宝容易染上蛔虫,此时是驱虫的最佳时机,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驱虫药物。常见症状:脐周部疼痛,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或面部、颈部皮肤上出现淡白色 “虫斑”;有偏食等表现辨症状、驱虫患夏末秋初季节,宝宝容易染上蛔虫,此时是驱虫的最佳时机,建议在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应按气温的转变及时添减衣物。添衣应该循序渐进,使宝宝逐步适应天气的变化。 慢添衣、适温凉(秋冻)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应按气温的转变及时添减衣物。 摩腹 捏脊 按揉足三里 按揉迎香穴 按揉四神聪穴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 摩腹三、常用预防保健方法位置:腹部。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

12、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1、摩腹位置:腹部。 1、摩腹或将梨、柑橘、马蹄、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有滋阴润燥的效果做法:银耳浸泡洗净与莲子肉、百合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到莲子肉烂,加入鸡蛋、冰糖,待鸡蛋熟后,即可服用。注意:大便燥结和气滞者不宜服用或将梨、柑橘、马蹄、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有滋阴润燥的效果双足为阳明胃经之所在,所以寒从脚下起。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是秋季调理身体的佳品。适当进食“药食同源”

13、的食物,如益肾润燥的芝麻、核桃,健脾养胃的栗子、桂圆肉,滋阴润肺的百合、银耳等。连平县中医院 宋智聪作用:滋燥润肺,补脾宁心2、捏脊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或将梨、柑橘、马蹄、藕、葡萄等水果榨汁,代替水,有滋阴润燥的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

14、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3、按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4、按揉迎香穴迎香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4、按揉迎香穴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5、按揉四神聪穴四神聪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