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课件_第1页
第11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课件_第2页
第11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课件_第3页
第11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课件_第4页
第11章-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植物保护第十一章 园林植物害虫及防治技术2022/10/41 植物保护第十一章2022/10/31主要食叶性害虫主要刺吸性害虫主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地下害虫本章教学内容2022/10/42主要食叶性害虫主要刺吸性害虫主要钻蛀性害虫主要地下害虫本章教食叶害虫为害特点:1、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 2、大多数食叶害虫营裸露生活,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 3、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主动迁移扩散能力强。 一 食叶性害虫及防治技术2022/10/43食叶害虫为害特点:1、危害健康的植株,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 一、蓑蛾类1、

2、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2、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雌虫终生不离幼虫所织的护囊3、常见的种类:大蓑蛾Cryptothelea variegata Snellen小蓑蛾Cryptothelea minuscula Butler白囊蓑蛾Chalioides kondonis Matsumura等。2022/10/44 一、蓑蛾类1、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大蓑蛾C1、大袋蛾 (1)分布与为害 为害: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木、刺槐、泡桐、榆等多种植物的叶片,易暴发成灾,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 分布: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山东、河南发生严重。2022/10/451、大袋蛾 (1)分布与为害 为

3、害:食性杂,以幼虫取食悬铃大袋蛾成虫袋囊 (2)识别特征2022/10/46大袋蛾成虫袋囊 (2)识别特征2022/10/36袋囊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雌幼虫黑色,体肥大, 体长2540mm; 雄幼虫较小,体较淡,呈黄褐色,体长1825mm。护囊纺缍形,成长幼虫的护囊长达4060mm,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有时附有少数枝梗,排列不整齐。 2022/10/47袋囊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雌幼虫黑色,体肥大, 体长2540m1、大袋蛾大袋蛾2022/10/481、大袋蛾大袋蛾2022/10/38(3)生活习性多数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内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雄成虫羽化后飞向雌虫

4、虫囊,与雌虫交尾;雌成虫羽化后仍在虫囊内,产卵在虫囊内的蛹壳内。6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初龄幼虫从护囊内爬出,靠风力吐丝扩散。取食后吐丝并咬啮碎屑、叶片筑成护囊,幼虫取食时负囊而行,仅头、胸外露。79月为为害盛期。11月封囊越冬。2022/10/49(3)生活习性多数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内越冬。翌年5月冬季气温低,夏季多雨年份,不利于幼虫越冬和孵化,发生量少;干旱年份常暴发成灾。幼虫有很强的忌避性和耐饥饿性。2022/10/410冬季气温低,夏季多雨年份,不利于幼虫越冬和孵化,发生量少;干茶 袋 蛾白囊袋蛾2022/10/411茶 袋 蛾白囊袋蛾2022/10/3112022/10/4122

5、022/10/312(4)袋蛾类-防治措施人工防治物理诱杀药剂防治 掌握在幼龄幼虫盛期及时喷药。辛硫磷乳油、杀螟松乳油、溴氰菊酯乳油等。生物防治 用青虫菌或Bt.制剂喷雾,保护利用寄生蜂、寄生蝇。2022/10/413(4)袋蛾类-防治措施人工防治2022/10/313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桑褐刺蛾Setora postornata Hampson丽绿刺蛾Parasa lepida (Cramer)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二、刺蛾类2022/10/414黄刺蛾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1、黄

6、刺蛾(1)分布与为害 发生普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为害重阳木、三角枫、刺槐、梧桐、梅花、月季、海棠、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初龄幼虫只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2022/10/4151、黄刺蛾(1)分布与为害 发生普遍。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2)识别特征2022/10/416(2)识别特征2022/10/3162022/10/4172022/10/317(3)生活习性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和枝叉等处结茧越冬,翌年5上旬至6月上旬羽化、产卵,9月下旬幼虫陆续在枝干上结茧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卵期56d。初孵幼虫取食卵壳,而后在叶背食叶肉,4龄

7、后取食全叶。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2022/10/418(3)生活习性1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和枝叉等处结茧越2、扁 刺 蛾茧成虫幼虫茧2022/10/4192、扁 刺 蛾茧成虫幼虫茧2022/10/319扁刺蛾-生活习性1年1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8月为全年幼虫为害盛期。成虫傍晚羽化,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面。初孵幼虫剥食叶肉。6龄以后取食全叶,幼虫昼夜取食。8月下旬以后开始下树结茧越冬。 2022/10/420扁刺蛾-生活习性1年13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冬。20其它刺蛾2022/10/421其它刺蛾2022/10/321桑褐刺蛾2022/10/422桑褐刺

8、蛾2022/10/322褐边绿刺蛾丽绿刺蛾2022/10/423褐边绿刺蛾丽绿刺蛾2022/10/3232022/10/4242022/10/324双齿绿刺蛾幼虫中国绿刺蛾2022/10/425双齿绿刺蛾幼虫中国绿刺蛾2022/10/3251、园林技术措施 2、物理防治: 黑光灯诱杀成虫;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可人工摘除虫叶。3、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时可喷施Bt.乳剂500倍液、20%菊杀乳油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4、生物防治: 青虫菌5、保护天敌: 如上海青蜂、赤眼蜂、姬蜂等。刺蛾类-防治措施2022/10/4261、园林技术措

9、施 刺蛾类-防治措施2022/10/326槐尺蛾Semiothisa cineraria Bremer et Grey木橑尺蛾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 grey杨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油桐尺蛾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等 。三、尺蛾类2022/10/427槐尺蛾Semiothisa cineraria Bremer1、槐尺蛾 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有时也为害刺槐。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是庭园绿化、行道树种主要食叶害

10、虫。1999年在全国各分布区大发生。(1)分布与为害2022/10/4281、槐尺蛾 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有时也为害刺槐。幼虫取食(2)识别特征2022/10/429(2)识别特征2022/10/3291、槐尺蛾(3)生活习性1年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45月间成虫陆续夜间羽化。第1代幼虫始见于5月上旬,各代幼虫为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7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上旬仍有少量幼虫入土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叶片正面、叶柄或嫩枝上。幼虫期共有6龄,56龄为暴食期。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2022/10/4301、槐尺蛾(3

11、)生活习性1年3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2022、木橑尺蛾(1)分布与为害 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杨、柳、榆、槐、黄连木、核桃及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以幼虫食叶。2022/10/4312、木橑尺蛾(1)分布与为害 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杨、柳2、木橑尺蛾(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2031mm。雌蛾触角为丝状,雄蛾为羽毛状。翅底白色,翅面上有许多灰色和橙色斑点,在前翅基部有一个近圆形的橙色大斑,前后翅的外横线上各有一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老熟幼虫体长6585mm,体色变化较大,黄绿、黄褐及黑褐色。头顶两侧具峰状突起,头与前胸在腹面连接处具一黑斑。蛹黑褐色。2022/10/4322、木橑

12、尺蛾(2)识别特征 2022/10/332 木橑尺蛾1.成虫 2、3.卵及卵块 4.幼虫5、6.蛹及蛹尾部卵 7.被害状 木橑尺蛾的成虫与幼虫2022/10/433 木橑尺蛾 木橑尺蛾的成虫与幼虫2022/10/3332、木橑尺蛾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带,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7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有趋光性,白天静伏于树干、树叶等处,产卵于寄主植物的皮缝或石块上,块产。幼虫盛发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幼虫期3045d。老熟幼虫于8月中旬开始化蛹,盛期为9月。(3)生活习性2022/10/4342、木橑尺蛾在河北、河南、山西一带,1年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3、丝棉木金星尺蛾(大叶黄杨尺蠖)

13、2022/10/4353、丝棉木金星尺蛾(大叶黄杨尺蠖)2022/10/335尺蛾类-防治措施幼虫期喷施杀虫剂,如25%灭幼脲号胶悬剂10002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或20%菊马乳油1 000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乳油2 0003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2、物理防治3、药剂防治1、园林技术措施4、生物防治2022/10/436尺蛾类-防治措施幼虫期喷施杀虫剂,如25%灭幼脲号胶悬剂1四、毒蛾类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乌桕黄毒蛾 Euproctis bipunc

14、tapex 杨雪毒蛾Stilpnotia candida Chao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棉古毒蛾Orgyia postica (Walker)等。2022/10/437四、毒蛾类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inna舞毒蛾又名柿毛虫、秋千毛虫等。分布广,东北、华北,陕西、新疆、云南、四川等地。食性杂,可为害500多种植物。以幼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1)分布与为害(2)识别特征2022/10/438舞毒蛾又名柿毛虫、秋千毛虫等。(1)分布与为害(2)识别特征(3)舞毒蛾-生活习性

15、1年1代,以发育完全的幼虫在卵内越冬。卵块在树皮上、石缝中等处。翌年45月幼虫开始孵化。12龄幼虫昼夜在树上群集叶背,白天静伏,夜间取食。幼虫有吐丝下垂,借风传播习性。2龄后白天藏在树皮缝或树干基部石块杂草下,夜间上树取食。4龄后,有较强的转移能力。成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盛期。2022/10/439(3)舞毒蛾-生活习性1年1代,以发育完全的幼虫在卵内越冬。2、黄尾毒蛾(1)分布为害 又名桑毛虫、桑毒蛾、黄尾白毒蛾等。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华东等地,为害乌桕、桑、李、梅及樱花等多种林木。幼虫取食叶、芽,尤其是越冬幼虫剥食春芽严重,可将树芽食光。幼虫毒毛触及人体后常引起红

16、肿疼痛。(2)识别特征 成虫体、翅白色。前翅内缘近臀角有浅黑斑,腹末具棕黄色毛丛。幼虫体长2638mm,黄色。背线及气门下线红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褐色,均断续不连。每节有毛瘤3对,上生有长短不一的褐色毒毛。2022/10/4402、黄尾毒蛾(1)分布为害 又名桑毛虫、桑毒蛾、黄尾白毒蛾成虫2022/10/441成虫2022/10/341(3)黄尾毒蛾-生活习性华北一带每年1-2代,以幼虫在树干缝隙、树洞蛀孔吐丝结茧越冬。4月初,幼虫破茧爬出啃食春芽,6月上旬羽化。成虫傍晚活动,具有趋光性,夜间产卵,每雌产卵150600粒。其它各代幼虫分别在6月中旬、8月上旬、9月下旬出现。初孵幼虫群集

17、取食,4龄后分散。幼虫具假死性,受惊后吐丝下垂转移。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卷叶内结茧;或在林木附近土块下、篱笆、杂草丛中结茧。10月底11月初结茧越冬。 2022/10/442(3)黄尾毒蛾-生活习性华北一带每年1-2代,以幼虫在树干缝毒蛾类的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体。如刮除舞毒蛾卵块,搜杀越冬幼虫等。 2、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可用溴氰菊酯毒笔在树干上划12个闭合环(环宽1cm),可毒杀幼虫,死亡率达86%99%,残效810d。也可绑毒绳等阻止幼虫上、下树。 3、灯光诱杀成虫。 4、人工摘除卵块及群集的初孵幼虫。幼虫越冬前,可在干基束草诱杀越冬幼虫。 5、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50%杀螟松

18、乳油、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25%灭幼脲号胶悬剂1 5002 500倍液等。2022/10/443毒蛾类的防治措施 1、消灭越冬虫体。如刮除舞毒蛾卵块,搜杀五、夜蛾类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anata Staudinger臭椿皮蛾Eligma narcissus Cramer黏虫Leucania separate Walker变色夜蛾Enmonodia vespertilio (Fabriceus)等。2022/10/444五、夜蛾类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

19、i1、银纹夜蛾(1)分布与为害 (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分布广。危害菊花、大丽花、一串红、海棠、香石竹等。2022/10/4451、银纹夜蛾(1)分布与为害 (黑点银纹夜蛾、豆银纹夜蛾银 纹 夜 蛾(2)识别特征2022/10/446银 纹 夜 蛾(2)识别特征2022/10/346(3)生活习性山东1年5代,以蛹越冬。翌年56月间出现成虫,79月为幼虫为害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化性和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常单产。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吐丝作粉白茧化蛹其中。2022/10/447(3)生活习性山东1年5代,以蛹越冬。2022/10/34

20、72、斜纹夜蛾2022/10/4482、斜纹夜蛾2022/10/348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华中、华东一带,一年可发生5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羽化,成虫对糖醋液等很强的趋性。卵产于叶背。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白天栖居阴暗处,傍晚出来取食。幼虫老熟后即入土化蛹。此虫世代重叠明显,每年710月为盛发期。斜 纹 夜 蛾2022/10/449生活习性 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在华中、华东一带,一年可发生51、园林技术措施2、人工防治清晨在草丛中捕杀幼虫;人工摘除卵块、初孵幼虫或蛹。3、物理防治灯光诱杀成虫或利用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 糖:酒:水:醋(6:1:2:3)少量敌百虫。夜蛾类-防治措施

21、2022/10/4501、园林技术措施夜蛾类-防治措施2022/10/3503、化学防治幼虫期喷Bt.乳剂500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或10%氯氰菊酯乳油或2.5%功夫乳油2 0003 0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 0002 000倍液、20%灭幼脲号胶悬剂5001 000倍液等。4、生物防治夜蛾类-防治措施2022/10/4513、化学防治夜蛾类-防治措施2022/10/351六、天蛾 霜天蛾Psilogramma menephron Cramer 鬼脸天蛾Acherontia lachesis (Fabricius) 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

22、s hylas (Linnaeus)蓝目天蛾Smerinthus planus Walker等。2022/10/452六、天蛾 霜天蛾Psilogramma menephron 成虫:体长4050mm,黄褐色。前翅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绿色斑,中室有一浅白色小点。翅面上具多条横线。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0mm,黄绿色,体表密被小突起。腹部两侧各有7条向背后倾斜的黄白色条纹。2022/10/453成虫:体长4050mm,黄褐色。前翅近中央有较大的半圆形褐北方1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一代区6月上旬化蛹,下旬始见成虫,8月为幼虫盛期。9月上旬幼虫入土越冬。成虫产卵于叶片

23、背面,单雌平均产卵量为350粒,卵期68天。幼虫5龄,4龄前为白天潜藏。夜晚活动;4龄后多白天活动。 2022/10/454北方1年发生1代,在南方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霜 天 蛾2022/10/455霜 天 蛾2022/10/355几种常见天蛾2022/10/456几种常见天蛾2022/10/3562022/10/4572022/10/357天蛾类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 耕翻土壤,人工挖蛹。根据树下虫粪寻找幼虫进行捕杀。利用新型高压灯诱杀成虫。2、化学防治虫口密度大,危害严重时,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10%多来宝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50辛硫

24、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3、生物防治2022/10/458天蛾类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 2022/10/358栗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Lefebure等。七、枯叶蛾类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松毛虫类Dendrolimus sp.2022/10/459栗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Lefebure等(1)分布与为害 (天幕毛虫、顶针虫)。危害杨、梅、桃、李、杨、柳、榆、栎、苹、梨、樱桃等多种阔叶树木。该虫食性杂,以幼虫食叶,严重时能将大面积阔叶林全部吃光。1、黄褐天幕毛虫2022/10/460(1)分布与为害 (天

25、幕毛虫、顶针虫)。危害杨、梅、桃、2022/10/4612022/10/3612022/10/4622022/10/362 (3)生活习性1年1代,以卵在小枝条上越冬。翌春孵化,初孵幼虫吐丝作巢,群居生活。稍大以后,于枝杈间结成大的丝网群居。白天潜伏,晚上外出取食。老龄幼虫分散取食。6月末7月初幼虫老熟并在叶间做茧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卵产于细枝上,呈“顶针状”。成虫有趋光性。 2022/10/463 (3)生活习性1年1代,以卵在小枝条上越冬。翌春孵化(1)为害:幼虫为害马尾松针叶,也为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大发生时能在短时间内使大面积松针被吃光,状如火烧,成片枯死。2. 马尾松毛虫(2

26、)识别特征: 成虫 体色变化大,有灰白、灰褐、茶褐等色,花纹一般色浅。雄蛾色深。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羽状。前翅较宽。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761mm,头部黄褐色,中、后胸背面有明显的黄黑色毒毛带。2、马尾松毛虫2022/10/464(1)为害:幼虫为害马尾松针叶,也为害湿地松,火炬松等。大发 (3)生活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长江流域1年23代,福建、台湾及珠江流域等省则1年34代。马尾松毛虫以34龄幼虫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雄蛾羽化一般较雌蛾早。卵常成串球状或堆状。成虫有趋光性。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和吐丝下垂借风传播习性。3龄后开始分散危害,可啃食整条针叶。幼虫一般6龄,以56龄食量

27、最大。2022/10/465 (3)生活习性发生代数因地而异,长江流域1年23代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1、做好虫情监测2、物理防治(1)结合修剪、肥水管理等消灭越冬虫源;(2)人工摘除卵块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初龄幼虫及蛹茧;(3)灯光诱杀成虫;(4)于春季幼虫上树前绑毒绳、抹毒环的方法阻隔幼虫上树取食。3、园林技术防治4、生物防治白僵菌、苏云金杆菌、赤眼蜂5、化学防治发生严重时,可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5 000倍液、25%灭幼脲号稀释1 000倍液喷雾防治。2022/10/466枯叶蛾类的防治措施1、做好虫情监测2、物理防治(1)结合修剪 八、螟蛾类竹织叶野螟 Algedonia cocl

28、esalis Walker棉卷叶野螟 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樟巢螟 Orthaga achatina Butler黄杨绢野螟 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等。2022/10/467 八、螟蛾类竹织叶野螟 Algedonia cocle 1、黄杨绢野螟分布于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山东、上海、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四川、贵州、西藏等地。为害黄杨、雀舌黄杨、庐山黄杨、朝鲜黄杨等。幼虫常以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为临时性巢穴,在其中取食,发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造成整株枯死。(1)分布与为害2022/10/468 1、黄杨绢野螟分布于陕

29、西、河北、江苏、浙江、山东、上 (2)黄杨绢野螟-识别特征成虫 全体被白色鳞毛,前胸,前翅基部、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腹部末端被黑褐色鳞毛,故称此虫为黑缘螟蛾。触角丝状,褐色,其长可达腹部末端。翅面半透明,有紫红色闪光。中室内有2个白点,1个细小,1个呈新月形。2022/10/469 (2)黄杨绢野螟-识别特征成虫 全体被白色鳞毛,前 (2)黄杨绢野螟-识别特征幼虫:圆筒形,头部黑褐色,胸、腹部浓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背线绿色,亚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基线淡青色,背线两侧黄绿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淡青灰色。茧:老熟幼虫在茧中化蛹,茧由丝缀合树叶构成,茧卵

30、圆形2022/10/470 (2)黄杨绢野螟-识别特征幼虫:圆筒形,头部黑褐色,(3)黄杨绢野螟-生活习性1年发生3代,幼虫在寄主两张叶片构成的巢内越冬。越冬代幼虫3月下旬开始活动取食。成虫羽化后,夜间交配,次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每雌产卵153222粒。幼虫孵化后经512小时后开始取食,一生取食80100片叶,取食期间常用丝连接周围叶片作临时性巢穴。越冬幼虫作巢后,即在其中蜕皮化蛹。2022/10/471(3)黄杨绢野螟-生活习性1年发生3代,幼虫在寄主两张叶片构螟蛾类的防治措施2、园林技术防治1、物理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可人工摘虫苞。在成虫发生期设置灯光诱杀。4、开展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

31、卵期释放赤眼蜂,幼虫期施用白僵菌等。消灭越冬虫源,如秋季清理枯枝落叶及杂草,并集中烧毁。 发生面积大时,可于初龄幼虫期喷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敌敌畏1份+灭幼脲号1份稀释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2022/10/472螟蛾类的防治措施2、园林技术防治1、物理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九、灯蛾类红缘灯蛾Amsacta lactinea Cramer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ary人纹污白灯蛾Spilarctia subcarnea (Walker)等。2022/10/473九、灯蛾类2022/10/373九、灯蛾类(1)分布为害 又名秋幕毛

32、虫,是检疫性害虫。食性杂、繁殖力强、传播途径多其主要寄主有糖械、元宝槭、三球悬铃木、桑树、白桦、榆树、杨属、等植物。在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天津市、山东、上海等地。1、美国白蛾2022/10/474九、灯蛾类(1)分布为害 1、美国白蛾2022/10/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黄绿色或灰黑色,体背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成虫体长10mm左右。(2)识别特征2022/10/475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黄绿色或灰黑色,体背毛瘤黑色,体侧(3)美国白蛾-生活习性山东一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皮树下、表土层及枯枝落叶中越冬。两代幼虫危害期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

33、8月上旬至11月中旬。初孵幼虫吐白丝结网,群居危害。因幼虫群居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也影响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2022/10/476(3)美国白蛾-生活习性山东一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皮树下放蜂周氏啮小蜂成虫灯蛾类-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做好虫情监测。4、化学防治5、生物防治2、物理防治 发现严重时,可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4 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1 500倍液。3、人工防治2022/10/477放蜂周氏啮小蜂成虫灯蛾类-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做好虫情十、舟蛾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苹掌舟蛾、槐羽舟蛾等。

34、2022/10/478十、舟蛾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苹掌舟蛾、槐羽舟蛾等。20221、杨扇舟蛾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为害:以幼虫为害各种杨树、柳树的叶片,发生严重时可食尽全叶。(1)分布与为害2022/10/4791、杨扇舟蛾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1)分布与为害20221、杨扇舟蛾成虫体淡灰褐色,体长1320 mm,头顶有一紫黑色斑。前翅灰白色,顶角处有一块赤褐色扇形大斑,斑下有一黑色圆点。老熟幼虫体长3238mm,头部黑褐色,背面淡黄绿色,两侧有灰褐色纵带。第1、8腹节背中央各有一个大黑红色瘤。(2)识别特征2022/10/4801、杨扇舟蛾成虫体淡灰褐色,体长1320 mm,头顶有一

35、紫1、杨扇舟蛾发生代数因地而异,1年28代,越往南发生代数越多。均以蛹结薄茧在土中、树皮缝和枯叶卷苞内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单层排列呈块状。初孵幼虫有群集习性,取食叶肉,3龄以后分散取食,常缀叶成苞,夜间出苞取食。老熟后在卷叶内吐丝结薄茧化蛹。(3)生活习性2022/10/4811、杨扇舟蛾发生代数因地而异,1年28代,越往南发生代数越舟蛾类-防治措施初龄幼虫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4000倍1、物理防治消灭越冬蛹。可结合松土、施肥等挖除蛹。人工摘除卵块、虫苞。特别是第1、2代,可抑制其扩

36、大成灾。采用振落法捕捉害虫。灯光诱杀2、化学防治 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黑卵蜂、舟蛾赤眼蜂、小茧蜂等。Bt乳剂2022/10/482舟蛾类-防治措施初龄幼虫期喷施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又名花椒凤蝶、黄凤蝶等。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为害柑橘、金橘、柠檬、佛手、花椒、黄波罗等。以幼虫取食幼芽及叶片,是园林中常见的蝶类。(1)分布与为害为害状蛹幼虫幼虫十一、蝶类-柑橘凤蝶2022/10/483又名花椒凤蝶、黄凤蝶等。(1)分布与为害为害状蛹幼虫幼虫十一成虫体长2232mm,体黄色,背面中央有黑色纵带。翅面上有黄黑相间的斑纹,亚外缘有8个新月形斑。后翅外缘波状,后角有一尾状突起。(2)识别

37、特征2022/10/484成虫体长2232mm,体黄色,背面中央有黑色纵带。翅面上有柑橘凤蝶老熟幼虫体长4051mm,绿色。后胸有眼状纹及弯曲成马蹄形的细线纹。腹部第1节后缘有1条大形黑带,第46腹节两侧具黑色斜带。头部有臭丫腺。蛹长2932mm,纺锤形,头部分二叉,胸部稍突起 。 (2)识别特征2022/10/485柑橘凤蝶老熟幼虫体长4051mm,绿色。(2)识别特征20柑橘凤蝶各地发生代数不一,东北1年2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1年34代。以蛹悬于枝条上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成虫白天活动。卵单个产于嫩叶及枝梢上。初孵幼虫茶褐色,似鸟粪。幼虫老熟后吐丝缠绕于基物上化蛹。成虫春、夏二型颜色有

38、差异。(3)生活习性2022/10/486柑橘凤蝶各地发生代数不一,东北1年2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金斑喙凤蝶(国家级保护)其他常见的蝶类:2022/10/487金斑喙凤蝶(国家级保护)其他常见的蝶类:2022/10/32022/10/4882022/10/388蝶类-防治措施 严重发生时喷施20除虫菊酯乳油2 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1、物理机械防治(1)人工摘除越冬蛹;(2)人工捕捉成虫;(3)初夏起根据受害状和地面虫粪人工捕杀幼虫2、化学防治3、生物防治青虫菌、凤蝶金小蜂、广大腿小蜂、白粉蝶绒茧蜂等。2022/10/489蝶类-防治措施

39、 严重发生时喷施20除虫菊酯乳油2 000倍蔷薇三节叶蜂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为害蔷薇、月季、十姐妹、黄刺玫、玫瑰等花卉,以幼虫食叶,严重时可把叶片食光。(1)分布与为害十二、叶蜂类2022/10/490蔷薇三节叶蜂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等地。(1)分布与为害十二蔷薇三节叶蜂在为害期主要通过检查寄主叶片被咬成缺刻或黄绿色的、群居为害的幼虫来识别。成虫体长7.58.6mm。前翅黑色,半透明。头、胸、足为黑色,腹部橙黄色。老熟幼虫体长23mm,头淡黄色,胴部黄绿色,各节有3条横向黑点线,腹足6对。(2)识别特征2022/10/491蔷薇三节叶蜂在为害期主要通过检查寄主叶片被咬成缺刻或黄绿色的2022/10/4922022/10/392蔷薇三节叶蜂1年19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化蛹、羽化、交尾和产卵,成虫用产卵管将月季、蔷薇等寄主植物的新梢纵向切开一开口,产卵于其中,使茎部纵裂,并变黑倒折,幼虫孵化后,就爬出来危害叶片,初龄幼虫有群集习性,先啃食叶肉,后吞食叶片。天敌有蜘蛛、捕食性蝽象等。(3)生活习性2022/10/493蔷薇三节叶蜂1年19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年3月叶蜂类-防治措施1、冬春季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