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仲景治疗泄泻18法仲景医药研究所 王振亮仲景治疗泄泻18法仲景医药研究所 王振亮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现代医学称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量增加、粪质稀薄为特点。泄泻作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较多论述,涉及方剂达30余首,治法十余种。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一)疏表止利法适用于风寒束表,内迫阳明大肠,传导太过而下利。症见下利、恶寒、发热、无汗、“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颈项强急等。方用葛根汤。方以桂枝汤加麻黄,辛温发汗,解表祛邪;加葛根既能助麻黄、桂枝解表,又能止利,故仍用葛根汤发汗解表,兼以止
2、剂。(一)疏表止利法(二)清里解表法适用于太阳之邪内传阳明,热迫大肠而兼表邪之协热利。症见下利、口渴、汗出而喘,脉促。方用葛根芩连汤。方中葛根为主药,既可解肌,发散在表之邪热,又能升清阳治下利。黄芩黄连苦寒清热,厚胃肠,善治热利。又伍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佐使药。(二)清里解表法(三)温中解表法适用于表证误下后,表邪不解,脾阳受伤,不能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所致之下利。症见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方用桂枝人参汤。方用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名理中汤)温中散寒止利,桂枝解太阳之表。太阳病误下后,虽表证仍在,但脾阳受伤,清气下陷而利下不止,此情为重为急,故治法以温中补虚为主,兼以解表。本法
3、亦适宜于未经误下而脾气虚寒下利与表邪不解并见,表里俱寒之证。(三)温中解表法(四)清热止利法适用于少阳郁火下迫阳明,大肠传导失常而下利。症见腹痛,里急后重,利下赤白冻子,伴有口苦、咽干、心烦、食欲不振等。方用黄芩汤。方中黄芩苦寒坚阴而清里热;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更用大枣甘缓补脾,扶正祛邪。(四)清热止利法(五)攻下积滞法适用于宿食内停,阻滞肠胃,肠胃运化失司,水谷下奔而致下利。症见下利臭如败卵,脘腹胀痛,泻后痛减,嗳腐酸臭,苔厚腻或垢浊等。方用大承气汤。用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枳实辛、微寒,破气消痞;厚朴苦、辛温,行气消满。本证之下利由壅滞引起
4、,使用通利药物去其壅滞,则体液外泄的假象可随之而去。(256条)(五)攻下积滞法(六)通腑泻热法适用于实热积滞内停肠腑,热结旁流之下利。症见下利不爽,臭秽浊垢,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数有力。方用小承气汤。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陈致新;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枳实苦辛微寒,理气消痞。三药同用,共奏泻热通便,破滞除满之效。也可用大承气汤。(六)通腑泻热法(七)攻逐水饮法适用于水饮积留日久,留饮随大便而去之下利。症见心下坚满,脉沉伏,苔滑腻,未经攻下而其人欲自利,虽下利而心下续坚满等。方用甘遂半夏汤。方中甘遂攻逐水饮,半夏散结除痰,芍药、甘草、白蜜酸收甘缓以安中,即可缓和甘遂峻下之性,又有解毒之功。
5、(七)攻逐水饮法(八)利水渗湿法适用于脾虚湿困,气机被阻,气化不利,水液偏渗于大肠。症见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霍乱吐泻等症。方用五苓散。用猪苓、茯苓、泽泻利水,白术崇土制水,桂枝温阳化气以行水。诸药配伍,为阳虚、三焦气化不利而设专剂。(八)利水渗湿法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症见下利、大便黏滞不爽、手足厥逆、胸胁胀满等。症见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霍乱吐泻等症。现代医学称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量增加、粪质稀薄为特点。症见心下坚满,脉沉伏,苔滑腻,未经攻下而其人欲自利,虽下利而心下续坚满等。方中炙甘草甘温,温养阳气;若中气虚寒,气机下陷,不能固摄,症见久病下利滑脱不禁大便随矢气而出,治用诃梨
6、勒散温涩固脱,涩肠止利。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适用于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之下利。适用于实热积滞内停肠腑,热结旁流之下利。适用于正虚邪陷,阳郁不伸,肺热上壅,脾气虚寒,不能运化水谷之下利证。(九)温中止利法适用于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之下利。症见霍乱吐利交作、腹中冷痛、头痛、发热、身疼痛、口不渴等。方用理中汤。方中用人参、甘草健脾益气,干姜温中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利大便;(九)温中止利法(十)温肾利水法适用于少阴病肾阳本虚,疾病日久则肾阳更虚,阳虚寒盛,水气不化而泛溢,浸渍胃肠之下利。症见自下利,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方用
7、真武汤。方中用炮附子之辛热以壮肾阳,使水有所主;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生姜宣散,佐附子之助阳,是于主水中有散水之意;茯苓淡渗,佐白术健脾,是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芍药既可敛阴和营,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十)温肾利水法(十一)回阳止泻法适用于少阴病肾阳衰微,肾寒不能温煦脾阳,水谷不化之下利。症见下利清谷、脉微细、但欲寐及无热恶寒、身蜷、呕吐、四肢厥逆、小便清白、舌淡苔白等。方用四逆汤。方中炙甘草甘温,温养阳气;干姜、生附子辛温,助阳散寒。三药合用,共凑回阳止泻。也可根据情况使用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逆加人参汤。(十一)回阳止泻法(十二)育阴清热法适用于少阴阴虚有热,水气不利,偏渗大肠而致下
8、利。症见下利,小便不利或小便黄热或见尿血,渴欲饮水,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浮数或细数等。方用猪苓汤。方中用甘咸阿胶滋养阴液,滑石泄热利水,猪苓、茯苓、泽泻淡渗通利,使水去而不得偏渗大肠,下利自止。若阴虚化热,兼脾虚失运而下利者,治以猪肤汤滋阴润燥,健脾止利。(十二)育阴清热法(十三)辛开苦降法适用于治疗不当或饮食调护失宜,损伤脾胃之气,邪热乘虚内犯,导致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气机痞塞,升降失常。症见下利、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等证。方用生姜泻心汤。重用生姜,取其宣散水气、和胃降逆而止呕,更与半夏相配,以增强和胃降逆化饮之功。芩、连与姜、夏相伍,仍属辛开苦降、寒温
9、并调之法,更佐以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对于痞、利俱甚者,宜用甘草泻心汤。(十三)辛开苦降法(十四)疏肝理脾法适用于肝气乘脾,脾失健运而泄利。症见下利、大便黏滞不爽、手足厥逆、胸胁胀满等。方用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行气散结而宣通胃络。芍药、甘草制肝和脾而益阴缓急,合而成方使肝脾调和,则诸证自愈。(十四)疏肝理脾法症见霍乱吐利交作、腹中冷痛、头痛、发热、身疼痛、口不渴等。太一禹余粮味甘无毒,有固涩之效。症见下利、大便黏滞不爽、手足厥逆、胸胁胀满等。适用于中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停,升降失常之下利。诸药配伍,为阳虚、三焦气化不利而设专剂。重用生姜,取其宣散水气、和胃降逆而止呕,更与半夏
10、相配,以增强和胃降逆化饮之功。白术燥湿健脾,使水有所制;更用大枣甘缓补脾,扶正祛邪。症见下利、大便黏滞不爽、手足厥逆、胸胁胀满等。对于痞、利俱甚者,宜用甘草泻心汤。症见下利、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等。症见下利、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等。症见下利,小便不利或小便黄热或见尿血,渴欲饮水,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浮数或细数等。症见泄泻,水肿,小便不利,霍乱吐泻等症。症见下利,小便不利或小便黄热或见尿血,渴欲饮水,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舌质红,苔少乏津,脉浮数或细数等。方中大黄苦寒泻热去实,推
11、陈致新;用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症见下利、腹中雷鸣、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等证。(十五)和解少阳法适用于少阳枢机不利,兼阳明腑实,热结旁流下利。症见下利、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等。方用大柴胡汤。用柴胡、黄芩、半夏和解少阳,用大黄、枳实攻下热结,加芍药、姜枣敛阴和营,合为少阳兼里实两解之剂。阳明腑实一解,热解旁流自无迹可寻。 症见霍乱吐利交作、腹中冷痛、头痛、发热、身疼痛、口不渴等。(十六)清温补涩法适用于上焦有热肠中虚寒,传导失司之下利。症见下利,剧烈腹痛、呕吐,心烦躁扰等。方用乌梅丸。其中重用乌梅酸敛,更加醋渍,使其更酸,意在安蛔止痛为主。用大辛大热
12、之细辛、干姜、附子、蜀椒、桂枝,既能伏蛔,又驱下寒。取大苦大寒之黄连、黄柏,使蛔虫得下,上热得清。更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扶助正气。本方寒温互用,具辛开苦降之意,治寒热错杂之久利。(十六)清温补涩法(十七)清肺运脾法适用于正虚邪陷,阳郁不伸,肺热上壅,脾气虚寒,不能运化水谷之下利证。症见泄利不止,下部脉不至,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唾脓血。方用麻黄升麻汤。以麻黄、升麻为君,重在发越郁阳,且佐以桂枝有通阳发表之力。以当归为臣,取其温润养血以滋汗源,且配芍药阴和营,以防发越太过。用石膏、黄芩、知田、萎蕤、天冬等清热解毒,养阴润肺,以除上热,用白术、干姜、甘草、茯苓温中健脾,以除下寒,则泄利自止。(十七)清肺运脾法(十八)温涩固脱法适用于下焦虚寒滑脱性下利。症见下利日久不愈,或滑脱不禁,或兼见粘液、脓血,或肛门脱出,腹痛喜温喜按,所下脓血色暗不鲜,无热象,舌苔白,脉迟弱或沉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策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公文格式与结构分析试题及答案
- 施工用电安全规范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
- 工程创新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药店销售合同模板
- 2025年标准租赁合同模板
- 市政学应试技巧分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心理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管理学的评价标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1号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文解读与学习
- 工程总承包的试题及答案
- 《电磁感应原理解析》课件
- 成都输液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卷(附答案)
- 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精美课件
- 登革热防控知识培训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 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