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国画-第十一课:佛_第1页
少儿美术国画-第十一课:佛_第2页
少儿美术国画-第十一课:佛_第3页
少儿美术国画-第十一课:佛_第4页
少儿美术国画-第十一课: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少儿转型拓展学段 水墨班2016秋季水墨班第十一课佛一、教学目标:1、从敦煌走起,了解中国古老民族艺术,古代人物画。2、画全身佛像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物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实验水墨轻松愉快的方法尝试宿墨。难点:认识古代肖像画及价值 。三、教具准备:国画工具和材料:宣纸、毛笔、墨、画毡、笔洗、凋色盘等,学生收集各种佛像或罗汉图片。 四、教学基本步骤 : 1、欣赏敦煌纪录片及图片 2、通过了解、分析,敦煌壁画的绘画特征。 3、进一步用笔墨实践,利用宿墨勾勒一尊佛。 4、教师示范 5、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6、作品评价:导入内容/programs/view/2J5s6

2、GLBz20?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13分钟)课堂引导:敦煌的历史古老而久远。“敦煌”一词盛大辉煌之意。历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枢纽要道,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对外交往上的国际都会,经营西域的军事重镇,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占有光辉的篇章。敦煌壁画中有神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作为宗教艺术来说,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步骤展示 唐代人们对菩

3、萨信仰的普遍,使艺术家对制作菩萨像发生了很大的兴趣。菩萨像绘画得都很高大,很细致,菩萨像不再是群像,而单身菩萨像大为盛行起来。菩萨及其属性和形象都最接近于现实世界的人。让我们先来看一组雕塑,注意观察人物动态与衣纹走势引导欣赏:人物的面部表情与动态在你心中有概括线吗?莫高窟第259窟 北壁下层 坐佛 北魏 总结特点: 通过欣赏我们发现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 莫高窟第45窟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组合 盛唐 从敦煌一路走来,在上节课佛头组合的基础上我们要用一种新的

4、方法来画一尊佛像,请看这两幅画,你发现了什么?墨色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宿墨,中国画技法名。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抬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旁渖(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絪缊之气。宿墨在墨韵的表现上十分的丰富,能写出“活”的味道,并且能生出一种旧气,能达到线条质感强,能有效达到水墨分离的效果。示范讲解: 中国画家齐白石在画虾的头胸部分时,先画淡墨,趁墨色未干时再在淡墨上画浓墨,用墨的自然渗化来表现虾身体半透明的质感,借以方法我们结合淡宿墨水份饱满勾出佛像。用笔尖蘸较浓的宿墨将衣纹、念珠、手画出,乘半干湿再用“一笔墨”将佛主外轮廓勾勒,下笔自由,自信。 课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