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学-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
影像技术学-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
影像技术学-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
影像技术学-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
影像技术学-普通X线摄影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线摄影基础知识 X线摄影基础知识 一、解剖学基准线 一、解剖学基准线 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双眼平视前方,双下肢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置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 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方位 解剖学方位 axisfrontal axis sagittal axis vertical axisplane coronal plane or frontal plane sagittal plane median sigittal plane horizontal plane or transverse plane Axis, plane axis Axis, plane关节运动屈伸:绕冠状轴使两骨靠近、角度

2、减小的运动称为屈,反之为伸。内收、外展:绕矢状轴使骨向躯干或正中线靠拢的运动称为内收,反之称为外旋。旋转:绕垂直轴使骨前面向内侧旋转称为内旋,反之称为外旋。关节运动屈伸:绕冠状轴使两骨靠近、角度减小的运动称为屈,反之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 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 (一)、头颅体表定位线听眶线:外耳孔上缘-眶下缘, 人类学基准线 听眉线:外耳孔中点-眶上缘听眦线:外耳孔中点-眼外眦 听鼻线:外耳孔中点-鼻前棘(一)、头颅体表定位线听眶线:外耳孔上缘-眶下缘, 人类 瞳间线:两瞳孔连线眶下线:两眶下缘连线 瞳间线:两瞳孔连线(二)、摄影用线中心线:X线束中居中心的一条线斜射线:X线束中除中心线以外的线

3、(二)、摄影用线中心线:X线束中居中心的一条线 焦-片距:X线焦点-胶片焦-台距:X线焦点- 摄影床焦-物距:X线焦点- 被照体物-片距:被照体-胶片ABCD(三)、摄影距离问题1、焦-片距:四肢80 cm,胸片1.5 m,心脏大血管2 m。为什么?问题2、物-片距:多大的物-片距好? ABCD(三)、摄影距离问题1、焦-片距:四肢80 cm,三、X线摄影体位、方向 三、X线摄影体位、方向 摄影体位立位坐位半坐位:坐姿,背部后倾斜卧位仰卧位:背部贴摄影床俯卧位:腹部侧卧位左侧卧位:身体左侧贴摄影床右侧卧位斜位:身体长轴与探测器成角度摄影体位立位摄影方向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的方向矢状方向冠

4、状上下斜射摄影方向摄影方向:中心线入射被照体的方向摄影方向矢状方向前后方向掌背方向后前方向背掌方向摄影方向矢状方向摄影方向冠状方向躯干:左右方向,右左方向四肢:内外方向,外内方向上下方向(轴)背底方向RL摄影方向冠状方向RL摄影方向切线方向:中心线与病灶边缘相切斜射方向:中心线与被检体矢状面呈角度摄影方向切线方向:中心线与病灶边缘相切摄影方位正位侧位斜位轴位水平位其他摄影方位正位1、正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前后位:中心线从前向后1、正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 后前位 后前位2、侧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垂直2、侧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垂直3、斜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

5、器成角度右前斜位(RAO)左前斜位(LAO)右后斜位(RPO)左后斜位(LPO)3、斜位:被照体冠状面与探测器成角度(1)、右前斜位(RAO):身体右前部贴近探测器(1)、右前斜位(RAO):身体右前部贴近探测器(2)、左前斜位(LAO):身体左前部贴近探测器(2)、左前斜位(LAO):身体左前部贴近探测器(3)、右后斜位(RPO):身体右后部贴近探测器(4)、左后斜位(LPO):身体左后部贴近探测器(3)、右后斜位(RPO):身体右后部贴近探测器4、轴位: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髌骨、跟骨4、轴位:中心线与被照体长轴平行5、水平位:中心线平行于地面*5、水平位:中心线平行于地面*四、呼吸运动方

6、式的运用四、呼吸运动方式的运用 平静呼吸自然状态下呼吸,不对被检者作专门强调。远离胸腹部体位的摄影。 吸气后屏气正常吸气后屏气。头、肩、骶尾椎侧位。不受呼吸运动影响而发生移位。 平静呼吸 深吸气后屏气使肺内含气量增加,膈肌下移,肺组织暴露范围增大隔上肋骨及胸椎显示较多。用于肺部、隔上肋骨、胸椎侧位等。 深呼气后屏气使膈肌上移,增大腹腔上下径线,减小腹腔前后经线。用于膈下肋骨、腰椎、腹部、骨盆等摄影。 深吸气后屏气五、X线摄影的优缺点五、X线摄影的优缺点 优点简便、经济、省时同时观察形态和功能,多角度观察点片明室缺点检查时间长受辐射剂量高于摄片检查,1次胸透就相当于10次X线摄影检查透视优点缺点

7、透视X线摄影优点空间分辨率高,细节显示清晰观察对比度小的组织,优于透视永久记录,长期保存接受的X线剂量低于透视缺点检查区域受胶片(探测器)限制不能动态观察只能将三维立体结构显示在二维照片上检查费高于透视X线摄影优点缺点六、X线技术 利弊权衡 六、X线技术 利弊权衡 X线技术:利弊的权衡(1)现代医学已经离不开影像学放射学、介入放射学等医用辐射成为公众所受各种电离辐射的最大的人工来源 X线技术:利弊的权衡(1) X线摄影:利弊的权衡(2)近年来全球总X线剂量急剧增加多层螺旋CT的应用和多项影像技术的应用(如心脏冠脉检查)薄层锥形线束扫描,降低了X线剂量的使用率接受CT检查的患者急剧增加 X线摄影

8、:利弊的权衡(2) X线摄影:利弊的权衡(3)辐射剂量增加带来的风险辐射诱导癌症和其他因素导致死亡的概率对生育的影响 X线摄影:利弊的权衡(3) 辐射诱导癌症和其他因素导致死亡的概率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0.6%由影像学检查所致在日本 X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3.2%由这两种检查所致。 辐射诱导癌症和其他因素导致死亡的概率 对生育的影响男性精子减少:中度 15-20 cGy;明显 50 cGy;严重 100 cGy;消失 200-600 cGy不育:暂时(12-15个月) 200-300 cGy;短期(15-24个月)400-500 cGy;永久不育 大于500-600 cGy女性卵巢一次性受照射剂量250-600 cGy或分次照射总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