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实用课件34_第1页
为政以德实用课件34_第2页
为政以德实用课件34_第3页
为政以德实用课件34_第4页
为政以德实用课件3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10/4/20221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10/2/2022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生平经历10/4/2022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指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

2、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10/4/20223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10/4/20224“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的著名学生的言语行

3、事。10/4/20225“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论语是这样一部书,它记载着孔子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章与章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章节出现。论语全书共篇,每篇包含若干章节,一章记独立的一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10/4/20226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来,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教材内容归纳 第一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德,就可以无为而治。第二章,孔子通过把法、刑和德、礼治国所带来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法治,虽然能使人行为规范,但内心对违反规范却不会

4、有羞耻感,而德治、礼治,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从而心悦诚服的遵守。 10/4/20227教材内容归纳 第一章,孔子主张为政要以德,就可以无为而治。1第三章,孔子主张对民要富而教之。在孔子看来,富是治国前提,教才是治国目标。有意思的是,孔子的这种主张似乎表明他深知今天所学的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第四章,孔子认为为政要讲经济建设,要讲国防,还要让老百姓信任他,只有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使牺牲国防、经济,也要让百姓信任。可见取信于民,在孔子眼里是很重要的。 10/4/20228第三章,孔子主张对民要富而教之。在孔子看来,富是治国前提,教第五章,孔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做事要认

5、真,要讲信用,要节约,要爱民。 第六章,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认为治理国家要靠均、和、安,要修文德 第七章,孔子反对学生帮季氏搜刮民财 第八章,孔子学生有若建议哀公在荒年降低税收以足民 第九章,通过对比,孔子认为统治者应正身 10/4/20229第五章,孔子认为统治者治理国家,做事要认真,要讲信用,要节约第十章,孔子反对通过杀伐使百姓遵纪守法,主张通过以身作则来感化百姓 第十一章,孔子主张统治者要庄、孝、慈,要举善、教不能,这样百姓就能敬、忠且劝 第十二章,通过称赞南宫适,表明孔子主张统治者不应靠杀伐而应靠以身作则来统治 10/4/202210第十章,孔子反对通过杀伐使百姓遵纪守法,主张通过以

6、身作则来感第一课 为政以德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二、本课具体的思想内容: 21,以德为政 23,教民(法治、礼治) 139,富民、教民 127,富民、正己 15, 161,正己 1117,举贤(去恶) 129,富民 136,正己 1219,正己,教民 220,正己,教民,举贤 145,正己(德治)10/4/202211第一课 为政以德10/2/202211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第一章:譬如 共之 第二章:道之以政第三章:冉有 既庶 第五章;道千乘之国第六章:颛臾 社稷 何以伐为 虎兕 柙 椟 近于

7、费 第八章:盍彻乎 第十章:偃第十二章:南宫适 羿善射 奡荡舟 躬稼10/4/20221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10/2/202212三、章节梳理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成语 众星拱北: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拱,环线在周围保卫着,拱古作共。北,北辰,北极星。 10/4/202213三、章节梳理1

8、0/2/202213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本章内容教民。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治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治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提问: 材料提出哪两种治理百姓的方法?孔子认为哪一种更好?10/4/202214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

9、!”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对老百姓只富不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这里,一定要注意深入理解孔子的原意。10/4/202215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本章内容是富民、正己。 问:孔子在本文段中论

10、述的是政府的问题还是老百姓的问题?说说你对“民无信则不立”的理解。 答案:孔子在本文段中论述的是政府(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古到今,粮食、国防、信义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问题。粮食充足可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军备充足就不会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险,取信于民就可以使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而繁荣。如果有一天,人民对社会,对政权都已经失去基本的信任,那才是一个民族真正可悲的。(答案不求统一,只要合理即可。若论说成老百姓的问题,论说民无诚信则不立,也可。) 10/4/202216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

11、以时。” 本章内容是正己。【评析】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提问: 治理国家要注意哪些问题?(要做到哪些)成语 节用爱人:节约财用,爱护百姓。 10/4/202217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 161季氏将伐颛臾。 【评析】 这一章的内容是正己,也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此外,这一

12、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 10/4/202218 161季氏将伐颛臾。 10/2/202218探究之二: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10/4/202219探究之二: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孔子的理由有三:10/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

13、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文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文化,也不歧视小国文化。在他看来,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10/4/202220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成语 陈力就列:指贡献出自己的才能去担负职务。陈力,献出才力。就列,归入行列。 持

14、危扶颠:扶助将要倾倒的。比喻扶持大局。 开柙出虎:原指看管的人没有尽责,使笼子开了,老虎出来了。后比喻放纵坏人。 既来之,则安之 :把远人招来之后,又要使他们安定下来。“来”、“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指代上文的“远人”。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之”虚化,起补充音节作用。 分崩离析:指当时鲁国不统一,已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分割。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分崩,破裂。离析,散开。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不可收拾。 大动干戈:发动战争。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 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10

15、/4/202221成语10/2/202221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本章内容是举贤(去恶)。孔子对冉求的批评。成语 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攻,声讨。10/4/202222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

16、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10/4/202223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本章内容是正己。10/4/202224 13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本章内容

17、是正己、教民。(德政) 【评析】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提问: 治理国政采用什么样方法?成语 风行草偃 :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人们自然心悦诚服。风行,风吹过。偃,倒伏。 化若偃草:形容教育或感化的力量很大,如风过草倒一般。偃草,草被风吹倒。10/4/202225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本章内容是正己、教民、举贤。【

18、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10/4/202226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本章内容是正己。(德治)【评析】 孔子是道德主义者,他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朴素和道德。南宫适认为禹、稷以德而有天下,羿、奡以力而不得其终。孔子就说他很有道德,是个君子。后代儒家发展了这一思想,提出“恃德者昌

19、,恃力者亡”的主张,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力得天下,否则,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10/4/202227 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四、典型问题阐释例1: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39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117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

20、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答案:1、以德、礼导民。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藏富于民。10/4/202228四、典型问题阐释10/2/202228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61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

21、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10/4/202229 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0/2/2022答案: 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

22、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够做成事。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0/4/202230答案:10/2/2022

23、30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10/4/202231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10/2/20答题要点: (对此看法可以不一,但要注意避免静

24、止看问题,要把这两条材料和其他材料结合起来看。)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民一说,是在特定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当然,从总体来说,孔子对礼教强调更多。10/4/202232答题要点:10/2/202232 例4: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释为“各得其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答题要点:

25、(五年高考P191) ) “均无贫”与“均贫富”两者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是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因此,朱熹的解释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10/4/202233 例4: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

26、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均”在说文解字中解为“平”(公平),这是它在词典中的意义。词在词典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一旦用到言语里,有了具体的语境,词的意义就由语言义变为言语义,就会添加很多临时性的附加成分,由抽象变为具体,由一般变为个别。“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10/4/202234“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孔子的“德治”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国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

27、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10/4/202235孔子的“德治”10/2/202235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在满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加强教化。在礼刑问题上,孔子主张礼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须慎用。他认为宽猛相济,正事才会和谐。宽猛结合,就是文武两手并用,德治与刑治都要。(2)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义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过分,要适宜。孔子看到了当时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的现实,认为这是造成社会不安、国家颠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平均主义的经济主张。他说

28、“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10/4/202236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有:(1)重教化,轻刑罚。孔子认为要治理好(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所以孔子主张统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体力行的“君子”,这样,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会上行下效,自然就会政通民和、国家得治。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4)举贤才。与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国君要治国平天下,就必须举贤任能,发现和提拔优秀人才,参与国事。关于贤才的标准,孔子认为应该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29、)就是不仅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娴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具备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的标准。10/4/202237(3)为政需正己。孔子认为要治国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4/20223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30、亲其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德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养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终其天年,中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却不是为独自享用;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所以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10/4/202239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

31、.有才德的人选“亲” “长” “废” “疾” “货” “身”“亲”:说文:“亲,至也。”本义是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引申为父母家人、亲戚、婚姻等名词及宠爱、接触、亲近等动词。文中的“亲其亲”,前一“亲”是形容词作意动用,后一“亲”作名词,意思是不光光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也把别人当作亲人)。“长”:说文:长,久远也。”引申为长短、永远等形容词,“擅长”、“延长”等动词,“长大”、“长辈”、“首领”、“生长”等读“zhng”。文中的“长”,即得到成长。“废”:说文:“废,屋顿也。”指屋子倾圮无用。引申为破败、坠落、停止、废弃、沮丧、杀害等,也引申为人长久不愈的疾病、残废。文中即此义。10/4/20

32、2240“亲” “长” “废” “疾” “货” “身”“亲”:说文“疾”:说文:“疾,病也。”引申为祸害、缺点毛病、痛、疾苦、病残之人、痛恨、妒忌、担忧、急速等义,文中作“病残之人”。“货”:说文:“货,财也。”引申为货物商品、货币、贿赂、买卖等,文中用其本义,财物。“身”:说文中指人的身体,引申为生命、毕生、自身、自己、亲自、体验、实行、担任、身份等,文中指“自己”、“自身”。10/4/202241“疾”:说文:“疾,病也。”引申为祸害、缺点毛病、痛、疾 既来之,则安之: 课文中“来”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33、跟原来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10/4/202242 既来之,则安之:10/2/202242季康子两次问政第十章: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如何建立一个有道之国第十一章: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如何让百姓更敬业10/4/202243季康子两次问政10/2/202243孔子两次言政第十章:子为政,焉用杀? 反对通过杀戮来建立有道之邦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主张为政者要以身作则10/4/202244孔子两次言政10/2/202244孔子两次言政第十一章: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主张爱民、举贤、教民10/4/202245孔子两次言政10/2/

34、202245根据两章内容第十章:孔子反对通过杀伐使百姓遵纪守法,主张通过以身作则来感化百姓。第十一章:孔子主张统治者要爱民,要举善、教不能,这样百姓就能敬业。10/4/202246根据两章内容10/2/202246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罗曼罗兰

35、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 根 72、失去财

36、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37、。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

38、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39、。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