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1页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2页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3页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4页
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主要内容:概述病原学及传播途径临床类型及其预后治疗原则乙型肝炎的预防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主要内容:概述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概述: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其中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者达1.2亿;是所有传染病中发病率高,危害最严重的疾病。 凡携带病毒的人群都是传染源,尤其是慢性病毒感染者是重要的传染源。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概述: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其中乙肝病毒的3乙型肝炎相关知概述: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肝炎可造成肝脏的长期破坏,肝实质细胞逐渐减少,纤维组织逐渐增多,最终形成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质量下降,寿命缩短。肝细胞的反复破坏和再生以及病

2、毒基因的整合,还可导致肝细胞癌变,发生肝细胞癌。4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概述:乙型肝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肝炎可造成肝脏的长期病原学: 嗜肝DNA病毒 结构:包膜(包膜上的蛋白质为HBsAg) 核心部分: 环状双股DNA DNAP HBcAg HBeAg5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病原学: 嗜肝DNA病毒5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6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6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血清标记物的检测:乙肝病毒可合成多种蛋白质(抗原),并可诱导机体产生多种相应的抗体,形成多种抗原/抗体系统。临床最常检测的为乙肝病毒三大抗原抗体系统。7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血清标记物的检测:乙肝病毒可合成多种蛋白质(抗原)

3、,并可HBV三大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 : HBsAg是乙肝病毒外壳(包膜)上的主要蛋白质成分,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s。抗-HBs可与病毒颗粒发生中和反应,并进一步裂解病毒。因此抗-HBs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 8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V三大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 : 8乙型肝炎相HBsAg/抗-HBs的临床意义HBsAg:提示乙肝病毒的现症感染;抗-HBs:提示体内产生乙肝的保护 性抗体:(1) 感染恢复;(2) 疫苗预防有效;9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sAg/抗-HBs的临床意义HBsAg:提示乙肝病毒的HBeAg/抗-HBeHBeAg

4、 是在病毒复制时大量产生的,因此HBeAg可作为HBV的复制指标。HBeAg在乙肝的发病机制和慢性化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抗-HBe不是HBV的保护性抗体,但对HBV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10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eAg/抗-HBeHBeAg 是在病毒复制时大量产生的,HBeAg/抗-Hbe的临床意义HBeAg阳性提示HBV的活跃复制,反之HBeAg阴转伴抗-HBe阳转一般提示病毒复制的减少,病情好转。11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eAg/抗-Hbe的临床意义HBeAg阳性提示HBV的HBcAg/抗-HBcHBcAg存在于HBV的核心,外周血中没有游离的HBcAg,一般不测。抗-HBc:在HBV感

5、染后抗-HBc 产生最早,消失最晚,甚至在 HBV 被彻底清除后仍可保持阳性多年。而慢性HBV感染者几乎全部是抗-HBc阳性。抗-HBc不是保护性抗体。1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cAg/抗-HBcHBcAg存在于HBV的核心,外周血中HBV DNAHBV DNA: 只存在于完整病毒颗粒的核心。HBV DNA是反映病毒载量和病毒复制水平的最直接和最灵敏的指标。1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V DNAHBV DNA: 只存在于完整病毒颗粒的核13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HBsAg(+) HBeAg(+) 抗HBc(+): 提示乙肝病毒现症感染,且有病毒复制。HBsAg(+) 抗 HBe(+) 抗HBc

6、(+): 提示乙肝病毒现症感染,是否有病毒复制参考HBVDNA指标。14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HBsAg(+) HBeAg(+) 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三项抗体均阳性:提示既往曾感染乙肝病毒,目前对乙肝病毒已产生了免疫力。抗HBe (+),抗HBc(+):提示既往曾感染乙肝病毒,但目前对乙肝病毒尚未产生了免疫力。抗HBS(+):注射过乙肝疫苗15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两对半结果分析:三项抗体均阳性:提示既往曾感染乙肝病毒,感染HBV后, HBsAgHBeAg抗HBcHBeAg阴转后 HBeAb抗HBs随着HBeAgHBeAb(),病毒减少传染性下降。(急性自限性)16乙型肝炎

7、相关知识讲座感染HBV后, HBsAgHBeAg抗HBcHBeAg肝功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转氨酶:ALT和AST: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 (2) 胆红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反映肝细胞代谢功能。(3) 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与黄疸和胆管损伤以及肝细胞损伤有关。17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肝功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转氨酶:ALT和AST:反映肝细胞损乙肝病毒感染渠道母婴传播输血等血液传播文身、共用注射器等生活密切接触(如性生活) 以下途径可能会传染乙肝病毒以下途径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办公室共用电脑一起吃饭拥抱握手18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病毒感染渠道母婴传播输血等血液传播文身、共用注射器等生活HBV

8、感染后的临床类型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炎肝硬化HBV携带者。19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V感染后的临床类型急性乙肝19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V感染的慢性化与感染时的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的感染90转为慢性,成年人的感染90可痊愈。成年人有发育完善的免疫系统,当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统迅速识别并激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病毒实施杀伤,短期内即可将病毒清除,使急性乙肝迅速痊愈。20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HBV感染的慢性化与感染时的年龄有关,婴幼儿时期的感染90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急性起病、消化道症状为主且明显。ALT(转氨酶)明显升高,往往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并伴有黄疸。病程12个月。21乙型肝炎相关知

9、识讲座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急性起病、消化道症状为主且明显。21乙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或时轻时重,肝功反复异常,迁延不愈,病程超过半年以上。预后: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2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或时轻时重,肝功反重型肝炎的特点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肝功能衰竭并发症多。2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重型肝炎的特点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2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肝炎后肝硬化由于慢性肝炎引起的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肝脏变形变硬。 活动型:肝硬化+肝脏炎症活动 静止型:肝脏无明显炎症活动,仅有门脉

10、高压表现。24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肝炎后肝硬化由于慢性肝炎引起的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腹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肝性脑病等等。25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肝硬化(晚期)常见的并发症:门静脉高压、腹水25乙型肝炎相关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生化指标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26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HBSAg阳性持续超过半年以上。26乙型治疗原则: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 包括核苷类口服抗病毒药和注射用干扰素肝硬化者针对各种并发症的治疗及抗病毒治疗。27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治疗原则:保肝治疗27乙型肝炎相关

11、知识讲座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恩替卡韦28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28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培训课件干扰素治疗: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30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干扰素治疗:普通干扰素30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和特点:诱导抗病毒蛋白;抑制RNA转录; 发挥免疫调节活性,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清除病毒感染。特点:远期疗效较好;可降低HCC的发生率,部分病人可获得HBsAg的清除。一般不发生病毒的耐药突变。如果发生HBeAg的血清学转换,8090 可持续保持疗效。31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干扰素的作用机制和特点:诱导抗病毒蛋白;31乙

12、型肝炎相关知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暂不需要治疗每半年检测一次肝功生化指标、病毒定量、甲胎蛋白和超声。若有疾病进展则进行治疗。3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管理:暂不需要治疗32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病毒感染者随访的意义早期发现肝脏病理改变,防止病情恶化。 定期随 访,对自己负责任!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寻找抗病毒时机33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病毒感染者随访的意义早期发现肝脏病理改变,防止病情恶化。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HBV携带者暂时不需要治疗。每半年检测一次肝功生化、病毒血清学指标及腹部超声。急性乙型肝炎不需要抗病毒治疗,恢复期病毒可自行清除。慢性乙肝选择在肝炎

13、活动期进行抗病毒治疗(ALT2倍正常值上限)34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HBV携带者暂时不需要治疗。每半年检测治疗目标: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保护肝脏功能,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35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治疗目标: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保护肝脏功能,减乙型肝炎的预防:病毒携带者禁止献血、不建议从事托幼及饮食工作。急性乙肝隔离至HBsAg阴转。使用一次 注射器。预防医源性感染。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应注意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36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型肝炎的预防:病毒携带者禁

14、止献血、不建议从事托幼及饮食工作乙型肝炎的预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HBs预防HBV的感染。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 凡是抗HBs阴性者,均缺乏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37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型肝炎的预防: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婴幼儿和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高危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等)38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疫苗的

15、预防接种: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婴幼儿和15岁以下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成人建议接种20微克剂量的乙肝疫苗。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增加剂量(60微克)再接种3针。 HBSAg(+)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0、1、6(3次),同时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39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女性的配偶如果是慢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按正规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待产生表面抗体后再准备妊娠。40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讲座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女性的配偶如果是慢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接种过乙肝疫苗后不是一劳永逸,抗体滴度可能会逐年下降。当抗一HBs滴度降至保护阈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建议监测抗HBs定量数值:若抗体在10以下,建议按0、1、6个月程序接种次。若抗体在100以下,建议接种次,加强抗体的滴度;若抗体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