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名阅 ( 北东城区 北高期论读编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乎 ?”(为政)子曰:“事父母几 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 而不怨。”(里仁)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注释:( 1):轻微,婉转。 2 )劳忧愁。 请解“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 综合上材料,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 你的启示。 ( 2021 北西城区 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 始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公 冶长)子曰: “人过也,各
2、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 矣。 ” (里仁)子曰: “众之,必察焉;众之,必察焉。 ” (卫灵公) 注释:党:类。仁:同“人”。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知人”的认识,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 2021 北朝阳区 高期末)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谓南容 :“邦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 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面对邦国“有道”和“无道”的不同情况,孔子认为
3、应抱持怎样的态度或采取怎样的 做法?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北海淀区 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子罕 ) 画线分表现了怎样的儒者形象? 参考面的“链接材料”,翻译“何有于我哉”,并回答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链接材料)季康子问: “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 “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 “ 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 雍也 )( 北丰台区 高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
4、。”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今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 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卫灵公) 请解划线部分“一以贯之”与“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综合上材料,简述“夫子之道”的内涵,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现实意义。 ( 2021 北石景山区 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 ”(论语子路
5、)陈亢问于伯鱼曰: “ 子有闻乎? 对: 未。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论语季 氏)子曰: “ 小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 (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学诗有哪些作用?请根据以上几则论语选文简要说明。( 北通州区 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 “主信,毋友不如己,过则勿惮改。 ” (子罕)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 孔子曰: “ 有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 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雍也)子曰: “加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
6、(述而) 解释“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 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回答孔子对于“过”有哪些认识,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 你的启示。 北顺义区 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论语二则,回答问题。子曰: “ 君食无求饱,居无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 也已。 ”(论语学而)子曰: “士于道,而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1分别解释句中“敏于事而于言”“未足与议也”的意思。(2这两则中,孔子强调了什主张?对你有哪些人生启示? ( 北房山区 高期末) 阅读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7、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请综合以上材料,分别简述孔子及其弟子的“志”包含哪些内容,并就其中一人 之志谈谈对你的启示。( 6 分参考答案 不敬何以别乎:对父母不心存恭敬,那和饲养犬马怎么分别呢?民德归厚:民心归向淳厚。 赡父母时不仅物质上满足,更要发自内心的恭敬; 对母提意见时,要委婉,即使不被采纳也要恭敬,虽然忧愁,但不冒犯怨恨; 父死亡时,要慎重对待,并发自内心的追念。启
8、示:一个人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 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也是儿孙满堂,不愁 吃喝穿用,可是儿女们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不能陪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渴望 与儿女们团圆的心理十分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就应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而不是 按月将赡养费打到父母亲的银行卡上。【分析】译文: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 “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 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说:“事奉父母, (果母有不对的地方 ) ,委婉地劝说他们。 (己的 意见表达了, ) 见父心里不愿听从,还
9、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 劳而不怨恨。”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 了。” 认识要注意观察是否言行一致;可以根据所犯的错误来判断其为人;要独立判 断,不受他人好恶的影响。启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具体实践。避免产生 偏见。 孔子为当邦国有道时,应该积极用世,正直为人,耻于无所作为,苟安于贫贱;当邦国无道时,应该能够保全自己,退隐自守,秉持自己的志向和操守,以置邦国于 不顾、只牟取个人的富贵为耻。参考译文:孔子评论南容时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 可免于刑罚。”孔子说:“坚定地相
10、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 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 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孔子说:“史鱼正直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他也 像箭一样直。蘧伯玉是君子啊!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 就把自己的才能收藏起来(不做官)。” 形象尽忠 行孝 守礼 自律 这些于我来说有什么难呢?特点:自信。参考译文:孔子说:“出外便侍公卿,入门便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勉力去办,不被酒 所困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论子罕 )季康子问:“子路可以
11、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子路果断,对于参与政事 有什么呢?”又问:“端木赐可以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对于 参与政事有什么呢?”又问:“冉求可以让他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多才多 艺,对于参与政事有什么呢?” ( 论雍也 一以之:贯穿着一个基本观念。一言而可以作身行之: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内涵夫子之道的内涵就是“忠”和“恕”。“忠”就是尽全力做自已应该做的事情,“恕”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现实意义: “忠”在现实中具积极的现实意义, 勉励人们端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引导人们换位思考,关注他人的利益或者感 受等。【译文】孔子说
12、: “参啊!我讲的道可以用一个基本的理念贯穿起来。”曾子说: “的。” 孔子就出去了。曾子的师兄弟来问:“这是什意思呢?”曾子就告诉他们:“我们的 老师所讲的道,讲忠恕之道而已。”子张问孔子说: “尹子文几次楚国宰相,没有显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 也没有显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给来接 任的新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算得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 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仁呢?”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 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可以指导为政,助力外交(授之以政而达,使于四方专对)
13、。流而协调人际关系(不学诗无以言、可以群可以怨、事父事君)。 可增进交 可加知识(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可训练思维以培养联想力观察力(可以兴可以观)。参考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叫他去从政做官治理百姓,却不能通达行政;叫他出使四方各国, 却能恰当赋诗应对; 这样,就是读得再多, 又什么用呢?”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 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 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
14、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 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子认为:犯了错误,要勇于改正;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不断学习经典可以不 犯大错。启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错误,有的人因为自己犯 了错误,就强词夺理,拼命地找借口,甚至为求自保而在背后抵牾他人,所谓见善思 迁,有过则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之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样我们就 能勇敢的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一个人犯错误并不可怕, 最重要的是勇于面对错误, 积极改正。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勇于面对错,才能坚定的一步一步往前走。
15、【分析】翻译:孔子说:“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与不如自己(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 有错误不要怕改正。”(子罕)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 的人很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不两次犯同样的错误,不幸他短命已经死了,现 在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了,我还没听说再有好学的人。”(雍也)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就可以 没有大过错了。”(述而) )敏事而慎于言:做要追求敏捷,说话要谨慎。 (:做事快,少说话); 未足与议也:不值得和他讨论问题。意思是不值得搭理他。(2人不应过多关注衣食住行面的物质享受,而应该在规范自己的言行、学
16、习道 理这些精神方面上有所追求。我们正处于青年时期,要把心思放在知识学习、能力提 升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应比吃比穿,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详解】参考译文:孔子说: “君子食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 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一问参考答案与赋分建议(简洁版)】孔子:志在学习知识、技能等,确立仁德思想等,追求百姓人人无欺、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社会理想。( 2 分子路: 志在为人慷慨大方,重友情,不吝惜物质方面的东西。( 1 分)颜渊:志在谦逊、低 调,不夸耀自己的善行(长处)与功劳。( 1 )【第二问答案示例与赋分建议】孔子之志使我认识到立志既要历练自我,( 1 分)又 要胸怀他人与社会,并借自我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篮球后卫试题及答案高中
- 精密仪器测量试题及答案
- 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估标准试题及答案
- 药店营运面试题及答案
- 突破2025乐理考试难点的有效方法试题及答案
- 环境可靠性试题及答案
- 医疗场所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斯特林直线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成都通览》方言重叠式研究》
- 黄石小学面试试题及答案
- 袁隆平英语课件
- 色卡-CBCC中国建筑标准色卡(千色卡1026色)
- 演唱会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制定
- 【工程法规】王欣 教材精讲班课件 37-第6章-6.2-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二)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 含笔试解析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铁皮石斛市场洞察报告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绘制校园平面图》2023-2024学年七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